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网《中国访谈》2024全国两会《 向“新”而行》系列访谈。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应对经济回升向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各地纷纷以创新驱动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浙江省余姚市是如何推进改革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本期节目,特邀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余姚市委书记傅贵荣与网友们进行交流。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余姚市委书记傅贵荣 摄影/郑亮
中国网:您这次到北京参加两会,都带来了哪些建议、议案?
傅贵荣:今年是我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二年,对今年的履职工作,我做足了功课、充满了信心。这次我一共带来了4个建议,分别是深化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改革、支持宁波建设行业数据交易中心、进一步深化宁波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以及支持宁波交通圈建设提能升级。
中国网:作为余姚市委书记,能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余姚市?
傅贵荣:好的。余姚素有“东南最名邑”“文献名邦”的美誉,是浙江省宁波市下辖的重要县级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位于上海、杭州、宁波的几何中心。具体来说,有三张“名片”特别亮眼:第一张是文化高地,三大文化交融,有7000年的河姆渡、8000多年的井头山等史前文化;有古代十大思想家王阳明、黄宗羲等为代表的姚江文化;还有红色文化,境内的四明山革命老区、是全国十九个革命根据地之一。第二张是发展宝地,长期位居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县等榜单前列,是中国小家电之乡、中国模具之乡,拥有中意宁波生态园等重大平台,以及全国最大的塑料市场—中国塑料城,2022年GDP突破1500亿大关,去年获评2023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区)。第三张是人居福地,社会保障到位,成功荣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称号,2017年创建成为浙江首批、宁波唯一的县级全国文明城市、2020年蝉联这一殊荣,先后14次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
借此难得机会,我诚挚邀请中国网的广大网友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来到余姚、熟悉余姚、爱上余姚,与这座美丽的江南水乡,同成长、共繁荣,携手向未来!
中国网:现场聆听了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哪些方面让您印象深刻?
傅贵荣:3月5日上午,我全程认真聆听了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感受到了大国定力、大国担当、大国自信,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具体来说,有3个方面印象特别深刻:
一是深感成绩来之不易。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经济实现回升向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让“唱衰中国经济”不攻自破。二是深感前途更加光明。《报告》科学研判当前形势,可以说我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这是我们破浪前行、赢得胜利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三是深感奋进正当其时。《报告》对今年工作做了十个方面的具体部署,预期目标科学合理、政策措施精准有力、重点任务抓纲带目,为我们基层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法指导和行动指南。
回去后,我们将第一时间传达好、学习好、贯彻好本次两会精神,特别是紧密结合余姚实际,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加快争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县域样板,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网:推进改革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是余姚市2024年的工作任务,那么余姚市政府通过怎样的政策措施鼓励创新?
傅贵荣:近些年来,我们余姚始终坚持创新驱动首位战略,持续完善多元科创投入机制,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去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65%、连续三年居宁波榜首,我市居中国创新百强县第9位,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今年,我们将以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为牵引,通过“五个狠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是狠抓创新主体壮大。充分激发企业的创新主力军作用,对科创中小企业、高新中坚企业、龙头领军企业开展分级分层培育,驱动产业创新升级、企业做大做强。如对当年新申报成功的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和省科技领军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内按期申报成功的企业,我们将给予最高20万元的补助。
二是狠抓科创平台打造。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发展载体能级,实现技术研发与价值转化的良性循环。如对被认定的市级“一产业一研发平台”,我们将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补助;又如对新认定宁波级及以上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我们将分档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补助。
三是狠抓核心技术攻关。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揭榜挂帅等系列手段,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提升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如对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关键核心部件进口替代等各类重大研发攻关项目,我们分类分档给予单个最高200万元的补助;又如对单个创新联合体项目攻关,我们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补助。
四是狠抓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用好科技大市场,定期举办科技成果推介会、企业需求对接会,畅通“知产”变“资产”的渠道。如对新研发产品获宁波级及以上重点新产品认定的企业,获得宁波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项的企业,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并将技术成果转移到余姚转化的企业,我们将分类分档给予最高300万元的奖励。
五是狠抓创新生态优化。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圈。如在高端人才引育上,制定出台新时代人才强市“1+X”新政策,以最高“5个1000万”的政策力度实施“姚江英才项目”等重点人才工程。又如在科技金融支持上,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我们将给予最高500万元的科研信贷支持;对年度研发投入达到要求的规上“姚创贷”企业,我们将给予贷款额一定的贴息支持。
(本期人员:编导/佟静;记者/白璐;摄像/王一辰;后期/刘凯;摄影/董宁;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