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在无硝烟的战争中
——专访北京环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雪华

中国网 | 时间: 2012-01-05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记者 / 柳灿若 钟膳蔚

 



 


“阳光洒满万物生,冬意浓浓暖人心”,十一月,北京已入深冬,早早的,暖暖的太阳已经开始照射大地,让这样的冬天,偶添几分暖意。今年是中国入世10周年。10年风雨,10年兼程,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中国网》记者走进环中律师事务所,采访了王雪华律师。

透过会客厅的窗户,美丽的鸟巢和蓝色的水立方一览无余,在北京这样的城市,难得有如此养眼的地段。“天道酬勤”和“谦慎朴诚”两块牌匾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异常有力度。

传奇般的求学“故事”

十几年前,李宗盛的一首《凡人歌》,被世人广为流唱。今日活跃在国内乃至国际律师界一线的王雪华律师,带我们走进了他那平凡却又传奇般的律师生涯。

王雪华出生在江苏南通一个军人家庭,父亲和哥哥都是军人,或许受从小的家庭影响,让这个调皮的孩子养成了坚毅、果断、正直的军人风范;母亲的善良、勤劳和踏踏实实,让他耳濡目染,养成了淳朴的性格;贫困的家庭,让他从小就知道家庭的不易;学习的努力,让他品学兼优;父亲的“狠心”,让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男子汉。这一走,就是几十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打开了长期闭塞的大门,涉外的重点大学也开始复校,中国在国际贸易、对外经济合作交流方面急需专业人才,1980年,聪慧过人的王雪华在年仅16岁时凭借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当时有“中国哈佛”之称的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三系对外贸易专业(1984年更名为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了实现祖国四个现代化,为了国家的强盛”这个学习目标,从踏入大学开始,就清晰地印在王雪华的心中。

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王雪华提到最多的两个词,“招你们来,就是培养中国高级的对外贸易管理人才和干部”,时任的校长是这样对他们讲到的。传奇的人生,就此开始。

“我很幸运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才培养’成为最迫切的任务,尤其是涉外人才的培养。国家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资金,为我们聘请了受人尊敬的大教授、大学者,我的导师沈达明教授、冯大同教授就是国际贸易法的前辈,沈达明教授精通五门外语”,王雪华非常自豪地说,并回想着学生时代的自己。谈及王雪华大学时代的教师,不得不提及冯大同教授,他是王雪华的恩师,有着非常深厚的中国和国际法律文化意识,并且胸怀宽广,这为王雪华将来的成功提供了很好地学习法律的优势和便利。

因为有需求,所以才接触,经验和需求总是在实践中总结和发现的。王雪华在中国纺织品进口贸易公司一年工作实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涉外的国际交流中,法律是至关重要的。“公司投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营销等,与国际私法都有很大的联系”,王雪华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地讲述着。虽然,公司想让其留下,但,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在国际商法系(现在的法学院)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至此,法律职业在他心中已经开始萌芽!

研究生这个词,在那个年代,是一个“奢侈”的名字,王雪华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脱颖而出。“那时候,我们国际商法专业研究生师资大部分是中国著名法学教授、美国法学教授、高等法院法官或高级律师,他们可都是才学渊博”,每每提到自己的大学教师,王雪华总是“手舞足蹈”地讲述,记者心中也随着产生了涟漪。

王雪华的求学生涯看似一帆风顺,却也不缺乏小插曲。当时我国在对外贸易和涉外方面人才缺乏,或许是由于王雪华的优秀,使得院系不舍其跨系,但或者也许是当时的政策不允许跨系,这给了一心想要进入国际商法系的他重重一击,“怎么办?”这是他当时想到最多的三个字。

“寻求帮助”?可是那些大教授,会见你吗?王雪华心里泛嘀咕,不知道是否该寻求外援。最后,王雪华鼓起勇气,找到自己后来的导师冯大同教授,请求他的帮助。或许是王雪华的诚恳和坚定打动了这位让人敬畏的大学者、大教授,但或者也许是他本就应该属于这个国际商法专业。几经周折后,王雪华,如愿成为国际商法系的一员,并于1988年取得了国际商法硕士文凭,并于同年参加律师资格考试并获得律师资格证书。

“我遇到了比较好的时机”,面对自己相对顺利的求学生涯,王雪华却平淡得这样说。或许“时机和努力”才是王雪华得以成功的最好的表述。“成功无捷径,勤能补拙,时间和功夫从来都是成正比的”,这是王雪华的座右铭,正好验证了他的付出与回报。

从我需要学,到我喜欢学,再到有必要学,传奇般的求学“故事”,开始了他那传奇般的律师生涯……

无硝烟的战争,维护我国尊严的民族英雄

你可曾知,叱咤在国内乃至国际法律界的“风云人物”­——王雪华,曾是一名大学教师?幽默风趣的课堂特点,让王雪华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踏实、稳重的王雪华,使其在年仅29岁时就成为系副主任。 

王雪华虽在教育界有所成就,但他深知国际商法是一门应用法学,没有实践怎能突破和使用?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涉外经济交流比较多,王雪华决定全身心的投入到律师工作当中,更好地将国际商法的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1993年9月,几个怀揣法律梦想的年轻人成立了环中律师事务所。术有专攻,王雪华辞掉了那稳定而抢手的教师工作,开始了真正的律师生涯。

在环中律师事务所的会客厅,首先进入记者的眼中的是那耀眼的奖牌、铭牌:先进党支部、优秀律师事务所、文明律师事务所以及荣获国际律师界最高奖项:荣获钱伯斯2010国际商贸法年度最佳律师事务所等奖项,而这仅是一小部分,在王雪华律师的办公室,最令人扎眼的就是那布满了荣誉铭牌的展示柜。“荣誉和光环,不代表什么,它们只能代表过去”,王雪华律师淡淡地说,“我们在取得这些荣誉和光环的同时,它也给了我们更多的要求,承担更多的责任”。

“诚实信用、优质高效”,是环中律师事务所秉承的工作原则,也是王雪华律师工作多年的信念和原则。或许正如王雪华自己所说,他们遇到了好的时机,大学时代的英文讲课,使得其在国际“对决”中,能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对簿公堂。

 

 


自我国加入WTO后,另一个问题也接踵而至。“外方主张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必须在中国直接适用,否则就是对国际法的践踏,这是不能成立的。世贸组织的规定必须转化为我国的法律进行适用,这是中国《入世议定书》有明确规定的。否则就是对我们国家的不尊重,也是对我国法律的践踏”,这是王雪华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我国首起钢铁保障措施案件听证会上与外方代理人的对抗,他向全世界宣告我国法律制度不容侵犯。这位“民族英雄”在事关民族、人民利益的关键时刻,坚持原则,“无论何时,无论是谁,对于民族产业,责任永远是第一位,责任重于泰山”。曾几何时,“重于泰山,民族利益”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空词,当走进王雪华,他的气场,他的专业,他的不容侵犯,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敬畏。

律师是否无所不能?是否也会遇到很多的难题?“万事开头难,事情都是一步步发展和成熟的”,王雪华说,“有句话叫: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自身的结构和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内在问题的解决,才是主要的任务”。进入21世纪以来,通讯已经不再是难题,因此经验和自身专业素质才是律师行业的难题”,王雪华淡淡地喝了点茶说道:“律师不是只会法律,而是综合知识能力的发展,应该是‘专家’,自身的提高和团队的建设也是首要任务”。

中国律师行业正在呈现一个快速发展的状态,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特别是成为对外贸易第一大国,经济、投资、贸易等活动越来越多,我国不仅是输入,同时也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一些经验和知识。对于律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的现代市场,不仅中国看好律师行业,连外国也看好律师行业。中国律师界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状态。

做一个律师不容易,做一个好律师更不容易。多年的律师生涯工作,“责任感”仍然是王雪华所秉承的原则,一天二十四小时的电话开机,随时为当事人和政府机构服务。这也让他成为法律界不可或缺和不可取代的人物,多年来的经验,让王雪华成为中国涉外的坚实的后部保障,而其代理的案件,也逐渐影响着律师界和我国的经济发展。

中国不锈钢消费量的增长是世界上最快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国内不锈钢产业也有较大的发展。但自1996年起,国内不锈钢冷轧薄板产业出现生产能力闲置,订单减少,价格大幅下降,企业利润急剧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和工人大量失业的现象。国内主要不锈钢冷轧薄板生产厂家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浦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山西精密金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协商一致认为,近期中国不锈钢冷轧薄板厂家陷入困境不是其自身原因所致,而是由于国外进口不锈钢冷轧薄板的倾销造成的。

 

 


王雪华接到委托后,本着更好地服务于客户的信念,连夜写出长达上百页的代理意见,取证、调查、辩论等,最终取得了让国内产业满意的结果,且及时的消除了倾销进口产品给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

王雪华说:“不锈钢冷轧薄板反倾销案的提起,在拥有世界两个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的国家引起极大的反响。日本、韩国的政府和企业均十分重视,多次组成大型代表团来华协商和交涉,本案的应诉企业数量也是空前的,因此申请方针对上述情况认真对待,扎实工作,使本案有了一个较为圆满的结果;另外,本案所涉及产品对下游产业影响很大,申请人一方面积极与下游用户进行沟通,另一方面配合调查机关充分评估本案对下游用户的影响,使调查机关在最终裁决时首次在反倾销措施中排除了个别规格和用途的倾销产品,这样既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又避免了实施反倾销措施给个别下游产业带来巨大损失的可能;其次,在本案中,应诉国政府和企业向调查机关提出了价格承诺的请求和明确的和解意向,调查机关在充分考虑国内产业的具体情况以及申请人意见的基础上,与有关应诉企业首次达成价格承诺协议。在有关应诉企业严格遵守价格承诺协议的情况下,对这些企业不征收反倾销税;再有,申请人在提起反倾销申请时,鉴于不锈钢产品品种和规格众多,根据行业惯例,首次采取了不锈钢基准价格的方式确定倾销产品的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并得到了调查机关的认可,使本案得以顺利地进行”。

“代理意见不就只是几页、几十页吗?为什么你们能写出这么多的代理意见”?面对王雪华律师提交的代理意见,经常出现这样的疑问。“一百多页两百多页的代理意见,为的就是从各个方面去论证,不让因为自身的疏忽漏掉抗辩理由,从而影响当事人的利益”,王雪华义正言辞地回答。“为的就是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句简单却又强有力的话语,给当事人,给中国政府机构提供了强大的“定心丸”。

十几年前的新闻纸倾销案和不锈钢冷轧薄板反倾销案,将王雪华推向了反倾销的顶峰。也有人问及:“你为何那样拼命?是怎样的意念让你一路走下去”?“责任感、使命感”,依然简单的六个字,却使其成为了反倾销领域不可取代的灵魂人物,刻在了中国贸易救济法律的历史中。

法律,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专业度、敏感度和表述熟练度,常常是影响案件成败的重要因素,王雪华律师用专业、责任这个无形的“子弹”,时时保护着我国的民族利益,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国际贸易、贸易救济、WTO法律事务、反倾销、国际仲裁与诉讼、公司与投资、房地产、金融与证券、海商海事、知识产权等领域,是环中律师事务所的特色服务。过去,环中律师事务所得到了国内和世界的肯定;对于环中律师事务所今后的发展,王雪华律师却只用了简单的几句话来总结:“团队建设、术业专攻、适当多元化、服务好大众、责任感不能减”,这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计划,秉承了“以人为本”的根基原则,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情,才是硬道理。如果说,在反倾销和WTO争端案件,王雪华律师维护了国家民族利益,那么,在大量的国际商事仲裁案件中,王雪华律师则为中国企业挽回重大经济损失,为中国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王雪华律师继承并发扬了母校对外经贸大学“懂外语、懂经贸、懂法律”的特点,在若干大宗、复杂、高端的国际仲裁案件中,包括用全英文进行的国际仲裁案件中,有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有理有据地维护了我国企业的合法利益,赢得圈内人士的赞誉,其中不少案例,创下若干第一或者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其在仲裁界的江湖地位,丝毫不逊色其在国际反倾销和WTO争端领域,只不过考虑到仲裁保密性的特点,王雪华律师较少提及他在国际仲裁方面的成就。



1   2   下一页  


关于中国访谈

  智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国际友人做客中国访谈,解读政策法规,阐释新闻热点,讲述世界风云,倾诉人生故事。秉承权威、人文、开放、深入的原则,为网友展现不同人生的精彩历程。
中国网地址:
中国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
邮编:100089

访谈热线

如果您想做客中国访谈,嘉宾请联系:
电话: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传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网友可进入论坛直接参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