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忠允诚 至精至爱
——访解放军总医院军医伉俪田牛与罗毅教授

中国网 | 时间: 2011-10-24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田牛:俯首甘为孺子牛

在田牛教授家的客厅里,摆放着一尊神气活现的牛雕塑,牛的特性,牛的精神,都令人联想到鲁迅先生说的话:“我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有趣的是,田牛并非他的原名,他原名叫田大年,参加工作后决心做人民的“孺子牛”,遂改名为田牛。

田牛,1925年出生,1945年参军。194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自1947年起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研究员。1991〜2002年任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组长。他是放射病学、微循环学专家,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资深专家、名誉主任委员。

田牛曾任长春第一军医大学讲师,1956年入苏联基洛夫军事医学科学院学习,获副博士学位。他在1959年“关于甲状腺功能状态对创伤休克发病中的作用(俄文)”获前苏联军事医学科学院一等奖。1959年回国后,历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员、二所副所长。解放军总医院微循环中心研究员,总后勤部卫生部医学科技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标准委员会委员。

他1962年提出了“中度急性放射病治疗方案”,1963年担任国内第一次急性放射病病例的抢救组组长,参加救治4例重度急性放射病患者获得成功,并研制了急性放射病的分类诊断图,立一等功。1973年具体领导、主持恶性肿瘤病人在放疗过程中受到意外照射病人的救治工作,均获成功。获得一些新的认识。

他综合核试验、实验室研究结果、事故病人的数据,提出急性放射病的分型(肠型、脑型、骨髓型),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分度(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急性放射病的治疗原则和综合治疗方案,恶性肿瘤病人分割多次全身不均匀照射的损伤特点,实际等效剂量的推算公式,急性放射病的早期分类诊断标准和诊断图,有指征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等纳入国家标准“事故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中(GB8280-87)。

提出“狠抓早期、主攻造血、兼顾极期”被认为是急性放射病治疗研究方针。自1964年开展微循环。通过深入研究与探索,田牛教授阐明了各种急性放射病的23个脏器、组织的微循环损伤特点及修复规律,提出了改善微循环障碍的治疗原则及不同脏器微血管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的观点,提出要从实质细胞、微循环,间质三方面综合诊断脏器的辐射敏感性,从而对国际公认的有关辐射敏感性的Bergonie-Tribonden定律作了重要补充和修正。在国内外首次得出“不同脏器微血管的敏感性不同,照射后骨髓血窦改变最为严重”。1984年首次提出器官可分类为分隔型器官和混杂型器官;阐明了器官微血管的6种构型。在国内外首先全面地阐述了微循环的定义。率先提出了甲襞微循环、球结膜微循环综合定量评价方法;确定了综合定量评价的数学模式;建立了8个部位的临床微循环观测体系和无损伤的甲襞毛细血管压测试等8种方法,形成临床微循环的测试技术系列,使临床微循环观测形成了初步完整的体系等,已写入《中国军事医学史》。

田牛教授先后出版了《微循环》、《辐射微循环学》等12部专著,其中3部系一人专著;2部先后获北方10省、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他的《微循环学》专著达140万字,历时7年,数易其稿,付出了他无数的心血。



田牛教授主要成果包括中央卫生部乙级成果奖、总后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他荣获一等劳动模范,荣立一等功和二等功各1次。获得“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相结合的标兵”,中央军委授“独立功勋荣誉章”、三级解放勋章,并被解放军三总部授予“从事国防教育事业20年荣誉证书”,被国家教委授予“从事高校科技工作40年荣誉证书”,被解放军总医院授予“杰出贡献奖”、一代名师等。他曾先后当选为第四届全国青联委员和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近10年,田牛教授一直亲自进行多器官组织通道的电镜观察。

罗毅: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纵观罗毅教授的从医经历,可以看出她非常注重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收获的本领,这也使她凭务实作风在学科领域创造了多项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于中国访谈

  智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国际友人做客中国访谈,解读政策法规,阐释新闻热点,讲述世界风云,倾诉人生故事。秉承权威、人文、开放、深入的原则,为网友展现不同人生的精彩历程。
中国网地址:
中国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
邮编:100089

访谈热线

如果您想做客中国访谈,嘉宾请联系:
电话: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传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网友可进入论坛直接参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