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长罗云峰: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时间:2023年4月28日
嘉宾: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 罗云峰

中国网: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近日,第二届中国式现代化论坛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论坛现场,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特别专访到了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云峰。

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云峰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专访。   中国网 郑亮 摄影

中国网:罗市长,您好!欢迎您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

罗云峰:你好。

中国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明确的提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您是如何理解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罗云峰:对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有明确的要求,就是新发展理念,努力让创新成为根本动力或第一动力,让协调成为内生的特点,让绿色成为普遍的形态,让开放成为发展的一种必由之路,让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有明确的五个方面的本质要求。

我的体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定是在发展方式上的创新,把创新牢牢作为下一步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大的区域协调、小的城乡协调、都市圈中间的协调、不同层级群体中间的协调,形成整体最优的协调系统。

再一个是绿色,一定是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生态保护,节约资源,就是以更高的质量效益,与自然环境保护很好地协调的一种方式。

另外是开放,当然现阶段的要求是更高质量的开放发展,在内循环中如何更好地打通要素流通渠道,还有更高质量的对外交往合作。

还有共享,我们的现代化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目的。所以,共同富裕是我们现代化必须要把握的一个重大原则。

中国网:作为城市的掌舵者,在您的探索实践中,您认为高质量体现在哪些方面?

罗云峰:对合肥而言,我们牢牢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2016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安徽、亲临合肥,都要求我们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把创新作为下一步发展方式里面的一个重要引领。我们牢牢按照总书记的嘱托,把创新放在整个事业发展全局最重要的一个位置。

中国网:我们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又取得了哪些成效?

罗云峰:我们有比较强的科技创新基础,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还有其他相关的一些国家战略性科技力量。

合肥国家实验室实现全国首批首挂。目前已建、新建、在建的有12个国家大科学装置,我们也是全国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也承担了国家的一些重要使命,比如信息、能源、健康、环境是合肥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主要方向。所以,围绕这些方向,建立了一个一个的“国字号”研究院、研究机构,围绕创新来布局新型研发机构。

在我们的理解中,原始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城市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潜力和品位。所以,尽管是一个地方政府,但对国之大者,对重要的基础研究,我们是全力做好保障、服务、支持。

我们把最好的资源留给创新,在合肥要找科技创新富集区、活跃区很容易,就是风景最美的地方,好山、好水、好湖旁边肯定布局的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研发中心。

我们是比较早的成立了市里的科技创新委员会,统筹各类要素,给创新最好的政策、最好的条件、最好的服务。人才是创新的最主要的要素。对人才,与时俱进地制定各类适合于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有效管用的政策体系。近几年,各类人才在合肥市加速汇聚,最近三年,每年留在合肥的大学生30万人左右,不同层级的各类高端人才加速汇聚。另外,大科学装置、大的平台、好的环境也吸引很多人才,来了以后源源不断地创造很好的创新成果。

我们非常注重科技成果怎样能转换成产业,怎么能走出从科技强到产业强、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在这个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科技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怎么很好地融合,科技、产业和金融怎样有效地联动。到目前为止,合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工业的比重是比较大的,最近五年几乎是翻了一倍,从30%多到现在57%左右。而且在一些重要领域,像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集成电路都是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整个产业高端化、产业绿色化、产业智能化、产业链的整个协同性都是一个很好的状态。

中国网:我能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方方面面围绕着创新,创新也能带动着接下来的工作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下一步,在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合肥市又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罗云峰:科技创新再升级。我们今年开始,在去年谋划“科大硅谷”建设的基础上,将其作为科技创新或者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一个“试验田”。抓住现在国际大格局的变化,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在合肥的机构以及各类科研院所在海外、在全球的资源,我们拿最好的环境、最优的创新创业环境,拿最好的政策,集成一些最适合于各类创新人才的政策。我们的政策是把“好的政策”集聚起来,让各类人才从中间挑哪些政策是他们最需要的、最解渴的、最管用的,集成一个政策高地。“科大硅谷”是连接全球的科创资源,在创新上也是再升级版,连接全球资源,视野更加宽阔。

我们还在谋划建设新的二十平方公里的未来大科学城,从大的设施到创新的环境,到政策体系,到安居以及各方面的生活服务,到周边的环境,进行系统的布局,系统的部署,形成创新、田园、绿色的环境整合,让创新继续升级,往更高的层面在走。

另外是产业链的中高端,在已有的1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把产业再做大、做强、做深、做宽。在一些新的战略方向上,现在也在谋划,从一些已经很好的、有创新基础的创新链再延伸到产业链。在产业发展上,我们在全国比较早的提出场景驱动中心,通过场景的发布揭榜挂帅,吸引更多团队、人才、资源来攻克“卡脖子”技术。另外是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这方面的视野再拓宽,在整个长三角和全国范围内搭建稳定的产业链。

在绿色上继续推进绿色转型,智能化、数字化、智慧化。今年的目标定得更高,所有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能耗、效益还不是太高的企业以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全覆盖。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覆盖了70%左右,今年在这些领域全覆盖。今年发力的方向是整个数字化,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升级。

在整个长三角一体化上,开展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瞄准一些共性的关键领域,联合攻关,集中突破。

在已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今年又叠加一些非常好的人才政策,从本科生到硕士、博士、博士后到各类人才体系,量身订做政策。除了科技创新人才和产业人才之外,社会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才,文化艺术人才、教育人才、医疗人才,包括乡村振兴、城市规划建设等各个方面的人才吸引。今年还计划更大比例的投入到人才的吸引上和好的人才、好的环境的营造上。

还有乡村振兴与城乡协同发展,现代化城市与美丽乡村如何协同,今年的重点,整个基础设施建设,整个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更多的向县域倾斜延伸。合肥近几年总体情况不错,我们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从过去一比二之外逐渐在一比二之内,每年都在缩小。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都在向基层倾斜、向基层延伸。

今年的一个系统重点布局是为企优环境和为民优服务。目前,合肥的营商环境在全国能够进入前十,但我们的目标要更好。

为民服务方面,我们对各个为民服务平台进行系统梳理整合,让老百姓办事方便、及时、快捷,让老百姓反映的事情能有一个负责任的、一环一环闭环的办理机制。

还有其他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对一些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关注和关照。这两年我们与北京、上海共建区域医疗中心,提升医疗质量。我们进行多种方式的托幼,增加高质量的学位,合肥近五年建了589所学校,平均每三点零几天建一所学校,而且还是优质的学校。在医疗床位、医师数量和整个水平上,尤其是乡村基层医疗机构的水平能力都在提升。另外,我们的养老工作是不错的,养老服务质量监测满意度全国第一。作为一个城市,这些方面都是必须要考虑的。

另外两个维度的事情,一个是治理水平的提升,就是多元矛盾化解体制机制的搭建。因为我们是科创之城,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方面还是有很好的优势,对12345热线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写信反映的各种事项,进行大数据分析,分析以后与一个个相应的部门对接。反映多的问题一定是政策上有问题,肯定是共性的问题,能答复的答复,能解决的解决,涉及比较多的问题,尽快的研究,完善政策,完善措施。

还有一个,统筹高质量发展和安全。作为党委政府,时时刻刻要把风险、把隐患牢牢放在心里面,时时放心不下,这里面的安全风险还是比较多,我们一个领域一个领域的系统布局,像城市生命线,这是公共安全领域现在在全国做的比较有特色的,叫“清华方案·合肥模式”,整个地下的空间都是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哪里漏气、哪里漏水,整个大数据平台都能动态知道,大数据平台与我们整个城市安委办的部门联动,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在城市生命线上依托科技,我们在全国做的还是有特点的。有了这样一个安全底板,让城市发展落在一个坚定的基础和支撑之上。

我们一方面做好各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就是真正把人民群众的任何愁事、烦心事、不快事都当成党委政府的大事情来做。

作为人民政府,如果老百姓没有感觉到高质量发展,如果只是一些指标上增了什么,干了什么,那还不是全部。一定是按照总书记讲的,人民群众的评价是最重要的评价。

中国网:相信我们在这样一个更高水平和更大力度的创新发展之下,合肥将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感谢罗市长做客节目。

罗云峰:谢谢!


(本期人员:编导/记者:裴希婷;图片:郑亮;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编导/记者:裴希婷;图片:郑亮;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