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2024绿色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横琴举办。大会由IFCE绿色新基建研究院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供给与绿色消费专委会协办。作为大会主席,IFCE绿色新基建研究院院长、国家信息中心原党委书记、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杜平在大会上做主题演讲。演讲全文如下:
推进算力绿色化、高效化、高质量发展
杜平
算力涵盖数据存储、信息计算和网络传输三种能力,共同构成新的数字生产力即新质生产力,现在正进入一个绿色化、低碳化、智算化高质量进程加快的新时期。
第一,我国算力供需缺口仍然较大。
这是具有客观规律的基本判断。其根本原因在于,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步伐加快,必然带来异构化、多模态、超并发数据的几何式增长,而这些海量数据资源转化为要素加快资产化价值化变现,则必然需要满足对数据进行快速、安全、大容量、低延时的存储和计算能力,故保障算力特别是智算能力的可持续供给就是一个大课题。
至少已经显现3类新的应用场景,都将催生巨大的排浪式算力需求。
一是人工智能广泛深度应用。如各类生成式大模型(GPT/GPPT4o,S0Ra,及其Maas服务业态)、机器人、具身机器人、AI智能体等等,正进入谋求快速精准匹配应用场景及其寻求成熟商业模式的阶段,导致高智算能力的供需缺口急剧拉大。
二是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加速场景落地。如,智能交通特别是无人驾驶交通、低空经济、城市数据底座、空间位置及导航融合场景服务、全域公共安全监测预警及应急管理智能化体系、网络空间安全,这些都需要提供高可靠算力弹性扩张能力予以保障。
三是3D、8K、数字人以及元宇宙等新业态兴起。这一赛道的技术供给如VR、AR、MR和区块链、AI、大模型已经基本成熟,技术转化商用也从试验试水走向小规模、专用场景应用阶段(如在电商、广告、文旅、游戏及工业设计等领域)。显然,这类可视化设备+AIGC内容生成的沉浸式体验型商业业态,都需要大规模智能算力支撑。
当然,最新数字科技从研发到实验到成果转化过程中,其自身也要消费巨量算力,如高制程集成电路、空天地通信传输、千兆全光敏捷网络、窄带物联网、5代和5代半移动通讯、中低轨通讯卫星、云计算及数据库、大数据、区块链、泛人工智能等等。
基于上述,我们应提高预见性和远见性,不要轻易地被如GPU网卡、算力租赁价格下降等短期现象所动摇。当务之急是有效缓解如优化算力布局结构、提升算力技术保障水平、完善算力供需市场机制等问题,尽快转入算力可持续高质量增长轨道。
第二,算力调度和交易平台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新标签和新业态
算力的发展已经显现两个基本特征,并且都必然是形成于平台化又成熟于平台化。
一是算力具有新技术集合体特征。算力既是可集成数字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通信、新一代互联网、高技术工程实现等高技术的综合性、交叉技术体系。同时,算力与数据和算法相融合,也正在形成集计算机软硬件一体化能力x高速宽带网络传输能力×数据资源要素化配置能力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
二是算力具有新业态融合特征。即算力正驱动并支撑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实现高度关联和协同发力,是形成所谓算力经济发展的主体。既可以融合贯穿设计、投资、生产、运营、服务各个社会生产再生产环节,也可以拓展数字政府、数字商务、数字贸易、数字生活、数字化生活等各个应用场景,有效助力数据要素放大、倍增、价值实现的乘数效应和乘数效益。
适应形态变化,需要进一步优化、丰富和升级算力平台的作用和功能,逐步增加算力平台的可调度可交易功能,这具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通过算力调度交易平台,及时引导算力供需弹性平衡、促进形成价格发现机制、驱动最新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算力安全、稳定、可信保障能力应用,最终形成数据要素价值化导向下算力可调济、可调度和可交易等商业闭环。最终,依托算力平台面向全社会提供SAAS化和MAAS化服务,加快形成算力经济高阶服务新业态。
下一步,安全快速可持续地推进算力产业化与平台化生态体系建设,应至少突出以下4个方向。
一是算电融合。即数据中心建设运营与绿电规模化就地消纳互为条件、协同发展,做大做强绿色算力发展业态。
二是算网协同。即数据中心与现代通信网络协同建设运营。算力必然依托各类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功能而存在,在点上,是各类数据中心、智算中心、超算中心、边缘计算终端发挥最大功效的关键,在面上,也必须通过高安全高宽带光纤网络来支撑云计算服务和算力输出及调度。
三是软硬一体。即以算力平台建设运营为核心,集成计算机和服务器设施、云网边端网络等基础设施和数据、算法及软件于一体的先进计算集群(新型智算平台)。这是缓解我国当前人工智能与生成式大模型发展困境受制于GPU卡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我国未来建设智算+超算+边缘计算基础设施的基本配置。
四是算即服务。即借助算力来赋能千行百业和各自然人,形成一类新型算力应用服务业态(包括Iaas、Paas、Saas、Daas和Maas等各类服务业态),不断充实和丰富算力可以决定一切的内涵和外延。
建设运营新型的算力生产及其算力调度和交易平台体系,特别需要强化统筹规划与充分调动全社会资源相结合,切实尊重市场规律,持续开拓创新体制机制及其政府预期管理水平。
第三,有效推进算力供给侧和消费侧结构性调整和优化
一是算力供给区域结构。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包括真正落实落地如新增算力向国家枢纽节点集中,新建算力主要利用绿电,新增算力工程鼓励支持东西部对口联建,以满足需求为导向发展算力飞地等等规划要求。
二是算力建设投入结构。重在引导社会资金和境外资金加大建设投资力度,扩大绿电建设及并网领域市场准入,支持发行REITs(基础设施信托基金)融资渠道,鼓励围绕先进智算集群组建投资运营联合体和银团投资组合模式。举全国之力、行改革之策,尽快攻克可处理高并发多模态高智算能力芯片和高制程芯片生产技术和关键工业软件。
三是算力发展技术结构。如算、电、网、用一体融合技术,Al+集群化先进计算集群技术,算力+可信网络空间技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原型技术实验场和算力网安全应用技术实验场,可提供第三方服务的算力网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四是算力消费侧市场化配置结构。建设运营市场化按需收费的算力服务平台和交易平台,鼓励面向中小企业发放算力券、运力券、补贴等,创新算力租赁+AI赋能生态化平台发展(如提供算力与Maas服务协同发展),引导发展算力跨境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