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变中的中东国家缘何集体向东看?
 
时间:2022年1月21日
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东室主任、研究员 唐志超

中国网:“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今年1月10日至15日期间,应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邀请,沙特、巴林、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六国外长及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秘书长先后来华访问。中国与各方的会谈达成了广泛共识。会谈后,中国与海合会发表了联合声明,又与伊朗共同宣布启动两国全面合作计划落实工作。这一系列密集的外交活动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关注。那么,中国与相关各方的会谈达成了哪些共识?中国与中东各国的合作又有哪些提升空间?针对相关问题,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中东室主任唐志超与广大网友进行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东室主任、研究员唐志超。(伦晓璇 摄)

中国网:唐主任您好,欢迎您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

唐志超:您好!

中国网:新年伊始,中东六国的外长以及海合会的秘书长密集访华?这是否意味着中东的政治经济形势正处于巨变之中?

唐志超:应该说是中东的形势从2001年阿拉伯之春以来,一直处在一个剧烈的变动之中。我们说全球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最典型的应该体现在中东这个地区。过去十年,中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我们说去年以来,中东的形势也有一些新的变化,比如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另外一个就是海湾国家出现了缓和的趋势。过去我们说沙特跟卡塔尔之间有这样一个矛盾,海合会内部不团结,但整个地区出现了缓和的趋势,比如土耳其跟阿联酋跟沙特、沙特跟伊朗、土耳其跟埃及之间的关系出现缓和的态势。另外一个就是去年一个新的(变化),美国拜登政府上台之后,对中东采取了一个新的政策,特别是重新启动了跟伊朗的核谈判。

中国网:当前中东地区的局势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情况,特别是跟两年前相比,又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

唐志超: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应该就是说去年的形势,除了我们刚才说笼统的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之外,还有新冠疫情,也是过去两年以来的新变化。我们说最明显的一个态势就是地区出现了缓和的态势,另外一个就是美国从这个地区加快了战略收缩的步伐,这是过去两年特别是过去一年表现最为明显的(情况)。

中国网:西方媒体在看到中国和中东国家的这些外交活动的时候,又在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说美国退出中东带来的权力真空正在被中国填补。那您怎么看所谓的美国“退出中东”,它是真的要退出吗?

唐志超:这个实际上我们战略界有很多的讨论,关于美国是不是退出中东。从2013年开始我一直用更准确的说法,叫战略收缩。实际上美国并没有退出中东,只是在进行一些战略收缩。所谓的战略收缩,主要是它的地区政策,像过去叫“反恐战争的十年”那样大举投入资源,它的资源投入在减少;另一方面改造地区的意愿在下降。从特朗普到拜登,再到先前的奥巴马政府都很明确地说,现在是越来越明确了———说美国在中东地区已经无意于搞所谓的政权更迭,搞民主改造,它现在很明确地提出来把更多的战略资源投入到亚太地区来,投入到跟中国的大国战略竞争上面来。在地区层面它并没有退出,实际上是收缩,很多事情它过去尽力要做的,现在把它放下不做了。但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军力还是没有明显减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所以退出(的说法)还是不太恰当的,战略收缩(的说法)可能比较恰当。

中国网:那您是怎么看待所谓的中东“权力真空”这样一个说法?

唐志超:所谓的“权力真空”实际上我们中国一直是不承认的。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访问中东的时候明确提出来,我们中国不去填补所谓的“权力真空”。这次王毅外长又进一步提出中东不存在所谓的“权力真空”。这个概念我们是不接受的,这个概念实际上是西方的强权政治的一个概念,非此即彼的概念,零和的一个概念。中国人认为这个地区真正的主导势力是当地本国,本地区的国家、本地区的人民,不存在外来势力这样“填补权力真空”的问题。我们搞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不搞西方那一套所谓的“填补权力真空”。西方人提这套,美国人提这套,更多是为了去蛊惑,在中国和地区国家之间拨弄是非——这样的一个目的。

中国网:海合会秘书处提到重视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2021年3月提出的关于实现中东安全稳定的五点倡议,那为什么时隔一年后,他们又重提这五点倡议?

唐志超:这个实际上反映了一方面说地区的大变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说这个地区出现了剧烈的动荡。在剧烈动荡的背景之下,美国人打破了这个地区的秩序,制造了这个地区的混乱。但现在美国人放手不管了,所以地区的和平、地区的发展,现在要寻找新的力量。在海湾国家或者整个中东包括非洲地区的国家和人民看来,中国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一方面是中国跟美国的地区政策相比,明显有着本质的差别。大家都看到了,美国人从阿富汗到伊拉克,到利比亚,到叙利亚,美国人是去制造混乱的,而中国是一个正能量,中国对地区是正能量。地区国家希望中国在这个地区发挥——不仅是在地区和平方面发挥不同于美国和西方这样不同的正能量,另一方面在地区发展问题上,也希望在地区发挥一个更大的作用。现在全球的发展都要看中国,所以中东国家、非洲国家包括海湾国家,想发展,看中国,集体向东看。

中国网:那在这五点倡议中,前三点是一种原则性的表态,第四点和第五点看起来是比较更容易操作的事情。我们来看一下第四点,是否可以从第四点中看出,美国加速撤离中东使得中东国家失去了一些安全的依靠,所以对于这些国家安全问题,他们才更加地重视?

唐志超:这个确实是这样。海湾地区是中东地区和平的绿洲,这个地方一向是稳定的。但这几年又因为美国的政策,特别美国跟伊朗的政策,美国在跟伊朗不停地对抗;另一方面美国所谓的战略收缩,对地区,过去一直坚持着所谓的安全承诺、安全保护的承诺,现在不再承诺了。从阿富汗到伊拉克,现在中东国家在安全上不敢相信美国了,不敢把自己的安全寄托在美国身上。一方面我们刚才提到的,因为美国跟伊朗之间的对抗不断加剧,使海湾地区的安全由一个和平的绿洲变成了不稳定的、地区不稳定的很重要的——成为世界新的热点了、地区不稳定的来源了。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中国在2019年的时候就提出来要搭建一个海湾安全、集体安全的平台,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地区国家也对于中国给予很大的期望,希望中国在这个地区——海湾地区的安全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东室主任、研究员唐志超做客中国网演播室。(伦晓璇摄)

过去中东、海湾的安全,是靠所谓的美国的保护,但是美国现在又给地区制造了更大的不安全,制造了不安全的因素。所以过去海湾的安全,实际上我们说是在美国的强力维持下出现的安全,这个安全实际从本质上来讲它是不稳定的,现在地区国家希望建立一个新的安全的秩序。中国也希望在这个地区和平安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网:您认为中东地区的集体安全机制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唐志超:跟过去美国在地区所建立的所谓安全机制相比,最根本的一条,中国坚持的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地区的安全应该由本地区国家人民自己来主导,不是由外部来强加。现在所谓的地区安全就是美国强加的,是美国提供所谓保护这样的一个安全,我们说是非常脆弱的,在美国的安全承诺动摇的时候,这个地区的安全也出现动摇了。所以最根本的一条、最中心的一条,就是地区的安全秩序应该主要由地区国家来主导。

第二条原则,我们中国的国家安全观提倡一个合作的安全观、集体的安全观、包容的安全观,相互尊重彼此的利益。

中国网:再说第五点,从声明中看,中国与海合会达成的共识有相当多的干货,跟伊朗的共识也是如此。比如尽快完成中海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建立中海自由贸易区,尽快签署中海战略对话2022年至2025年行动计划,拓展更多领域。能否介绍一下目前中国与海合会在经贸领域合作的情况,还有哪些“更多领域”可拓展,或者说中国与海合会的经贸合作还有哪些潜在的提升空间?

唐志超:实际上大家也看到了,这次我们达成了非常重要的几个方面的成果。第一个就是我们达成了尽快完成中国海合会自贸区(的共识),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成果。从2004年谈判启动到现在,接近20年了,现在我们双方一致同意要加快完成这个谈判。这应该是近年来中国跟外部国家达成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更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方面的重大的外交成果。另外一个就是在地区发展方面,我们提出了要在传统的基础设施能源合作的基础之上,更多地聚焦于高科技领域,更多地推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在气候变化、在能源转型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更多地开展绿色发展。

中国网:中国与伊朗两国也共同宣布启动两国全面合作计划落实工作,您怎么看这个合作计划?

唐志超:中国跟伊朗,我们说25年的协议,实际上极大地充实了中国跟伊朗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我们知道,中伊签署这样一个协议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就是在美国对伊朗的全面制裁之下,中伊签署了这样一个协议,有广泛的合作内容。实际上我们说,这个如果实施的话,对中伊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对“一带一路”中伊共建、对中国和中东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都会有重大的提升。

中国网:从媒体报道来看,近年来中伊两国在金融合作,比如说在人民币的使用上,也有较大的步伐,那么在美国制裁的威胁下,中伊两国的经贸合作能够推进到什么程度呢?

唐志超:实际中伊之间的合作还是非常广泛的,25年的全面合作协议里有非常具体的内容,但从现在来讲,我想有几条。

第一个就是能源,石油天然气领域。第二个基础设施领域,我们知道伊朗的基础设施领域还是非常薄弱的。第三个就是工业化的领域。伊朗的工业化,我们说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在美国长达40年的制裁之下,它现在,我们说工业化有非常大的提升的空间。当然了,还有技术领域,高科技的领域,中伊之间也可以开展合作。另外,我们说人文的领域,包括旅游、文化、教育这一系列领域,中伊之间也有广泛的合作空间。

中国网:声明中还说,双方决定尽快建立中海战略伙伴关系,尽快举办第四轮中海战略对话,规划中海关系与未来发展,着眼未来是否意味着在大的方面要提档升级?

唐志超:实际上已经发出明确的信号,中国跟海合会的合作要提档升级了。

中国网:有哪些信号?

唐志超:提档升级很重要的标志就要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另外一个标志是要建立中海自由贸易区,第三个就是要加强跟海合会国家和海合会的发展战略对接。“一带一路”跟科威特,跟沙特,跟阿联酋,跟阿曼、巴林,双方的战略对话这样一个战略对接,比如沙特“2030愿景”这样一个对接,比如科威特的“五岛开发”。在地区国家转型当中急需要提升的,一个就是我们说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另外一个就是说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另外一个就是工业化领域,我们说地区工业化,第四次工业革命,地区国家在工业化领域是非常薄弱的,中国愿意加强对这块的资源投入。

中国网:那希望我们中国跟他们的合作的前景会更加广阔,感谢唐主任做客我们的节目。

(本期人员:编导/文案:韩琳;主持:裴希婷;后期:刘凯;摄影:伦晓璇;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编导/文案:韩琳;主持:裴希婷;后期:刘凯;摄影:伦晓璇;主编:郑海滨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