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李建安:尽早布局 创新发展林草碳汇
 
时间:2022年3月14日
嘉宾:全国人大代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院长、教授,民建支部主委 李建安

中国网:林草业对低碳发展、乡村振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日前公布了《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规划》提出林草业要“服务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大局,创新发展林草碳汇”。作为林业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李建安长期关注林业生态建设及油茶等经济林产业发展。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中国网《中国访谈》记者对李代表进行了专访。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院长、教授,民建支部主委李建安。

中国网:2021至2025年林草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林草业要“服务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大局,创新发展林草碳汇”。您认为“林草碳汇”包含哪些具体内容?林草业对碳达峰与碳中和又有哪些作用?

李建安: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讨论林草碳汇的问题。

林草碳汇指的是森林的植物和草原的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且把它固定到植被里面或者固定到土壤里面这么一个过程。林草碳汇涉及到的具体内容还是多方面的,我们看从什么样的角度去看。

我们从林草自然生长的过程来看,林草其实包括了汇碳和储碳这样两个过程。汇碳是说这个林草植物,它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里面的二氧化碳这个过程。储碳是把吸收纳入的二氧化碳转换为有机物质储存在植物体内的过程。所以我们说,植物的碳汇能力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它汇碳的速率;另一个方面是它的碳储量。汇碳速率,我们可以用每一年增加的储碳量来表示。

林草碳汇的过程,我们从生产过程来看,它也必然伴随着物质的投入、能源能量的投入,以及人工的投入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它是一个产生碳排放的过程,也就是说它成为一个碳源。这是一个方面。

我们从林草利用的途径来看,可以说森林和草原都是多功能的,它形成的产品也是多样的,除了所谓的碳汇这个功能之外,还包括了能够形成有形的林产品这样一个功能,而且还包括了无形的生态服务产品这个功能。那么我们对林草产品不同的利用方式,对它的碳排放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我们知道,森林和草原是陆地上面两大生态系统。在空间上,当然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那么林草碳汇实际上分为森林碳汇和草原碳汇。

从面积上来说,草原的面积最大,我们国家的草原总面积将近4亿公顷,也就是60亿亩。它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0%,是我们耕地面积的3倍以上。我们森林的面积2.2亿公顷,33亿亩,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也就是)我们的森林覆盖率。这两个相加到一起占了63%。可以说森林和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绝对的主体;同时,它们也是汇碳、储碳的绝对的主力。剩下的主要是农田和其他的土地。

现在有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已经了解了全球陆地上生态系统有机碳的分布。这个分布的规律是:森林大致占了40%、草地33%、农田21%,还有5%左右是其他的类型。当然,这个数据只是说它是有机碳这个生态系统里的分布,没有考虑生产过程里的碳排放这样一个问题。     

林草业应该说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且是表现为多个方面的。首先表现为碳中和,它在碳中和中的作用。我们国家提出来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也就是说我们排放的碳和被生态系统吸收的碳要相等,基本上持平。这种情况下,森林碳汇起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说森林里的植物可以将吸收的碳长期储存在树干里,表现为森林的蓄积量。我们也经过测算,每生产1立方米的蓄积量可以吸收1.83吨的二氧化碳。现在大量的实践证明,植树造林仍然是能够实现、能够大规模应用的,也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碳汇方式。  根据我们国家第九次森林资源的清查,全国33亿亩森林面积的蓄积量是175.6亿立方米,总的碳储量是91.86亿吨;它每年固碳4.34亿吨。

我们以前对草原碳汇的功能认识得不太充分,不足,认为草原这个植物本身很难长期储碳,没有多少碳汇的价值,所以在“双碳”目标上好像做不了什么贡献。但是现在有很多不同的观点,认为草原不仅具有碳汇的功能,而且固碳的潜力还非常大。你比如说方精云院士的研究结论是,草原生物量也比较大,它占到我们全国总生物量的15.3%。而碳汇量呢?她估计总的碳汇量达到300-400亿吨,这个数可以说是森林碳汇量的3倍多。它每一年还可以固碳,也就是吸收碳,能够达到6亿吨。所以,这个草原碳汇我们也要引起重视。

草原碳汇和森林碳汇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森林碳汇主要是(储存)在植物体内,草原的碳汇主要是储存在土壤里面的,这个土壤里的储碳量是植被层储碳量的13.5倍。因此,我们说草原碳汇将来是大有可为的,现在最要紧、最当务之急的就是怎么样摸清草原碳汇的家底到底有多少。

中国网:我国的植树造林事业成就很大,截至2021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3.04%,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立方米,但是剩余的空间也不是很大了。那么如何进一步增加森林植被的蓄积量?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建安:是这样的,我们国家的森林覆盖率应该说从近代,从最低潮的时候,抗日战争时期,那时候只有不到10%,百分之八点几,现在是超过了23%,也就是说增长了快3倍了。我国也成为全球绿量增长最快的国家,这个成绩非常了不得。现在我们的发展空间应该说越来越有限了,而且难度越来越大。因为现在基数也高,假设我们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覆盖率,实际上要求的总量、绝对值比以前要大,而且随着难度的增加,我们现在要植树造林,要付出比原来更多的努力。

当然了,随着林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也还是有一些增长的空间的,原来一些不适合造林的荒山荒地,包括沙化地,包括石漠化地,包括严重水土流失地,也能够造林成功。去年《中国绿色时报》做了报道,我们国家森林覆盖率最大的潜力,将来有可能能够达到28%-29%,这也意味着我们将来还有7.5亿亩的土地用来植树造林,这个规模还是很可观的。

这是我们讲一是在提高森林、林草资源总量面积这上面来下工夫;第二个方面,也是目前最重点的,就是怎么样提高质量,我们的面积总量提高不少,但我们怎么把质量提高上去。我们国家应该说这方面的潜力非常大。

我们知道,我们现在33亿亩的森林里面,其实人工林的面积占比非常大,人工林的面积占比达到61%,12亿亩。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但是单位面积的蓄积量又相对来说还是很低的,我们(人工林)单位面积的蓄积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也就是说我们的蓄积量全国平均也就是每一亩只有5个多立方,这还是比较低。这低是低,但也意味着增长的潜力很大。我们的中幼林是属于幼龄阶段或中年林阶段,现在处在快速增长时期。所以,它汇碳的速率会快,将来它还会更多地增加碳的储量,空间大。

中国网:《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推进林业“三剩物”、废弃木质材料等能源化利用等,还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您能否谈谈林业在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方面可以做哪些事情?还存在哪些问题亟待科技攻关来解决?

李建安:有关能源,在“双碳”工作中是一个核心的问题,也是个难点问题。根据统计数据,2020年,我们国家二氧化碳的排放超过100亿吨,(达到)103亿吨,这里面有92%的是由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三种化石燃料燃烧以后排放到大气里面去的;另外剩下的小部分是沼气、生物质这样的一些(燃料)排放的。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必须降低化石能源使用的占比,即使用的比率。  下一步的方案就是考虑用能源替代,由别的清洁的能源、可再生的能源、绿色的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这是我们将来降碳的必由之路。我们可以说林草业主动作为,提出来发展生物质能源,这个将来能够成为能源替代的一种重要的途径。

林草“十四五”的产业化规划里面也提到,我们到2025年,农林的生物质直燃发电,也就是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它要新增装机容量500万千瓦,生物质成型燃料利用量要达到3000万吨。比方说生物质可替代燃料,这个我认为是做得到的。这些方面都已经有成型的技术,有些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了。我们说这两个方面,也可以说是我们林草业在碳达峰工作中发挥自己作用的这样一个“牛鼻子”工程。

那么从生物质能源、从林草生物质能源、从产业布局上面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我认为要解决两个问题,一头一尾的问题。一头是原料这一端,你这个生物质能源原料,用什么原料?原料何来?目前来看,要解决这个问题无外乎是两个途径:一个是利用我们现有的林草的剩余物来作为原料。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些剩余物,收集是非常困难的,成本会非常高。而且我们国家森林、草地这个生态都还是十分脆弱。如果我们把这些剩余物都拉出生态系统了,那会不会有可能加剧我们这些生态系统的退化?这是个问题。另外一个,我们可以营造能源林,我们前面也提到了,现在国家用来新造林土地的面积也非常有限,不过这在将来应该要成为我们一个方向。

那么这个产业布局的另外一端就是末端,这个末端就是我们讲利用的这个端口,我们要有适合这个生物质能源利用的装备,包括能源的转化、吸收以及利用的设备。如果我们用来自然发电,那么我们还要有发电的设备,还需要利用现有的电网,这还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还有我们利用生物质成型的燃料,比如生物质可替代燃料,那就需要锅炉。到各家各户,你还需要另外的设备,这些配套的,那怎么办?怎么布局?所以,这块如果我们未来要发展,要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一定要把这个局先跟上去,要布好。

这个生物质能源利用,我认为将来会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这个革命一是能源上的革命,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另外一个方面,也会带来我们林业,林草生产技术上面的革命,比方说我们有很多东西,我们以前利用的是木材,现在我们利用的是能源,有很多技术上面随之要进行革命性的、深刻的一个调整。

比方说我们农民对剩余物的收集和预处理;我们怎么样来选择一些高能值的林草的品种,同时包括配套的、高效培育的技术;我们怎么样实现高能值的生物质燃料,以及利用它的设备进行制造。目前,我们这方面的基础还是很薄弱的,还是有很多地方甚至是空白。所以,我们得加紧把这些薄弱的环节给它加强了。

中国网:林草碳汇还涉及到经济问题、监测换算体系以及一些市场化机制,所以《规划》提出了“探索建立林草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林草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意见。请您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李建安:森林从以木材为主到以碳汇为主,利用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当然,肯定这不是个简单的事情。但从技术上面来看,也可能不会有想象的那么复杂。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你是用木材还是用于碳汇,它引领的重点方向仍然是放在提高它的生物量,特别是单位面积的生物量上面来。因此,在目前我们还没有研发出专门的碳汇林的经营技术前提条件下,完全可以借用现有的经营技术,或者经过适当改良以后用于碳汇林的经营。

这个“双碳”的工作,碳汇林业,也为我们林业类院校提供了一个新的命题,我们也在这方面谋划,也在思考,也在考虑怎么样根据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调整我们人才培养方向,调整我们学科的专业。现在包括我所在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内,我所了解的,有不少林业的院校已经从很多方面进行了一些布局、一些调整。

比方说,一是围绕着我们碳汇林的种子的创新方面,现在很多地方都开始着手,我们湖南省正在打造的岳麓山实验室里,也布局了碳汇林品种的创作中心,我们也围绕着碳汇林这种优质的树种在做这种种质资源收集的工作。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当然涉及到营林方面,这主要是我们营林的模式方面。这个营林模式方面,那么说现在也在考虑,在我们营林的过程里面,这个营林模式能够减少排放而提高效率,我们现在也正在探讨,也在探讨建立——比方说人工促进更新,新自然经营甚至生态系统经营这样一些模式或技术。

第三,我们说围绕着怎么样固碳、增碳和减排技术来做工作。

第四,对于林产品的利用方式上面的创新,这个方面的潜力非常大,挖潜非常大。过去我们认为利用木材,利用木材就是砍了树,破坏森林,实际上我们从将来要实现碳中和这个角度来说,你每年要新增加吸碳(能力),那这个从哪里来?森林到了一定的程度,过熟以后就不可能再增加它的碳汇。那怎么办呢?那我们只能是通过把已经成熟的林子合理地采伐,把它合理地利用,成为产品制品,甚至长期保存在那里,相当于是个“碳封存”,把它存在那里。这样我们在原来采伐的地里重新造林,重新来吸碳。这是一个过程。

除了这个之外,将来很多生态产品需要我们重点地研发,当然这些工作已经在做了。生物质可替代燃料,些燃料,虽然它的燃烧过程也可能排放,但我们要知道,这个排放,是它原来吸收了多少,就是说排放了多少的二氧化碳,也是原来从大气里吸收的这个二氧化碳。所以,在总的过程里,实际上是能实现“净零排放”的,这就能替代石油,我们可以间接减少这个排放量,是相对的。

现在还有些人提出来,把我们的生物质碳化,封存起来,我估计将来这个过程在技术上还有一些难题,要把它突破。当然,这将来也可能是一个方向,也是一种方式。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碳化以后的活性碳,可以在生活中应用,又可以实现汇碳、储碳,长期地吸碳,还有封存碳,同时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展我们绿色、低碳产品应用的领域。这是我们森林碳汇一个显著的优势。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林草碳汇,它的功能其实也是林草生态服务功能的一种。目前我们国家,包括国内外可以说对林草生态效益、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非常多,包括理论研究和基础的研发这方面也是不少。

技术手段上面,现在也不是问题,我们现在监测的手段当然不是问题,现在都有。最大的难点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样把这些玩意儿落地,应用上面是个大工程,生态系统很大,而且要长期地坚持,而且要长期地分析、评价,这项工作量是比较大的。所以下一步,我想我们要发展林草碳汇应该要解决的一些问题,还是应该在林草碳汇的天地空一体化监测、在碳汇价值精准的计量、在碳汇利益的分配,以及在林草金融碳汇试点等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努力去做。所以,我们说要做好林草碳汇这个工作,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要做,要尽早布局,布好局,为将来我们林草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发挥我们应有的贡献,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期人员:编导/文案:韩琳;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编导/文案:韩琳;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