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十周年:造福共建国家的“发展带”,惠及沿线人民的“幸福路”
 

时间:2023年9月22日
嘉宾: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对外联络处处长、研究员 鲍淑君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对外联络处处长、研究员   鲍淑君

  

       鲍淑君: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很多人问,中国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初,有没有预料到今天的进展?我的回答是,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因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意料之外,因为我没想到仅十年时间,中国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取得如此实打实、沉甸甸的丰硕成果。

       有人问,“一带一路”究竟有没有实际成效?对于这个问题,当地民众最有发言权,我愿与大家分享几个故事。

       一个故事是中老铁路。中老铁路通车后,老挝实现了从“陆锁国”到“陆联国”的夙愿,老挝民众评价热烈,“以前无法想象,现在美梦成真”,万象到中老边境由以前的两天缩短到3小时。据统计,中老铁路全线建设共聘用老挝员工3.2万多人次。世界银行预计长期看中老铁路将使老挝总收入提升21%。

       第二个故事是卫星数字电视。小小的屏幕为偏远地区村民了解外部世界打开了一扇信息之窗,截至2022年12月,“万村通”项目已覆盖非洲21个国家的9512个村落,直接受益家庭超过19万户,当地民众说,“当我有了‘眼睛’之后,人民也就有了了解世界和改变家园的工具。”

       得益于“一带一路”,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中欧班列成为了联通亚欧的“钢铁驼队”,巴基斯坦缓解了长期受困扰的电力短缺问题,柬埔寨第一条高速公路正式通车,“鲁班工坊”帮助了20多个国家的年轻人提升了职业技能。

       当然,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方对“一带一路”的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国际社会主流对“一带一路”倡议抱以支持态度,但有一些批评的声音也是自然的。

       有人问,“一带一路”项目是否都被中国企业拿走,只有中方获益?我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从来不是中国一家的事情,多数合作项目是由中国企业和当地企业合作进行的。例如,中国在帮助肯尼亚修建蒙内铁路时,当地300多家企业参与建设,当地员工占比超过90%。铁路开通后,蒙内两地物流成本至少降低40%,带动GDP增长1.5%,当地企业和人民才是最大的获益者。  

       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将继续成为世界热议的话题,欢迎您的参与和关注。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条造福世界的发展带和幸福路铺得更宽更远。


(本期人员:编导:白璐;摄像:房小琪、辛栋强;后期:刘凯;摄影:杨楠;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编导:白璐;摄像:房小琪、辛栋强;后期:刘凯;摄影:杨楠;主编:郑海滨)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