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访谈 | 外国使节看中国 | 专家学者 | 名人名家 | 商界精英 | 人物故事 | 网上直播 | 视频中国
 浏览中国网栏目

从政策组合的变迁看当前中国经济形势

中国网 | 时间: 2008-11-26  | 文章来源: 新华网

10年政策组合的变迁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会议认为,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

这是中国政府近10年来首次提出要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上的一次重大转向。与此同时,财政政策也由“稳健”转为“积极”。申银万国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认为,货币和财政政策基调的双双调整标志着宏观调控开始全面转向扩张,保增长已明确成为下一阶段国内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宣布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未来几年中国抵御危机冲击,保持国内经济增长,奠定了重要基础。此种政策组合一直持续到2004年。

2004年底,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稳健政策),并提出在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时,要充分体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此种政策组合一直持续到2007年。

2007年底,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以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然而,到2008年下半年,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散和渗透,货币政策已经不再提“从紧”或者“适度从紧”。据公开信息显示,从9月份以来,央行已连续在2个月内降息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次,并降低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对银行信贷也已不再实施硬性约束,货币政策松动迹象明显。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从政策组合的提法来看,即使在1998年对货币政策的表述也仅为“稳健”,预计此次“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比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更显力度,有利于迅速提振市场信心。

三重压力下中国政府审时度势的明智选择

据悉,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除了确定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外,还初步匡算了投资规模。会议称,为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还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室主任彭兴韵认为,从目前已经公布的措施来看,明显比10年前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采取的政策力度更大。当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加大了国债的发行力度,但并没有明确提出要投入多大规模的资金。这一次不但明确了要在哪些方面投入资金,还估算出了具体规模,反映出上述措施的出台有种“时不我待”的意味。

巴曙松认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当前更加开放的环境下,中国经济受外部冲击的影响较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要大。这其中既包括更大的资本流动规模、更大的外汇储备,也包括对于出口更高的依存程度。有关数据显示,1998年,中国经济的出口依存度只有18%,到2007年,这一比例已上升到38%左右。

据记者了解,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已出现明显下滑,虽然对欧洲出口的上升一度弥补了这一回落,但目前人民币对欧元已经有了大幅升值,同时欧洲经济也开始走入疲态,因而2009年出口的明显下滑已成定局。这些必然会对未来的经济增长构成挑战。

此外,令政策组合出现重大转向的另一个原因是,宏观经济增速回落过快。数字显示,2007年2季度时GDP增速还保持在12.2%,到2008年3季度已迅速下滑至9%,4季度考虑到奥运因素和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因素,增长速度可能会有所恢复,但是从总体趋势看依然呈现快速回落趋势。

为防止经济过度下滑,中国政府出台了10大政策措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巴曙松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在经济面临3重压力下审时度势的明智选择。因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实际上已经不单单是次贷危机的压力,8年经济高速增长后的周期性回落,30年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转型的压力等等,都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挑战。

他认为,由改革开放带来的出口增长,作为支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人民币升值因素等开始出现调整,再加上经济经过8年的高速增长后不可避免地出现周期性回落,最后再遇上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才使得中国经济在9.9%的高速增长下,微观层面仍然感受到较大的困难。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396 (200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