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核心区位于小海坨山南麓,这里风景秀丽、峦峰叠翠、地形复杂,在设计和建设上都非常具有挑战性。延庆赛区成功实现建筑与大自然的有机结合,在满足赛事要求的基础上,打造出了一个与自然山林深度相融、交相辉映的冬奥赛区,是冬奥场馆历史上新的里程碑。冬奥会延庆赛区,在建筑、景观和赛道设计上有哪些创新之处?设计师如何践行“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设计理念,实现场馆和自然的融合统一?本期节目,我们就此专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北京2022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规划师,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设计总负责人李兴钢。
图为北京2022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规划师,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设计总负责人李兴钢 摄影/郑亮
中国网:延庆赛区的山地地形非常复杂,这其实也对我们设计和建设带来非常大的挑战,那么当初您接到设计任务之后,第一次来到小海坨山谷是怎样的感受呢?
李兴钢:我实际上是在我们正式开始设计之前,就曾经因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选址,作为北京冬奥组委的专家到过小海坨山谷。当然后来呢,2017年的1月,我们正式通过国际竞赛,获得了这个项目的设计权之后,又详细地在小海坨山进行踏勘和场地的观察。小海坨山和它的整个山谷,也就是延庆赛区核心区所在的整个场馆的区域,我把它形容为“高山、密林、深谷”,这样的一种地形条件,地形复杂,山石陡峭,山上到山下将近有1400米的落差,气候条件方面,山顶最低的温度可以达到零下40度。
另外它又是一个景色很优美,生态环境很好的地方,因为人的进入和干扰比较少,所以它是一个生态的本底非常好的一个地方。当然里面还有人文特色,有一个小的山村,叫西大庄科村;后来我们在踏勘冬奥村场地的时候,又发现了还有一个小山村的遗迹,就是上世纪40年代废弃的一个山村的遗迹。所以这里还有历史和人文的特点。
总之,我们冬奥会延庆赛区是这么一个非常有挑战性,同时又很有丰富特色的这样一个场地。
中国网:我们知道延庆(赛区)它的核心建筑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竞赛的场馆,包括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还有一个是高山滑雪中心;另外一个部分是非竞赛场馆,包括延庆冬奥村和山地新闻中心。那么想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两部分都有怎样的特色和亮点呢?
李兴钢: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最大特点是赛道的形状决定了建筑的总体效果和样态,同时我们的雪车雪橇赛道,也是非常的有特色,它有16个弯道,其中有一个回旋弯,严格地称它是380度回旋弯。世界上第一个380度的回旋弯(在360度圆周的基础上有20度的重合)。
另外就是它的速度,运行的速度和重力加速度都是非常高的数值。因为这些赛道上的特点,国际顶尖运动员滑行之后,都有非常好的评价。当然雪车雪橇中心地形气候保护系统以及其上的山顶游廊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呈现,人们在屋顶游廊,一边观看比赛,一边在游廊中观看山中风景这样一个状态,也是非常的有人文特色。
高山滑雪中心首先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场馆,其中的滑降赛道本身的落差将近900米,赛道随着地形的变化非常多,非常大,一会在山脊上滑行,一会滑进了山谷,还有很多的转弯,是典型的高山峡谷赛道。拐弯、跳跃,然后沿途又有很多非常美的山石,还有草甸、树林等等这些风景,是非常有特色的一条赛道,将来延庆赛道在世界上,一定是具有非常独特地位的一个高山滑雪赛道,特别是竞速赛道。
另外,高山滑雪中心配套设施的设计上,也有很多的特点。一个是我们大量的采用了 “弱介入、可逆式、装配化”的高山架空平台,这个架控平台是在延庆首创的,借鉴我们传统的山地“干阑”式民居,把装配式的钢结构在工厂预制,然后运到施工现场,通过跟山坡地形“点接触”的方式,层层地叠落,形成立体化的“空中土地”,这样的人工土地上面再建造那些永久的或者临时的设施。这样的一个方式,既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有的山林地形,不破坏生态环境,同时又使得我们的设计和建造具有很好的质量,也有很好的效果。
当然我们的高山滑雪中心还有一个山顶标志性建筑,就是山顶出发区,现在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名叫“雪飞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山顶出发区的形态像一个巨大风筝或者像一只大鸟。它虽然改变了一点点海坨山顶原来自然的状态,但是它又不是凌驾于原来的海坨山顶,而是被镶嵌在了海坨山山顶的下面,它的屋顶跟海坨山顶是相平的。这样一个方式实际上也是我们中国营造文化的一个体现,就是说中国人从来不会在一个山顶的最高点来建造一个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建筑物,所以它是一个镶嵌于山顶的山体之中的方式。
由于它被镶嵌在山顶的下面,所以它可以很好地起到避风的作用,而且也有更好的保温的作用,因为它的大部分外墙是依靠着山体本身的。所以这些都是体现了“自然而然”的这样一种建造的智慧。
延庆冬奥村最大的特点就是借鉴延庆这个地区山村的格局、还有建造的方式来设计和建设的,它随坡就势,分散式的格局形成很多个半开放的院落,这些院落又是沿着山坡从高到低,自然地叠落下来。 这样就把很大规模的建筑体量都消解在建筑的群组之中。另外我们的延庆冬奥村还保留了大量原生的树木,我们对原来场地上的树木进行了测绘,根据树径大小和种类,进行编号、保护。所以延庆冬奥村天然地会在建成之后就有很多的树木——而且是原生的树木跟新建造的建筑形成相互的掩映,形成“山林场馆”的特色。
还有就是延庆冬奥村里面还保留了一处我们在场地踏勘时发现的山村遗迹,作为小的遗址公园,这可以让全世界的运动员在这里居住的时候,能够领略到中国的山村文化。
最后我们还有一个小的非竞赛场馆,就是山地新闻中心,它也很有特点,是一个80%覆土的建筑,只有少量的建筑体量在南边露出它的的外立面和屋顶,大部分建筑体量都被覆盖在山体的内部,上面全是覆土,只有下面建筑的几个大空间的天窗暴露在山顶之上,这就成为一个嵌在山体内部的一个建筑,有点像高山滑雪中心的山顶出发区,但是这个规模更大,而且覆土的范围也更大。
图为北京2022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规划师,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设计总负责人李兴钢接受中国网专访 摄影/郑亮
中国网:在建造过程当中,您刚才其实也提到了我们用很多方法来减少对自然的一些干扰,还有哪些是我们在建设和设计过程中,对这方面的考量,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我们建筑物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李兴钢:首先我们使用了很多的技术,因为延庆赛区的建设挑战性是非常大的,最大的挑战其实就是我们的山林环境这样的一种自然地形条件跟场馆建造之间的拟合度要求非常高。我们所有的雪上场馆,都有一个传统,雪道都是依据地形来设计,赛道都是依据地形来设计,所以世界上没有一样的高山滑雪场馆,没有相同的雪车雪橇场馆,因为它们都是依赖于场馆所在的原始山体地形来设计。但是在延庆,我们的山体地形实在是太有挑战性了,像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所处的地形,刚才说到的变化多端,起伏跌宕。
中国网:落差也很大。
李兴钢:对,落差非常大。虽然说地形给我们的赛道带来了很多的特点,赛道本身的这种竞技性,观赏性增强了,但是建设的难度也增大了。因此我们研发了一种很重要的技术,叫做场地与场馆的BIM(建筑信息化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融合技术。
中国网:这个具体是怎么讲?
李兴钢:简单讲就是我们通常的BIM技术就是以我曾经主持设计的“鸟巢”为代表,当时“鸟巢”是中国第一个采用了BIM设计的建筑。这个BIM设计通常是针对建筑的本体或者一个场馆的本体的,但是我们在延庆研发出把大自然的山体地形的设计和处理也采用BIM设计方式的技术,其中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山体地形转变成精确的模型。
通过这样一种精密的场地与场馆BIM融合技术,使得延庆赛区的这些有挑战性的场馆和这些有挑战性的山体地形能够最高程度的拟合在一起,最终达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其实就是达到对山林环境最小的干扰和最大限度的保护目标。 另外高山滑雪中心叠落式的高山架空平台系统也是减少对山林环境的干扰的这样一种方法和技术,专门为应对高山深谷密林的环境来设计的一种人造立体土地,而且这样一种方法和技术又是来源于我们对中国山地建筑传统的一种借鉴。
另外,一些非常重要的生态修复技术,比如说边坡的修复技术,比如说高山场地的表土剥离技术,这些都是很好的能够实现(生态修复的技术),人工建设对山林环境形成了一种介入和影响之后,我们通过这样一种生态修复的措施,使得它对生态的干扰降到最低的限度,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原来的生态环境状态,最后达到一种人工和自然相得益彰的理想的结果。
延庆赛区还有一些非常特别的地方,就是除了这些场馆,赛道,建筑之外,还有大量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我们的造雪泵站,大的110千伏变电站,造雪用的蓄水水池等等,对于这些基础设施如果我们把控的不好,也会干扰到整个山林环境和它的生态状况,所以对于这些基础设施,我们需要把它们当成一个系统,专门地像对待场馆、对待赛道一样,非常慎重地考虑它的选址,考虑它们的设计效果,甚至考虑它们如何能够尽量被隐藏起来,哪些地方如何能够实现一种景观化的处理,这样就使得这些基础设施也能非常自然地融入到我们的“山林场馆”的系统里面去。
可以说延庆赛区,包括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还有基础设施系统,这是第三部分,也是我们“山林场馆,生态冬奥这”个理念需要考虑的,需要包容的,很大的一部分内容。
图为北京2022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规划师,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设计总负责人李兴钢 摄影/郑亮
中国网:您刚才提到我们针对特殊的复杂的山体条件,独创了一些设计和方法,那么在回顾之前设计整个建筑的过程,有没有哪些您印象比较深刻的困难和挑战呢?
李兴钢:我们现在也在回过头来反思和总结,我们的整个设计建设过程中,延庆赛区的一些难忘的或者是可以值得总结的经验,甚至教训。首先一个是我们经验中很重要的一点,为了解决延庆赛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两个竞赛场馆都是高难度、高复杂度,而且在中国的设计、建造、运行都是零经验的,就是说完全没有任何的经验,一片空白,而且延庆赛区又是一个非常狭小的,对于我们集聚了这么多场馆和基础设施的赛区来讲,其实是一个非常集约的区域,所有场馆分布在在半径三公里范围之内,是一个高度集约的、场馆密集的赛区。所以我们提出来三个策略,“以设计带需求,以场馆带规划,以科研带工程”。这些都是把我们通常的工作模式反过来的。
中国网:是反向思维了。
李兴钢:我们通常的工作模式是需求带设计,规划带场馆,工程带科研,应该是这样的,但是这样的方式在延庆是解决不了前面那些挑战性问题的,所以我们用设计带需求,用场馆带规划,最后用科研带工程。这样三个方面的工作模式的设定,非常有效地解决了延庆赛区的这些规划、设计、建造方面的重大挑战,这是一个我们现在总结起来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一种工作的策略和模式。这也是我个人很欣慰的一点,因为这是我来主导、提出、策划并实现的一种特殊工作模式。
中国网: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可持续性的一些设计和技术呢?
李兴钢:这一点也可以很重点地说一下。在做“鸟巢”工程的时候,我作为设计主持人,曾提出新设了一个专业,叫作“三维设计”专业(也即后来的BIM设计),那不是为设新专业而设新专业,而是我们要解决“鸟巢”这样一个空间结构的设计和建造问题,不用一种三维设计的方式,我们完成不了任务,甚至无法形成有效的施工图纸,无法完成建筑构件的精确空间定位,所以我们必须要设置这个新专业。
在延庆赛区,我又提出新设了一个专业叫做“可持续设计”专业,通过可持续设计专业的设立,它把我们通常来讲,表格化的,或者理念化的可持续措施,转变成工程化的可持续措施,把可持续理念转变成可以落地的工程——可持续工程。最终在我们的经验总结中,延庆赛区几个方面的可持续的重要特色,都是通过可持续工程化的方式来落实的。
首先一个叫做“环境可持续”,包括我们的生态保护方面,还有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比如水资源保护、雨水的回用等等,还有建筑工程里的可持续措施,比如刚才也讲到很多对山体地形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最小限度的介入和干扰等,这些都是环境可持续的方面。
另外就是“经济可持续”,最主要地体现在赛后利用方面,冬奥会场馆的建设在奥运会以后形成很多冬奥遗产,这些冬奥遗产实际上是需要被很好地长效运营和利用的,这是国际奥委会“2020议程”中所特别强调的。所以在延庆赛区,一方面是赛时赛后两套设计图纸:我们在做场馆的赛时设计之前,首先实际上是先做它们赛后的设计——先把场馆当成一个可以永久运营的建筑或者是空间,它需要怎么来设计,然后再临时性地转化成赛时要求下可运行的场馆。同时我们还编制了一整套延庆赛区冬奥场馆的赛后利用的设计导则和设计说明书,也就是说可以确保延庆赛区所有场馆在奥运会以后,它们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和使用方式,都有非常具体的规定和设计改造的指南。应该在世界范围内,我们是第一次将冬奥会的场馆遗产赛后利用,用正式文件的方式规定下来,确保它们的长效利用。这些叫做经济可持续的方面。
最后我们还有一个“社会可持续”,刚才我说到这里原有一个山村叫西大庄科村,这个村庄是中国在申办冬奥会的时候,郑重地向国际社会承诺它不被拆迁并改造利用,村民就地安置,而且当地的村民,除了他们居住生活的环境条件可以因为冬奥会的举办而转变、提升之外,他们还可以作为冬奥会的志愿者或者工作人员,为冬奥会服务;奥运会以后,因为这个村庄还结合建设大众雪道和冰雪产业设施,而转变成一个冰雪小镇,村民们就变成了实现“三亿人上冰雪”冰雪运动产业的从业者。
图为北京2022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规划师,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设计总负责人李兴钢 摄影/郑亮
中国网:北京作为全球唯一一个“双奥之城”,承载了很多人的期望。2008年的时候,“鸟巢”是中外设计师合作的成果,到2022年的延庆赛区所有场馆都是我们中国设计师自主完成的。这十几年间,我国的建筑逐步走向世界的舞台,您怎么看待这些年来,中国建筑国际影响力的变化呢?
李兴钢:中国的建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甚至是它的话语权,或者说专业地位,是不断地在提升。我想这个一方面,因为中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和城镇化的建设,所以有很多的建筑设计机会,所以中国建筑师实际上是通过非常有创造性的、勤奋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出色的实践,所以才有了这样一种在国际语境里面,中国建筑这样一种创造力和创新力、和专业地位的提升。
另外,我想中国的文化里面有它自己特有的价值观,那么这种价值观会延申到建筑师的工作里面,他会有他自己的一些特点,就是他怎么来处理人工和自然的关系,怎么处理人在空间环境里面的一种体验和感受。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在现在的这样一种全球化的背景中越来越体现出它自己的独特性。文化方面的影响也使得中国的建筑发展得越来越好,我觉得这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中国网:有了很多更加自信的一些表达。
李兴钢:对。
中国网:您作为“双奥”设计师,这两次的设计经历跨度了长达20年,您个人的一些心态和感触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李兴钢:2002年的时候,我最开始加入到“鸟巢”的设计工作中,这是一个起点。后来用了大概6年的时间,完成了“鸟巢”的工程。从2002年到2022年就有20年,20年对我来讲,有一个感慨,做成了两件事情,就是为我们的夏奥会和冬奥会做了两处重要的场馆,也做出了我自己作为建筑师的贡献。当然还是很欣慰的,对自己有一个职业上的交代,一种获得感。但是我想这样的一种欣慰和获得感是建立在时代的发展(基础上)。
从2008到2022有一个时代背景的不同,就是从我们国家要融入世界,向世界开放那样的一种表达国家自信的状态,到今天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得我们建筑师也要顺应时代的这样一种变化,来做出我们的工作。
另外就是因为国家的这样一种发展才会带来我们个人的、工作上的这些机会,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机遇不是个人的能力所能够创造的,而是国家的发展所带来的。无论是“鸟巢”的工作,还是延庆赛区的工作,都是在大规模的团队支持下才能完成的,同时参建各方对设计工作的鼎力支持和密切的协作,才能够有我们今天这样的工作成果。这些都是我的一些感受吧。
中国网:时代带给您和您的团队这么一个重大的机遇,您和团队靠我们的实力和努力,抓住这次机遇,给我们时代也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现在距离冬奥会的召开已经不到100天的时间,对于即将到来的冬奥会,您有怎样的期望或者寄语?
李兴钢:祝愿我们的北京2022冬奥会成功举办,祝愿在我们的延庆赛区能够呈现出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赛事,当然也祝愿冬奥会以后,我们延庆赛区乃至我们所有的冬奥会的场馆举办地,能够实现所在地域的人民的生活的提升,同时也能够推动我们“三亿人上冰雪”这样一个更大的愿景。
(本期人员:主持/编导:佟静;摄影:郑亮;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