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重温万隆精神
发布时间:2025-04-17 16:55:3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中国网4月17日讯 (记者 白璐)1955年4月18日,由29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参与的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这是刚刚摆脱了殖民统治的亚非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第一次集体亮相。万隆会议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形成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鼓舞着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拉开了南南合作与不结盟运动的序幕。

今年是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目前,世界格局加速演变,多边主义遭到威胁,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温万隆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纪念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举行。来自多个亚非国家的专家学者、驻华使节参加会议,围绕万隆会议的时代精神与现实意义展开深入研讨。

“纪念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

·万隆精神历久弥新 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宝贵财富

二战之后,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在亚非国家蓬勃兴起。新独立的国家逐渐意识到,唯有加强交流与合作,才能捍卫胜利的果实。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印度及缅甸五国领导人共同倡议于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亚非会议,以推动亚非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共同抵制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于是,来自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冲破了冷战铁幕,第一次召开了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载入史册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赵志敏指出,70年来,万隆精神以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形成的十项原则被载入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文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的认同和遵循,成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制的历史标杆。今天,中非合作论坛、金砖国家、上合组织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无一不是对这些精神和原则的践行与延伸。

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表示,万隆会议呼吁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新秩序,有力鼓舞了亚非不结盟运动和非殖民化斗争。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表示,万隆精神是“全球南方”国家乃至整个国际关系领域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国际秩序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节点回望并纪念万隆精神,既是对历史经验的传承,更是在挑战面前作出正确抉择的重要参考。

·“全球南方”的群体性崛起与挑战

一段时间以来,南方国家代表着“贫穷”“落后”“边缘”。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社会发展与深化南南合作成为南方各国政策关注的焦点。21世纪以来,随着南方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格局已发生明显的变化。代表“全球南方”声音的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实现扩员,共建“一带一路”收获累累硕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同......

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大使于红表示,70年来,亚非国家通过艰苦奋斗,逐步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成为充满活力和韧性、引领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东盟共同体持续发展,非盟大力推进一体化建设,亚非国家合作谋发展,“全球南方”卓然壮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亚太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许利平指出,2023年,“全球南方”国家经济增速为4.2%,高于发达经济体的1.7%;“全球南方”国家人口的全球占比为86%,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超过四成,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八成……“全球南方”已经成为推动全球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伴随着“全球南方”的群体性崛起,南方国家已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力量,这些国家寻求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拥有更多的代表权,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公平的国际秩序。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楼春豪指出,“全球南方”的群体性崛起已经成为世界格局变化的鲜明标志。但不少南方国家仍面临转型压力、债务危机、通胀压力、数字鸿沟等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广大南方国家应该弘扬万隆精神,以南南合作撬动南北合作,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索马里驻华大使和丹·奥斯曼·阿布迪表示,“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是大势所趋,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尽管目前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已经瓦解,但不合理的旧的经济秩序仍然存在,以经济兼并、文化灌输等为特征的新殖民主义也须引起警惕。面对霸权主义、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沉渣泛起,广大亚非国家应继续践行万隆精神,延续不结盟运动,通过深化南南合作提升国际话语权,成为自身未来的塑造者。

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指出,当今世界地缘政治分歧加深,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万隆会议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呼吁仍任重道远。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国需进一步深化南南合作,加强区域互联互通,改革全球治理结构。

·万隆精神的时代内涵

70年前,万隆精神为国家间的差异共处提供了历史答案。而今天,人类又一次来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丛林法则、保护主义、孤立主义盛行。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我们需要为万隆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从而为南方国家破解当今的时代困局提供新思路。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重要主张所蕴含的共商共建共享等原则正是对万隆精神的时代化表达。

赵志敏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万隆精神一脉相承,为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框架,其中强调的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等原则,正是万隆精神的核心要素。

周浩黎大使指出,中国是全球创新和发展的领导者,也是南南合作的主要推进力量。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有力推动全球互联互通和共同繁荣。印尼愿同中国及所有“全球南方”国家携手,向着更加公平、包容和进步的全球社会共同迈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刘卿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万隆精神在新时代的注解和延伸。万隆精神是“全球南方”团结的历史基础,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是“全球南方”合作的指导原则和最终目标。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