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张占斌:只有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地让14亿人民分享改革成果
 

时间:2023年4月20日
嘉宾: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张占斌

中国网: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近日,第二届中国式现代化论坛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论坛现场,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特别专访到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占斌。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占斌接受《中国访谈》节目专访。  中国网记者 郑亮 摄影

中国网:张主任您好,欢迎您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

张占斌:你好,谢谢采访。

中国网: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也明确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占斌: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总书记从十八大以来就很关注这个问题,在十九大报告中就提出中国整个发展由过去高速转为高质量发展,这次二十大报告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

首先,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大家知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一直在(为之)奋斗。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才逐步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所以,中国经过站起来、富起来,开始向强起来迈进,这些都有赖于高质量发展。没有高质量发展就不可能真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很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现在讲高质量发展也是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奋斗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来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高质量发展来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层意思,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更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更好地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需要。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希望我们的发展进步让人民能够有分享,让人民群众在分享中进一步地焕发出强大的热情和干劲,来进一步推动国家的发展。

第三层意思,高质量发展也是更好地发挥大国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来发挥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领头羊、发动机作用的很重要的内容。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当说在这么大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感受到高质量发展对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正的高质量发展,这个比较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现在随着我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原有的一些比较优势有的在逐渐减弱,但是我们新的优势正在形成,比如人才红利、制度红利、包括大市场的红利,这些东西如果发挥好就有可能构建一个新发展格局,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有了中国的发展也会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做出中国贡献。

如果再说一点,高质量发展也是克服眼前一些困难,特别是美国等国家对中国进行打压,(我们)寻求真正的自立自强的需要。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高技术等领域对中国采取了一些打压措施,不希望我们发展的那么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高质量发展,技术不能创新,就很难抢占世界技术发展的制高点,这样就没有制空权、制海权、制陆权,无法推动产业升级和更新换代。现在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是中上等收入水平了,但如果我们将来的技术上不去、产业上不去的话,将来经济规模就很难扩大,另外我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可能竞争不过发达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低端产业被一些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已经占了,我们往中高端发展不上去,可能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里,弄不好还退回到低收入国家,世界上有这样的教训。这也要求我们借鉴历史经验、国际教训,同时面临着美国给我们造成的压力,要保持一定的体力。跟大国博弈要保持一定的体力、耐力,也需要高质量发展。

总之,方方面面都在呼唤(高质量发展)。这是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课题。

中国网: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来看,您认为这五大特征是否都包含着对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张占斌:二十大报告比较系统的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特别强调我们最大的特色、本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条就隐含着要高质量发展。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引领下成立的政党,从理论上来讲一定要有一个比资本主义更好的发展,比资本主义更好的发展肯定是非常高质量的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当然现在因为种种复杂的原因,可能还没有做的那么好。我们把高质量作为目标往前推进,以利于我们党更好地建设现代化或者中国式现代化。

刚才你提到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五个特征,首先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们这个国家推动现代化,首先得考虑这么多人要解决吃饭穿衣这些基础问题,而且要把它解决的稍微好一些才行,不是简单的能吃上饭,穿上衣服,这一点对执政者就是很大的考验。但是中央提出这个问题也就是告诉我们各级干部,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一定要考虑到是14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少数人。只有高质量才能更好地让14亿人民在发展中分享改革的成果。

同时,总书记讲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二个特征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现在我们还不能说已经实现了这个问题。我们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到2050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到那个时候才敢说基本实现。说明这件事情是更难的一件事情,是几千年来人类社会一直想解决,都向这个方向努力但一直没有做到特别好的事情。所以,我们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要盯着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把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件事做好了,高质量发展才是靠谱的。

第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过去有人觉得物质多了,钱多了就现代化了,但是我们党觉得光有钱了,光物质条件改善了,如果精神文明上不去的话,没有一点社会主义的情怀和价值观去实现共同富裕,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强调两个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讲,物质文明是起码的东西,基础的东西,但是精神文明可能对我们来讲更加重要。所以,我们强调的现代化是两个文明都要有,不能偏废。

第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也是希望如果能够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必须是一个绿色的发展,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是一个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发展。所以,中国也提出了“双碳”目标,也是想给中国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同时环境也是世界的公共产品,中国和世界各个国家都有责任来推动绿色发展。现在中国在这方面有了很好的起步,这十年变化非常大,把一些重要的概念,比如美丽中国、生态文明都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里去了。我们共产党是执政党,我们把这些想法变成了14亿人民的行动,实际上也是想让14亿人民过得更好。

所以,总书记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思想现在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了,而且也成为很多人的一个自觉的行动。

最后一点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站起来了,很重要的就是想将来中国要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我们不能搞那种靠战争、靠殖民、靠欺负弱小国家来实现自己的现代化。这些是过去有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干过的事,中国不跟它一样,我们走自己的道路。因为我们有中国的优秀文化,有马克思主义引领,我们要走一个推动世界和平,合作共赢,大家一起发展的道路。所以,我们说要通过这样一种共赢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也一定是高质量的。

这五个特征,都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一个方向性指引,同时也是更喊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的强音。

中国网:我国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必将落实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中。您认为,如何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握好和处理好哪些问题?

张占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说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的目标是盯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也就是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件非常伟大的工作,艰巨的工作,现在我们正在往这个方向走。所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实际上已经给我们提出了一些需要重视的问题。特别是今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的新近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又一次讲到了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总书记讲,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要处理好一些重大的问题,他讲到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战略与策略的关系,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活力与秩序的关系,还有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比如像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一种是我们围绕一些重大问题,中央加强调研,加强顶层设计,带有一种全国的系统的整体性考虑,但这个顶层设计一定不是在办公室里完成的,它一定是要面向中国大地火热地实践,也就是把共产党一百多年来尊重实践的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要发扬光大。一个好的设计能够变成现实,一定是符合实际情况需要的,所以,只有符合时代需要的、实践需要的这个顶层设计才能落地,它俩是一对互相促进的关系。

讲到守正和创新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一直有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几代领导人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以贯之的想实现这样一个目标。但是我们说除了守正以外,因为时代在前进,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困难、问题和风险,所以要求我们必须根据时代的呼唤进行创新。

再比如说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如果我们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没有效率肯定是不行的,如果效率低,比西方国家普遍低,甚至比落后的国家还低,这个社会主义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效率搞上去。但是我们讲效率的同时不能忽略了公平,因为有了公平大家才有积极性,有了公平大家才努力地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了积极性、有了聪明才智就可能提高效率,所以它俩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一方面要努力做大蛋糕,我们也希望把蛋糕切好,这就是我们要平衡好整个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

再比如说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我们下一步要自立自强实现现代化,也就是把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或者中国人的事由中国人自己说了算。但我们说这种自立自强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也不是当井底之蛙,而是在开放的条件下,高水平开放的条件下我们实现自立自强。这种自立自强才是在全球大的舞台上得以展现。

我们就需要海纳百川,胸怀天下,有容乃大的心情来吸收一切人类的文明成果来为我所用,来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来建设我们的现代化。所以,我们理解这六大关系对于我们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当然这个也是一个阶段性的认识,将来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高质量不断发展,可能还有一些新的重大关系提出来,这也是说明我们全党在探索中,认识也是不断前进的。

正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放的、不断前进的一样,我们这些关系也是需要在开放中不断前进的。

中国网:感谢张教授为我们分享您的精彩观点。

张占斌:谢谢!


(本期人员:编导/记者:裴希婷;后期:刘凯;图片:郑亮;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编导/记者:裴希婷;后期:刘凯;图片:郑亮;主编:郑海滨)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