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在过去的100年当中,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坚持自我革新,保持内生动力,领导国家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巨的任务。那么,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怎样的发展?外交方面有哪些创新?又呈现怎样的特点?就相关问题,中国网《中国访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节目邀请到前驻外大使、外交官孙继文进行分析。
前驻外大使、外交官孙继文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 (摄影:杨佳)
中国网:孙大使您好!首先很高兴今天邀请您做客我们的节目,欢迎孙大使!
孙继文:谢谢!中国网《中国访谈》的网友们,大家好!
中国网: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的外交事业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孤立无援到现在已经和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成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我们国家的外交理念和政策已经成为了影响国际局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外交理念和政策又在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随着国内发展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和创新。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中国的外交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和特点是什么?
孙继文:我们大家都知道一句话,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外交。”所以,中国的外交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对外交往史。中国的外交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因为)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的近代史中,我们受尽了压迫、侵略、奴役等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经过了几十年的奋斗,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才有了自己真正的外交。
在最初阶段,我觉得我们的外交可以用几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反帝反殖”。最开始我们受到西方国家的封锁,所以,反对帝国主义封锁是我们(外交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还有就是我们支持世界上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
后来,毛主席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我们要积极支持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斗争,也是反帝反殖,这样,我们赢得了很多的朋友。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对外开放,对内改革。所以,我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对外交往的活动,我们的朋友就更多了,也有助于我们中国在各方面的发展。
中国网: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的政治路线完成了转变,并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中国外交工作的任务也随之明确:除了维护国家独立、主权、领土完整之外,还要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特别是有利的周边环境,以配合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孙继文:第三个阶段,应该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外交思想。这个思想有划时代的意义,既包含了大国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受到了广泛的欢迎,特别是他提出了很多合作共赢的政策等等,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中国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就创新性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正确义利观、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以及新发展观、新安全观、新合作观、新文明观、新全球治理观,等等,既是对中国传统外交思想的超越,也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既蕴含着中国智慧,也为全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中国方案,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进到新高度、新境界。
孙继文:总之,这三个阶段是我们中国外交史总的一个脉络。
中国网: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一直以来奉行的外交政策。您能否为我们分析一下其中的内涵?
孙继文:“独立自主”是我们一直奉行的外交政策中的一个原则,也就是说我们是以一个事情的是非曲直来判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就是说我们支持正义的,反对非正义的,这样的做法在国际社会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我们支持和平,支持发展,反对战争,反对霸权,这些政策受到了很多国家的理解、尊重和好评。我想,今后我们外交政策会不断地发展,但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应该是我们始终坚持,坚定不移地执行的一个原则。
中国网:当前的国际环境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赋予了什么新的意义呢?
孙继文:大家可以观察到,当前的国际形势确实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大家公认的国际秩序被忽视,甚至遭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单边主义、反全球化等逆流都出现了,这就更加需要每一个国家能够不受别国影响,保持独立性,拥有自主权,能够根据事物的是非曲直做出判断,采取符合人民利益和世界发展潮流的外交政策。
中国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们党指导外交工作的一大创新,也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起初用于处理与邻国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一个指导原则。那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为什么会被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呢?
孙继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是在1953年,由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和印度代表团会晤的时候提出来的,主要是作为处理邻国关系的一个原则。后来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以及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我们又多次提到这个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为什么呢?因为这五项原则包括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它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各个方面基本都包括进去了,大家平等相待,就是减少矛盾;大家相互帮助,合作互利,这样实际上就促进了发展。另外,和平共处,就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理念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所以,这个理念广泛用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在国际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中国网:党在指导我国外交工作的过程当中,一直积极倡导,并且践行多边主义,注重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等多边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重要贡献,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中国方案”。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同各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探索合作思路,创新合作模式,丰富了新形势下多边主义的实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
孙继文:30多年以来,我们外长每年新年第一次出访都会选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出访,这是中国外交的传统了,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中国政府对同发展中国家之间关系的重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占大多数,他们的发展进步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进步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关于“一带一路”倡议,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也是一个很好的创新。“一带一路”倡议现在在国际上受到广泛的欢迎,现在已经有138个国家及30个国际组织和我们签订了200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文件。近几年来,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建设方面,我们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举个例子,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在2018年、2019年都是150多亿,2020年,尽管暴发了新冠疫情,但是投资规模逆势而上,达到了177亿美元,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数字。
还有,根据“一带一路”的建议,我们开通了中欧班列,中欧班列在去年也是逆势而上,达到了开行12400列,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
此外,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投资(也非常可观),(2020年)贸易额达到135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了许多“一带一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些(例子)都清楚地表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国网:没错,我们也看到在很多的非洲国家,他们的基础设施在“一带一路”项目的帮助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也随着“一带一路”的进一步推广而得到的提升,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让世界联系更加紧密,人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孙继文:对,是这样的。
前驻外大使、外交官孙继文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 (摄影:杨佳)
中国网:我们国家在处理和其他国家的关系时,从来都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论亲疏,而且一直非常尊重各个国家的文化和不同的文明,那么这样的外交理念对于我们国家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事务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孙继文:发展与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国家之间的关系,我们始终遵守着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因为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各国的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文化没有优劣之分。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经说过,“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所以,我们愿意和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以及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进行平等的交流,互利的合作。这样我们才能够维持一个和谐、进步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形势。在这方面,我们的外交理念也是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欢迎。
中国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是我们国家在为其他国家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事务提供的一个新视角。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包含了哪些内涵?
孙继文:“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思想。大家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面临很多共同的问题,比如维护和平的问题,气候变化的问题,粮食安全的问题,包括现在疾病流行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打独斗地处理,必须靠国际社会的合作才能够找到共同应对的办法。所以,在这方面,需要大家为了这样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努力地进行合作。
第二,维护和平是我们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在维护和平方面,人类也应该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国做得很好,承担起了大国的责任。我们参加了很多维和行动,而且中国在维和士兵派出方面是派出最多维和人员(的国家),这也体现了我们的大国担当。
第三就是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我们应该说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大家知道,多年以来,中国(一直)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做了很大的努力。而且中国打造了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基础设施合作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等平台,都有利于各国的互相交流合作,共同把这个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我想,今后中国一定会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引下,继续和世界各国一道,和世界各国的人民一道,朝着人类和平、发展,共同进步的方向前进。
中国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每个国家都有发展权利,同时都应该在更加广阔的层面考虑自身利益,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
(本期人员:编导/主持/文案:白璐;图片:杨佳;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