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时间:2022年8月16日
嘉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负责人 张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学生 王怡鹤

中国网:我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学校富含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智力优势是促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2017年10月,清华大学首创“乡村振兴工作站”模式,驻点长期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实践。目前已在15个省份设立25个工作站,在人居环境、组织建设、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方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站发挥了哪些作用?取得了哪些成效?本期节目,特别邀请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负责人张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学生王怡鹤与广大网友分享交流。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负责人张弘。  中国网 郑亮 摄影


中国网:在这个过程中,工作站发挥了哪些作用,我们目前又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张弘:其实发挥作用分成几个方面, 我们从学校和师生实践的角度,一方面我们是能够建立起当地的政府和村民之间的一个纽带的作用,或者是一个润滑的作用。

比如说高淳的(乡村振兴的)工作,它其实是一个整村的改造,所以,在整村的改造过程中间,其实会涉及到村民的利益跟政府的规划之间的一些冲突或者是一些小的矛盾。我们工作站的团队的师生,在这个过程中间,就是能够很好得去协调这样的一个机制,他们可以去跟村民做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然后把村民的这些诉求,又重新地整理成一个可行性的方案。在这个方面既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又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很顺利的就能把这个矛盾化解掉。

 我们把工作站打造成了一个乡村的孵化器,我们跟这个地方政府,就把它变成了一个众创空间,所有的返乡创业大学生,可以在我们工作站上面注册公司,能够免费的使用我们的工作站的空间,同时我们后台还有我们的专家的一些资源,包括参加创业大赛的一些机会等等,然后引导在校大学生,跟地方的创业团队又形成一些合伙的这样的一个机制,各发挥所长。

我们在工作站上面,现在已经注册了8家公司了,这8家公司都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都是利用当地的这种农产品,包括它的一些旅游资源,文旅资源就做的。我们吸引了一批校友,他们可能现在已经在各行各业功成名就了,但是知道我们在做工作站的工作,他们被吸引了过来,他们主要的工作重点就是做整个乡村在环境整治,改造提升这方面全过程、全流程的咨询和工程投资运营等等这些服务。在刚才讲南京的高淳的高岗村,

我们的工作站是利用了其中的一栋废弃的房屋改造的,当它改造完之后,跟当地的政府就形成了共同的决策,就是我们要把剩下的闲置的房屋都要把它整合起来。我就介绍或者是吸引了17位我们的校友共同来参与这个事情。参与的过程中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规划理念,我们做的业态定位,还有它的功能的一些设计,基本上都是做公共服务性的功能。我们是第一步改完了这些房子之后,接下来我们就希望能够让这些村民他们自发的,能够改变他们自己的房子,融入到整个的服务体系里面。因为现在高岗村做完了之后,已经成了当地的一个网红的地方,每天来的人络绎不绝的,所以村民们就看到了希望,人气旺了,然后他们通过改造自己的房子变成一个农家乐,变成一个民宿,它能够经营能够赚到钱,所以村民现在非常有积极性愿意来加入这个体系。

一方面是我们说里边有他们的政府对于总体发展的规划,我们要服务。另外更重要的,我们要服务村民,能够从技术、从治理,从专业这个角度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中国网:在助力乡村的文化振兴方面,工作站有没有做一些工作?

张弘:我们在做文创设计方面,还是做了不少的这种工作。包括做一些文创的产品,不管是冰箱贴、胸针,包装袋等等这一系列的工作,做了大量的。当然在非遗的就是这种文化的传播,还有挖掘传承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尝试和探索。

举个例子,我们说最早在山西运城,我们的去做实践的队伍,我们就发现当地特别有特色的窑洞。我们这些同学就设计了一个6天的课程,请了一位匠人的师傅,带着他们从和泥、做泥砖到窟窑洞。先是师傅教同学们怎么和泥,水、灰怎么弄,同学们就会反过来跟师傅说你这个是不是可以定量一点,多少水、多少灰、可能要更准确一点。,其实是可以办成我们说研学,包括像夏令营等等,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通过这样的机制能够把它变成可传播的,同时又能转化成我们说新产业或者是新机制的这样的一种模式。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学生王怡鹤。  中国网  郑亮  摄影


中国网:今天的节目我们也请到了一位同学的代表。怡鹤,你好。

王怡鹤:你好。

中国网:我们想知道,你和你的同学在工作站中做了哪些工作?

王怡鹤:我的工作可以总结为四个字,就是一个是“台前”,一个是“幕后”。“台前”这一块主要就是我们的学生实践,我个人是一共去过两个实践基地,还有一个工作站,其中这个工作站就是我们在云南南涧的工作站。我们就当地乡村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开展了这种挨家挨户的走访调研。我们一起走过了那种也有临时搭建的板房,然后也有很多很多年的那种传统老建筑,然后和各种工人,还有农家乐的经营者,还有我们的老党员等等都进行了非常深入的交谈。那么我觉得这个过程其实不仅是一个我们去发现乡村农家乐产业发展问题的一个过程,这对于我们自己本身来说也是一种锤炼。我们还去开展了和当地的一些孩子们、同学们的一个互动。来介绍我们的一些学习方法,还有清华大学的一些传统的精神等等。

我刚才提到的“幕后”的工作。我们主要是来为工作站的实践,还有站点的运营等等提供一些这种事务性的保障的工作。

中国网:通过你参与的“台前”和“幕后”的工作,你觉得这对于你们用理论转化为实践,以及通过实践来完善理论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王怡鹤:我觉得,其实这个理论和实践它就是一个相互转化的过程。我们工作站近期还在筹建一个叫兴趣团队的工作。一方面就是召集起各个学科、各个学校的对乡村研究感兴趣的同学们,然后基于我们的收集上来的一些调研数据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挖掘和分析,从中提炼他们的理论。每年的寒暑假,我们这些小组的成员就会编入各个支队,在田野当中,在土地上,真正的去进行一场大的这种实证演练,这个就是一个从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

中国网:那也请你跟我们分享一下你参与其中的一些收获和感受。

王怡鹤:其实我的感受,简单来说可以说是两个“极端”。同学们图纸上的那些设计图,真正的原来可以建成成为一个大的实体的建筑,并且这样的建筑还可以真正的去为地方发展赋能的时候,我就会发现原来我们之前在纸面上的东西可以迸发出这么大的能量。同时,也看到了很多我在书本上没有学到过的乡村实践的经验和智慧。

所以,我觉得其实我们在象牙塔里的同学,应该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真正的让我们的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同时,让祖国的大地来给我们的论文提供最精髓的观点和能量。 


 (本期人员:编导/主持:裴希婷;图片:郑亮;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编导/主持:裴希婷;图片:郑亮;主编:郑海滨)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