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振武解读人口七普:人口素质大幅提高 为经济升级提供了“质量红利”
 
时间:2021年5月13日
嘉宾: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教授,中国人口学会会长 翟振武

中国网:翟老师您好,首先很高兴也很荣幸今天能够邀请到您来作客我们的节目。今天上午我国发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的主要数据。您看到这个数据之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您最关注的数据是哪些?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教授,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

翟振武:我最关注的数据其实是教育。和一般媒体、老百姓关心的不一样,我最看重的还是教育这方面的数据。因为我们这个教育数据,每10万人当中有1.5万多大学生啊,这是很高的比例了,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非常高的比例了。我们10年前每10万人只有8000多人,这10年翻了1倍了,而且今后的数据还会进一步迅速地提高。

为什么呢?举个例子来说,去年教育部公布,全国招的大学生一共招了900多万人。18年前,我们的出生人数只有1600万人,也就意味着18年前出生的这批人到了考大学的这个年龄,有百分之五六十都上了大学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如果年纪大一点的,可以想到中国在20年前30年前上大学非常不容易,“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现在都变成百分之五六十的年轻人都是大学生了。这让我感到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这为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人力资本,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因为今后的经济发展不是靠人口的数量,不是靠廉价的劳动力,而是要靠人口的素质,靠科学技术。

中国网:近些年来,很多人都在网上呼吁,说要更多地关注人口增长减少的趋势,还说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很多人说要多生小孩。对此,您怎么看?

翟振武:第一,我们的人口还在增长,虽然增长率越来越慢,但还在增长。我觉得这和前一段时间网上传说的中国人口总数已经下降了,这次普查说明中国人口还是在增长,但是在缓慢地增长,增长得越来越慢。再过个几年,也许一两年、两三年我们会达到零增长的状况,就是出生的人和死亡的人几乎持平,人口不增不减,进而逐步会进入负增长的状态。所以,确确实实人口增长在变缓,这次普查再次确认了这样的方向和趋势。当然,有人说了,我觉得你刚才讲的,说我们是不是要多生些孩子,解决老龄化的趋势问题,解决人口增长减缓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中国已经有14亿多人了,这个人口增长减缓一些,对中国是利而不是弊。我们这么大一个人口,劳动力已经基本能支撑这样的情况,我们恐怕不需要更多的人。你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4亿,你减缓一点还是14亿呢。美国才有多少人呢?美国3.2亿人,还不够中国人的一个零头呢。我们14亿,它才3.2亿人。所以,我觉得中国人(增长)减缓一点能有利于减缓我们资源、环境的压力,使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困难会更少一点。

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人口的减缓是有利的,这也是我们过去几十年一直在追求的目标——为什么搞计划生育,为什么控制人口过快地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口减少了,不需要再多生孩子来弥补、维持一个高速的人口增长,没有必要,甚至说恰恰和我们当年的人口政策的初衷是相反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为什么大家说要多生孩子,我觉得还不是讲人口总量少了,恐怕还是从老龄化的角度讲的——老年人多了。老年人多了,怎么办呢?老龄化是一个世界必然的趋势。联合国讲老龄化是不可逆的,全世界国家都要经历老龄化,哪个国家都会经历的,所以,是不可改变的方向。我们只能让它生育率适度地提高一点,或者生育率下降得慢一点,使我们的老龄化进程能够减缓一点,这是我们政策的一个目标。

但政策目标绝对不是想把老龄化的趋势给扭转过来,让我们中国重新走向一个人口年轻化的道路,不是这个意思。现在鼓励提高生育率,那是主要着眼于改善人口结构,绝对不是着眼于现在中国人口少了,增长慢了,要多生点人,使我们的总量扩大,我觉得不是这个内涵,也不是这个意思。

中国网:这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也显示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的数量是在增加的,而且文盲率也是在下降的,那么教育红利是不是能够减轻甚至抵消人口红利减少带来的影响呢?

翟振武:这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在人多的时候,你靠人多,劳动力的无限供应,使我们的劳动力变得比较廉价或者工资比较低廉,所以你办劳动密集型工厂,经济起飞的时候,劳动密集型的工厂,比如我们在南方、广东办的衬衫厂、玩具厂、自行车厂、运动鞋厂,还包括像富士康这样的流水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因为有大量的劳动力在供应,所以我们把这个劳动力人口在总人口当中所占的比例超过50%——就是15-60岁的人口比例超过50%(的时期)叫做人口红利期。这个时候,中国确实是在改革开放的时候,恰恰是这个阶段劳动力的比例特别高,劳动力特别多。所以我们也是顺势采取了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从外来加工企业(入手)来进行我们的经济起飞,确实也做到了、充分利用了这个人口红利。

人口数量红利在不断地消失,因为劳动力的供应在不断地减少,所以在前一段时间可能经常听到哪个地方劳动力短缺啦,实际讲的是供应短小,讲的是劳动力数量红利不断地在下降。我觉得这个是对的。但这个下降也恰恰这个时候——你也不能再去扩大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了,而应该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所以,在这个时候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劳动力,需要的是科学技术。所以,人口红利我们充分利用了,它的消失,正好我们的人口素质大幅度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所以,这个转化也正当其时。

我觉得,在这个时候,劳动力的供应数量逐渐缓慢地下降,倒反而是对企业发展的一种倒逼、一种推进、一种促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下降得过快,会对我们的经济造成伤害和冲击。

应对之策,我觉得,要尽量迅速地用人口质量的红利来替代人口数量的红利,这在经济发展中也是有这样一个规律的。我们人口数量的红利在前,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育搞得好,人口质量迅速提高,有利于我们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所以,我认为,人口红利是在不断地下降,但不是没有了,因为我们讲人口红利超过50%就是,我们现在劳动力人口还占63%呢,我们只不过从人口红利的顶点开始往下——我想劳动力数量比例跌到50%以下恐怕还要有一段时间。我们在未来一段时间,劳动力的供应总体上还是充沛的,因为我们现在还有八九亿劳动力。整个西方国家,全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同口径比较他们才7.5亿,我们还比他们多1亿多劳动力呢。

所以,数量供应是充分的,但是人家的劳动生产率很高,人家7.5亿劳动力创造了50万亿的GDP,中国将近9亿劳动力,创造了11万亿美元的GDP,只相当于人家的1/5。我觉得现在中国劳动力供应减少了不是个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恐怕是我们要大力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把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不一定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了。这可能在经济转换过程中,我自己觉得倒是一个机遇,正好是在我们需要高质量发展经济的时候,人口素质提高到了一个很好的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

所以在经济组织方面、领导方面、规划方面,应该更快地组织我们的经济转型,走向这种高新技术发展的道路,走向这种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道路,放弃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道路。

我觉得人才、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最宝贵的。而这次普查,我觉得,最大的惊喜是我们看到我们的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如此迅速,为未来的经济提供了这样好的基础。所以,我觉得对于中国未来经济的潜力和经济的发展,还是有了信心了。

(本期人员:编导:韩琳;主持:白璐;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编导:韩琳;主持:白璐;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