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察忠:绿色发展引导产业转型 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并不冲突
 
时间:2021年3月10日

嘉宾: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 葛察忠

       导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要任务。“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进一步指出,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2021年“两会”召开之际,代表委员们在规划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如何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绿色发展,无疑将成为本届“两会”的关注热点。《中国访谈》为此特邀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葛察忠研究员来与网友们进行交流。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葛察忠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       (摄影:董宁)


       中国网:葛老师,您好,首先很高兴今天邀请您做客我们的节目,先跟我们的网友打个招呼吧。    

       葛察忠:网友们,大家好!    

       中国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以及“十四五”规划《建议》当中都提到了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您是怎么理解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没有什么标准来界定这个“绿色”呢?       

       葛察忠:绿色低碳发展提出来也很早了,(这)是一种国际趋势,但是中国肯定也需要绿色低碳发展。    

       首先,绿色低碳发展是不能牺牲资源环境作为代价的一种发展,再一个,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护我们的环境,改善我们的环境质量。    

       第二,我们要重视我们的经济价值的实现,通过发展的过程,要将我们的资源环境的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另外我们整个发展过程中还是要保护我们的资源,保护我们的环境质量,使得这个(环境)不能出现退化,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还是要稳定在这个水平上。    

       第三,发展过程中还要强调低碳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经济发展了,还要万元GDP的碳排放比较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低碳绿色发展。    

       整体上说,第一个方面是绿色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能源的使用要比较低,而且效率要比较高;二是污染物排放要比较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更小一些。还有一个特性,就是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要达到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比较稳定,生态环境质量也要保持比较好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一些相关的政策来促进我们的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网:对于绿色标准有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呢?    

       葛察忠:我个人感觉,绿色低碳发展(的标准)包括几个方面,比如自然(资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耗情况,环境质量的指标,还有一些环境排放的指标,至于能不能达到标准化的水平,我估计还有差距。在这个方面我们要今后要加强努力,针对不同的层级提出绿色低碳发展的指标体系和一些相关的指标。因为有了指标以及指标的发展目标,才能衡量一个地方的绿色低碳发展的水平。    

       中国网:有一个量化的指标可能更好地衡量。    

       葛察忠:对。    

       中国网:去年9月,我国宣布要提高国家的自主贡献力度,力争在2030年之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我国来说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对于能源行业来说。您认为低碳发展对于我国的行业结构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葛察忠:一是对本身能源结构的影响,因为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我们的能源结构就要有很大的调整。因为煤炭能源结构比例要下降,可再生能源就会增加。另外,我们整个行业当中,高耗能、高排放的一些行业,比如电力行业、钢铁行业,还有建材、水泥等这些行业,都需要进行一些能源结构的转型,需要相应的技术措施来推进这方面的结构改进。还有清洁能源的行业,比如汽车行业,市场还是比较大的。    

       我整体感觉,由于能源结构的影响,有些行业(受到的)影响比较巨大,相应也会给有些行业带来新的机会,所以对行业的发展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比如高耗能的行业面临战略转型的机会,另外对相关的清洁行业和低碳行业,它面临一种新的发展机遇,这样讲对整个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中国网:没错,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    

       葛察忠:对。    

       中国网:那么下一阶段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发力呢?

       葛察忠:我们现在也在做一些相关的工作。第一,制定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方案。我们针对国家的长期战略目标,落实到相关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行动措施。

       第二,在“十四五”规划中也有一些相关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安排。

       第三,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目前来说什么叫碳达峰,什么是碳中和?我们原来一些管理措施对碳,包括碳的排放水平,碳的控制措施,还有一些减排的要求,在标准体系的建设(方面)可能还是有一段差距的。目标已经提出来了,我们需要一些政策措施来推进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将战略目标转化为行动。    

       中国网:我们说环境要绿化,其实经济也要绿化,财税的政策和制度也要绿化,我知道您对环境税收和环境责任保险方面其实是有着很深的研究。可不可以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绿色的金融政策以及绿色的财税政策在推动我国践行绿色发展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当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葛察忠:经济要绿色化,财政政策也需要相应的绿化工作,这本身也是一个国际的趋势。大家知道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很早就提出了绿色的财税改革,主要是通过一些税制的改进,促进产业的绿色化,推动消费的绿色化。

       中国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是推动排污收费改税,大家知道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把原来部门的排污收费转化为环境税,增加了环境保护税的强制性。

       二是关于一些绿色的财政政策,通过政府加大了财政投资,促进了污染物的治理,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国家设立了不同的财政专项资金,(包括)污染防治专项基金、土壤防治基金等来推进我们的污染防治工作。

       三是我们又出台了关于生态补偿的政策,实施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补偿,包括主体功能区的补偿、跨界流域的生态补偿,还有一些大气的生态补偿等各种生态补偿的政策来推进解决各个主体之间的相互利益,由此来推进流域的上下游的生态保护和治理。(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四是绿色金融政策,大家提得也比较多,最近几年大家在这个领域关注得都比较多,比如(我国)发行了绿色债券。中国是全球发行绿色债券金额最多的国家,另外还有绿色信贷、生态环境责任保险等方面的政策,通过这个来推进银行业的转型发展,推进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这是关于绿色财政、绿色财税、绿色金融的情况。    

       我个人感觉,最近几年的政策措施出台比较多。另外各种绿色金融的试点、示范推进也比较多,比如绿色金融改革示范区的建设等。通过这些推动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的发展。还有就是通过绿色金融的项目,推进相关的污染防治项目落地。这样通过绿色金融来带动环境保护项目的实施,为我国污染治理以及生态环境改善做出一些贡献。    

       中国网:您刚才其实介绍了很多关于绿色财税和金融政策,下一阶段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继续加强努力呢?

       葛察忠:下一阶段我们还要针对绿色金融或者绿色财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的一些改正建议,比如绿色财政这块。尽管我们最近几年财政资金增加的幅度比较快,而且投入的范围也比较大,但是我们感觉绿色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的项目渠道比较多,缺乏一些整合。另外我们实施过程中(发现),相关的一些项目资金使用效率比较低。下一阶段我们想通过整合有关的环保专项资金,通过加强资金实施的检查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环境保护税方面,现在环境保护税实施的税率还是比较低,在实施过程中可能有些地区征管不到位。还有一些,比方说环境保护税对环境质量改善,像PM2.5,还有臭氧的控制挂钩得不是很好,下一步我们想推动VOC纳入到我们的环境保护税(当中)。

       另外,关于生态补偿政策,现在比较多的是政府专项资金形式的这种生态补偿,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一些市场的手段推进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或者通过市场的手段设置市场的补偿政策来推动我们生态补偿工作。    

       还有绿色金融这块,我们希望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进一些气候相关的绿色金融的政策,比如碳金融、碳交易,还有一些以碳为交易目的的环境政策。    

       还有就是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我们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是要如何推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目前相关的政策可能还需要再去细化、深化,再研究。所以下一步绿色财税或者绿色金融政策应该还是有很多的作用点。  

       中国网:在过去的“十三五”时期,我们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些主要目标和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可以说任务非常艰巨,成果来之不易,与此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有没有您比较印象深刻的经验给我们介绍一下?    

       葛察忠:是的。“十三五”期间,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一些资料,目前九个环境保护指标都已经完满完成,(其中)包括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一些指标,还有一些污染物减排的指标,都全范围完成。这些经验目前生态环境部也在总结。    

       第一,中央的环保督查。从2015年开始试点以来,现在正在开展第二轮的中央环保督查,通过党中央的关注来推进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这个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每一轮的环保督查查(出)问题,地方按照问题进行整改,而且有些整改的力度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发现中央环保督查对促进地方政府、党委以及政府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还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二,生态环境部主导的,一个是强化环保督查,前面那个是中央环保督查,我们这个讲得是强化环境监督检查。这也是环境保护部门的重点工作,比如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一些专项型的工作推进。这个工作是我们定期派人去一些试点,一些被督查的地方,通过在那里强化督查,推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有其他行动计划的落实。

       这两项工作在“十三五”期间还是比较有特点的。而且当时我们在做“十四五”规划的时候,要加强环境保护制度,这也是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的一部分。

       其他的一些经验,包括我们制定合理的规划目标、规划举措,包括我们一些政府资金的投入,还有一些关于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建设,都是“十三五”期间的主要措施,也是我们生态环境的一揽子管理措施之一。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葛察忠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       (摄影:董宁)

   

       中国网:另一个方面,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仍然不少,压力也比较大。那么,在“十四五”期间,您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工作和任务,有什么看法呢?有没有您比较关注的领域或者问题?    

       葛察忠:“十四五”时期非常特殊,是开启我国下一步建设的新征程。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十三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按照我们新的战略定位,“十四五”,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新篇章,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面临的环境形势以及提升全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等要求还是很高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关注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污染防治攻坚战怎么打?“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部对于污染防治攻坚战,也提出了2.0版。比如蓝天的治理,我们之前是以PM2.5为主,我们下一步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PM2.5和臭氧怎么控制?如何协同治理?还有关于水的,我们“十三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下一步水污染防治、水质的改善,都是我们需要去关注的。另外,还有土壤。    

       第二,前面提出来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十四五”到“十五五”是实现2030年碳达峰的关键五年,这五年我们碳达峰工作怎么做?现在不能开展高碳的项目,另外我们的能源结构也要为碳达峰做一些贡献,还有我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转变。       

       第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我们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这其中包括我们政府的治理以及强化党政同责制度,还有考核考察我们也希望进一步推进。

       企业这块,原来企业的环境管理制度,比如企业排污许可证、企业达标排放等相应的工作都在推进,下一步企业这块(可以)推进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相关的一些监管手段。我们也在做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通过促进企业环境管理信息的披露,给公众以及投资者一些指导。

       还有关于生活方式或者公众的相关政策这块,都是目前现在在关注的地方。    

       所以“十四五”我关注的几个领域,一个是污染防治攻坚战下一步怎么打,第二是碳达峰、碳中和的措施怎么落地,第三是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关的政策措施怎么落地。    

       中国网:其实我也了解到您之前做过两个课题是关于北京市的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和投资方面的一些研究,对比现在北京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经济发展的情况,有哪些启示能给到我们吗?    

       葛察忠:我当时做的,一个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另外一个是(环境管理)能力建设。通过最近十几年的努力。第一,我们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是在逐年增加的,一个方面说明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可能是越来越严重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党和政府还是关注了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问题,同时在资金方面也给予了很高的重视。    

       第二,关于能力建设,十几年前环境保护能力还是比较偏弱的,体现在什么方面呢?我们几大系统统计能力建设,监测能力建设,还有执法能力(比较弱)。最近几年或者十几年来看,我国在生态环境基础和能力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比如我们的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我们的监测站点增加了很多。你只要想去查各个城市的生态环境的相关数据,包括我们的大气环境生态质量监测站(的数据),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数据,在生态环境部的官网上都有。

       另外我们环保督查的能力,督查的设备,督查的一些信息手段都在逐渐的改善。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的环保产业的发展。根据生态环境部一些统计数据,最近几年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还是很迅速的,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北京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到,最近几年通过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等行动,(环境)质量改善还是比较明显的。

       有的人(认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一种相互冲突的关系,但是我们通过了解(发现),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促进作用体现在什么方面?一是体现在我们产业的转型,通过生态环保的一些政策、措施、标准,(来引导)企业甚至当地对于项目的选择,最后引导整个地方的经济从污染型或者高污染型或者高排放(型)逐步转向更加清洁(的发展模式)。    

       中国网:所以从您做这个课题(开始)到现在,十几年以来,可以看到我们是放弃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统筹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    

       葛察忠:对。    

       中国网:最后我们非常感谢葛老师今天做客我们的节目,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精彩的观点和解读。再次感谢。    

       葛察忠:谢谢。


                         (本期人员:采访:白璐;编导:韩琳/白璐;摄影:董宁;后期:王一辰;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采访:白璐;编导:韩琳/白璐;摄影:董宁;后期:王一辰;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