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中泰建交50周年丨泰国总理佩通坦访华,“中泰一家亲”为何历久弥新?
 

时间:2025年2月8日
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周方冶

中国网: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泰国总理佩通坦应邀于2月5日至8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佩通坦就任总理后首次正式访华。如何看待此次佩通坦访华的时机?建交50年,“中泰一家亲”为何历久弥新?中泰关系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中泰两国在各领域取得了哪些务实合作成果?中泰关系的共同发展为区域的和平稳定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本期节目,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周方冶为广大网友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周方冶接受《中国访谈》专访。(中国网 杨楠 摄)

中国网:周老师,您好。欢迎您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

周方冶:中国网的朋友们,大家好。

中国网:此次佩通坦就任泰国总理后首次正式访华。外界关注佩通坦访华的时机,认为这相当微妙又独特。比如关注到,中美贸易战的紧张气氛加剧,许多国家都在谋求与中美之间的外交平衡。那么,您是如何看待此次佩通坦访华的时机?

周方冶:佩通坦总理这次的访华时机确实是比较的微妙一些,但是这次的访华实际上也是偶然中的必然。这次的时机的选择应该有三个主要的因素。

第一个的因素,实际上也是最大的因素是中泰建交50周年,佩通坦总理这次的访华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开启中泰建交50周年这个关键节点上的一个重要的安排,希望能够在今年为中泰两国的未来下个5年和10年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那么这个是在开年访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第二个就像刚才您说的,实际上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给全球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那么对于泰国这样的一个中等国家来说或者中等强国来说,它实际上是很重要的,就是要在中美之间重新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我们可以确定是泰国作为一个美国的军事盟国,同时也是(与)中国共建中泰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国家。在这种格局之下,泰国肯定还是会延续它一直以来的对冲策略,或者说大国平衡策略。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泰国的大国平衡并不是说将两个大国推到对等的一个位置上,而是希望能够通过不断地拉近与两国的关系来塑造一种对它更有利的密切的平衡。那么在这种过程中间,佩通坦首先进一步拉近与中国的关系,显然能够在与未来的对美的合作中间获得更多的筹码。

第三个,中泰在合作(打击)电诈方面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期,在这个情况下佩通坦出了重手,在打击跨国电诈的时候向中国寻求支持和寻求合作。这也是新春过完,佩通坦第一时间来华访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所以在这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面,促成了佩通坦总理的这次访华。

中国网: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习近平在会见中指出,中泰友好传承千年,“中泰一家亲”历久弥新。提到中泰关系,为什么会有“中泰一家亲”的说法?您认为,“中泰一家亲”为何会历久弥新?

周方冶:我们看“中泰一家亲”的这个提法,实际上要从三个角度来看。

第一个角度是在文化层面,首先“亲”的是文化亲。那么中泰的传统友好可以上溯到西汉时代,已经有2000多年了,使得中国文化对泰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泰国的文化有本土性,但是它同时也有多元跟包容性。最重要的两个影响,一个是印度文化,另外一个就是中国文化。我们可以看到在泰语的词汇里面有大量的中文介词,泰国的传统的文化习俗里面有很多的中国因素。

第二个是华人移民或者说大量的华人移民前往泰国,使得泰国的社会与中国有亲缘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历史上面有多次大规模的华人移民前往泰国,那么这也使得泰国的社会,实际上跟中国在华人移民问题上面是有很多的交流跟合作的。

第三个是华人移民的本土化或者说是“血缘亲”。华人移民并不必然会融入当地,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泰国华人移民融入当地社会是相对比较稳妥的,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面,华人移民跟当地的主体民族或者泰族的融合是非常融洽的。这也是就说是在整个全球的移民史上面也是少有的,就是经典案例。佩通坦总理也是华人移民的后代。

还有就是泰国的王室里面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规定,泰国王室的继承是非常严格的,如果有外国人的血统是不准继承泰国王室王位的,但是泰国王位继承法里面有规定,老挝人跟华人是属于“自己人”,不属于叫做“外人”,那么这就可以充分地说明,华人移民在泰国当地社会的融入是相当就说是融洽的,包括现在泰国国王拉玛十世的祖上拉玛四世当时就说过我是有华人血统的,我和中国非常的亲近。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泰一家亲”之所以历久弥新,就是因为有不断的文化的融合,有华人移民人员往来,以及华人移民跟当地泰族的水乳交融,这使得“中泰一家亲”真正能够历久弥新。

中国网: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中强调,以中泰关系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回首建交50年,中泰关系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方冶:应该说习主席对中泰关系的这种稳定性跟确定性方面的表述是非常精准,非常有引导性。

实际上两个词真正地概括了中泰建交50年的发展历程。确定性指的是什么?指的是中泰两国在基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基础上,推动两国的现代化道路本土化寻求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中泰两国的友好关系的发展前景这个的确定性上面是50年不变的,而且在可预期的未来也是不会变的,那么这是重要的一个确定性。

另一个是稳定性,尽管中国与不少的周边国家在总体的发展方向上是确定的,就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各国都要争取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但是稳定性就不好说了。因为随着各国国内政治的更替,随着美西方不断地插手我周边地区的形势,它会造成部分国家政府更迭,或者说叫做代际更迭的情况下,会出现两国关系的一些波动。但是泰国一直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尽管泰国的政局更迭相当的频繁,历届政府在中泰友好合作的这个问题上面,都是始终秉持了一致的观点。

中国网:中泰两国在各领域取得了哪些务实合作的成果?

周方冶:其实这个问题要答起来相当的困难。因为从21世纪以来,中泰实际上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上,是全面深化了双边关系,所以说你要说具体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成绩,我应该说中泰两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发展成绩。

举些例子来说。从经济上面来说,中泰的双边贸易中中国已经多年以来都是泰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现在中泰两国的贸易进出口总额已经超过1300多亿美元,而且还在逐年增加。

从投资方面来说,在90年代一般是泰国对华投资比较多,但是从21世纪以来,中国对泰国投资也持续增加,那么从去年已经成为泰国的第二大外资投资的来源国。如果从旅游合作来讲,那么在2019年疫情前,泰国接待全球的游客4,000万,中国就占了1,000万,而且有一个很有趣的数据是中国游客的单人的开支是要比欧美游客高,也就是说中国游客不仅人多,而且花钱也不少。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泰国现在也在寻求产业结构升级,那么中国对泰的投资不仅仅只是说是资金在增加,而且这些资金的含技术量也在迅速地上升。现在泰国对华合作里面的新能源,包括新能源车,包括人工智能,包括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方面都在迅速地增加。

这两年就是说开展得比较快的还包括扶贫开发,包括水资源,包括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包括应对跨境犯罪,这些都是中泰当前正在取得迅速进展的一些重要方面。

再一个中泰高铁的建设现在已经正在进入第二阶段,佩通坦总理来华前一天,泰国正式批准了中泰高铁建设第二期。我们要知道,泰国在疫情期间经济受到了重创,所以说在这个关键点上面,泰国政府能够把这个预算批下来,实际上是不容易的事情。

中国网:我们知道,去年中泰两国实施互免签证政策,助力双向旅游发展。但是在前段时间,一名中国演员在泰国失联引发赴泰旅游的担心。而在佩通坦访华当日,泰国政府对泰缅边境实施“断电、断油、断网”的措施。外界认为这个行动的时间点颇具戏剧性。您认为,这在释放什么信号?此举能否重拾中国游客对泰的安全信心?

周方冶:在跨国电诈这个问题上面,对于泰国来说,它也是受害国。实际上有一个数据从2022年到2024年,泰国国内因为电诈,受害者实际上达到了50多万,受到直接的经济损失达到600多亿泰铢,如果换成人民币大概120多亿人民币。那么对于泰国来讲,它对泰缅边境的电诈这些跨境犯罪问题,它实际上是一直都有关注,也一直努力在国内进行打击的。但是因为泰缅边境的电诈,位置是处于缅甸一方,在这种情况下,泰国如果想要跨境进行执法的话是相当困难的。所以说在跨国电诈的这种跨国犯罪的打击过程中间,是需要多国合作。但作为一个中等国家,泰国所能做到或者它的影响力实际上是相对有限的。

那么这一次的“王星事件”,实际上是引起了中国方面和泰国方面共同关注,实际上缅东妙瓦底这次的电诈问题,它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现象。实际上从当年杜特尔特打击菲律宾电诈,从洪森打击柬埔寨西港电诈,然后去年我们打击缅北电诈之后,实际上是养大了妙瓦底的电诈的规模,大量的跨国犯罪分子开始聚集在妙瓦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泰国实际上在妙瓦底,前期也断电断网断水过,但是老挝还在给缅甸输送电力,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单方面形成打击是不够的,所以下一步中泰很可能还会与其他周边国家,包括缅甸、老挝、柬埔寨共同联手,在澜湄合作的框架之下,或者在东盟合作的框架进行跨国的联合执法的打击,而且要常态化。

我相信中国游客未来前往泰国的这种安全感一定能够得到恢复。

中国网:作为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东盟国家,泰国在中国与东盟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泰关系的共同发展为区域的和平稳定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周方冶:从东盟建立的时候,它是老东盟六国,也就是在海上东南亚国家,包括比如说是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这些国家。然后在中南半岛上的半岛国家只有泰国一家,也就是说泰国从东盟建立之初,实际上扮演的就是一个中介者或者说一个协调人的作用。

在现在的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中间,泰国实际上发挥的这个积极作用也主要是这个协调人或者说是中间人的这么一个作用,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实际上中泰的合作在有效化解和稳定南海局势方面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的。在南海问题上,泰国一直能够秉持相对中立和促和的作用来稳定局势,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这样的一个传统安全之外,泰国在增进政治互信,促进经济合作,以及共同稳定周边的工作中间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包括我们说疫情期间,中泰在医疗方面的合作,尤其是疫苗方面的合作,实际上为东盟共同抗疫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后面来看,包括中泰两国在宗教问题,在环保问题,在扶贫开发等等方面的这些合作,对于中南半岛的周边国家,以及对于整个东南亚的促进和平发展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网:习近平主席在此次会见中指出,双方要继往开来、携手前行,推动中泰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更好造福两国人民,更多惠及地区和世界。您认为,面向下一个50年,中泰命运共同体建设如何走深走实?

周方冶:在我看来应该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层面我觉得是“三通”。第一个是“硬联通”、“软联通”跟“心联通”。实际上从“硬联通”来看,现在最基本的就是一个中泰高铁的继续推进。那么随着中泰高铁的建设,跟中老铁路关联,那么就形成了中老泰铁路,那么这就会为中南半岛形成一条联通中国和中南半岛的大动脉,它在人流、物流方面会形成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硬联通”还不仅仅只在于交通上的联通,那么现在习主席也提到了,我们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推进数字化的联通,我们还要进一步推动网络的联通,我们还要推动高速公路,包括未来的海港的各个方面的联通。那么在这种“硬联通”的基础之上,我们第二步要做的是“软联通”,更多的是制度化的联通。包括去年中泰实施免签,实际上已经为“软联通”开辟了一条重要的发展道路。

未来中国对泰的投资的便利化,包括贸易的便利化(需要加强)。现在中泰之间的跨境电商发展得非常迅猛,但是中国的产品能够在泰国得到当地的认可,这个是不是符合当地的这个销售的规则,这个上面是需要进一步合作的。

包括佩通坦总理这次来华要签署的谅解备忘录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泰国产品在中国得到合格评定认可的一个工作。泰国产品在中国销售必须要符合中国的质检规定,但是这个质检规定如果中泰两国之间能够互认的话,能够省去商家很多的麻烦,这个就是“软联通”的一些基本操作。那么后续还有很多“软联通”的工作需要进一步改善,这些叫做非关税的贸易壁垒要拆除掉。

第三个是“心联通”。“心联通”非常重要,泰国现在也正在经历一个代际更迭的发展过程。泰国过去几年出现了不少年轻人跟中老年保守派的冲突。那么在对华的情感、对华的认知方面,泰国的新生代实际上是还存在需要去进一步的交流和合作的发展空间,这些方面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那么这是“三通”的方面。

第二个层面在中泰合作方面,我们需要提质升级。过去我们谈到中泰合作很多谈到的是贸易,谈到的是投资,谈到的是人文交流。那么未来,中泰的合作很重要的一个关节点就是在产业链供应链方面需要携手合作,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那么佩通坦总理去年在上任的时候已经明确提出来,泰国未来的发展要克服中等收入陷阱,要解决当前泰国未富先老的老龄化问题,必须推动泰国的产业结构要升级、要改造。

在产业方面,泰国曾经是全球的第十大汽车生产国,但是现在泰国传统的油车的竞争力在迅速衰退,现在泰国希望能够搭乘中国经济的顺风车,通过新能源车的这条赛道弯道超车,能够重新回到它当年的汽车生产大国的荣光时代。所以现在包括比亚迪,包括长城都已经在泰国设厂,在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

那么佩通坦总理这一次来华访问,实际上也是希望能够为未来五到十年中泰的产业结构升级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包括人工智能,新能源车,包括数字化转型等等方面的合作,使得中泰的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第三个方面实际上是中泰两国的合作还需要有更好的地缘环境和外部环境,包括中南半岛的澜湄合作,包括中国-东盟合作,以及包括现在已经正在迅速落地的RCEP合作,那么这些合作都将为未来的中泰合作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更好的成长空间。

在我看来,这三个方面实际上就是中泰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前景。

中国网:好的。感谢周老师给我们分享您的精彩观点。

周方冶:好的,谢谢主持人。

(本期人员:编导/主持:裴希婷;摄像:刘凯 王一辰;后期:刘凯;图片:杨楠;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收起>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编导/主持:裴希婷;摄像:刘凯 王一辰;后期:刘凯;图片:杨楠;主编:郑海滨)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