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绘出残奥魂

  嘉宾: 中国残疾人书法家联谊会副会长 太康
        北京残疾人书画会理事 周德利
  时间: 2008年9月11日14点30
  简介:两位知名的残疾人书画大家,一位是浪漫主义书法家太康;一位是写意花鸟画家周德利,他们用坚强谱写着各自独特的艺术之路,描绘着残奥精神。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书画绘出残奥魂

活动描述

  • 嘉宾:中国残疾人书法家联谊会副会长 太康
                        北京残疾人书画会理事 周德利
            时间:11日14点30
            简介:两位知名的残疾人书画大家,一位是浪漫主义书家太康;一位是写意花鸟画家周德利,他们用坚强谱写着各自独特的艺术之路。残奥的精神不仅仅体现在赛场上,不仅仅点亮在火炬中,也不仅仅抛洒在汗水里,那大气的书法,那写意的国画,也凝集着残疾人艺术家对残奥的那份热情和支持。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正在为您直播的中国访谈·世界对话。现在残奥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我们每天都能够从赛场上收获无数的感动,赛场上的每一次拼搏都让我们看到残疾人的顽强与坚韧。然而残奥精神不仅仅体现在赛场上,它在各个领域都在闪闪发光。为大家介绍今天的嘉宾,坐在我左手边的是中国残疾人书法家联谊会太康先生。

    2008-09-11 14:14:36

  • 太康:

    各位网友好。

    2008-09-11 14:15:16

  • 中国网:

    欢迎太康老师。坐在旁边的是北京残疾人书画会理事周德利先生,周老师您好。

    2008-09-11 14:15:25

  • 周德利:

    朋友们好,各位网友好。

    2008-09-11 14:15:47

  • 中国网:

    非常欢迎两位嘉宾的到来。我了解到一个情况,在4月26号的时候,“迎奥运、庆残奥—第三届中国残疾人书画笔会”在北京召开了。我也知道太康老师出席了这次会议,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次活动?

    2008-09-11 14:16:01

  • 太康:

    4月26号“迎奥运、庆残奥—第三届中国残疾人书画笔会”在顺义由国家投资兴建的中国残疾人奥林匹克管理中心举行,由中残联举办,向全国邀请五十几位残疾人书画家,这些书画家在当地都是很有名的。

    过去我们做了几次全国性的大展,都是看到作品,没有看到人,更没有看到用什么方式画,这次我亲眼目睹了。虽然我左下肢有点残疾,但手还和正常人是一样的。但是我看到有好几个没有双臂的,或者没有右手的,用左手画的,但是他们的作品令我很惊讶。我原来没有想到他们是用这种形式画的。

    2008-09-11 14:17:08

  • 太康:

    特别是在江西有一个无臂的30几岁的一个男士,他画的水乡,我感觉在北京正常人画他那样的水平也不是很多,就是这个年龄段的,也不是很多。后来我发现他穿得西装革履,人长得特别漂亮,他出笔画的时候,我说你怎么不用案子?他在地上铺上了。我说:怎么回事?他披着衣服,我没有看到他没有双臂,然后拿脚画的山水,我看那几笔很飘逸,水乡味就出来了。我是副会长,我对他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我说:你画得这么好?在家里干什么?他说:我开画廊,我家里的父母,老婆,孩子全指着我画画,当地人都很认。这说明他画的很好。

    还有河南的一个老先生,今年70几岁了,坐着轮椅,他不能哈腰,只能挺着腰,画山水很费劲。后来画着画着受不了,回房间画去了。这让我很感动。这次笔会的50×50的作品一共有120幅,这些都挂在中国奥林匹克管理中心的国外残疾人运动员住的房间里面,向他们展示。因为这次整个布展,配框等后期工作都是由我来做的。这次我很感动。笔会上我创作了7幅作品,有五幅是书法,两幅油画,自己感觉还可以。

    2008-09-11 14:23:38

  • 中国网:

    都是现场作画的?

    2008-09-11 14:25:04

  • 太康:

    对。刚才我说的只是其中一个,每个人残疾人背后都有一段故事,由于时间关系我不能细细地说,都很不容易。我原来说过,欣赏一副作品就是欣赏困难。我原来在我的画册上写过,艺术作品是很不容易创作出来了,需要很多灵感,需要综合的修养,多年的积累才能创作出东西来。有的人觉得外国人画的书法就几分钟就完了?不是这样的。它是台下十年功的,我觉得残疾人做点事更不容易。

    他们可能从经济方面,行动等各方面都很不方便的情况下,能那么乐观地去创作,搞这些美的东西,然后把完美的东西献给大家,本身就很美。

    2008-09-11 14:25:17

  • 中国网:

    像刚才周老师说的台下十年功才能创作出来,对于残疾人来说不仅仅会花费十年功,而是会花费更多的功夫。非常感谢太康老师的介绍。那么周老师作为火炬手参加了这次残奥火炬的传递,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

    2008-09-11 14:26:12

  • 周德利:

    好的。很高兴今天和各位网友一起交流。我是9月5号在颐和园进行火炬接力。应该说9月5号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现在想起来那个场景我记得清清楚楚,历历在目。

    上午9:12分,在颐和园新建宫门点燃的火炬。第一棒是44号火炬手,我是51棒,离我大概有100、200米的样子,我回头能看得见,也能听得见。手里拿着火炬当时没有点燃,觉得这个火炬也很神圣。但是从远处听到“中国加油、残奥加油”的欢呼声,再加上冲天的烈焰,平时在电视上看火炬的火没有什么,实际上火苗很长,而且高举着,高擎着,两个火炬对接的时候,那个火光冲天。而且我站的位置正好回头一看的时候,两股火苗冲天,再加上周围的欢呼声,当时的气氛深深地感动了我。

    我前面的50棒是一个盲人运动员,他由家人引导着,跑过来,跟我的火炬对接。我原本以为火炬不沉,因为介绍的时候还不到1公斤,火炬的分量也不是很重,我一只手应该可以举着。可是真到那个时候,我发现我的手不听使唤了。

    2008-09-11 14:26:44

  • 中国网:

    是不是太激动了?

    2008-09-11 14:27:46

  • 周德利:

    对,是太激动了,被气氛感染。我后来一直是两只手举。原来跟前面的火炬手,后面的火炬手都说好了,对接完了以后还有一个拥抱的姿势,还有两个人手拉手的姿势。

    2008-09-11 14:28:09

  • 中国网:

    专门做了一些设计?

    2008-09-11 14:29:09

  • 周德利:

    对,来的时候都是设计好的。但是真到的时候,我发现一只手根本把不住火炬,我只能两只手紧紧地攥着。当时激动的心情印象非常深刻。

    2008-09-11 14:29:35

  • 中国网:

    每一位火炬手传递的距离是多少?

    2008-09-11 14:32:25

  • 周德利:

    50米。当时感觉50米的火炬就是太短太短了。因为我坐轮椅,我爱人推着我,我真的希望能推着慢一点,再慢一点。当时的心情确实是这样,因为当时的感触非常多。

    火炬能够在中国传递,中国能够成功的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这是中国人的一个骄傲。我们期盼了百年,中国人已经不是过去的“东亚病夫”。当时的那种自豪感,心中的责任感非常沉重。

    2008-09-11 14:33:03

  • 中国网:

    您是什么时候得知自己当选火炬手的呢?我想之前可能都已经无数次地想象过传递火炬的场景,但最终还是没有想到自己会这么激动?

    2008-09-11 14:33:34

  • 周德利:

    没错。一个月之前知道传递火炬,通知我的时候,我当时既兴奋又幸福,同时又有一些担忧。因为我得的是畸形性肌萎缩症,就是人逐渐逐渐的动不了了。我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我心里有一些顾虑。当时我也跟领导说了,我说:我身体状况,不知道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领导也给了我很多的鼓励。我问了好多朋友,他们也给了我很多的鼓励。我说:行,我一定会顺利把火炬传递过来。

    特别是社会、家庭对我们残疾朋友的关心,一直是我们生活乃至生命的精神支柱,才能够让我们乐观的面对生活,克服很多的困难。当时有很多的感想,旁边就是颐和园的昆明湖。我说昆明湖,那个水虽然不深,当时那么庞大的北洋水师就被你给淹没了。还有圆明园,那个古老的建筑就毁了。这个历史都过去了,中国人已经不是那个时候的中国人了,所以我们很骄傲、很兴奋。那个时候大家欢呼“中国加油”,是发自内心的在欢呼。

    2008-09-11 14:35:46

  • 中国网:

    从周老师的谈话当中还能感受到您的那份激动,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激动的。

    2008-09-11 14:38:17

  • 周德利:

    热血沸腾!火炬点燃的不光是圣火,也是把我们的血液都点燃了。

    2008-09-11 14:46:47

  • 中国网:

    非常感谢周老师的介绍。我想请问两位老师,你们有没有去看残奥会的开幕式?太康老师去看了吗?

    2008-09-11 14:47:24

  • 太康:

    没有去看,因为人太多,本来有票的。我前年和大前年两次腿骨折,现在还有钢板。虽然很安全,但是人太多,碰到什么的,我没敢去,不敢去人特别多的医院和一些地方。在电视里面看也觉得挺好的,所以就没去。

    2008-09-11 14:47:59

  • 周德利:

    我也是在家看的。

    2008-09-11 14:48:17

  • 太康:

    我觉得残奥会和奥运会不一样。我觉得残奥会开得很含蓄、很文雅,不是张艺谋的那种大气魄,五千年的大画卷。我觉得是很雅,很高级的感觉,有点像无声的舞蹈。尤其是几百名聋哑儿让我很感动,最让我感动的是盲人歌手,我觉得唱得非常非常好,不亚于那些明星,很感动。因为我也喜欢唱歌,我觉得他唱得很好,太投入了,一点没有假的、做作的东西。

    2008-09-11 14:48:34

  • 周德利:

    我的感觉和太康老师一样。虽然残奥的开幕式没有像奥运会那么惊艳,给人感觉很惊奇,但是我觉得更多了一些庄重、尊重。都是一些内在的东西,都是一些诗情画意的东西。我们看到的很优美,从场面当中也能感觉到残疾人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感触最深的就是残疾人才华横溢、人才济济。从歌手,从钢琴手,到聋人的舞蹈,给人的感觉都是很漂亮、很鲜美,而且意境很好。

    2008-09-11 14:48:56

  • 中国网:

    对残奥会的开幕式网上有很多评论,大家觉得就像刚才太康老师说的非常雅,很梦幻,很美。

    2008-09-11 14:49:28

  • 太康:

    我就是有那种感觉。不是那种大气派,大场面,像奥运会就是为了展示五千年文化,这个不是的,是展示残疾人的舞台,就是体现一种生命,一种搏击的东西在里面。

    2008-09-11 14:49:59

  • 中国网:

    是的,看起来非常感动。那么两位老师有没有喜欢残奥会的一些项目,这段时间关注比赛了吗?

    2008-09-11 14:50:36

  • 太康:

    我一直喜欢射击。我们搞绘画的,在屋里面的活动比较多。我觉得那个射击挺文雅的,一抬手就射了,挺好的。大前天我和周德利还参加了斯洛伐克大使馆的一个Party,一个画展的聚会。中间残奥会的首金,就是射击的首金,他们几个都来了,我们在一起联欢了一下,我们和首金获得者一起照相,在一起联欢非常好。我不知道德利喜欢什么。

    2008-09-11 14:50:53

  • 周德利:

    我从小喜欢打乒乓求、排球、游泳、登山。随着身体不好以后,这些爱好慢慢的都戒掉了。

    现在是寄情于笔墨。我们可以不打球,但是我们同样可以抒发我们的豪情,我们可以通过手中的画笔,生命有各种方式,我们的这种方式可能更适合于我们,同样能表达我们的心情,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感情。可能我们出行没有正常人方便,但是我们依然与社会在沟通、对话、相互之间在理解。

    2008-09-11 14:51:51

  • 中国网:

    我觉得就像刚才周老师说的那样,现在可以寄情于笔墨,而且这是我们的另一个战场,在这里依然能抒发豪情。

    2008-09-11 14:52:34

  • 太康:

    是这样的。今天《北京日报》文艺版为了这次展览给我做了一个电话采访。他问我:你觉得绘画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帮助?我说了一句话:搞艺术这个东西,不管是书法、绘画、刻印也好,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饭一样,每天缺这个过不了。真是这样的,吃完饭以后可能他们去散步,我就画画,所有的东西都在宣纸上宣泄了。另外,它也是生活支柱,精神支柱,有的时候喜怒哀乐都在作品里面。这个东西非常好,离不开了,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

    2008-09-11 14:53:32

  • 中国网:

    太康老师说绘画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和精神支柱。其实像您这样的朋友不仅仅是二位,还有很多热爱书法、书画的朋友,我们想太康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残疾人书法家联谊会的机构是什么样的?比如有多少人?

    2008-09-11 14:54:00

  • 太康:

    中残联下属有几个,因为中国残联要成立文联,但现在一直也没有成立。像中国文联一样,下属有美术家联谊会、书法家联谊会、作家联谊会、民间美术联谊会等等。为什么叫联谊会呢?因为国家没有批社团协会,都叫联谊会,都归中残联管,是下属的部门。中国残疾人美术家联谊会和中国残奥书法家联谊会是2005年12月24日在北京国际宾馆成立的,来自80多位残疾人美术家、书法家的精英、代表参加了大会。中国书协副主席、总政治部职工部部长申万胜将军,和中国美协理事、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著名画家程大利分别被聘为中国残疾人书法家联谊会和中国美术家联谊会的名誉会长。

    这里参加的这些会员,中国残疾人美术家和书法家会员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书协和美协的组织,残疾人美术家有1000多名。

    2008-09-11 15:03:53

  • 中国网:

    还是非常庞大的。

    2008-09-11 15:08:05

  • 太康:

    其中国家级和省级会员就有300多人,他们有终身躺在床上作画的,有用口、用足作画的。写字、画画都用口的也都有。他们克服了肢体、听力、视力等障碍,用这支笔抒发自己的感情,像我一样是精神支柱。平等参与社会,为国家做出了自己应有的力量。

    2008-09-11 15:08:26

  • 中国网:

    举办过哪些活动?

    2008-09-11 15:09:07

  • 太康:

    举办了几个活动。06年7月份,在北京新首博搞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第四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系列之中国残疾人优秀书画家作品展”。这个展览我比较详细,从装裱、布展都是我做的,因为中残联相信我,由我来做。参展的作品来自全国的是200幅。主办方就是北京奥组委和中国残联,搞了这么一个大型的展览。包括何鲁丽、邓朴方、蒋效愚都参加了开幕式,当时长安街上的广告都是我们的广告,搞得非常大。

    2008-09-11 15:09:20

  • 太康:

    今年5月份在国家图书馆搞了一个“搏击生命、丝舞精彩—残疾人书画展”。这个体现的是“人文奥运”的理念,全面展示“超越、共享、融合”残奥理念的完美诠释。主要就是艺术因生命而美丽,生命因艺术而灿烂。这是我们这个展览。

    第三个展览已经征完稿了,由于奥运会期间活动太多了,推到了奥运会以后,现在全国征集了300件作品,这个题目叫“牵手残疾人、走进残奥会—中国当代画家作品展”,这时候场馆太紧张了,就没有展出。在这之前征集稿已经结束了。

    2008-09-11 15:10:22

  • 周德利:

    还出了两次画册。

    2008-09-11 15:10:56

  • 太康:

    每次都有大型的画册。而且小展览也很多,这些都是国家级的大展览。

    2008-09-11 15:11:19

  • 中国网:

    谢谢太康的介绍。那么周老师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北京残疾人书画会的一些情况?

    2008-09-11 15:11:39

  • 周德利:

    北京残疾人书画会成立于1985年,现有会员大概70多人,都是分布在北京各个区县的残疾人朋友。有的没有胳膊,有的高位截瘫,还有一些聋哑朋友。各种原因致残的都有,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因公的,年龄也是从十几岁到80多岁的。我们会员当中有许多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我们有很多会员都是。也有刚刚入门的书画爱好者,主要就是普及宣传,希望通过书画给残奥找到一个生活的一个支柱。

    我们每年基本上都会搞展览,从85年开始,我印象当中一直到90年代的时候,那是最活跃的时候。那个时候,在北京的各个书画团体当中,北京市残疾人书画会的活动在北京是最多的。好多书画家都说是通过残疾人书画会出名的,因为我们那个时候搞的活动最多。

    2008-09-11 15:11:52

  • 周德利:

    现在我们每年在北京市残联正规的管理下,每年都会举办一些展览、活动和对外交流的一些活动,也做一些残疾人文化普及工作。另外,我们的各区县也成立了残疾人书画分会。比如我是朝阳区残疾人书画会的秘书长,海淀也有,东城、西城,现在北京很多区县也都成立了书画组织。我们现在从上到下,一层一层一直到街乡、办事处都有残疾人书画艺术的活动组织存在。

    每年都搞各种各样的活动。像朝阳区在2002年的时候,举办了“世界之爱残疾人艺术展”,2007年的时候又举办“迎奥运,建和谐残疾人艺术展”,都是大型展览,规模都很大。而且现在北京市残疾人书画会的会员遍布北京各个角落,在各个地方都很活跃。

    2008-09-11 15:13:20

  • 中国网:

    刚才两位老师都提到一个情况,在我们的会员当中,有很多用嘴作画,用脚作画,有很多身体上的困难,但是他们都坚持着艺术创作。可能很多朋友就想问一下,比如我们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强健体魄,那么从事这种艺术事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什么样的好处?

    2008-09-11 15:14:30

  • 周德利:

    刚才太康老师讲了,欣赏每一幅作品的时候,不光是欣赏它的美,而且还是欣赏他的困难。因为每一个残疾人作画都有他的难度。像我以前是站着作画,改为坐着作画,这两个可不是一码事。一个是视觉上,还有一个是手的距离也不能那么远,原来一根线条是一笔下来,现在是断断续续的要接上,还得让别人看不出来是笔接过。

    2008-09-11 15:14:46

  • 周德利:

    原来是一气呵成的东西,很容易下来的,掌握的气韵就下来了。现在要把这一口气的东西分成三段来画,而且让人家看还是一口气的东西。刚才太康老师说的,欣赏一副作品,实际上是在欣赏困难。很多残疾人,比如北京有一个叫杨宝祥的,他是高位截瘫,只能趴在床上画画,而且不光是小画,也能够画很大幅的画,那个很困难。

    我画画都得靠家里人来回来去帮着挪,因为我的胳膊活动范围很小,我画一幅大画全靠别人挪画,而不是我去够着画,所以这个难度可想而知。他的那个画,更可想难度比我还要大。有的朋友在交流上有困难,学画有困难,聋哑朋友老师讲什么他们听不到,他们只能看你画画,体会当中的内涵。

    2008-09-11 15:15:03

  • 中国网:

    慢慢的琢磨。

    2008-09-11 15:15:24

  • 周德利:

    对,咱们学画很容易,老师给讲,这个墨怎么使笔,怎么下笔,能达到什么效果。但那些聋人朋友听不到这些,就只能一点一点的体会。包括这次搞“五人展”其中有一个聋人女孩,听说现在正在筹拍她的电影,她学画的经历也是很坎坷的。

    2008-09-11 15:15:34

  • 中国网:

    有这么多的困难,克服了这么多身体上的困难。是不是完成一幅画以后特别有成就感,还是有一些什么样的感受?

    2008-09-11 15:16:24

  • 太康:

    我身体不像他们那样。我每次作画、书画、刻印也好都是在一种玩的状态中进行的,我也不考虑市场,也不考虑别人喜欢不喜欢,就是一种玩的状态,玩成什么样算什么样。但是我有一个规则,就是搞艺术要系统化,深入化。

    我9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上学,又到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班的,我要把我学的东西系统的学到位,一定要专业。不要因为你的身体残疾,别人同情你,说“这个东西残疾人画的就不错了”。这样的话我不愿意听,他和正常人一样,艺术的东西摆在那儿要用艺术品说话,不是用那个说话。如果用表演的形式,用口什么表演,那是一种困难,那种困难的东西大家来同情也没有什么意思,他自己可能也不需要那样,他自己希望作品摆在那儿,别说是残疾人画的,就是好不好,这就够了。艺术作品不是这样的。如果因为残疾画画来评奖,这样就乱套了。

    2008-09-11 15:17:04

  • 太康:

    但是作为中残联搞的是鼓舞残疾人,给残疾人找一个家,有一个组织,你有什么困难它会给你帮助,它是娘家。我是一种玩的状态,每创作一幅画,我感觉舒服,如果不好的话就全撕掉。如果美的话我可能一晚上都睡不着觉,特别美,美得不行,美好几天。也可能过些日子又觉得不怎么样,有这种情况。

    现在根据我的经验,创作一幅好的作品是什么时候能创作呢?是浑浑沌沌的时候,那种东西出来了,好东西就要出来了。你一开始很清醒,或者是笔会时大家看着你的时候可能不会有好作品,有的人人来疯可能会画一张好的,但实际上是很难画好的。我现在不是站在残疾人角度要求自己,我是站在整个社会,书法史、篆刻史这一块要求我的。作为艺术人,我和残疾人没有关系。

    2008-09-11 15:20:06

  • 周德利:

    太康老师讲得非常对,人可以是残疾,艺术作品不能是残疾。艺术作品一定要拿出精品来了,在各个展览中,不能让人看你的艺术作品有缺陷,跟正常人比有缺陷。我们去年搞了一个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的大型书画展,我得了一等奖。大家没有人说我的作品是残疾人,领奖的时候我是坐轮椅去的,这么多人只有我一个坐轮椅的,我的画不会让你感觉是残疾。

    2008-09-11 15:20:29

  • 太康:

    作为我们本人来说,不愿意让别人说这个。可能是你做这个节目,做残奥这块,包括残奥会举办,是让残疾人有这么一个机会参与社会,有一个平台,更多的是鼓舞正常人,鼓舞他们的士气。你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没有理由不好好做事。有点这样一个意思,是鼓舞正常人。

    改革开放刚开始,邓小平树立张海迪的时候,因为整个社会青黄不接。但是她作为一个残疾人还翻译小说,给整个国民振奋了一下。作为张海迪本人来说,谁愿意得残疾啊,她不愿意,没有办法。但是有一些是作为一个榜样,让你看,你看残疾人已经这样了,正常人没有理由不做好。

    2008-09-11 15:21:14

  • 中国网:

    其实是给大家,给大众一个更高的鼓舞。

    2008-09-11 15:21:57

  • 太康:

    对。本身就残疾,包括四川的好多儿童,你残疾了怎么办,你想怎么走?是消沉下去,还是往上走。是变成龙,还是变成虫。现在有很多残疾人乞讨的比较多,我特别讨厌,我本身是残疾人我都不给他钱。而且有时候正常人在那儿乞讨,我觉得特别没劲。我见过太多的残疾人了,他可能只有一个功能,比如左手有用,就能用左手做事,自食其力,养活自己,甚至养活家里的孩子,这种人我竖大拇指,特别佩服。要饭伸手的感觉,我觉得残疾人也不应该同情,可能听着不太舒服,但我觉得是这样的。

    2008-09-11 15:22:06

  • 中国网:

    就像大家说的,身残志更坚,这才是大家需要鼓励和看到的一种精神。

    2008-09-11 15:22:47

  • 太康:

    我在这里写了“花的美丽是无偿的,但是世间的一切何尝不是无偿的呢?”很正常,地震了也好,还是由于车祸造成的,你已经这样了,要活就要振奋起来,在世上好好活着,怎么样发挥自己的长处,不能消沉。

    2008-09-11 15:23:10

  • 中国网:

    当我们遇到任何困难、任何意外的时候,都要用自己的意志坚强的活下去。

    2008-09-11 15:25:05

  • 太康:

    本月周六搞一个中国著名残疾人书画展,一会儿我们就去一个工艺基金会,北京电视台联系的。中秋节,四川的残疾儿童就来北京,他们请来过中秋了。跟我联系,正好是我们的展览,他说我们去你们的开幕式,让四川的残疾儿童看一看已经有了成就的残疾哥哥、叔叔,长辈也好,看看他们已经做出了很多很大的成绩,给他们做一个榜样,鼓舞一下他们,联欢一下。

    2008-09-11 15:25:17

  • 太康:

    这次展览的题目就是“庆残奥、我的梦—中国著名残疾人书画邀请展”,主办方就是中国残疾人美术家联谊会和华夏艺术交流协会。参展的五位画家一个是刘忠汉,山东的退伍残疾军人,画山水。太康,就是我。还有黄国民(音),他拄单拐,是肢残,他是山东来北京的,现在住在顺义。再有一个就是周德利。还有他说要拍电影的石小惠,画人物的,而且画得很好。这些在画册里面都有。

    2008-09-11 15:25:39

  • 中国网:

    当初为什么想到一起办这样一个画展?

    2008-09-11 15:26:10

  • 太康:

    因为中残联已经做了几次全国200幅、几百幅的优秀作品展。我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天和刘忠汉说了这个事,做一个精英的,配合残奥。残奥会搞起来也不容易,体育方面有成就的,他们拿金牌;我们艺术方面的一样拿金牌。说是精英,实际上还得大家来评。搞了这么一个五人展,尤其是美术馆邀请的,有一个妙龄美术馆是韩国人办的,在东四环关心文化大道,他们来出资,邀请我们搞了这么一个展览。

    这个前言是我写的,很少的字。这就是刘忠汉的作品。这是我的文人画。这一张上面是我的书法“蜀道难”草书长卷,下面是我的篆刻,有陶印、石印等。这是黄国民的山水。这是周德利的花鸟。这是石晓惠的。

    2008-09-11 15:26:31

  • 中国网:

    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可以关注这次活动,到我们的展览现场去感受几位艺术家的风采和作品。我想问一下两位,你们在参加这次展览的时候和以往参加的一些画展有没有一些不同之处?

    2008-09-11 15:27:15

  • 太康:

    这次主要是配合残奥会的一个展览。另外,本身美术馆的一个总经理很懂画,他从中国残疾人画册里面选了这么几个人,他觉得很不错,他想出资给我们做展览。

    这次展览和以往不同的就是人数少,就五个人,而且他选的各种风格都有,稍微好一点。可能没有参展的也有比这个还好的,但可能是不符合他的口味。他觉得这几个可以。为什么选我呢?我不是以画擅长,里面没有书法和篆刻。因为是书画展,没有书法不行,选我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次展览和原来不同的话,还有就是这次来的问残疾儿童也来参加我们的庆典酒会,和我们一起联欢,正好是中秋,也给他们一个抚慰。

    2008-09-11 15:27:38

  • 中国网:

    周老师您这次有多少幅作品?

    2008-09-11 15:28:01

  • 周德利:

    好象我的作品是八幅。我补充太康老师一句话,这次不光是展示几个残疾人画家的,也是为残奥会,也是为残疾人运动员鼓劲加油的。希望残疾人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可能不能去现场给他们加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书画形式为他们鼓劲、加油,也是在为中国加油。

    2008-09-11 15:28:23

  • 太康:

    我觉得残奥会也好,奥运会也好。我认为它不只是中国残疾人体育的一个盛会,也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盛会。上下五千年开幕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体育是一方面,但是中国的书画也是几千年的历史,我们要展示出来给他们看,看到中国残疾人书画水平很高,也为我们国家的残疾人争光。这次展览我们邀请了很多社会的知名画家、学者、名流,让他们来参加,也算是向社会一个汇报。这次就是汇报,庆残奥,主要一个还是汇报。有的参加中国美协的展览是为了加入中国美协会员,我们倒没有那个功利思想,现在时髦的就是玩一把。

    2008-09-11 15:39:10

  • 中国网:

    就是一种交流。

    2008-09-11 15:39:33

  • 太康:

    老朋友在这个期间聚聚会,搞一个酒会,畅谈、交流。跟以往不一样,以往没有酒会。

    2008-09-11 15:39:59

  • 中国网:

    刚才大家都说了一下这次作品在这次展览当中的情况。我想问一下两位到目前为止有没有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2008-09-11 15:40:48

  • 太康:

    实际上艺无止境,没有最满意的。

    2008-09-11 15:41:03

  • 周德利:

    只有最喜欢的,没有最满意的。

    2008-09-11 15:41:13

  • 太康:

    就目前来讲,我最满意的作品是我写了一个《兰亭序》,因为《兰亭序》是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具体的故事不说了,王羲之的书法风格的点划是求润的,用笔比较细腻,属于很柔美的,他占书法的主流,现在都学他。

    因为我在中央美院和过去这么多年,现在学这个东西已经三十多年了,我最早是学帖的,后来又改成学碑。因为帖,由于年龄的增大,有点不太喜欢了。我喜欢深沉、老辣一点的,所以书法这一块比较喜欢碑帖结合的。不光是我,现在当代书坛追求的目标就是碑帖结合,但是结合不了。现在是前无古人,但这是我们的一个梦,也是一个目标。

    2008-09-11 15:41:21

  • 太康:

    我写的碑帖结合既有法贴的韵味,又具有碑板的气势,这是我追求的,但是我没达到那么好。墨色也追求枯湿浓淡,也要有变化。点划粗细、方圆、章法的疏密关系,我很注意这个东西。因为帖是注重整体的效果,碑的东西是注重每个字的气势。它也是碑帖结合好的一个典范。

    我追求的就是笔法厚重一点,字拙一点,空灵一点,我追求厚重、空灵、朴拙、老辣。这幅字用的是王羲之的文章,他虽然是泼水节的时候,把是一个泼水节一个诗集的序文,文章写得非常美,但是我用的是他的文章,里面的字和王羲之就没有关系了,我是用我的书法来表现。

    如果有愿意喜欢看的,我相机里面有一张,可以展示出来。目前为止这是我写了几十年的字中最喜欢的。可能每天又出来一张好的,比它还好。我希望是这样。

    2008-09-11 15:44:12

  • 中国网:

    不断要求突破。

    2008-09-11 15:46:46

  • 太康:

    肯定的,艺无止境。中央美院有一个教授,他说我一年也写不出一两张自己满意的作品,就是自己觉得突破的很难。别人说好没有用,都是奉承话,就是自己觉得非常满意的很难。刚才我说的《兰亭序》是我觉得满意的,像这本草书有人说得很好,但是我现在又觉得不好了,没有那张写得好。

    2008-09-11 15:47:08

  • 周德利:

    跟太康老师说的是艺术作品没有完美的。也许这段时间看着不错,可能过一段时间就能看出毛病来。一幅作品的好坏、高低,实际上就是改正缺点的多少。有的一幅作品存在着八处问题,有的作品可能就存在一处问题,那么存在一处问题的肯定是好作品。实际上没有一幅作品说是没有问题,没有毛病的,这种作品是不存在的。而且根据各个时期自己的风格不同、喜欢不同,艺术品不像数字,有1234567,艺术品就是根据人的喜欢、喜爱,当时的心情,只要能够抒发自己的心情,表达、贴切自己的心情就是好作品。

    2008-09-11 15:48:14

  • 太康:

    现在医院有心电图,这也是心电图表现出来的,只不过是变成一幅画,和那个不一样,也像是一个日记,我现在的事情,08年5月几号画的这个东西,落上款。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就觉得自己当时画这样的画,没有想到,有时候很惊喜,有的时候感觉不舒服。

    2008-09-11 15:48:37

  • 中国网:

    不同的时期感觉都不一样,只有喜欢。

    2008-09-11 15:48:50

  • 太康:

    郑板桥说过:怒画竹,喜画兰。这也是反映内心的,这是他总结的。

    2008-09-11 15:49:01

  • 周德利:

    我比较喜欢的作品就是2006年搞的“中国残疾人书画艺术展”,就是2008年奥林匹克艺术节中的那幅荷花,题目叫“映日荷花别样红”。我当时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这个画面比较简约。

    2008-09-11 15:49:27

  • 太康:

    当时我布展。

    2008-09-11 15:49:38

  • 周德利:

    为什么叫“映日荷花别样红呢”?我觉得残疾人的艺术,也是应该鲜红、鲜亮的,也是一种灿烂。虽然有残缺,但不是作品的“残缺”,是人身体上的“残缺”。我觉得他仍然是光彩的,仍然是一个夺目的,仍然是有色彩的。所以我画是的一种鲜红色的荷花。这幅画好多书画朋友都挺喜欢,我本人也比较喜欢,不叫“满意”,只能叫喜欢。

    2008-09-11 15:49:53

  • 中国网:

    谢谢两位,希望有机会去看一下两位比较喜欢的作品。最后问一下两位,是怎么看待目前我国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的?

    2008-09-11 15:50:24

  • 太康:

    现在中国残疾人文化事业是最好的一个契机。今年春天的时候,关于残疾人保障这一块,国务院专门研究关于残疾人的事业,从来没有过,很激动,当时残联给我们开会的时候,他也说:政治局集体研究关于残疾人社会保障、文化事业等等这一块的纲要,这是史无前例的,从来没有。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可能面临着一个春天。

    尽管现在和西方国家比,和发达国家比,残疾人事业稍微逊色,但是作为北京已经很好了。通过残奥会,北京得到很多实惠,无障碍建设到处都是。但是还有很多,像开机动车,过去在日本和美国开机动车,如果上面有一个标志是残疾人的话,开在路上你不能随便超他的车,如果警察看到你超车的话视为违章,连扣分再罚款。咱们国家现在已经放宽了,残疾人可以开车,已经和西方接近了。但是还有一些法规等待完善。

    2008-09-11 15:50:44

  • 太康:

    像这次,我停车的时候没有地方停了,就停到那边去了。如果在美国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我其中看有一个故事,《中国残疾人》杂志里面,说:在美国一天傍晚的时候下着雨,有一个老太太站在雨里,在一个车的旁边,打着伞,看着那个车。过了半个小时以后,一个东方人出来了。出来以后开着车要走,老太太上去了,把门拉开了,说:你不应该停在这个车位上,这是残疾人专用车位,你怎么能听在这儿呢?我打伞就等你呢,下回你不要停着。自尊心很强。现在我们没有残疾人优惠,你开车,很文明,他就超车,那你有什么办法。但是让我开了,已经很满足了,有进步了。

    2008-09-11 15:52:38

  • 中国网:

    有进步,但是还需要改善。

    2008-09-11 15:53:26

  • 太康:

    但是从文化这一块春天已经来了。可能以后将来在中国也会专设停车位,而且国外的停车位是那么紧张,残疾人停车位不是一个停车位,每个停车位是一个半停车位,因为他要下轮椅,占的地方大,而且是最前边,最方便的地方。在日本,像残疾人出去打出租车,每个人都发出租车票的,照顾得非常好,很尊重。咱们国家现在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和他们比还有待提高。我是说春天来了,国务院都重视这件事,政治局也重视这件事了,我想马上会好。

    2008-09-11 15:53:41

  • 周德利:

    补充太康老师几句。我记得邓朴方同志说过,残疾人的事业就是春天的事业。刚才他也说,春天肯定来了。春天的事业是一个朝阳。我是这么多年亲眼目睹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从没有无障碍,到逐渐建设无障碍,到现在无障碍趋于完善,出门也比较方便了,原来地铁都没有无障碍,现在地铁有无障碍了,原来没有无障碍公交车,这次火炬接力我坐过一次,已经有无障碍公交车了。

    像太康说的情况,不是人家不人道,是有一些人不知道,有一些正常人不知道残疾人需要这个工具,我觉得社会的宣传是很重要的。包括你们网络多宣传一些关于残疾人生活的东西,大家不知道残疾人生活困难,不知道盲人过马路很难,也不知道肢残人存车、驾车是问题,也不知道我们推着轮椅过台阶过不去,大家都不知道。

    因为中国几千年文化,台阶就是阶级。过去古代建筑都是有台阶的,等级高低也是通过台阶体现的。这次我们看故宫、颐和园这样经典的古代建筑都把台阶去掉了,这一点很让我们残疾人感动,为了我们残疾人,都把故宫的门槛都去掉了。

    2008-09-11 15:54:07

  • 太康:

    长城都无障碍了。

    2008-09-11 15:55:53

  • 周德利:

    这次我进颐和园的门都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2008-09-11 15:56:08

  • 太康:

    春天来了,国家政治局专门开会研究残疾人保障这一块,文件马上就下来了,各残联都有了,国家已经非常重视了。

    2008-09-11 15:57:23

  • 太康:

    我觉得残疾人的悲观失望,怨声载道的少了,基本上听不到了。是不是我接触的残疾人都比较有成就,但我基本上听不到了。他们原来有怨言,现在有很多困难的都有补助,我什么补助都没有拿过,也没有领过。但是他们好象有残疾人特困补助多少钱,经济上国家都有保障,还有安排工作这一块。

    我长这么大也没领过一分钱,当然我也不需要,也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听说是有了,国家面面俱到的都到位了。我每天去残联的时候特忙,忙的都是残疾人的事。现在好多了。

    2008-09-11 15:57:44

  • 周德利:

    我认为社会更理解残疾人了,残疾人也理解了社会。这个沟通比以前要好了。我在网上看网友的一些帖子,关于这次残奥会平亚丽举火炬没举到的那个。很多网友说“理解”。因为她是盲人,大家都能理解,不觉得这是一个失误,这也很正常。火炬递给她让她转递,这更正常,这不是失误,是正常的。而且盲人能举着火炬进行传递,这是更了不起的事情,大家都抱着理解的心态和残疾人沟通,我觉得残疾人事业会越来越好。

    2008-09-11 15:58:31

  • 中国网:

    我觉得这种理解也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一个重要条件。

    2008-09-11 15:58:58

  • 太康:

    我们下一步还有一个想法,因为我们搞书画,我主要做展览策划,现在已经属于我的职业了,已经搞了这么多年,也做过正常人的活动。我已经做了几十个,三十多个人次的展览,主要做展览策划,平时就是画画、写字。

    我现在还想搞一个策划,一直想搞,但是没有去做。我下一步要搞两岸三地的残疾人展览,还要搞一个中日韩亚洲残疾人展览,因为我们能够交流,可能我们把他们请到北京来,策划展览。有可能他们有条件,我们跟他们一起做展览,这样就能把残疾人事业更能推向高潮,已经跨国了。以后再搞的时候,希望你们能大力支持。

    2008-09-11 15:59:20

  • 中国网:

    我们也期待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更多的朋友可以看到,参与进来。今天非常感谢两位嘉宾做客中国访谈。我想通过近期残奥会的比赛,以及在今天的访谈中和两位嘉宾的沟通。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残疾朋友他们身上顽强拼搏的一种精神,虽然和正常人不一样,但是我觉得他们比我们正常人过得更加精彩,我们也非常乐意和非常羡慕的看到这种精彩。

    今天非常感谢两位嘉宾的到来,就像刚才太康老师说的,残疾人朋友的春天,残疾人文化事业的春天已经到来。春天既然到来了,花肯定就会开,我们也期待花美丽绽放的那一刻。

    2008-09-11 15:59:51

  • 太康 周德利:

    谢谢。

    2008-09-11 16:00:44

  • 中国网:

    谢谢两位的到来,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再见!

    2008-09-11 16:01:16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mms://wmv5.china.com.cn/btamedia/wms_content/fangtan/2008/360_080911.wmv

图片大图:

  • 北京残疾人书画会理事 周德利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访谈现场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残疾人书法家联谊会副会长 太康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残疾人书法家联谊会副会长 太康

    中国网 杨楠

  • 北京残疾人书画会理事 周德利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残疾人书法家联谊会副会长 太康

    中国网 杨楠

  • 太康老师书法作品《兰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