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大使先生,下午好。很高兴能在新加坡驻华大使馆与您进行交谈。
陈海泉:感谢你抽出时间,来到使馆与我交流,让我有机会介绍、展示新加坡。
新加坡驻华大使陈海泉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 (摄影:杨楠)
中国网:您于今年5月就任新加坡驻华大使。在华工作、生活几个月后,有何感受?是否已经适应了这份新工作?
陈海泉:没错,我从今年5月起开始担任新加坡驻华大使。我感觉自己已经非常适应了,这要感谢使馆的同事们,他们帮我很好地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还要感谢我在过去几个月中结识的中国朋友。总的来说,我发现这里的人都非常友好,也特别愿意结交新朋友。所以,我觉得在这安顿下来,适应在北京的生活,甚至适应在中国的生活是很轻松的。我刚才说我是5月份上任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特别幸运,因为我来的时候五一劳动节假期刚好开始,大使馆闭馆,我一个星期都不用上班。我正好利用这一周的时间去了解北京,乘坐北京的公共交通工具,熟悉北京地铁和公交。
我发现北京的公共交通真的非常方便。这让我快速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但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我就任时,中国已经放开了针对疫情实施的边境管控,来访华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新加坡也来了许多访华代表团,让我忙于工作,这也有助于我快速适应。
我想大多数人应该都赞同,繁忙也是挺好的一件事。许多新加坡领导人都访问了中国,尤其是北京。包括新加坡总理、副总理、外交部长和多位部长都到访北京。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密切的关系。虽然在三年疫情期间,新中两国也一直保持着交流互动,但我认为还是有区别的。线上跟线下肯定不同,所以自从今年3月,很多新加坡领导人来到了中国,可以和中国的领导人线下会见。我认为这是很好的机会。总而言之,我的工作因此变得更加充实、更激动人心,但也极其忙碌。
中国网:确实如此。我知道您在担任驻华大使前曾在日本和韩国工作过,您此前在中国生活和工作过吗?
陈海泉:我之前没有在中国生活过,但我曾多次访问中国。当时是来这里出差,你可能也知道,出差基本上都是在酒店,要么就是会议场所,也没有时间去到处转转,了解当地文化。当然,期间能见到中国的官员,但见不到普通老百姓,无法真正了解当地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当时访问主要关注点都在工作上,所以和现在是很不一样的(体验)。虽然我在中国只生活了四个月,但因为我住在这里,我就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我得去市场,去餐厅,所以接触的人比较多,当然这并不代表我现在已经非常了解中国了,接下来我希望能更了解中国。
我会忍不住同上一次访华时相比较,我最近一次访问中国还是疫情之前,2019年,在我担任新加坡驻日本大使之前。当时我去成都参加了一个会议,但即使在那时,成都也已经非常发达了。但在那之后的四年里,中国又经历了飞速的发展。这次回来后,我能感受到中国的生活节奏、发展进步、活力和创造力都十分令人惊叹,我非常享受这里的一切,也希望今后能体验更多。
中国网:虽然您工作很忙,但这次您有更多时间可以到处去走走,乘坐地铁,与当地人接触,品尝当地美食,了解真正的中国。
陈海泉:的确如此。我不仅仅是出去旅游才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乘坐公共交通通勤已经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我每天都会乘坐公共交通。
中国网:是吗?您会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陈海泉:我不住在使馆,我们使馆在秀水北街,但是官邸是在亮马桥,那还有一段距离,六公里。在天气好的时候,我会从官邸走到使馆。
中国网:需要走多久呢?
陈海泉: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这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而不是作为游客才会做的事。我跟大家一起经历早高峰,我有时甚至不得不贴着地铁门站,因为我是地铁关门前上去的最后一个人。总之,这是非常有趣的经历。我想这也展示了北京这座城市的活力和生机。
中国网:那您乘公共交通时有没有人认出您,问您是不是新加坡驻华大使?
陈海泉:的确,有一次我被认出来了,特别尴尬。
中国网:不过这也是有趣的经历。
陈海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有趣的经历。但这也意味着我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即使是在公众场所也是如此。
中国网:我们注意到您在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上拥有个人账号。您想通过自己的个人账号与我们分享哪些内容?
陈海泉:是的,我一直认为应当与时俱进。当今世界,我们需要技术,也要学会利用技术。所以,在负责使馆媒体事务的同事的帮助下,我决定利用微博和头条账号助力我们的公共外交,不仅对外宣介新加坡,也向新加坡介绍中国各方面。
我认为这些平台非常有用。在我的“新加坡大使日记”中,我还有一个系列是“好吃日记”。我热爱美食,我在中国品尝了许许多多不同的美食,不仅有北京美食,还有各省的美食。我向我在新加坡的朋友展示、宣传和介绍了这些美食。同样,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我也喜欢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展示新加坡的文化和美食。我始终认为文化外交,也就是你们经常提到的人文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这些文化方面的交流才能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
中国网:我想这确实很有效果,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效果会更好。通过这些社交平台,他们可以了解新加坡大使是什么样的,新加坡是什么样的。
陈海泉:希望如此,因为我始终认为,文化,包括美食在内,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最佳方式,美食很重要。我始终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拉近与他/她的距离,就要通过他/她的胃,这就是美食的作用。
新加坡驻华大使陈海泉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 (摄影:杨楠)
中国网:您刚才提到,您也会利用这些社交平台把一些中国美食或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分享给新加坡的朋友们。那么新加坡人也会使用这些社交平台吗?
陈海泉:我有一些朋友也用微信或微博。所以我不仅在微博账号上发布内容,我还会发朋友圈,他们也能看到。
中国网:您多次提到美食。我发现您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发布了很多美食相关的内容。
陈海泉:是的,没错。
中国网:您最喜欢的中国菜是什么?您最喜欢的新加坡菜又是什么?
陈海泉:真的太多了,很难选出最喜欢的是哪一道。说到新加坡,新加坡人对中餐非常熟悉。如果在新加坡聊起中国美食,大多数人比较熟悉的中餐包括水煮鱼、酸菜鱼、重庆火锅,还有四川麻辣火锅等等。这些都是新加坡人熟悉的中国美食。但我希望向新加坡的朋友们介绍的其实是那些不那么出名,但同样好吃的美食。比如在北京,我最喜欢的其实是卤煮。
中国网:您喜欢吃卤煮?
陈海泉:卤煮非常好吃。卤煮与新加坡的一道菜很相似。所以,首先让我有一种熟悉感。卤煮是精心制作的菜肴,唤起了我很多记忆,至少对我来说唤起了我童年的记忆。另外,我还很喜欢豆汁配焦圈。
中国网:真的吗?
陈海泉:新加坡应该没有焦圈和豆汁,对吧?我个人觉得豆汁比酸奶好喝多了。所以,如果你能喝酸奶,就一定能喝豆汁。如果你不太喜欢单独喝豆汁的味道,你可以搭配焦圈,因为焦圈的香味和豆汁的味道特别搭。这种在新加坡找不到的东西,是我想要重点介绍的。
中国网:很多人尝试过豆汁配焦圈,但最后他们把焦圈都吃完了,却还是没能喝完豆汁。
陈海泉:美食不仅仅是美食,它既承载着记忆,也能增进对各民族文化的理解。发酵这一做法古时候就有,豆汁也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豆汁起源于很久以前,很能体现中国的历史。当时人们生活比较简单,因为没有冰箱,需要把食物发酵,而经过发酵后的食物,也变得更加健康,这也体现了中国人养生的理念。因此,当你喝豆汁时,不仅仅是在喝豆汁,还是在了解豆汁的起源,以及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中国网:新加坡驻华大使对北京的美食研究得如此深入,我想北京当地人一定会非常高兴。
陈海泉:我不确定我的理解是否正确。但我在品尝美食的时候,总是会去思考这些。
中国网:我想大多数中国人和我一样,不管有没有去过新加坡,对新加坡一定不陌生。如果我们在网上搜索“新加坡”,很容易就能发现一些关键词,比如“飞速崛起”“花园城市”“金融中心”以及新加坡的建国总理“李光耀”等等。我想这些关键词也构成了大多数中国人对新加坡的印象。作为新加坡驻华大使,您还想和我们分享、介绍新加坡的哪些方面从而帮助我们加深对新加坡的了解?
陈海泉:说到中国人对新加坡的了解,正如你刚刚说的,我想许多中国人都了解新加坡,甚至去过新加坡。人们对新加坡的总体印象就和你刚才描述的一样。最普遍的印象就是你提到的新加坡的飞速发展。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干净的城市,有许多著名景点,如滨海湾花园、滨海湾金沙、鱼尾狮、星耀樟宜等等,不胜枚举。不过我还想再深入一些,与我的中国朋友们分享一下,在你所说的这些关键词背后,新加坡真正重要的东西,是我们多元文化、多族群、多宗教的社会。
新加坡有四大族群,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欧亚人。毫无疑问,新加坡人口的四分之三是华人,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是华人。因此,在新加坡,你看到的是一种融合的文化,不仅是不同族群的融合,也是不同文化的融合,不同宗教的融合。因此,在这个拥有 560 万人口的土地上,我们实现了不同族群之间的和谐共处。我们的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在1965年新加坡独立时就下定决心,要建立一个多元族群的社会。若想让新加坡成为一个立于世界的团结国家,就需要让所有人民和谐共处。
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在学校接受到的教育就是,在新加坡人人平等,不论族群、语言、宗教,大家都是一样的。这也是新加坡能一直走到今天的根本原因。但是我们的工作尚未完成,这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因为要时时提醒人们,要提醒每一代人,我们必须要相互尊重,必须要尊重我们之间的差异。我们必须接受不同族群、不同宗教和不同文化的人,我们要包容新加坡多样的传统和文化。
我希望将来某一天你会有机会去新加坡,如果你去了,就可以亲眼看到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其各个族群是如何和谐共处的。
说到多元种族、多元文化,新加坡社会自身的多元文化和族群构成也对新加坡的饮食产生了影响。我们的饮食类型多样。在新加坡你可以找到中国菜、马来菜、印度菜等。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同类型饮食之间的相互影响,新加坡的中国菜实际上与中国本土的中国菜大相径庭。新加坡的祖先很多都来自中国南方。
新加坡还有来自印度南部地区的印度人,我们还有来自马来西亚甚至印度尼西亚和世界各地的跨境移民。但由于不同餐饮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一些菜肴经过再创造后逐渐演变成新加坡菜。
大约在十三、十四世纪,中国开始与今天的东南亚地区进行贸易。当时,中国称其为南洋。在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里,舰队来到了马六甲城和新加坡岛。当时那些地方都还不是现在的名字。舰队抵达后,就展开了贸易。他们和土著人通婚,当时整个南洋实际上是一个渔村,有很多马来人住在那里。在华人和马来人的混血后代中,女的叫娘惹,男的叫峇峇。
所以这就是自十三、十四世纪以来娘惹族出现的原因。在后来的许多年中,又有很多的中国商人来到了南洋,他们和当地的女性结婚,这些女性大多都是马来人,所生的后代便是娘惹。
中国网:娘惹。
陈海泉:对,娘惹。也正因如此,娘惹菜肴是马来菜肴、华人菜肴及东南亚香料的有机结合,所以非常独特。
中国网:好的,非常感谢大使为我们介绍新加坡!
陈海泉:谢谢!
(本期人员:编导/主持:白璐;后期:刘凯;摄影:杨楠;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