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驻上海总领事胡克定:进博会聚焦可持续发展和低碳
 
时间:2021年11月10日
嘉宾:英国驻上海总领事 胡克定

       中国网: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期在上海举办。本届进博会共有58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商亮相企业展,国别、企业数均超过上届。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已经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窗口。英国是首届进博会的主宾国之一,此后持续参与进博会。进博会给中英两国的经贸合作带来了哪些机遇?中英企业在投资和合作方面有哪些潜力?本届进博会上,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特别采访了英国驻上海总领事胡克定。


英国驻上海总领事胡克定在进博会上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


       中国网:今年英国在进博会上的亮点是什么?有哪些新展品或新形式?

       胡克定:我给您一点提示,可以看看我这条来自苏格兰的领带。其实,今年进博会我们的亮点就是苏格兰。这也是苏格兰国际发展局第二次将苏格兰的企业带到进博会。今年我们共有37家企业参展,其中10家都参与了去年的进博会。这充分说明了进博会在他们眼中的价值。在我们的参展企业当中,有23家来自食品和饮料行业,14家来自设计、时尚和消费品行业。在今年的进博会当中,苏格兰国际发展局与格陵兰集团合作带来的产品包括时尚产品、化妆品和保健产品,还有非常有名的食品和饮料,比如苏格兰三文鱼、烟熏三文鱼、威士忌、饼干,还有一些我品尝过的美味的冰淇淋。当我们在这里参加进博会时,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举行。所以今年苏格兰参展的一个亮点就聚焦在可持续发展和低碳。

       苏格兰只是其中的一个案例。在中国商务部的邀请下,英国政府通过商务部网站的数字展厅开通了线上国家展,通过介绍英国国际贸易部、英中贸易协会、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以及英国旅游局等机构的主要情况来分享我们的亮点以及英国的两家龙头企业,英国石油公司和利洁时家化的产品。在进博会的展馆里,你还能看到许多其他的英国公司,涉及的领域包括汽车、制药、银行等服务业。

       中国网:英国是首届进博会的主宾国之一,并一直持续参与其中。在您看来,进博会给英中两国的经贸合作带来了哪些机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果?

       胡克定:当然,前两届进博会和第三、第四届截然不同。因为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外国参展商很难亲自到现场来参会。

       在首届进博会上,我们签下了价值超过20亿英镑的合同,涉及生物科技等领域。其中,罗尔斯•罗伊斯的航空发动机也签下了8.5亿英镑的大合同。

       去年,中英两国企业也签署了价值4.5亿英镑的合同,其中包括乳制品领域的合作,如北爱尔兰的湖畔乳业和上海南侨食品有限公司的合作订单。

       中国网:合作确实涉及了许多领域。根据今年1月至9月的最新数据,中英双边贸易额已超过800亿美元,自英进口和对英出口增幅均超过25%,中国已成为英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地。您认为,中英企业在投资和合作方面有哪些潜力?

       胡克定:的确如此。中英两国的经贸关系的确在不断深化。中国海外贸易顺差的十分之一来自于英国。此外,我们两国也有非常重要的双边投资,特别是在我们都很关注的低碳经济、零碳、绿色投资、绿色能源等领域,投资势头强劲。举个例子,许多能源行业的跨国公司的总部都位于英国,如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公司。这些企业正寻求机会,希望增加其在中国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而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也看到一些企业在英国的新能源领域进行了重大的投资。远景动力给一家超级电池工厂投资了4.5亿英镑,这将支持英国的汽车工业发展。中国华能投资了欧洲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工厂,这也有助于实现零碳能源供应。北京建工集团也在英格兰北部签下了有关绿色建筑的合同,价值45亿英镑。在建筑领域,许多英国公司将他们的技术、技能和标准带到中国,助力绿色建筑和零碳建筑。

       中国网:中英互为重要的贸易投资伙伴。您对未来中英经贸发展的走向有何期待?

       胡克定:我刚才提到的数字体现出我们两国的贸易关系有多重要。中国是英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但我认为,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继续合作。英国将继续保持经济开放,欢迎中国的商品、投资和服务进入英国。当然,我们也将继续扩大对中国的出口。比如,我们在食品和饮料领域对华出口增长迅速。食品和饮料也是我们苏格兰的同事们今年非常关注的领域之一。此外,我们还要在贸易壁垒和市场准入等问题上共同努力,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前进。例如,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化妆品的准入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现在这些产品无需经过动物实验便可以进入中国市场。这些都是我们未来可以共同努力探讨的问题。


(本期人员:编导/记者:裴希婷;摄像/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编导/记者:裴希婷;摄像/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