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副司长张江波:建设“四横四纵”8条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
 
时间:2021年12月15日
嘉宾: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 张江波

中国网:12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情况。这是我国冷链物流领域第一份五年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建设“四横四纵”8条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拓展我国冷链物流服务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冷链物流是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的重要手段,对促进消费升级、改善社会民生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将如何扩大冷链物流服务网络覆盖面,最大限度提高冷链惠民水平?就此问题,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江波。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江波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  中国网 伦晓璇  摄影


张江波:冷链物流对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扩大消费品优质供给、保障食品药品消费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撑,本身就具有显著的惠民特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冷链物流发展作出系列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加强冷链物流规划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充分体现了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扩大冷链物流服务网络覆盖面,提高冷链惠民水平,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开门编规划”,坚持问计于民,问策于企,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力求编制一份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人民满意的规划,回应人民群众和社会关切。

在具体内容上,《规划》重点从三方面对提高冷链物流惠民水平进行系统谋划。

一是在宏观层面,完善网络架构,拓展冷链物流服务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 建设“四横四纵”8条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四横”指北部、鲁陕藏、长江、南部四大通道,“四纵”指西部、二广、京鄂闽、东部沿海四大通道,串接农产品主产区和19个城市群,形成内外联通的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打造“三级节点、两大系统、一体化网络”的“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其中,“3”就是完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加强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聚焦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最后一公里”,补齐两端冷链物流设施短板,形成高效衔接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2”就是依托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结合冷链产品国内国际流向流量,构建服务国内产销、国际进出口的两大冷链物流系统;“1”就是推进干支线物流和两端配送协同运作,建设设施集约、运输高效、服务优质、安全可靠的国内国际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

二是在行业层面,创新组织模式,提高冷链物流规模化发展和网络化运作水平。在近年来推动冷链物流发展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规模化发展、网络化运行是促进冷链物流降本增效、扩大冷链物流服务网络覆盖面的重要途径。为解决我国农产品生产、消费相对分散与冷链物流规模化发展之间的矛盾,《规划》创新性地提出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其中,在产地,建设一批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推广“移动冷库+集配中心(物流园区)”等新模式,提高产地冷链设施利用效率和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在城市,建设一批销地冷链集配中心,集成整合流通加工、区域分拨、城市配送等功能,密切与存量冷链设施业务联系,引导存量冷链设施资源集中,优化城市冷链设施布局。通过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形成“分散”到“集中”再到“分散”的冷链物流组织模式,有效扩大冷链物流服务网络覆盖面。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江波。   中国网 伦晓璇 摄影


三是在运行层面,打造消费品双向冷链物流新通道,促进农民增收和消费升级。在生产端,按照“一村一品”、“一县一品”、“多品聚集”,发展“平台企业+农业基地”、“生鲜电商+产地直发”等新业态新模式,畅通高品质农产品上行新通道,促进冷链惠农、品牌兴农、特色富农。在消费端,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中小城镇和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下沉,鼓励供销合作、邮政快递、交通运输、电商等企业共建共用冷链物流设施,打通高品质生鲜消费品下乡进村新通道,

扩大生鲜等高品质消费品供给。在此基础上,鼓励大型生鲜电商、连锁商超等企业统筹建设城乡一体冷链物流网络,加强城乡冷链设施对接,推动城乡冷链网络双向融合,打造“上行下行一张网”,促进城乡冷链物流双向均衡发展。

通过上述几方面协同推进,将有效推动冷链物流形成网络规模经济效应,拓展冷链物流服务网络,促进冷链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支撑城乡居民消费升级,保障食品药品消费安全,提高冷链惠民水平,改善社会民生。


(本期人员:编导/采访:裴希婷;图片:伦晓璇;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编导/采访:裴希婷;图片:伦晓璇;主编:郑海滨)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