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爱上北大荒

中国网 | 时间: 2009-12-08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友谊农场

友谊农场是我国最大规模的机械化农场,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国营农场。农场的发展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心。邓小平、李先念、王震、李德生、王任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友谊视察,为友谊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1958年4月,友谊农场一下子来了3000多名转业官兵。到了开荒的工地,大家住的是临时搭起的单帐篷,下雨时外面大水屋里小水,水大时连人的鞋子都会漂走。生活的艰苦,远远比不上劳动的艰辛。之后,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哈尔滨等城市的知青,相继踏上友谊这片黑土地,在被他们亲切地称为“第二故乡”的友谊工作、生活了十几年,甚至更长,他们以独特的方式为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和发展进步作出重要的贡献。

“亿吨粮,千吨汗。百吨泪,十吨歌”,友谊人用青春和生命,在祖国东北的荒原上建设起我国最大的机械化农场和商品粮基地,同时也铸造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瑰宝――北大荒精神。

这片从未真正地被垦植过的蛮荒之地,竟然神奇般地变成了闻名于世的全国第一大农场。友谊农场在建场规划、经营管理、农业技术等诸多方面,都给全国国营农场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达到了周恩来总理要求的“出经验、出粮食、出人才”的目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