中国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十四五”开局之年,乡村振兴开新局。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点是什么?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哪些作用?本期节目,特别采访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 李君。 中国网 杨佳 摄影
中国网:李代表,您好!感谢您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的专访。今年的全国两会,您比较关注哪些方面的话题?
李君:我重点关注乡村振兴方面。因为我是村支部书记,同时(乡村振兴)也是村里老百姓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所以我特别关注这个话题。
中国网:我们了解到,在去年,也就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您就已经关注到了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这个问题。当前,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以及“十四五”开局之年,从您的实践经验来看,您认为做好有效衔接的关键是什么?
李君:我觉得关键是产业发展的衔接。因为在脱贫攻坚的工作过程当中,其实产业也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但是我在调研的过程当中也发现,特别是我看过一篇报道,就是讲某个地方,他们的产业还没有投产就已经宣告死亡。所以,我觉得产业的风险非常大,因为产业又是决定老百姓收入的主要来源。因为不管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最终的目的都是让我们的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收入越来越高。所以,产业我觉得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关键点,所以我今年的建议也是有关这方面的。
中国网:您曾经说,吸引年轻人回村干事创业,不能光靠情怀,而是要让年轻人看到在农村发展的希望和机会。年轻人想看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希望和什么样的机会?农村又该如何创造这样的机会和希望?
李君:用我的话来说,我就觉得乡村振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性重大机遇,就像当年的改革开放一样。我们任何人做事都要顺势而为,那么这个势我觉得就是国之大事。国家把乡村振兴写入党章,作为国家战略,我觉得这个趋势就是我们年轻人应该把握的。
那么年轻人应该看到什么?第一是趋势,第二是机会,第三我们要让回去的年轻人赚到钱。就像当初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讲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觉得我们现在要先鼓励一部分年轻人先回去,让他们挣到钱,让先回去的人尝到甜头,这样去带动更多的人回到乡村。
我觉得政府应该给他们营造一个好的环境,给这些回去的年轻人更多的政策支持。比如服务乡村的,我们给他上升通道,回去创业的人,给他更多的创业的机会和政策的扶持。从方方面面,政策叠加,让这一部分人真真正正地尝到甜头。
因为我们任何政策都要符合人性,年轻人上有老下有小,我就是让他挣更多的钱,让他比在城里的人钱挣得更多,他就愿意回农村。
中国网:乡村振兴是包含五个方面的全面振兴。岫云村从贫困村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蜕变过程中是如何体现这“五个振兴”的?
李君:我觉得我们现在做得好一点的,就是产业振兴。因为从产业这个角度讲,我们最开始就是抓市场,因为我觉得任何的产业发展不能脱离市场,一定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所以,我们在做这个产业的时候,就是怎样让老百姓的产品卖出好的价格。(还有)怎么样帮助老百姓卖产品的问题,因为老百姓实际上有生产能力,有生产激情,(但)他最怕的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因为我刚才讲,其实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那么我们就是讲高质量发展,就是让他的产品不要去增加规模,也不要去增加产量,而是去提高产品的品质,增加产品的品牌要素,然后让他同样的产品能够卖出更好的价格。包括我们在成都开的扶贫体验餐厅,开的专卖店,甚至我们做直播带货,这一系列的方式手段都是为了让好产品卖出好的价格。
下一步岫云村重视的就是品牌化的发展。所以,我觉得其实对于我们来讲,我们已经解决了产业振兴中间最难的问题,就是品牌化和对接市场的问题。我们只是需要去通过提高老百姓的组织化程度,就能带领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让他们在家里安安心心生产,然后我们去给他做抵御市场(风险)的事情,然后让他对接生产,然后让他的好产品能够卖出好价格。
因为我们的产业本身就是立足于生态。就是按照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做高品质、做绿色农业,再做生态农业,然后做品质农业,按照这个方式。当然人才的振兴实际上是因为你有了产业的振兴,你这个地方让其他人在外面务工的人也好,让年轻人也好,看到了岫云村发展的机会和希望,他们才愿意主动回去。
中国网:科技脱贫成为此次赢得“脱贫攻坚战”的一个亮点,尤其是互联网的助力,像阿里等一些电商平台和短视频平台起到了不少作用,比如通过直播带货助农,给贫困地区带来了不少订单。岫云村借助“互联网+”助力农村新经济发展也做了不少探索,您怎么看待科技助农、科技兴农?您认为科技在乡村振兴上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李君:农业其实是非常需要科技的支撑的,包括我们讲的粮食安全问题的种子的问题,包括我们的养殖环节的猪的品种问题。这段时间在提我们很多品种都是进口的,我们的黑猪和土猪。其实科技对农业的赋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包括我们也在和一些科研院所,包括省畜科院我们也在和他们合作,怎么样去解决我们小农户的生产的标准化问题,这也是需要用科技的手段去解决的。包括我们刚才讲到的,我们用互联网去实现我们的品牌化传播,也就是让我们产品的价值更高,包括我们去实现一些溯源,就是我们讲我们的“时光机”,如果没有互联网技术的出现这些概念是不可能出现的。这就是高科技手段、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带给岫云村的农产品的附加值的提高,我说互联网能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
我觉得科技在乡村振兴中,其实涉及方方面面,比如我们的通信,我们的品种,我们的生产环节的标准化,包括我们互联网对于农产品上行所带来的一系列的这个助力,这些都是在科技方面的一些作用。然后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需要一批人能应用这些科学技术,能够去帮助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小农户,就是一些年老体弱的,让这个群体会去用。
中国网:今年是“十四五”开局,同时乡村振兴也开新局,岫云村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有哪些发展规划?
李君:第一,我们在岫云村规划了一个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就是把周边七个村子全部拉在一起规划,这个园区就是要打造一个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衔接的一个示范区。而这个示范区最主要的就是做一二三产融合,包括我们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农旅、体验这一系列的东西,包括岫云村的品牌化,包括市场端,就要形成一个闭环,就是从生产到销售。因为岫云村的品牌定位是连接城市与乡村,就像我们在成都开的体验店,你在那里一年消费一万块钱,你就可以在岫云村免费吃住两三天,这样就可以让农产品更好的进城,让城里人更好的到农村去体验乡村生活。而生产环节的标准和我们市场品牌的这个东西,就形成一个有效的连接,就没有断层。
中国网:那您对国家接下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期许?
李君: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国家对于乡村的投入会加大,因为农村很多这个短板,包括基础设施、通信网络各方面其实都还是有一些短板,虽然讲城里有的农村都会有,但我们也希望有的标准会越来越高。
第二,就是对农村大家普遍关心的医疗、教育、人才方方面面,我们都有一些专项的政策,能够让农村留住人,留下人。
乡村振兴是我们这一代人重大历史机遇,如果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归乡村,我相信农村一定会变成未来城里人都羡慕的地方,就像我们当初,我小时候我爸妈经常跟我讲,就是你这一辈子最大的目标就是要脱农村户口,要到城里去,但我相信以后再过十年二十年,城里人会说,我们这一辈子最大的目标就是以后能在农村过上幸福的生活。
中国网:希望我们这个目标早日实现,我们农村居民的生活更富裕,环境也更美,我们的农业也更加的强大,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李君:好,谢谢。
(本期人员:编导/采访:裴希婷;摄像/后期;张文泉;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