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经历着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竣的挑战,国家、企业、个人该如何规避风险筹划未来?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迅速出台了扩大内需十项举措。我们应如何理解并实行这些措施?扩大内需的政策又将为中国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挑战带来什么影响?“中国访谈”频道邀请经济学领域的八大专家为您解析!
| 中国网首页 | 网上直播 | 中国访谈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访谈 > 扩大内需与危机下的中国经济 > 经济危机专家访谈
中国经济发展30年周期表
四万亿投资蛋糕怎么分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键词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汪洋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8日-1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为2009年的经济工作最终定调。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和国内经济急剧下滑的大背景下,“保增长、促发展”成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题。会议还透露出哪些信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张晓晶做进一步解读。

进入现场访谈:张晓晶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键词>>>>

五大亮点引人关注

中国网: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哪些亮点,最吸引您的是哪部分内容?

张晓晶: 第一个亮点,要把困难估计足,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雷曼兄弟倒闭之前,我们对于整个经济形势的判断可能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悲观。但是现在形势的演变,特别是11月份数据的出台,使我们对于整个形势的判断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二个亮点,要全方位关注就业问题,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全方位地扩大就业。实际上就是把经济上遇到的困难,特别是因此带来的就业困难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关注民生首先就要关注民众能否就业。

第三个亮点,对于农民工以及农民持续增收的问题特别关注。会议里提到了一句话,“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出现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一方面是因为经济下滑、企业倒闭,大批农民工返乡,我们要关注这个群体。第二,农民增收有问题了。因为现在所有的能源、原材料、粮食等各方面的价格都在下跌,所以农民的增收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如果很多农民工返乡,农民所能获得的非农收入也大幅下降。这部分群体为什么受到了那么高的关注?是因为在经济困难时期,经济不好的时候,这部分低收入人群是受冲击最大的人群。

第四个亮点,我们辩证地看待这次金融危机和国内的金融发展。我们强调,即便有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不会改变中国现在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非常重要的判断。我们一直认为,中国现在处在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时期,金融危机出现后,我们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会不会发生根本改变?答案是没有,这是很重要的判断。 第二点,别人因为金融危机出问题了,我们还要不要金融?我们仍然要积极地发展金融,当然金融监管也要跟上。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至少我们要从一个积极的层面来总结这次危机的教训,而不是说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都扔掉。

第五个亮点,人民币的币值问题。会议提出要保持币值的稳定,而不是像外界传的要通过大幅贬值刺激出口,或者通过大幅升值来刺激内需。币值保持稳定,对中国、世界都有非常大的好处,这是亚洲金融危机时我们积累的重要经验。当然,币值基本稳定,并不意味着它不动了,而是说我们可能会有这样那样上下的波动,这是很正常的。但是,给大家一个币值稳定的基本信心。

人民币币值在合理波动范围

中国网:会议上说,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怎么理解“合理均衡”?

张晓晶:这给我们的币值稳定提供了较大空间。因为合理均衡的事情由很多因素决定着,除了市场因素,还有非市场因素。应该说,我们解读现在的汇率波动时,有更多的空间来解释。比如最近大家看到,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有所贬值,这也是很正常的,它是在合理的正常水平范围内的波动。我的理解就是基本稳定,不要太多谈合理、均衡。因为这是有太多因素决定的,模型也解决不了。

4万亿属于财政赤字安全范围

中国网:会议提到,我国的“金融体系总体稳健,财政赤字规模较小,外汇储备充足,国内储蓄率较高。”现在国家拿出巨额资金拉动内需,银行降息,这些举措会不会影响我国金融体系现状?

张晓晶:应该说没有太矛盾的地方。我们的金融体系要在动荡时期保持稳定,除了储蓄率相对较高,还有其他的因素。现在的降息措施,会不会导致储蓄分流?大家是不是不把钱存在银行了?这种担心没有太大必要,毕竟在一个经济金融动荡的时期,现金为王,大家知道拿了钱比什么都好。所以在这个时候,即便利率有所下降,实际上不会在很大程度深冲击我们的储蓄,应该没有太大的影响。

当然,财政方面我们采取了这样的措施,4万亿也好,地方政府18万亿也好,当然会使得财政赤字有所上升。但总体来讲,中国的财政赤字的比例相对还是比较低的,财政部也说了,大概在明后年我们都不会超过2%、3%,这是一个安全的区域。所以这方面也不需要过度担心。

扩大内需应是中国发展长久之计

中国网:现在提出要把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要相结合。您对这一点怎么看?

张晓晶:这个当然很重要。前段时间我们一直不断地讲扩大内需,其实我们在促进外需方面仍然在做工作。比如我们提高了3000多种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现在我们还有进一步的措施来支持出口。这个都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一个经济的发展,GDP的增长需要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显然,投资和消费作为内需,出口作为外需,都是很重要的,只不过目前我们的重点是放在了内需上,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外部受到了重大冲击,我们的外需要扩张的话,遇到的障碍会更大,所以我们现在要把重点放在扩大内需上。

另外一个层面,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过去三十年我们的经济增长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有很多问题。这里的问题在于,我们的GDP增长和老百姓的福利提高是不是直接相关的?老百姓的福利要提高,直接体现的就是消费增长。我举个数字,中国的消费占GDP的比重只有40%左右,美国占70%左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人家的增长速度没有那么快,但是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好。所以回到中国的情况,我认为我们扩大内需和消费需求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而不仅仅是这几年我们要摆脱危机,要走出这样的困境才采取的措施,这应该是一个长久之计。从这个角度,我认为外需和内需还是要以内需为主的,而内需要以消费为主。

2009年金融市场发展困难

中国网:这次会议会对明年的股市、楼市有什么可以预期的影响?

张晓晶:我个人认为,明年整个的经济发展态势相对来说可能是比较困难的,甚至是最近几年最困难的一年。这是一个大的形势。当然,这个大的形势也会决定我们的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相关的金融市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大背景。目前来看金融市场的波动也好,房地产市场的尴尬状态也好,都和大的形势有关系。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现在的经济发展前景不太确定的,所以大家会存在心理上的波动。总体来讲,很难说有太好的行情。

名词解读:在这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涌现出了很多新的名词,应如何理解?这些新名词具有怎样的含义?

结构性减税

张晓晶:结构性减税肯定不是统一的,不是所有的方面都减,是在某些方面。比如在生产者方面,我们减少增值税,从生产型到消费型的转换,实际上这方面的减税会达到1200亿,这是总体的测算。这就是一个结构性的减税。

第二,对于消费者来讲,作为居民个人,很可能现在也还在酝酿个人收入调节税方面应该怎么考虑。比如个税起征点是不是有所提高,累计税率是不是有些变化,这就是结构性减税。当然,我们再扩展一下,可能也包括税,也包括费。有些费我们可能也不收了,那么可能都是集中在一起。实际上,就是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以及减轻居民的负担。

最终消费与中间需求

张晓晶:最终消费需求就是最终能用的东西,比如看电影、买电脑这些消费都是最终消费需求。中间需求,比如生产汽车,要购买钢材,这就是中间需求。修路需要水泥,水泥就是中间需求。不能进行直接消费的需求就叫中间需求。

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生产了很多汽车,需要很多钢材,是不是就可以说钢铁业很繁荣了?如果没有最终需求,汽车卖不出去怎么样?中间需求就没有意义了。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逻辑关系,只有有了最终的消费需求,才有可能带动中间需求。

货币政策反周期调节和保障流动性供给

张晓晶:所谓“反周期”就是说我的日子不好的时候,你要多给我一点;日子好的时候,少给点也行。但是金融政策更多的时候是顺周期的,这是金融市场的特点。为什么说银行嫌贫爱富?这就是顺周期。我越是有钱,比如我的企业在困难的时候没有钱,但是我的企业资产质量好,银行就不断地给你贷款,这叫做“爱富”。我没钱,我想做个企业,银行一看你这么糟糕,不会给你钱,这叫“嫌贫”。这就是顺周期,你不行了,我就不给你。

反周期是中小企业遇到大困难了,但是我并没有好的信用记录,因为是中小企业,你搜集不到那么多的信息,但是中小企业要技术创新,要给他们一些信贷支持,尽管他们连抵押也没有,也要给予他们信贷支持。这叫反周期。

保障流动性供给就是说我们企业的流动资金也好,市场的流动性也好需要有一个宽松的货币环境,能保障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