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协会黄友义:未来要进一步加强“中译外”
 
时间:2022年4月2日
嘉宾: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总编辑 黄友义

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今年是中国翻译协会成立40周年,40年来,中国翻译事业搭建起了中外沟通的桥梁,中国翻译协会也牢记向世界介绍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的初心与使命,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在中国翻译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我们采访到了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总编辑黄友义。


图为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总编辑 黄友义 摄影/王一辰


中国网:黄会长您好!感谢您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的采访。

 

黄友义:谢谢!

 

中国网:我们都知道,国家整体翻译能力的提升,人才队伍的建设是重中之重。根据您的了解,目前我们国家翻译人才队伍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黄友义:要想了解这个方面,其实最方便的就是大会上刚刚发布的,而且是第一次发布的,《中国翻译人才发展报告》。应该说在过去几年来,中国翻译人才队伍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第一个是数量的增加,译协会员的增加就能说明,全国各行各业参加翻译的人越来越多,专业的翻译和兼职的翻译加在一块儿达到了500多万人,这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需求。

另外,这个队伍,一是人员扩大;二是分布特别广,过去一般都是在对外文化交流和外事外宣单位。实际上除去传统的文化、外事、外宣,在科技领域,在各种企业里边,翻译人才也增加,而且形式也不一定是属于某一个单位正式聘任的人员,很多都是自由职业者,他们也都在为翻译队伍增添了新的色彩。


中国网:据我所知,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一直致力于为我们国家培养高层次、专业性、应用性的人才。您曾经担任教指委主任多年,那么能谈谈当下我国翻译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情况吗?

 

黄友义:我非常荣幸,2007年就参加到全国翻译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工作,直到今年一月份卸任。首届教指委是2007年成立的。2011年的时候,国家就把“翻译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更名为“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从顶层设计,它就不光局限于翻译硕士了。

当然,到目前为止,十几年来,我们从事的还是翻译硕士的人才培养,有几个方面的变化,经过大家的努力,特别是高校的努力,从过去只有15所大学培养翻译硕士,到了今天已经有313所大学,而其中有三个大学又分两个校园,所以,实际有316个翻译硕士培养点。语种,过去一开始只有英文,现在也增加了其他非通用一些的语种。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变化。

另外就是师资队伍得到了壮大,特别是现在很多中青年的教师站在教学一线,他们既有翻译实践经验,同时又懂得教育,知道怎么培养人才。翻译专业硕士,需要有实习单位,学生要有相当一段时间到实习基地锻炼,所以全国各地很多党政部门、事业、企业都成为这些学生实习的地方。

现在我们就更进一步,已经在讨论要设置翻译专业博士学位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中国网:您刚才其实也提到了,翻译专业研究生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要参与社会的实践,要在实践中来锻炼成长,可以说这个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了。我们翻译专业研究生教育怎么更好地与国家的需求相结合呢?

 

黄友义:这是非常好的问题。本来这个专业的设置就是为了满足国家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大家也非常努力,这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我们必须看到,还存在很多差强人意的地方。

 

中国网:比如说呢?

 

黄友义:比如说学翻译理论的东西多,实践训练少。另外,会“外翻中”的多,会“中翻外”的少。“中翻外”的重要性必须要强调,因为要讲好中国故事,落实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文化、中国经济、中国理念要“走出去”。所以,“中译外”要加强。这个方面,一方面是老师的培养和实习基地的锻炼,还需要有非常鲜活的、现实的、时代化的教材,目前教材也还不能满足需要。

我觉得这些因素,大家都知道,也都在努力改进,也都在想办法。比如说从教学角度讲,对翻译老师的评价体系,教育部已经有了改变评价体系的文件,而且这是中国深化改革一系列文件的一部分。另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措施,比如评估,新的评估标准里就提出来了,今后要评老师的实践能力;还有要评学生就业以后的情况,特别是用人单位的反映,这对促进教育很重要。

另外一个问题,过去大家都感到非常强烈的一个问题是专业学位学生写的是学术学位的论文。今年新一届教指委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在8月底以前,拿出新的翻译硕士论文的指导方案。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更多地从实践角度去学习、去设计、去写毕业文章。

 

图为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总编辑 黄友义 摄影/王一辰


中国网: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翻译人才呢,在您看来是我们最需要的。

 

黄友义:我自己的体会,就是要特别关注用人单位和培养人单位的结合,这方面过去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结合的还远远不够。比如说能不能让教翻译的老师有更多的机会到外事、外宣、外贸部门短期实习,因为他们平时教学任务很重,不可能长期去实习,但是哪怕一周、两周去了解用人单位的运行情况,看看用人单位希望学生毕业以后能做什么,这样老师教起来就更有底气,更有针对性。

 

中国网:了解市场的需求。

 

黄友义:对,这一点非常重要。另外,我觉得企事业单位应该更加关注我们翻译人才的专业培养,过去大家说招翻译就到外国语学院。但是外国语学院里的学生实际分两类,一批类是学术学位,特长是搞研究;另一类是专业学位,学翻译的。用人单位,比如说各个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就应该了解哪个大学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有经验,到这些地方去招人。如果双方,就是教育系统和用人系统一起相向而行,我觉得对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会有很大的帮助。用人单位也会直接受益。

 

中国网:而且根据我的观察,翻译更像复合型的专业,需要很深的人文素养,本来就是人文的学科,可能更加需要一些高水平的、复合型的、高素质的人才来加入到我们这个队伍当中来。

 

黄友义:你说得非常对。我们一开始就觉得,翻译首先看是你的语言能力,然后就是知识面,知识越丰富,翻译起来就越自如。所以,拓展知识性的能力、掌握语言的能力和大量实践能力以及职业操守,这四个方面,我觉得是翻译们从培养阶段就应该关注的。

 

中国网:四个方面缺一不可。中国外文局在翻译人才建设队伍方面有哪些优势呢?

 

黄友义:外文局作为一个传统的外宣单位,首先是积累了一大批能够从事重要党政文献翻译的人才。大家知道,翻译旅游类的材料,翻译生活性质的资料和翻译时政类的文献是不一样的。

 

中国网:难度是不一样的。

 

黄友义:特别是领袖著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样内容丰富深刻的文献,翻译难度非常大。所以,外文局得益于这样一批有经验的人,长期做这项工作。当然,外文局的翻译涉及面很广,大量人文素材、法律素材都是外文局翻译的主题。这是一。第二,外文局的语种是比较全的,联合国各种语言,还有像日语、德语,虽然不是联合国语言,但是世界上受众比较多。

另外,外文局还有一批长期聘用的外国人,这在对外宣传当中,“中译外”领域非常重要,因为中国人外国语言掌握得再好,也不如本国人语言水平高。所以,我们聘用这些人,也通过他们的帮助让外文的质量得到了根本的保证。

 

图为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总编辑 黄友义 摄影/王一辰


中国网:未来,对于翻译人才队伍的建设,您有哪些建议呢?

 

黄友义:我觉得,最好的意见实际来自去年三部委6月份发布的一个文件,那里面对中国对外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非常高的要要,政策性、知识性、实践能力、职业道德这些方面都涉及到了;同时,我觉得还有一个领域,也是今后我们应该下功夫的,就是除英语以外,过去我们叫非通用语种,在去年发布的国家的文件里,有一个新的表述,叫“‘一带一路’关键语种”,涉及到30多个语种,这方面的人才培养,还是我们的一个弱项。

纯粹从语言角度讲,经常一种语言难以应付国际上的变化,所以,会大的语种,比如一个人会英文、会法文、会俄文,同时再学习其他的语种,成为多语人才,那样我们的人工作起来就如鱼得水了。

 

中国网:其实我们现在有些感觉,就是我们可能做的很多事情,说了很多的话,但真正传播出去的效果不见得特别得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从翻译的角度来讲,您认为我们翻译在这方面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呢?

 

黄友义:主要是下功夫,要了解外国文化,外国的思维习惯。我们翻译不能一翻了之,我们把中国的内容翻译过去,人家看不懂,不一定光是对方的问题,他对中国不了解,我们如何在翻译过程中,提示他中国的情况,给他足够的信息,让他了解中国,达到提高传播效果的作用。这方面,我们要经常去搜集外国人对中国的反应,从网络、报刊、会议、当面交流,各方面都能从外国人那儿找来很多线索。

最简单的例子,“扶贫搬迁”怎么翻译?我们都知道“扶贫搬迁”是要干什么的,但是西方媒体里有一部分言论说中国的扶贫搬迁实际上是把一些农民在世世代代住了很久的地方强硬地搬走。如果涉及到少数民族的时候,他们还说这就是要破坏少数民族文化。所以,尽管“扶贫搬迁”,我们都觉得没问题,是件好事儿,但西方有些人不是这么解释的。因此,我们在翻译过程当中,就得把这句话的含义翻全,搬谁?搬贫困农民。为什么要搬?因为他的家乡不宜居。那是一搬了之万事大吉吗?不是,是要搬到经济前景更好的地方。你看这三个因素都要揉入“扶贫”两个字里边去,那这方面的翻译,是我们要想提高传播效果必须关注的。

 

中国网:可以说未来无论是我们的翻译事业也好,还是我们作为对外传播的媒体也好,都肩负着更加艰巨的责任,还有很多任务要做。

 

黄友义:是的。

 

中国网:希望我们的翻译事业可以薪火相传,创造更多的辉煌,感谢黄会长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您!

 

黄友义:谢谢!中国网等一系列媒体多年来对翻译事业的发展非常关注、积极支持,同时,中国网自己也做大量的翻译,希望今后中国翻译协会的工作、翻译界的工作得到中国网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中国网:一定!再接再厉,谢谢您!

 

黄友义:谢谢!



(本期人员:编导:佟静;摄像:董超 王一辰 刘凯 ;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编导:佟静;摄像:董超 王一辰 刘凯 ;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