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二十大报告:新论断新表述的导向在哪儿?为民造福!
 
时间:2022年11月10日
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部主任 陈志刚

中国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理解“人民至上”的内涵?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是如何体现这一内涵的?如何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重大原则?本期节目,特别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部主任陈志刚为您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部主任陈志刚做客节目。中国网 董宁 摄影


中国网:陈老师,您好!欢迎您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

陈志刚:你好。

       中国网: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二部分专门论述理论创新,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是“六个必须坚持”,这是过去没有过的新论断。这里面第一个就是“坚持人民至上”。如何理解“人民至上”的内涵?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是如何体现这一内涵的?

       陈志刚: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来自于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跟以往的所有理论相比,它有一个最大特点,它是为最绝大多数人服务的。以往很多理论都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这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所以总书记强调它是本质属性,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的开拓创新的不竭的源泉。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且在各个方面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包括在政治上,总书记又提出了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机会来参与。这种参与可以说(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们最真实、最广泛、最有用的民主,包括我们发起了脱贫攻坚战,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我们实现了中国人民千年的一个梦想,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解决了近1亿人的贫困问题,832个县脱贫摘帽,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了易地搬迁,这可以说是人类扶贫史上、减贫史上的一个奇迹。包括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这样一个政策不动摇,我们发起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了积极的、重大的成果。包括在生态环境上,因为生态环境可以说是最普惠的民生,我们发起了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使我们的生态环境取得了历史性、转折性、根本性的变化,使我们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再比如在民生上,我们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住有所居这七个方面持续发力,使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的改善,预期寿命达到78.2岁,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原来的16500多元提高到35100多元,还包括我们的住房都有很大的改善,可以说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都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切实体现了“人民至上”这样一个根本的立场。

中国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如何理解党中央始终不渝的人民立场?

陈志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面对未来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个原则可以说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方面面。比如,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的特征其中之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因为我们是14亿人整体推进的现代化,而不是一部分人的现代化。

再比如说,我们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它并不是两极分化的现代化,而西方是两极分化的(现代化)。这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我们是以人民为中心作为逻辑,而不是资本作为逻辑。

再比如说,我们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这说明我们的现代化并不是西方那种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而是强调一种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

 再比如说,我们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它并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也说明我们的现代化是一种代际可持续的现代化,我们并不是要“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现代化,是可持续的现代化,一代人、两代人、所有人都要可持续下去。

 再比如说,我们还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的现代化是要实现全世界的互利共赢,而不是以对外扩张、掠夺为支撑的现代化。

 可以说这五个特征从方方面面都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也是人民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而不是像西方狭隘的现代化。

可以说这五个方面都切实体现了这样一种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立场。

中国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在这次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这一思想是“必须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之一。您认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这一思想有哪些丰富和拓展?  

 陈志刚:应该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来的,在这次二十大报告中可以说又得到了一个重大的拓展,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从总体上来说,强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发展的主题,而高质量发展可以说是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总书记特别强调的我们还面临最困难的、最艰巨的一个任务,就是农村的发展问题,乡村振兴问题。我们在解决全体人民小康的基础上,乡村振兴可以说是一个更高质量的发展。

再比如说,在政治上,总书记也是总结十九大以来一个重要事项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们的本质属性,它是最真实、最管用、最有效的一个民主。我们不仅要健全人民民主的各种制度体系,要让人民有广泛的政治参与,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体现在民主的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

比如说在民生方面,报告里明确强调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其中也包括要推行健康中国建设,而这个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精神卫生,所以说是人的各个方面。

再比如说还强调我们人的本身素质的提升,这是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列在)单独一章来讲,围绕我们人的素质的提升,强调教育要优先,教育强国,可以说注重以人民为中心,从各个方面来提升人民的素质,全体人民有一个全面发展的机会。

还有一点,我们还注重人的安全保障,包括社会治理。总书记一直强调我们要统筹发展与安全问题,既要发展,也要注意安全,包括二十大报告提到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可以说这一系列都关系到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可以说是方方面面很全面,从政治到经济,包括到民生建设方方面面。

 中国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民生”的部分里,首次将“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写入其中,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从民生水平到生活品质,这是否是对“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陈志刚:正像你所说的,这确实是一个新的要求。要说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恰恰表明了我们有一个重大的变化,以前关注有没有,到现在关注好不好。以前更关注一种数量的增长,现在关注的品质、质量的提高。所以,这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一方面变得更加全面了,以前更多关注物质层面的,现在不仅仅是物质了,还包括精神的,包括政治的,包括文化的,包括生态的,包括民生、医药各个方面。

另外,还注意到层次的提高,不仅是面上的一种铺开拓展,还注重层次本身的提升,质量的提高,可以说既有面的拓展,也有本身质量的更高的要求。比如我们要更好的就业、更好的教育、更好的保障、更好的服务,包括精细化的服务,还有更健康的身体,还有更加安全的环境,这可以说是方方面面的都可以关系到一个人生活的品质,可以说是全面的一种提升。

正像总书记说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方方面面的,所以我们党、我们国家也要关心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让它有更高的质量。

       中国网:也像您说的一样,如果说过去是从无到有,现在就是从有到多,到好,到更好。   

       陈志刚:

       中国网:在“民生”这一部分中还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什么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关键是什么?

      陈志刚: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可以说是四大问题。其中一个是就业,就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收入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的问题。所以,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要优先战略。

 再就是教育,教育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发展机会的问题,二十大报告也把教育还包括人才、科技单列一章。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可以说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了,它已经是整个国家的问题,它是一个基础性战略支撑。所以,要解决原来上学难的问题,包括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发展一些职业技术教育,让整个(人民)的教育素质有一个提高,包括高等教育,建设一个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

再比如说医疗,关系到健康中国的建设问题,因为它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人民健康是民族强盛、国家强盛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这次二十大报告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明确提出我们要降低生育、教育、养育的成本,包括推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治理,使我们能够生得下来,能够得到好的教育,能够得到好的医疗服务,全面的、全周期的来提升人的素质,促进健康中国的建设。

还有一个住房问题,住房问题可以说也是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次二十大报告也明确强调了。我们一直强调一个重大的政策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样一个重大的政策导向,包括去年以来,中央和国务院也出台了关于推进我们住房保障的一系列的意见,包括提出要多渠道地利用包括农村的,包括企事业单位里闲置的用地或者办公场所来建设保障性住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住房,来解决他们住房的需求,可以说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政策上的调整,这也是为了更好地确保住房的供给来解决房子是用来住而不是炒的(问题),可以说从根本上来解决这样一个政策保障。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归根结底我们做到发展要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必须为人民共享这三个方面。我们确确实实要把人民摆在我们党最高的一个位置,这样才可能发展好、维护好、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

中国网:“民生”部分中列出了一些具体举措,将“完善分配制度”作为第一条,还提出了一些新表述,比如“规范财富积累机制”“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等。这些具体举措,包括这些新提法、新表述具有哪些导向性?为什么将分配制度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陈志刚:把分配问题作为民生里面的第一条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现在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样一个内在的要求,因为要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仅要做大蛋糕,还要分好蛋糕,分好蛋糕就关系到分配问题。

这次二十大报告在分配问题上可以说是一个亮点,包括明确提出我们要初次分配、再次分配、第三次分配,这三类或者叫做三次分配,完善这样一个分配制度体系。初次分配主要是强调企业,主要体现在效率上。初次分配明确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比如说二次分配,这次报告明确强调要通过政府的手段,包括转移支付,包括个人所得税来调整,促进一个公平。再比如第三次分配,引导企业包括社会发扬一种互助互爱的精神进行捐赠、慈善、公益事业,这是第三次分配。

刚刚强调的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的问题,这里面有几层意思。我们要拓展多种要素来参与到分配,比如以前我们更多强调的是劳动来参与,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还有资本、技术、管理。现在我们可以说要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我们的信息、我们的数据也要参与到要素分配中去,可以说就能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有公平的机会参与到分配中,可以说也体现了这样一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思想。再就是因为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从各方面调动它的积极性,包括我们要想方设法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人数,包括我们要对过高收入进行调节,当然还要取缔打击非法收入,从几个方面来促进分配更加的公平,也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中国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报告在部署未来任务时,分了不同领域,但可看到其内在的对于“为民”的相通之处,比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绿色发展等等,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您认为,在新征程中,该如何推进“为民造福”这一本质要求?

 陈志刚:应该说二十大报告关于“为民造福”这个问题,确实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了我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应该说二十大报告整个都贯穿着这样一个本质要求。从第四个板块到第十四个板块,从经济到政治,到科教、人才、教育,到文化社会生态,到国家安全问题,应该说方方面面都体现了我们怎么样来实现人民全面发展,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包括你刚才说的高质量发展,发展是基础,没有这样一个基础我们不可能为人民造福。包括我们强调从教育上提升人的素质,从民生上为民造福,包括我们在生态环境上,给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普惠的民生,在医疗上、还有住房上更多的保障,包括在安全上,我们有一个更加安全的公共环境、社会环境。

归结到一点,我们要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加可以持续,安全感更加有保障。

我们中国现在是14亿人口巨大规模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它是全体人民,不是少部分人,而且是全面的富裕,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当然二十大也强调一点,我们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也是我们必须要坚持的一个原则。

尽力而为就是我们必须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为什么要量力而行,总书记强调的,中国式现代化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到2035年,第二步才到本世纪中叶,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到第二步,所以我们要量力而行,一步一步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推进。

按照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里为我们擘画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可以说美好的前景在向我们招手,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

中国网:谢谢陈老师给我们分享了精彩观点。

陈志刚:谢谢。


(本期人员:编导/主持:裴希婷;图片:董宁;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编导/主持:裴希婷;图片:董宁;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