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长访华有意为之?中俄为世界发展提供重要方案
 
时间:2021年3月25日

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 孙壮志

中国网:3月22日至23日,应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的邀请,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对中国进行访问。此访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俄罗斯外长首次访华,同时也是今年我国接待的首位访华的大国外长。此次访问有哪些重要意义?又在向世界释放哪些信号?面对美国的双向遏制,中俄两国如何破局?本期节目,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与广大网友进行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  中国网 杨楠 摄影


中国网: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此次访华的时间点受到外界的格外关注。因为就在几天前,中美高层刚刚结束了一场异常激烈的外交交锋。而邀请拉夫罗夫访华的消息,也几乎是在中美高层外交交锋的同时发布的。您是如何看待这次的访华时间点——是有意为之还是纯属巧合?

孙壮志:从两国这种会晤来看,这个不是刻意的。但是我觉得,特别是一些比较重大的外交活动都是比较早地就作出一些谋划。比如说,俄罗斯外长至少是相对比较早就开始商议今年大概什么时候可以来。外长应该说一方面会交换一些对国际形势、双边关系的看法。另外还要对全年的双方一些重大的外交活动,特别是元首外交的一些活动作出一个安排,所以一般会在上半年找合适的时间。刚好中美也是一样的,美国因为拜登刚上台,它也有一个政策宣誓,另外就是也要和中国确立一个关系的基调,所以刚好是这两个时间非常接近。

 但是我觉得谈得内容,包括整个气氛、氛围,达成的共识,包括取得的成果完全不一样。这个可能也从另外的侧面印证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确实是高水平。两国的关系很近。

另外,我觉得在会晤的过程当中,包括安排的地点,包括两国外长在交流过程当中这种坦诚,这种相互之间的信任,这个确实体现了大国关系的典范。

中国网:外界注意到,拉夫罗夫访华,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俄外长的首次访华,也是今年我方接待的首位访华的大国外长。在新冠肺炎疫情与百年变局叠加的背景下,您认为这次访华有哪些重要意义?又在向外界释放什么信号?

孙壮志:首先,因为去年有疫情,两国的很多高层交往都被迫用线上的方式,其实也都完成了,包括像一般的每年的元首会晤,总理会晤,一般一年会有一次。另外包括各个委员会,中俄之间也有很多的双边机制,各个委员会的会晤,甚至包括议会之间的这种会晤。去年都完成了。但非常遗憾,都是用视频会议的方式。这种情况之下,两国还保持这样一个交往的密度,确实体现了双方合作达到很高的水平。确实是像领导人说的,我们现在是在很多的领域、很多层次上开展合作。

另外去年受疫情影响,两国元首没有见面,但是有五次通话。特别是年底相互祝贺新年的通话非常重要。也提出来说2021年非常重要,因为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是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两国会以这个为主线开展一些活动。所以我觉得这次拉夫罗夫来访华,首先当然就是要为今年中俄关系的发展,双边合作,来定下一个基调。

第二个,百年变局,国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美国大选以后,它的政策并没有出现一个明显的调整,还是继续搞单边主义,搞霸权主义,冷战思维还是非常明显。对中国,对俄罗斯采取一种遏制、制裁的一个态度。这种国际形势之下,中俄也需要加强战略沟通,需要在这种外部的挑战和压力面前体现中俄大国担当,为世界发展提供重要方案。

第三,两国合作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双边了,我们还要在全球治理这方面作出一个明确的态度。我们要完善地推动它。我觉得中俄两个大国,这种时候来交流意见,发表明确的看法,对未来国际格局的变化,包括中国和俄罗斯来讲,我们要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完善全球治理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网:在23日的会谈中,中俄外长就双边关系、两国合作等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对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并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王毅外长表示,当前国际形势变化很快,中俄及时开展战略沟通协调对两国重要,对世界有益。您认为这次“战略沟通协调”的内容有哪些亮点?将对当前国际社会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孙壮志:中俄从1996年建立战略协作伙伴,这种双边关系就带有战略性。因为两个大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它的这种双边合作不可能仅仅局限在双边的范围之内,肯定会对地区,对全球有影响,也希望在这样一个层面上发挥自己的作用。所以两国的战略协商,包括对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国际事物,包括一些热点问题,表明一些共同的立场,协调一些看法。包括在国际上采取一些共同的行动,这个都是有传统的。

 进入新世纪(新时代)以后,两国关系不断提升。我觉得两国就更重视在战略层面的沟通。所谓战略层面,就是一个全局性、长期性,非常重大的一些问题,两国要取得共识。

这个可能过去这些问题存在,但是可能在双边的这种交往当中不是占有特别优先或者重要的位置。现在我们知道国际形势发生变化,两国现在需要应对的问题也多了,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以后,这场危机到底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和冲击,包括对两国的经济发展,对两国的民生,带来哪些直接的影响,现在还没有完全结束。我觉得两国需要在更广阔的领域上,更高的层面上达成共识,规划发展的未来。

 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周年,过去20年发展很好,两国也需要去规划未来的10年、20年的一个长期的发展。包括习主席谈到中俄关系,他用了三个词“稳定、牢固、坚韧”。我觉得这也体现了在战略层面上两国合作的重要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解读俄外长今年首次访华。  中国网 杨楠 摄影


中国网:您刚才也提到了,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这是中俄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节点。王毅外长在会谈中表示,两国已商定将条约延期,并为其注入中俄关系新的时代内涵。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新的时代内涵”?

孙壮志:首先,这个条约是2001年签署的。我们知道中俄开始新的双边关系的征程,应该可以从1991年开始,当时苏联解体,我们跟俄罗斯开始在双边层面上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十年以后,也就是2001年,双方合作过程当中积累了好的经验、好的做法用法律的形式把它固化下来。当时就签署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1年7月份签署的。这个条约里边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双边合作的基本理念,比如说世代友好,永不为敌。中国和周边国家,特别是大国之间没有过这种表述。这就体现了两国的合作,一方面是基于两国的根本利益,基于两个相邻国家要建立一种和平共处的关系,睦邻友好的关系。另外一方面,希望这种关系、这种合作能够惠及两国的民众,让两国的民众能够培养亲近感。这两种理念永远都不会过时。

虽然条约20周年过去了,对双边关系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条约的指引之下,双边关系发展非常顺畅,无论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包括合作,包括人文交流,现在都在不断扩大,不断升级。同时,条约当时确定了很多原则,现在也没有过时。所以双方进行沟通,条约自动延期。

但是还是希望这个条约在新的形势之下,特别是国际格局发展变化很快的背景之下,而且中俄关系和2001年的时候(相比)大大前进了一步。2001年的时候,可能双边贸易额只有几百亿美元,现在已经上千亿美元,而且连续三年中俄的双边贸易过千亿,而且双方的合作领域不断扩大。这说明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新的内涵。所以我觉得以条约为基础,以条约为前提,我们还会继续丰富它。以20周年纪念作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两国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

中国网:目前中美、俄美之间高度紧张的关系,其根源在于美国从战略上认定中俄是“对手”和“威胁”。毫无疑问,美国这个外部因素一定会对中俄之间的互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美国施展双向遏制的压力下,您认为这是中俄战略协作的主要原因吗?中俄该如何破局?

孙壮志:其实中美俄关系特别受关注。美国特别是特朗普执政以后,政策发生很大的变化。他这种单边主义,霸凌行径达到了一个巅峰。

另外又把中国、俄罗斯同时作为自己的一个战略对手,实际上作为“敌人”,这确实是给中国、俄罗斯带来很大压力。也有一种说法,这种“三角关系”如果有两方合作,可能对另外一方是不利的。按道理来说,拉着俄罗斯遏制中国不是更好,或者拉着中国遏制俄罗斯不是效果更好?但是俄罗斯人也有清醒的学者认为,美国人清楚地知道,因为中国、俄罗斯永远不会从属于美国领导的那个体系。

现在中国、俄罗斯都明白,即使是现在跟美国有合作,未来还是要存在这样一个竞争关系。因为中俄关系的发展始终有外部因素,就是美国。所以也有一个说法叫外源性动力,中俄的这种合作始终是我们需要共同应对来自外部的压力、威胁、挑战。这确实是给两国接近带来了一些合作机会。

但是我觉得它不是根本上的,更多的可能还是两国利益的契合。而这种利益当然有全球层面,有应对外部挑战、威胁的需求。但同时也有我们在地区层面的共同利益。我们在双边合作的这种利益,这种诉求。我们看这几年,我们领导人也讲,不断地增加中俄合作内生性动力。所以我觉得可能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两国合作的深化,内生性动力不断地显现出来。当然,我们希望这个世界能够更加和平,希望它能够更加均衡大国关系。所以我们希望美国作为平等的一员,能够和中俄开展合作。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当中有一个“三不”原则: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其实大家都明白这个“第三方”就是指美国。但是这次我们条约没有改,中俄合作的特色还是结伴不结盟,我们不会针对美国。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合作,能够对话。包括这次中美高层对话,体现出中方的诚意。我们希望跟美国谈,希望交换两国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希望两国关系能够走上正轨。

我觉得也体现了中俄关系,包括中美俄三边关系,它应该是从中俄这个愿望来讲,希望能够更均衡、更成熟、更稳定。

中国网:2021年对中俄关系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两国都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拉夫罗夫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王毅外长也曾表示,双方的战略协作“没有禁区,没有上限”。这样的形容和定位给了外界巨大的想象空间。对于中俄关系在新时代的协作方向,您有哪些判断或者看法?   

孙壮志:2019年6月两国领导人签署建立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声明的时候,其实对它的内涵,对它的目标有一个比较明确的阐释,用了16个字。首先,“守望相助”这是基础。习主席也讲过,中俄是守望相助的好朋友。守望相助应该是双边合作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特别在疫情的情况之下,我们看表现地也很充分,两国相互提供抗疫物资的援助。另外两国在疫苗的研发,包括药物的研发这方面也开展合作。例子非常多,我们在一些大灾大难面前,都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有时候在国际的一些安全问题上开展密切的合作,反恐,反极端主义,包括维护网络安全,北极开发这样一些问题上,包括气候变化这样一些新的安全挑战,中俄都能够开展合作。所以我觉得守望相助非常重要的基础。

 另外我们还提到了“深度融通”。这个其实也是指两国的双边合作,我们到了这样一个阶段,我们这种合作讲“没有上限”,更多的可能是“没有边界”。我们的合作希望能扩展到各个领域。现在中俄合作已经在各个领域全面铺开,而且在各个层次上都在不断地深化。

当然,我们看到现在还是有一些障碍,包括在政治、经济、人文,还有很大的潜力没有释放出来。两国领导人在不断讲,怎么样通过努力能够释放这种合作潜力。因为作为两个相邻大国来说,更大的体量,我们才1000亿的贸易额。我们在很多的,包括科技、经贸、金融、农业,有非常好的合作基础。我们希望在一些重要领域,对双方来说发展都非常重要的领域开展一些合作,包括大项目合作。疫情以后,很重视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我们希望在这方面,中俄有个说法叫全产业链合作。希望我们这种合作能够走深走实。

还有一个是“开拓创新”。开拓创新是指两国需要在合作当中,除了传统的,非常重要好的合作基础,包括能源、农业、旅游,现在已经搞得不错了,我们需要找一些新的增长点,需要在创新领域合作。这次疫情当中体现出来的数字经济,包括电子商务,包括我们在5G这方面开展合作。去年和今年也是中俄的“科技创新年”,中国科协跟俄罗斯也开展了很多活动。我们希望在科技领域能够,因为两国都有非常好的科技基础,我们可以开展联合研发,推动两国关系在未来全球经济的发展当中,我们能够站在制高点,通过我们的努力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当然还有最后四个字也非常重要叫“普惠共赢”,就是希望通过这种合作,能够实现共赢互利。另外我们这种合作为什么叫普惠共赢,而不是说互利共赢?可能互利共赢更多是讲双边的,就是中俄之间好了就行。我们希望能够普惠,让中俄这种合作能够惠及周边,能够惠及地区,甚至惠及全球。包括中国领导人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得到俄罗斯的支持。

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通过中俄之间的紧密合作,能够为地区的发展,能够为全球的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所以有一种说法:我们要提供中国方案,要作出中国贡献。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体现在两国这种关系,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我们这种新的定位是新的一个对全球,对地区发展的责任。

中国网:好的。感谢您带来了精彩的观点分享,也希望中俄这样一个“典范之交”能够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多积极的导向。


(本期人员:编导/采访:裴希婷;后期:刘凯;摄影:杨楠;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编导/采访:裴希婷;后期:刘凯;摄影:杨楠;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