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工业绿色发展,政府、企业和普通民众应各守其位、同向发力,因此,理顺政府、企业和民众在工业绿色发展理念传播过程中的关系、职责和作用首当其冲。
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顺应公众诉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的法规政策,基于公众利益诉求反推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发挥了明显成效。比如欧盟成立后,借鉴美国经验制定《奥胡斯公约》,通过明确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司法救济权,将企业的生产行为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并通过环保组织、媒体对企业的排放数据进行排名,使企业感受到来自政府和公众的压力,并深刻认识到:除了一张政府发给的执照外,还需要一张来自公众和社会的“执照”,在生产活动中同时兼顾环境、生态和社会效益,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政府是主导者、发起者和监督者。政府在工业绿色发展中负责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并通过各种执法手段监督执行,在工业绿色发展理念传播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政府要从宏观层面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富国,让企业和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工业绿色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要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工业绿色发展理念成为企业和民众的自觉行动;要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加强日常监督监管,确保守住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其次,企业是践行主体。绿色低碳发展从来不是企业的“自娱自乐”,而是企业与政府、民众的“共建共享”。一方面,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在目前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实行“绿色”经营,将产品和服务与政府要求、民众需求紧密结合,在产品设计和生产中注重环保要求,保证产品的环保性能,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社会形象和口碑,带来更多商业机会,进而收获更大的市场份额,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企业在新媒体时代借助网络平台吸纳更多民众参与绿色低碳发展,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新媒体时代,企业可以创新发挥平台优势、渠道优势、技术优势,汇聚用户的点滴善举,把网络流量转化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巨大能量。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动,赢得公众赞誉,也为自身带来社会声誉。去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地球卫士奖”颁给支付宝推出的“蚂蚁森林”项目。该项目展示了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携手公益伙伴成功将5亿人的环保行动转化为1.22亿棵树的造林成果。这表明,一部手机上的创意,可以拉近现代都市和戈壁荒漠的距离,一次点击,可能创造出荒原变林海的奇迹。
第三,民众是传播者、受益者和监督者。企业行为要靠民众监督,政府决策要靠民众参与,工业绿色发展的成果由全民共享。同时,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是全民参与,民众既是最大量的传播主创者,也是最大量的传播受众。大多数消费者对于商品缺乏专业知识,属于非专家型购买。过去,人们很少会考虑产品的环保性问题。而现在,消费者对于环保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不仅注重产品的健康性和安全性,也更加重视产品的绿色性能。比如在购买产品时,消费者会更多关注环保标志和生态证书等相关信息,在能源、能耗类消费品的选择中更加倾向能耗低、无污染的产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和社会对工业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力度越来越大,消费者对于相关问题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入的认识,并逐步成为消费习惯。这种生活理念、消费理念的提升,必将进一步反推企业绿色转型。
由此可知,政府的引导,会推动企业实施绿色转型,也会促进民众形成绿色生活模式;企业的实践,会提升自身技术水平,降低生产能耗,促进产品改良和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惠及民众;民众的需求,会推动政府完善绿色经济政策,形成企业绿色转型的压力和动力。以上三者在工业绿色发展理念传播活动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