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人唯贤,以德为先!我们党何以无往而不胜?
 
时间:2021年6月24日
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戴立兴

       中国网: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过去的100年当中,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坚持自我革新,保持内生动力,领导国家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时代发展的先锋以及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党员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至关重要。那么,我们的党在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经验和成就?又有哪些创新和特点?就相关问题,中国网《中国访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节目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戴立兴进行分析。


戴立兴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 (摄影:伦晓璇)


       中国网:戴老师您好,首先非常高兴今天能够邀请您做客我们的节目。

       戴立兴:主持人您好,很高兴到这里来接受采访。

       中国网:在过去一百年历程当中,我们中国共产党一直十分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以及人才的培养,在马克思主义关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我们党在不同时期在干部队伍的建设方面的要求和方针。

       戴立兴: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觉得三个历史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的干部路线;然后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又创新了干部路线,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现在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提法。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特别是在1938年,我们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当中,毛泽东同志关于如何用好干部,有过非常精辟的论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出了我们党在干部队伍建设当中,要做到任人唯贤;二是(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是要做到德才兼备。三是要特别注重识才用才,一方面是善于识才,其次是要把好的干部用起来,最后我们还要爱惜干部。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延续了这样的干部政策、方针、路线。到改革开放时期,我们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需要,任用一些好的干部。我们首先坚持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坚持了德才兼备的方针,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吐故纳新。邓小平同志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干部的“四化”方针,也就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在这个时期,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有三个特点:第一,提出了党管干部的重要原则;第二,提出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不仅要有才,而且要有德,同时要把德放在第一位;第三,提出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在任用干部的时候,要把我们的眼界放宽,放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从全国范围去识才用才。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考核干部的时候,要以好干部的标准去衡量,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是我们在选拔干部(的过程中)一个非常可行的可操作的标准。

       中国网:在选拔和吸纳新的共产党员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一方面积极吸纳社会各界的优秀人才加入中国共产党,另一方面也有着较高的门槛,还有比较严格的考察期,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创新,所以这样的方式体现了我们党在人才选拔方面什么样的理念呢?

       戴立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阶级、阶层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在这种情况下,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提出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们党必须要巩固我们的阶级基础,同时扩大我们的群众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提出在吸纳党员的时候,不仅仅要重点吸收广大的工人、农民阶级出身的党员,同时要吸收各方面的人士加入到我们党的组织中。

       我们不看他的出身,更主要是看他在现实中的政治表现,经过长期的、比较严格的考验决定他是否能入党,一方面我们看政治上是不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另外一方面我们看他符合不符合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标准。这体现了我们党既要开门建党,把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员吸收到我们党组织来,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同时又保证我们党员的发展能够真正地保证质量,而不影响我们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我们党是一个开放型的政党,具有把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最优秀的分子吸收到我们党组织的能力。

       中国网:在选拔和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过程中,我们独创了一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机制体制。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选拔和培养党员干部的机制是怎样的?成为党员干部最重要的考核标准是什么?

       戴立兴: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重要。首先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考核的标准,实际上非常明确的,也就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标准,那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里“德”主要指的是一种政治标准,在当代,能不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不能做到自觉地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是第一位的。

       第二就是必须要有才能,这个“才能”主要体现在是否拥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能力,是否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能不能做到想干事,同时能干事,最关键的还是要能干成事。所以,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合格品,有才无德是废品,无德无才是毒品。我觉得这是对干部的基本的一个判断。

       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非常注重干部考查、运用的政党,我们的组织部门实际上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力资源部了,而且从我们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来看,我们党的干部队伍是过关的,靠得住的,这是和我们有一整套的选拔任用机制紧密结合的。我们党在这个过程中,首先,第一步注重人才的培养,一般来说我们要把干部放在急难险重,特别是基层一线去考查。第二,我们党注重选拔、任用(干部),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要经过一系列酝酿,要经过反复的讨论、研究,同时我们要做民主推荐。在这个基础上,要做一个民意测验,在他所工作的和他接触的人员里进行民主测评,通过匿名测评来考查他是否具有担任领导干部所具备的德和才的标准。如果适合,我们还要在党委或者党组的会议上进行民主讨论和民主表决。讨论通过后,可以向政府机关或者是群众组织去提名,在任命之前,还有一个公示期。

       所以我们这一整套的过程是非常严密的,而且也是非常民主的,充分走群众路线,不是少数人决定,而是把这些干部放在人民群众中,放在实践中去考查,这是我们党用干部非常鲜明的特点。

       中国网:所以说党员干部在选拔和任命的过程当中,可以说是要经历重重的考核。

       戴立兴:可以说是的,是从实践中选拔出来的。


戴立兴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 (摄影:伦晓璇)


       中国网:在党员干部成长过程中,他们要往往经历在不同岗位,特别是在基层的锻炼和学习,可能也要接受一系列专门的培训,比如在党校的学习和培训,您认为这些学习、实践、锻炼的目的是什么?可以帮助党员干部养成什么样的品质?积累什么样的经验?

       戴立兴:这个是我们党的一个特点,您看西方政党在用人方面,都有很强的随意性,他们在竞选中胜出以后,就自行地组阁或者组织他的领导班子了。但是我们党选拔出了领导干部,我们的选拔往往是整体交接班,是对一个班子进行统筹考虑。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做到各方面的优势互补。进入班子以后,要不断地通过实践,通过理论学习,来提高他们的素质。

       我觉得好处,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另外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从提高政治素质来说,通过把领导干部放到实践中,进一步地磨炼,可以使他们能够真正地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真正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感情上和人民更接近,这是党性锤炼的过程。到党校也是这样,党校通过学习理论,统一思想,把他们的思想提高到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使他们能够站得更高,从全局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地方工作或者是行业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一方面,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对于我们干部来说,特别是现在,我们的干部基本上都是从大学里出来的,有的同志还有更高的学历,硕士、博士,也不在少数,我们可以通过让他们到基层工作,使他们真正体会基层干部怎么是称为“热锅上的蚂蚁”,才能够使他们经风雨、强筋骨、提能力,真正提高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党校的学习更主要的是通过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使他们能够在宏观上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样对他驾驭全局是十分有利的。所以综合来说,无论是到基层锻炼,还是到党校学习,对于他们锤炼党性,提高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一方面,我们让机关的干部到基层去,可以发挥他们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工作的发展。实践证明,我们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正是由于我们大量的基层干部深入到乡乃至村才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完成,他们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中国网: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制胜的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 

       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这就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戴立兴: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对于我们新时代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我觉得要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真情、真心、真做。“真情”就是你要把自己放到人民群众中去,把自己看作群众中的一员;“真心”就是我们在为群众服务的时候,要真正地投入自己的感情,把我们真正的能力投入到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中去;“真做”就是要本着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出发,而不是搞一系列的形象工程,对我们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群众路线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网:那么新时代给我们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赋予了什么新的内涵呢?

       戴立兴: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领导干部走好群众路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提出群众路线在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我们党的一条很重要的路线,必须要贯彻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新时代,在群众路线上,习近平总书记有许多创新: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群众决定我们一个政党和一个国家政权的兴衰成败。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我们搞改革开放也好,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好,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我们的成果所有者,受益者,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目标,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与此同时,他还提出,我们要解决好新时代的共同富裕问题,无论是从小康社会的建成,到我们这次整体精准扶贫事业的完成,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心念群众这样一个要求。

       第四,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走好群众路线有个人格化的要求,就是做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样就提出了非常高的标准。

       第五,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作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庞大的执政党,我们还要善于做群众工作,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国网:可以见得群众路线是贯彻到党员干部工作的方方面面的。

       戴立兴:是这样。

       中国网: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

       坚持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也是我们党对每一位党员一直以来的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中央政治局带头坚持集体学习,使以学强党、以学资政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

       戴立兴:我们党始终认为政治上的前行首先决定于理论上的前行,理论前行必须要去学习。从我们的历史来说,在遵义会议之前,我们深受“左”倾教条主义的毒害,遵义会议以后,我们党开始独立自主地探索我们的革命道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已然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但是我们的党善于学习,在40年代初到45年,我们党进行了延安整风,实际上是一场我们党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全党性运动,通过那次学习,我们党真正地树立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路线,也就是毛泽东后来概括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是由于我们党善于学习,从而确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最终为我们打败日本侵略者,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很好的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又提出要再次掀起学习高潮,一方面,重新树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另一方面,当时针对改革开放,我们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所以)我们党又提出要学习,不但要学习我们自己的东西,同时本着开放的姿态,积极主动学习西方管理、经营、法律等等各方面的知识,从而对于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挥促进作用。

       十九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们在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实际,又提出我们党要学习。那么在新时代,我们要学习,学什么?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要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决定我们(的党员)干部能不能够真正地投入到这项事业(的建设)中来。与此同时,我们要学习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我们在十九大提出要建设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化干部队伍,这是新的提法。当然,我们学习理论,不是空洞的,要有利于解决当前的实际,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网:所以,总结一下,学习强国,学习强党,正是学习让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够不断地与时俱进,也正是学习让我们的党员干部一直能够保持先进性。

       戴立兴:总结得非常好,我也非常赞同!


(本期人员:编导/主持/文案:白璐;图片:伦晓璇;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编导/主持/文案:白璐;图片:伦晓璇;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