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我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学校富含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智力优势是促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高等学校也通过服务乡村振兴形成了从国情育人到成果转化再到乡村振兴的双向促进机制。2017年10月,清华大学首创“乡村振兴工作站”模式,驻点长期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实践。目前已在15个省份设立25个工作站,在人居环境、组织建设、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方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校推进乡村振兴的优势是什么?如何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本期节目,特别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负责人张弘与广大网友分享交流。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负责人张弘。 中国网 郑亮 摄影
中国网:从您目前的实践来看,您认为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是什么?又该如何利用这些优势来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张弘:高校来说,最大的富集的资源就是人才。有了人才,相应的产业、治理、组织、生态、宜居等各方面都能够得到有效地提升。所以,我们觉得往乡村引进或者输送更多的人才,可能是我们高校最擅长,也是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间最能够发挥作用的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就是科学研究能力。通过工作站的这种主题实践,我们组织大量的学生去深入的挖掘乡村发展真正面临的困难、需求、问题,把这些问题带回来。我们依托庞大的专业队伍,专家资源来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法和路径。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还能够有效地将学校或者是高校、科研院所他们的一些科技成果,通过合适的方式,通过成果转化的方式,把科技成果跟地方资源能够做一个结合,能让成果转化对于高校有利,有助力地方,对于地方来说它能够得到这些专业的技术支持,能够让地方的资源更好的发挥效能。 在人才这方面,刚才讲我们是希望能够吸引或者是输送,往乡村输送更多的人才,这个其实也是一种模式的探索,就是我们的目标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扎根乡村去服务乡村。但是我们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哪?在于我们为乡村搭建了一个“柔性引才”的机制。我们说在校大学生,他们可能毕业之后不一定会真正的到乡村去工作。但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工作站的平台,因为有这么一次又一次的连续的实践行为,他们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间,跟乡村建立了非常良好或者是很有粘性的机制。
我们相信当这些同学我们说回到了学校,他完成了学业,走向了社会,虽然说没有去这个地方工作,但是这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间很重要的一个纽带。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一批又一批队员去到乡村,相当于给这个地方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远程能够支持乡村发展的这种新的村民的力量。它的意义和价值可能远远大于这些学生当时当地在地方所做的贡献。随着他们的职业发展的成长,帮助乡村发展的这个能力会越来越大。所以,在未来我相信这样的一套机制,它对地方的助力也会越来越大。
说到激活内生动力。工作站的团队并不是说像其他的一些社会组织只是去搞一次活动。我们是让村民真正的认识到这批来自于高校的这批学生,他们是有意愿扎到乡村,融入乡村,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前往乡村,真正地去解决乡村的问题。当村民意识到,我提的这些问题已经被他们(工作站)认可了,而且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要想在未来的一些阶段来解决,那村民他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他会觉得被认可。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在福鼎工作站建成之后,我们就发起了叫“共生计划”,就是把村里热心的党员,包括一些村民组织起来,跟我们的学生团队形成一个小的合作组织,这个组织就是来讨论乡村的发展。
比如说我们做福鼎站所在的东角村的规划的时候,村民的小组,跟我们学生的团队小组沿着所有的巷道一路的走(调研),在每个地方都充分的讨论,充分的交流。我们对整个的东角村以及沿海的一些区域定下了大致的规划。这个规划其实是凝结了村民他们自己的想法,符合他们的要求。村民当他们发现他们的意见得到了认可,并且编制进了我们说就是过去看似高不可及的这种发展规划里边,他们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然后带动村民共同去进行建设,我相信它就是一种带动激发内生动力的一种方式。 另外一个案例,我们说就是说来自于政府的,比如说反馈。每次我在跟虞山的政府的书记镇长在交流的时候,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说确实工作站进来之后,让他们政府的很多群众工作变得好做了。
过去政府他们说要去拆一些村民他们盖的这些(违建的)房子,那难度是非常大的。有了这个工作站之后,这些房子村民都主动地愿意把它拆掉。然后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环境。我们相信村民都有美好的愿望,希望家乡、希望这个村落能够变得更美。当这样的工作站的这种机制引入到地方之后,其实就撬动了一个点,通过合适恰当的方式,就能把人心给重新聚集起来,然后共同的去完成这样一个目标。
中国网:内生动力的激活其实也是靠一点一滴的潜移默化。
张弘:对,一点一滴。
中国网:尤其是村民的诉求和需求得到了认可以及被反馈之后。
张弘:是的。
中国网: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活水源,但同时我们从田间地头得来的一些实践经验,也能够为高校的教学设置以及科创研究等方面提供更切合实际的教学规划,那么您认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双向促进作用?
张弘:从我的自己个人观点来说,在整个的活动里边,受益最大的其实是学生,其次是高校,然后才是地方。因为确实我们能够为地方做的其实很有限,但是地方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好的平台,让我们能够更好得在实践过程中间用专业去培养学生。比如说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间,我们已经把毕业设计,还有一些专业课程已经做了紧密的结合。我本人开设“乡村振兴工作站”专题的毕业设计已经4年,培养了22位本科毕业生,他们设计的房子现在有8座已经建成了。今年的暑假的实践,我们有很多的支队都住在同学们自己设计的房子里,在那工作,在那生活,所以有了很强的这种家的归属感。
随着这些学生他们的一届一届的传承,逐渐的形成了我们叫做“朋辈的激励”。我们说作为老师,我们跟同学讲这个(实践)还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可能远远不如他的一个学长,一个学姐说,我们参加这个活动确实收获很大。所以我们现在的参与这个活动的学生的规模数量越来越大,学生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在这个过程中间的改变、成长。 一年前的寒假实践,我们组织了34支支队,大概670多人的队伍。到了今年寒假,我们组织的是69支支队,现在报名的人数大概已经超过了2200多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像这样的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或者态势,也从某种意义上反映出了他们认可这种培养模式,认可在实践过程中间既服务了地方的发展,同时又收获个人成长。
(本期人员:编导/主持:裴希婷;图片:郑亮;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