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新中国成立75年,如何实现增进民生福祉,创造高品质生活?
 

时间:2024年9月29日
嘉宾: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民生保障教研室主任、教授 李志明

中国网: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生活水平连续迈上新台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75年来,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事业取得了哪些显著成就?文化事业得到了哪些新发展?本期节目,特别邀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民生保障教研室主任、教授李志明为广大网友解读。以下为访谈实录: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李志明教授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 (摄影:赵娜)

中国网:李教授,您好,欢迎您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

李志明:您好,主持人。中国网的网友,大家好。

中国网:新中国成立75年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75年来,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事业取得了哪些显著成就?

李志明: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发展理念,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增进民生福祉,人民的生活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可以说是持续不断地迈上了新台阶。

总体来讲,我们从一个温饱不足的状态,到20世纪末达到了总体小康,到2020年我们进入到一个全面小康的水平,确实总体上来讲是迈上了三个大的台阶。

首先是反贫困,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的解决。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一个难题。记得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可以说百姓的生活非常困苦,在城市有很多的失业人员,在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非常的低,处于温饱不足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6年,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行动,我们的贫困人口实际上在持续地减少。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3年总书记在十八洞村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在2015年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打响脱贫攻坚战之后,我们通过5年的时间解决了数千万人的脱贫问题,使得到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以及83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分别脱贫、摘帽、出列,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的解决。

关于脱贫攻坚,我本人也参与到其中,也长期跟踪研究。我曾经到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挂职扶贫一年,所以对在这个过程中全社会的投入,上至中央、下到基层的努力,我是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和直接地参与的。

第二方面就是人民的生活,75年以来可以说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方说194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50元,到了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也仅有171元,这个数值到2023年已经增长到了3.92万元,即便是扣除物价因素,也比1949年实际增长了76倍,年均增长6%。

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业优先战略深入实施。2013至2023年这11年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4亿人。在充分就业的推动下,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特别是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的拥有量从2013年的16.9辆增加到2023年的49.7辆。另一方面,我们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生态的保护,万里河山增添了山青、水绿、天蓝、土净的亮丽底色,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更加的美丽。

第三个方面是社会保障,实现社会保障安全网越织越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着手筹备建立职工劳动保险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1977、1978年我们通过劳动保险,农村的合作医疗、五保供养,城镇居民有价格补贴等等一系列的社会保障项目,客观来讲,使得全国人民的基本的生活保障需求得到一个比较好的保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因为我们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系)从原来的我们称之为国家单位保障制,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家社会保障制(转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驶入快车道,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举两个例子。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群到2023年底已经超过10.7亿人,覆盖率在90%以上。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群达到了13.3亿,再加上公费医疗人员,总体覆盖率超过95%,可以称得上是全民医保。其他的像工伤、失业等等一些保险项目,实际上覆盖人群也都超过2个亿。有了社会保险制度的这样一个覆盖,老百姓的生活就进入了一个有保障、对于未来有一种稳定的生活预期的状态。

其他的,(比如)住房保障也是覆盖范围在逐渐扩展,比如说2023年新推出了一个配售型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其他的像托育、养老等等一些社会服务也正在逐渐地完善当中。

其他方面的社会事业也是欣欣向荣。比方说,以教育为例,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国家八成以上的人口都是文盲,到了2023年底我们国家有2.5亿人接受过高等教育,还有一个就是新成长起来的劳动力,也就是需要找工作的这部分年轻人,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咱们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60%,可以说进入到了一个普及化、大众化的水平和阶段。

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民的健康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一个核心的指标就是人均预期寿命在2023年底已经超过78.6岁,这在国际上也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应该超过若干发达国家。特别是我们的疫情防控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也得到提升,这帮助我们成功地摆脱了2019-2022年年底的新冠病毒疫情的流行,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重大的奇迹。

中国网:党的二十大报告设专章论述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从改善人民生活到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党和国家对增进民生福祉有哪些新认识和新要求?

李志明: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们也是提出来,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新要求,这是我们当前对于促进民生福祉的一个最新的表述。

在党的十八大以前,党的文献和文件或者说报告当中,提到人民生活这一目标的时候,更多地用的是“人民生活水平”这个概念——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到了2015年,总书记在论述“十三五”规划有关人民生活发展目标的时候,首次提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这样一来就加入了一个人民生活质量的概念。人民生活质量是相比人民生活水平(有所)不同,要求更高的这样一个概念。

到了2018年,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又新提出来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生活品位,首次提出来叫人民生活品质这样一个概念。所以,我们对于增进民生福祉的目标要求,经历了一个从人民生活水平到人民生活质量,再到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过程)。

这三个概念还是有较大的差异。比方说人民生活水平,它更多地衡量的是民生福祉客观获得了多少,收入水平怎么样,住房面积大不大,再就是我们的保障水平、报销率高不高,更多地是从数量层面去衡量人民生活的一个实际的水准。人民生活质量是除了客观获得的多和少,实际上它加入了质量的概念,这样一来就涉及到一个主观评价的问题,对此老百姓获得了之后,他的获得感强不强?幸福感、安全感强不强?人民群众对于目前生活状态的这样一种满意度,主观评价高不高?所以人民生活质量这个概念在客观获得的基础之上加入了主观评价的内容在里面。

人民生活品质,我们可以对它进行一个分解:前面一个“品”是品位的品;这个“位”是位置的位,大致可以理解为一种档次。“质”可以理解为一种质量。所以人民生活品质实际上兼具了客观性(就是民生福祉客观获得了多少)、主观性(就是主观上老百姓对于生活状态评价怎么样、满意度高不高),再加上一些社会性,就是人民生活水平在比较语境下,它属于一个什么样的档次。

所以,人民生活品质兼具了客观性、主观性、社会性等三个方面的属性,内涵还是非常丰富的。这体现了我们当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样一个新阶段,对于人民生活的一种价值追求或者一种新期待、新期盼。

中国网: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这一章节中提到了四个方面——“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这是否是现阶段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主要任务呢?

李志明: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样一个专章,专门就这四个方面提出来(新)的要求。但是,我想说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对于这四个部分摆放位置的时候(是有讲究的)。首先是收入分配,谈的是分配制度,(要求)完善分配制度。因为分配制度是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最直接相关的,也是实现成果共享最直接、最基础的一项制度安排。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提出来的是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特别是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这是我们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就分配制度提出的一个总的要求。但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还提出来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这样一个新提法,这里面内容就比较丰富。首先,我们党是鼓励大家创富,但是前提是要建立在勤劳合法经营、创新创造致富(基础上)。我们反对的是违法垄断、不正当竞争、贪污腐败,反对的是偷税漏税、搞内幕交易,不能通过这样一些非法、违法的手段来暴富。这是我们在分配制度方面提出来一些新的改革取向。

第二个就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提出来,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连续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当中都提出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已经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但是这个比较充分的就业可能质量还不够高。党的二十大提出了高质量充分就业,就是要从原来质量不太高的充分就业走向高质量的充分就业,这是我们在就业方面的一些要求。

第三个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实际上,总书记在2021年2月26日集体学习当中,还对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第三个(重要作用)叫收入分配“调节器”,所以,社会保障体系在我们民生体系当中也是相当重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我们就社会保障体系,提出的是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公平统一强调的是各个制度、各个人群,不同区域人群之间的待遇,包括参保的负担方面要尽量在一个制度的覆盖下,再就是它的相关的制度要求也是统一的。新提出来的一个叫安全规范的要求,安全规范主要是我们的管理服务要规范,我们的基金运行包括投资要安全,再有我们要严厉打击骗保等等这样一些行为。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就“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分两块来提的。第一个是人口服务发展战略,这里涉及到“一老一小”服务为主体,为了应对少子化、老龄化,为人口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建立一个生育友好型、老年友好型甚至全龄友好型社会。第二个方面,还提出了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就涉及到一个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三医”联动。比方说,老百姓期盼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要更高一些,老百姓看病更方便一些,所以,我们要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下沉、区域分布均衡。

当然,我们的民生福祉包括但是不限于这么几个方面。事实上,教育也具有民生属性,老百姓期盼之前是有学上、现在是上好学。前面四块加在一起,这五个方面实际上也都是水平不断地在持续提升,持续地提高,有助于我们最终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这也是我们推进国家发展,这是我们推动深化改革的一个最终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我们的宗旨。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李志明教授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 (摄影:赵娜)

中国网: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人民的文化需求、文化生活和文化事业等方面取得了哪些变化发展?

李志明:我们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文化生活以及文化事业方面,确实这75年来也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记得在1949年,当时我们就提出来“文艺要为人民服务”,特别是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基本方针。在这个方针的指引之下,我们的文艺事业迎来了一个新的气象,不断的向前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文化方面的投入在明显地加大,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我小时候,(是)在一个小山村里面生活的,我记得我人生的最初6-7年当中,好像就看过一次露天放的电影。上小学之后到县城去上学,那会儿就有了电影院,我们去看电影的次数可能会更多一些。到现在,我们即便是不到电影院去,在自己家里面也都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国产电影。所以,从我个人的经历就看得出来,我们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确实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的文化强国建设也在更加地深入,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持续地提升,特别是我们的文化精品层出不穷,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持续的提升。

我记得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去看电影,那时候大学生可能更多地喜欢看一些进口的大片,但是现在咱们的大学生再到影院,更多地是看一些优秀的国产影片,这就是非常大的进步。

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出了很多书籍,比方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国家宝藏》等等,在海外也引发了热烈的反响,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认识了一个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以及为人类文明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国。

总而言之,我们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在蓬勃地发展。老百姓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得到保障,大家的选择面越来越多,大家对于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在不断地提升。

我记得在最近一两年当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旅游,特别是今年实行了“144小时免签”政策之后,很多外国的“网红”带着自己的摄像机来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这就是我们文化领域、文化战线,包括对外开放工作的一个重大的成就,这是一个集中的体现了。

中国网:随着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我们在充分肯定我国社会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现有的成就与人民对更高品位、更高质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个目标上,还存在哪些差距?还需要哪些努力?

李志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清晰地认识到了这种差距,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判断,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表明这种差距、这种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日益的增长,不仅对于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对于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也在不断地上涨,整个需要的范围是在扩充的,需要的层次也是在不断地提升,这是我们在需求端已经呈现出一个需求不断上涨的趋势。供给端,确实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制约了我们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这样一种能力。所以,它们两者——人民需要、需求跟社会生产或者社会供给能力之间,是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的,或者说是一种张力。不断缓解这种紧张关系、不断弥合这种张力,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增进民生福祉,是中国共产党人持续努力的目标,同时也是我们的工作动力,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努力地使这种需求和供给更加匹配起来,这是总体的一个判断。

我们党对这个差距也是有清醒的判断。比如,十九届五中全会就明确地指出我们的民生保障还存在短板。比如说,二十大报告当中提出来,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难题,这个难题和短板客观存在。

(下一步努力)总的思路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我们提出来的是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句话怎么理解?要在做大蛋糕的过程中、基础上努力分好蛋糕,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之上我们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最终创造高品质的生活。

另外,我们的党和政府尽最大的努力去不断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也要根据我们的经济发展和财力的实际去确定一个合理的民生发展的目标。

当然,在这其中不仅仅是党委、政府单方面的责任,咱们的老百姓、我们的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首先要来自于自己的创造,首先要来自于自己的奋斗,然后政府再尽到责任来帮助你。所以,(要)在共建、共享的过程当中,最终就是实现民生福祉的不断增进、高品质生活的不断实现。

现在,我们正在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力向前。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你、需要我、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大家一起增进民生福祉,创造美好生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中国网:展望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着力在发展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期人员:编导/采访:裴希婷;摄像:王一辰、辛栋强;摄影:赵娜;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编导/采访:裴希婷;摄像:王一辰、辛栋强;摄影:赵娜;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