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保护像一面旗帜 引领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时间:2023年6月30日

嘉宾: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科学家 李德生

中国网:大熊猫是中国独有的动物。在从极度濒危动物变成明星动物的过程中,大熊猫也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今年5月底,旅美大熊猫“丫丫”的归国在公众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再次激起了人们对大熊猫的关注,尤其是对中外合作研究大熊猫的情况产生了好奇。为什么要把大熊猫送到国外去?中外合作研究大熊猫产出了什么重大成果,给大熊猫保护带来了什么好处?针对公众关心的相关问题,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组来到位于四川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对该中心首席专家李德生研究员进行了专访。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科学家李德生在都江堰基地接受《中国访谈》节目专访。(韩琳 摄)

中国网:在2021年的时候,大熊猫就从濒危降到了易危等级,可见大熊猫保护的成就是实实在在的,但是也有少数人认为,是不是我们对大熊猫的保护和关注太多了,损害了别的动物的保护事业。我不知道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李德生:大熊猫确实像你说的关注度特别高,应该说得到的支持也是很多,但我觉得对大熊猫这种关注,并不影响对其他物种的保护,相反我觉得是一种促进。因为国家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不会只对大熊猫投入,对其他的(野生动物保护)也在支持,只是说大熊猫大家关注度更高,特别是(大熊猫保护的)国际合作更多,确实不光有关注,还有更多的技术交流、人文交流,最终汇集的力量,让大熊猫从濒危走向了易危,说明我们保护的成效是显著的。而且我想强调的是,大熊猫的这种保护,它的栖息地保护好了,在同一个生境中生存的野生动植物就高达8000种左右,其实保护好(大熊猫的)栖息地,也保护了这些(区域的其他)物种,它是一个良性的、有利的促进。所以,不存在我们保护了大熊猫,好像其他物种受到冷落了,没有。整个生态环境好了,野生动物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中国网:我们对于大熊猫保护的研究成果是否能够扩展到别的动物身上呢?或者说是不是能外溢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上,比如说对于野外引种,包括对竹子的研究等等,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李德生:确实,我们这些年研究大熊猫的比如行为、疾病、营养,包括一些基因组学研究,我们这些研究其实也用于到其他一些伴生动物的研究,比如我们现在也在研究金丝猴、红熊猫,其实可以作为一些技术推广的。这个我觉得是我们一直在做这个事,而且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相信大熊猫的保护,它作为一个旗舰物种,它本身就像一面旗帜,我们投入的科研也好、资金也好,我们的这些技术都可以用在其他物种的保护上,不是说照搬,但它很多方法是可以借用的,这里面我就觉得确实它是一个相互促进或者说一个引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

中国网:我不知道您可不可以具体展开说,有哪些技术或者方法?

李德生:比如说大熊猫的精液采集、冷冻保存的技术,(还)有解冻,我们通过对它的比如保存液或者解冻液进行优化,最后它的精子的存活率会提高,解冻以后它的顶体完整率会提高,会增加受孕率。这些我们可以用于金丝猴、红熊猫的研究,这些我就觉得有些方法理念是通的,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现在红熊猫的繁育也是挺好的,包括我们也会开展一些雪豹方面的行为生态研究,这个技术确实会让更多野生动物受益。

趴在高架上睡觉的大熊猫顿顿。(韩琳 摄)

中国网:最后请您谈一谈,我们针对大熊猫保护未来有哪些难题需要攻克?

李德生:走到今天,其实很多人都以为大熊猫保护应该是做得挺好了,但是我们现在依然还面临一些需要我们去攻克的问题或者说难关。比如说,现在种群虽然达到了去年年底的698只,已经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我们这么多年来也发现一(种)疾病叫做睾丸癌,它和遗传有关系,下一步可以通过基因组学的研究和繁育配对的计划,避免一些有害的基因遗传到子代后代,让大熊猫的种群减少这种遗传性疾病。

还有一点,大熊猫的种群安全。种群的安全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因为大熊猫成功保护来之不易,从几只到现在的将近700只,这里面数量大了,它很有可能会发生传染性疾病。大家都知道传染性疾病,有的病很厉害的,有可能会导致种群的重大损失。所以,这里面我们要加强对这种传染性疾病在熊猫身上(的研究)。我们已经做了研究,大概对十多种进行了排查,有几种威胁还是很大的。比如说犬瘟热、犬细小病毒,还有一些冠状病毒,也有一些寄生虫,像巴贝斯虫、弓形体,这些是有可能造成大熊猫身体的健康损害,甚至会传染给很多熊猫,导致重大疾病和死亡。我们觉得要加强对这些传染性疾病的疫苗的研发,通过主动预防减少它发病的机率。所以,种群安全也是我们面对的还是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在野外,栖息地保护越来越好了,但局域种群有些种群还是有灭绝风险的,这里面我们也要加大小种群的复壮力度,放归更多的熊猫到这些小种群中去,让它繁育,实现基因交流。同时还有一个办法,我们可以通过生态廊道的建设,让这些小种群之间可以通过廊道实现交流。我想这方面也是还需要做不少研究和开展一些生态工程,来实现对大熊猫的保护。

中国网:对于大熊猫保护和文化交流事业,您愿意不愿意送上您的祝福呢?

李德生:大熊猫,我个人感觉跟它真的是有缘份。我这么多年的感悟,我觉得大熊猫是800万年前走来的一个黑白精灵。我觉得它是适应自然、顺应自然的典范。

我们现在说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我觉得只要做到了这些,就能够让大熊猫和我们人类都越来越好,实现人与自然长期的和谐共生。这是我们作为保护工作者的一个愿望、一个期望。

相关报道:

走出国门的大熊猫,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我们来四川看“国宝”啦!听听大熊猫国际交流合作的新变化

(本期人员:编导/文案/摄影:韩琳;主持:孙婉露;摄像/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编导/文案/摄影:韩琳;主持:孙婉露;摄像/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