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数据和微观主体感受之间的“温差”如何解?
 

时间:2023年8月2日
嘉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陈文玲

    中国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同比增长5.5%,经济运行整体恢复向好,创新动能持续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与此同时,7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指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经济恢复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今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又该如何理解不断向好的宏观经济数据与微观主体感受之间的“温差”?就相关问题,中国网《中国访谈》栏目特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进行分析解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栏目专访      (摄影:杨佳)


       中国网:目前宏观经济各个领域,其实它恢复的进度是不一样的,可以说表现出了冷热不均的态势,但其实这种“温差”也体现在了宏观经济数据和微观主体之间感受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宏观经济数据持续向好,另一方面微观主体对于这种经济恢复的感受不是特别得明显,不是特别得深刻。那么您对这样的“温差”有什么样的理解呢?

       陈文玲:我觉得,这种“温差”实际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还是结构性的问题,实际上这种温差就表明了我们现在中国经济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比如说国有企业的利润是上升的但民营企业的投资、利润上升幅度很低的,有些领域还是比较困难的。

       但我们(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政策,“两个毫不动摇”这是大政方针,始终就没有变过。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家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我觉得中国的奇迹就是由若干个企业创造创新构成的。如果我们有为的政府和有效的市场和有创造力的企业能够结合起来,我觉得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还会有更强的爆发力。

       中国网:但是我们微观主体,包括您提到的民营企业,还有个人,比如说个体或普通的老百姓,可能没有特别地感受到经济复苏带来的变化,不像宏观数据那么直观。对于这种“温差”,您是怎么理解的呢?

       陈文玲:我觉得这确实是有“温差”,这个“温差”就在于,我们低收入群体占我们人口比重还很大。这个群体现在的收入只是满足他的刚性消费需求,也就是说生存性的消费需求。这群人他恰恰是消费能力弱,但是消费意愿强,他们最终消费率高;最终消费率低的是高收入人群。所以,它正好形成一个反差。其实高收入群体无论是疫情中还是现在,他并不缺钱花,(是否消费)取决于他的消费意愿。然而低收入人群,他是有效购买能力不足。所以,这是我们很大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觉得它带有一定的阶段性,一方面经济在复苏,有些就业岗位的供给还不充足;另一方面,经济在修复时期,有一些企业还没有能力像以前那样吸纳大量的就业人群。还有就是,随着数字化基础设施以及企业走向现代化,特别是制造业,智能制造水平越高,吸纳的劳动力越少,其实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反差。还有结构性的,就是疫情中倒下的一批吸纳就业比较强的服务业(企业),现在还在修复。再加上我们年轻人现在的就业观。所以,我觉得它是多重因素导致这个就业的群体在就业问题上非常突出。

       中国网:所以,根据您的分析,我理解,就是我们这个宏观和微观之间的“温差”,一方面有结构性的因素,还有我们社会发展阶段所导致的因素,还有就是经济增长,政策红利的释放需要时间的传导,才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经济增长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陈文玲:我觉得我们党中央、国务院,我们政策的方向,还有我们国家确定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大的方略,主旨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是核心要义。我觉得这是从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一直到现在,始终不变的宗旨。所以,我们现在的政策,包括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包括提振消费,包括提高供给能力,实际上也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但是满足的程度够不够?我觉得不够。特别是对于低收入群体,对于现在就业比较困难的群体,对于那些还比较迷茫的、找不到未来发展方向的群体,也包括对于那些现在存在着实际困难的群体(来说),就是“温差”中最冷的那部分,他这个实际困难解决不了。所以,我们将来要解决这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是要有一个制度性的设计,就是对不同的群体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到底通过什么样的供给方式来满足和解决。这样,我觉得社会的“温差”就不会那么大。


(本期人员:记者:白璐;摄像:董超、王一辰;后期:刘凯;摄影:杨佳;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记者:白璐;摄像:董超、王一辰;后期:刘凯;摄影:杨佳;主编:郑海滨)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