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大使夫妇的中国故事

   嘉宾:罗马尼亚驻华大使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大使夫人 达迪阿娜•伊斯蒂奇瓦亚
   时间:2009年1月19日10:00
   简介:伊斯蒂奇瓦亚大使一家和中国有着不解之缘,大使上世纪70年代来到中国天津的南开大学学习中文,而他的夫人达迪阿娜则是前任罗马尼亚驻华大使的女儿并且出生在北京,他们在中国相识相知。大使夫妇做客中国访谈讲述这个家庭的中国故事。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罗马尼亚大使夫妇的中国故事

活动描述

  • 嘉宾:罗马尼亚驻华大使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大使夫人 达迪阿娜•伊斯蒂奇瓦亚
            时间:2009年1月19日 10:00
            简介:伊斯蒂奇瓦亚大使一家和中国有着不解之缘,大使上个世纪70年代来到中国天津的南开大学学习中文,而他的夫人达迪阿娜则是前任罗马尼亚驻华大使的女儿并且出生在北京,他们在中国相识相知。达迪阿娜如今不仅是家庭的贤内助,而且也是大使先生工作上的搭档。大使夫妇做客中国访谈讲述这个家庭的中国故事。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访谈。罗马尼亚风光秀丽,历史悠久,素有“天堂一角”的美称,中罗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犹如长江与多瑙河一样源远流长。今年恰逢中罗两国建交60周年,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到了罗马尼亚驻华大使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先生和大使夫人达迪阿娜·伊斯蒂奇瓦亚女士做客中国访谈。欢迎二位的到来。

    2009-01-19 09:39:49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谢谢。

    2009-01-19 09:42:16

  • 中国网:

    我们知道大使和大使夫人的中文讲得非常好,而且在您家里,不止是您两位说中文,为此我要特别向网友介绍一下,因为大使在上世纪70年代来到中国天津南开大学学习中文,夫人的父亲是前任的罗马尼亚驻华大使,而且夫人出生在北京,所以两位都能讲流利的中文。首先我想问一下大使先生,您30多年前来到中国学习中文,您记得那个时候中国给您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2009-01-19 09:42:44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首先谢谢您的夸奖,我们学了一点汉语,我们也还在继续学习。70年代的中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当时我们非常年轻,很希望有一天能到中国来念书。当时我在罗马尼亚首都大学学哲学,大家都知道一定要学中国古典哲学,首先会学到孔子。当时我特别想能有机会到中国直接学习中国古典哲学,也学习中国文化和历史。

    我们来了以后,首先应该学习汉语。从一开始,我觉得汉语不好学,我们罗马尼亚语属于拉丁语系,因此和中国的语言有区别。因此头几个月我觉得很不容易,但是中国的老师和同学对我们非常热情,他们尽可能帮助我们克服这样的困难。

    最后,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我们逐渐掌握了一些基础汉语,但是水平还是比较差。以后我在南开大学念书,那边的老师和同学对我们非常热情,也特别照顾外国留学生,使我尽可能更好地、更深入地学习中国历史。

    2009-01-19 09:44:20

  • 中国网:

    那个时候来中国的外国留学生很少,我想问问您,您当时也在勤工俭学,中国还属于票证的时代,您当时记忆深刻的是哪些事情?

    2009-01-19 09:45:32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人家说每一个经历是一笔财富,尽管当时生活比较艰苦、比较简单,但在当时的我们是非常年轻的,给我留下了很浪漫的记忆。特别是和我们的老师、同学们,因为我们是外国留学生,我们和中国同学经常出去。当然,天津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有中国特色的老建筑,也有当时租界的外国风格的建筑。因此我觉得中国大城市的一个特点,是它把中西文化、建筑风格结合在一起,我觉得很特别。

    2009-01-19 09:47:38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当时我们首先来到中国北京,然后是去天津。北京和天津有区别,北京当时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大城市,到了天津感觉受到外国建筑风格的建筑,和我的家乡,我出生的大城市差不多。特别是有的街道和我的家乡差不多,因此去了天津以后并不陌生,陪同学和老师出门就觉得很亲切。

    2009-01-19 09:48:39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当时不仅我们在天津参观街道,而且也到其他地方去了,包括到一些农村。当时农村的生活比较简单,也很艰苦,但是农民对我们非常热情。我记得每次我们去的时候,他们都把自己家里最好的东西,虽然很简单但是他们自己做的一些馒头让我们品尝,我觉得这很有特色。因为农村的生活和农民自己产的东西,白薯、玉米面都和我们家里有一些相似。因此他们对我们的热情,使我们非常难忘。

    2009-01-19 09:49:07

  • 中国网:

    您现在还和以前的老师、同学有联系吗?

    2009-01-19 09:50:32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我们现在都在工作,有的老师和退休们已经退休了。不过前一段我们接受北京电视台的采访时,有一部分同学、老师被邀请了,我们欢聚一堂,他们对我们还是很热情的。我特别感谢他们,因为我们年轻的时候,他们对我们的帮助很大,当时学习知识,他们对我们非常照顾,使我们对中国更加了解。当时课本比较简单,教材比较简单,但是他们尽他们的努力,尽可能向外国留学生做介绍,让我们多学一些文化和知识。

    2009-01-19 09:50:55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我们经常见面,但是大部分老师由于年龄的关系已经退休了。他们都还记得,我们一到中国,都是带着很热情的感情学习中文。因此他们说,你们现在都有了自己的事业,你们都长大了,承担了很重要的工作。当时的留学生有的已经当了外交官,有的是研究人员,我们是否为继续促进各自的国家、各自的人民继续同中国发展友好的关系,我们希望通过做出一些努力,来报答你们当时对我们的照顾和友好的感情。

    2009-01-19 09:53:56

  • 中国网:

    大使夫人,您出生在北京,父亲是当时的驻华大使。我想知道您小时候对北京留下的印象还有哪些?

    2009-01-19 09:56:48

  • 达迪阿娜·伊斯蒂奇瓦亚:

    可以说中国的北京是我的第二个故乡,最早是1949年10月5日中国和罗马尼亚建交以后,两国领导人决心要互派学生,互派年轻人到彼此的国家学习语言,让今后的双方关系不断发展,人民之间有沟通的方式,有越来越深刻的了解。当时我父母作为第一批罗马尼亚留学生之中的两位年轻人来学习。父亲在清华大学,母亲在北京大学,都是中国最好的学校,可以看出来中方对罗中关系的支持和重视。

    2009-01-19 10:00:09

  • 达迪阿娜·伊斯蒂奇瓦亚:

    他们当时给我父母的这个班找来了当时最好的老师,为他们讲课,他们学了两年语言,四年大学,一共学了六年,很好的掌握了中文。我母亲学了历史,所以她对中国的历史很了解。50年代,他们在这里认识,后来也在这里结婚,不久以后我在北京出生。

    我在北京长大,一直到6岁才第一次回到罗马尼亚。因为他们学习非常忙,他们请来一个中国保姆照顾我,我天天和保姆在一起,她像我的一个亲生奶奶一样,给我做饭、洗衣服。她也是我的第一个老师,她教我北京话,因为她的口音非常标准,也给我讲故事,给我念小人书。

    2009-01-19 10:01:12

  • 达迪阿娜·伊斯蒂奇瓦亚:

    现在的小人书很难找到了。

    2009-01-19 10:03:24

  • 达迪阿娜·伊斯蒂奇瓦亚:

    我在哈尔滨买到了。我从她那里知道了孙悟空大闹天宫,还有《三国演义》的故事。我的童年和中国小朋友一样,有一样的玩具,看一样的电影。当时中国的动画片非常美丽,我现在看迪士尼的电影,看美国的动画片,我总是想起来50年代我看的中国的动画片,非常的美。有一个是《鲤鱼跃龙门》,那个很生动,我现在还记得。

    2009-01-19 10:03:42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很成功的一个动画片。

    2009-01-19 10:04:39

  • 达迪阿娜·伊斯蒂奇瓦亚:

    说到玩具,我最喜欢的是毛猴之家,它是一个民间艺术,可能是用虫子的身体和爪子做得一个很小的猴子,那些猴子有的吃糖葫芦,有的在路上玩,很好玩的。

    2009-01-19 10:04:59

  • 中国网:

    非常有意思。听您讲得都觉得很有趣。应该说相同的经历和相似的教育背景使两位走到了一起,在北京相识相知,并且萌发了爱情。您知道年轻人谈恋爱都要去很多地方约会,您两位当时在北京都去过哪些地方?

    2009-01-19 10:05:35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北京好玩的地方很多。我们谈恋爱的时候,我总是想如果她会接受的话,我就邀请她去一些好玩的地方。

    2009-01-19 10:06:49

  • 中国网:

    您都带她去了哪些地方?

    2009-01-19 10:08:21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首先,我们两位都喜欢的一个地方就是动物园。尽管那个时候我已经是大学生了,但是动物园里面不仅有小朋友去,也有成人。我当时带她去动物园,正好那个时候是春节期间,很热闹,去的人很多。但是转了一下以后,我就知道了旁边还有北京展览馆,还有莫斯科餐厅,因此我们看了展览馆,差不多到中午的时候,我就请她吃饭。她那个时候很可爱,也接受了我的邀请。

    当时的莫斯科餐厅是唯一的有外国风格的餐厅,提供俄罗斯的传统饭菜,比如说黑面包,很不错,有一些中国的年轻人在那里吃饭。因为是春节,我们也喝了一杯酒,庆祝一下。我不知道是不是喝酒的原因,还是我们心里的热情,谈得还不错,气氛很好。当然,我们还去了很多其他地方。

    2009-01-19 10:11:59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如果我们休息时间稍微长一点的话,我们就会去南方,桂林是我们最欣赏的地方。但是如果说起来,夫人可能会补充很多,因为她是搞历史的,比如说甘肃的敦煌,或者是四川的峨嵋山,还有西安的兵马俑,我们都去了,特别喜欢。中国人很好的保存了名胜古迹,我们一个是去观光,另外也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中国的了解。

    因为有这方面的爱好,比如旅行、学历史、看文化,也让我们更好地学习到了本地人的风俗习惯,而且我们觉得这样对一家人的团结也有一定的作用,能一起拥有这些共同的经历,非常好。

    2009-01-19 10:18:06

  • 中国网:

    我知道大使夫妇非常恩爱,好象每天都要说一句话,是什么?

    2009-01-19 10:22:03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就是能加强家庭和谐的话。(笑)

    2009-01-19 10:23:11

  • 中国网:

    大使先生是85年正式被派驻到罗马尼亚驻华使馆,开始了外交官的生涯。那个时候您刚刚来到驻华使馆,那个时候您对自己的工作有什么样的计划和安排?

    2009-01-19 10:23:29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我当时在外交部工作了7年,大学毕业回去以后就加入到罗马尼亚外交部。我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是陪同中国代表团,但是我在一开始就主管罗马尼亚同中国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时两国之间的交往是非常频繁的,高层次的党工作代表团的交往非常多,因此我们的外交官的工作非常紧张。

    尽管如此,我感到非常高兴的是我经常出门陪同代表团,不仅是因为我好多年在中国,但是回去以后对罗马尼亚不是很了解。因为我本身在读书,没有出去很多,陪同代表团出去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进一步了解我的国家。当时每一个接待中国代表团的单位都给他们安排去最好的地方,比如说自然风光很美的,或者是参观重要的工业项目,这些对我进一步了解中国人的思想和发展战略有了很多帮助。

    2009-01-19 10:24:46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因为曾经对中国朋友了解很多,对我们双方的日程安排很了解。这样我一到北京,到使馆以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适应了使馆工作的要求。因为之前一段时间,在国内我陪同来罗马尼亚访问的中国代表团,对我也是新的、宝贵的学习经验。后俩陪同罗马尼亚人来中国访问,看看他们对中国人、对双边关系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期待和要求。这非常重要。

    当时我们的关系发展得非常快。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我很自然想起来70年代的情况,我觉得进步太大了。更具体讲,前一段在罗马尼亚陪同中国代表团,我总是问他们国内的情况怎么样,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达到什么地步,他们不仅很乐意向我们介绍,而且我从他们所用的语言和他们新用的名词,就已经感觉到中国发展的思维,感到他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有了一个新的概念。

    2009-01-19 10:26:42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说到改革和开放,70年代的时候我们没有听说过,但是80年代去罗马尼亚访问的代表团总是说这些,而且他们用的词汇是我本来没有学过的东西。比如他们说经济特区,我说我意义懂了,但是概念我听不懂。他们说深圳、珠海,我说我没有去过,然后他们就对我做了详细的介绍。我说改革、开放看起来是很重要的一条政策,代表团的人说等到你们去了以后就会明白。

    的确如此,到了北京以后,我就陪同一些代表团去了深圳,我感到很惊讶。我说在这里当外交官,在中国大使馆工作我多么幸福,陪同代表团去深圳看特区,看沿海城市的发展,的确很好。我当时很早就去了深圳,我发现本来那里是一个渔民村,但是建成了最早的工厂和一些工业项目,而且发展得相当快。

    2009-01-19 10:32:35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除了陪同代表团出去看一些地方,我还在这里出席了有很多高层代表团来访的,比如说总统级、部长级的活动,我特别高兴得看到中国领导人对罗马尼亚显示了非常热情的感情。因此我参与这些活动,不仅感受到两国的关系,而且亲身感受到他们对我们的热情。

    外交工作不仅在课本上可以学到,在实践当中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因此陪同罗马尼亚来访的代表团,我从中国做礼宾的同事那里,从做多边外交方面的专家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我对他们非常感激。因为当时80年代我还是一个年轻的外交官,需要更熟练的做自己的工作。因此在这里工作,总是和中国外交部的同事打交道,或者是和党中央、团中央进行合作,对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机会。

    80年代的时候,他们的经验非常丰富,中国的外交已经非常大胆地、非常勇敢地走出去,不仅是外交官这样做,企业家、商人也响应中央领导人的号召,开始走出去。我到了以后就觉得和70年代相比变化相当大,而且作为朋友的罗马尼亚也非常高兴。我当时觉得在许多方面我们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加强和加深友谊的条件。

    2009-01-19 10:38:03

  • 中国网:

    可以听出来70、80年代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我听说一个小故事非常有意思,2002年的时候,您正式出任了罗马尼亚驻华大使,据说那个时候您非常自信,因为在中国已经住了很多年,对中国有一定的了解。当时不需要陪同,自己就出使馆,结果出了使馆就迷路了,发现变化太大了。这是2002年给您的感觉,当时又是什么样的?

    2009-01-19 10:41:26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我相信人家出门迷路不一定很高兴,但我是相反的,那时候我一迷路就觉得很高兴。为什么?因为我觉得周围都是新鲜的,因为我和夫人一直觉得自己是老北京人,但是一出门以后就觉得这个地方变了,过了两个马路就迷路了。然后才明白,我们离开中国12年,12年后才返回北京,这12年的变化太大了。

    北京市的建设和发展的速度太快了,说实在很了不起。我们也知道北京获得了举办奥运的权利,因此我们来到北京以后觉得北京是怎么做准备的,已经看出来有一定的准备了,北京发展很快,比如新的办公楼、新的社区。从社会水平的提高来看,已经达到了国际的水平。

    2009-01-19 10:42:03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第二,从商店、服务等各个方面进步很大。我们这些人70年代第一次到北京来,那个时候我们对这方面的要求也不是很高,那个时候觉得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古城,但是对其他方面的要求比较松。但有一点我承认,那个时候我们觉得北京特别缺乏外国朋友喜欢喝的咖啡,我在学习时一到考试就希望开夜车,在考试之前还在看书,一直到早晨,整个夜里在看书,当然需要喝咖啡,这是我的一个老习惯。夫人也经常批评我,说我要喝茶,这样健康一些,在这方面我还在学习。当时在北京我作为大学生,那个时候我们还要考试,因此我喜欢的咖啡的确没有多少,只有一些大的饭店,像北京饭店、华侨饭店才有,我有一些意见。

    但是在2002年的时候,到处都可以喝咖啡,吃奶酪,我发现在很多地方大有变化。这是小事,但是从大局面看,那个时候的确觉得21世纪初北京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外交中心。因为我们是做外交的,80年代我作为外交官也很了解大使的日程安排。因此我一到以后,对我自己的日程安排非常的轻松,觉得事没有特别多,因为我已经知道在使馆安排工作了。到了以后,我觉得比过去忙多了,更紧张了。为什么?因为北京不仅成为了一个大城市,一个国际中心,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地区性的、国际性的外交中心。

    2009-01-19 10:43:12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你无论问哪一个大使的工作量多大,他都会承认现在比80年代做大使的工作量增加了几倍,这是好事。这说明北京的中国人、领导、百姓的涉外活动,如接待外宾、举办一些大规模的、国际性的、多边的活动越来越多。这是令我们高兴的,我们觉得中国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被人家注意到了,人家非常乐意,也非常愿意到北京,去年的奥运也证明这一点。

    我们外交官的生活尽管有时比较紧张,来访的人太多了,我们自己举办的活动也相当多,但是这很值得。因此从这个角度,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更幸福,我们的工作也更有成果。

    2009-01-19 10:44:03

  • 中国网:

    非常有意义。大使夫人也在使馆担任参赞,您对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感受?

    2009-01-19 10:46:04

  • 达迪阿娜·伊斯蒂奇瓦亚:

    我们2002年来到北京,觉得非常高兴,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纪念,也可以运用我们的智慧和纪念来帮助发展两国之间的关系。因为中罗关系是我们一家的事业,我的父亲是第一个懂汉语的外交官,他在50年代还没有毕业的时候,使馆就请他来工作,特别是做翻译工作。他那个时候就陪同国内来的代表团,也参加罗马尼亚和中国领导人之间的高级会晤。

    我是怎么了解的呢?是他从会谈回来以后,非常兴奋的给我和我的父母讲很多会议上的趣闻。有一次他收到了邓小平先生给他的一个礼品,是一块表,这块表他戴了25年。那是一个中国的牌子,25年没有坏,一直在戴着。

    2009-01-19 10:46:20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这是个很好的广告。

    2009-01-19 10:47:15

  • 达迪阿娜·伊斯蒂奇瓦亚:

    我从很小就了解中国和罗马尼亚之间有良好的关系,中国的领导人毛主席、周恩来、邓小平都很重视和罗马尼亚的关系,发展两国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点,我小的时候父母非常忙,特别是他们在早上6:30就起床,因为当时没有电视,就应该听广播电台,广播电台6:30有新闻,是最主要的新闻,有半个小时,每一个懂汉语的外交官都要听。我那个时候在爸爸妈妈的卧室,我也听,是一个老式的收音机。我听着那个音乐,那个音乐我现在一听都觉得很想念。

    2009-01-19 10:47:37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像新闻联播的音乐。

    2009-01-19 10:48:26

  • 达迪阿娜·伊斯蒂奇瓦亚:

    是《红旗飘飘》,很好听的。还有在中午的时候,中国人从12点到2点都在休息,我们的使馆也在休息,但是我的父母在中午总是不回来和孩子们一起吃饭,我总是想为什么。因为隔壁的孩子们的父母中午都回来吃饭,但是他们要去休息,睡一个钟头,我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我才想起来,因为老大使总是让他们参加宴会、招待会,要陪同大使和代表团,所以他们没有办法回来吃饭。我有的时候是晚上等着他们回来,一般都是我睡着以后他们才回来,现在想起来他们是很辛苦的,工作很繁忙。

    2009-01-19 10:48:41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她说的这些有一定的目的,因为现在我当大使,有时候也没办法,经常中午出去陪代表团参加一些会谈,或者工作性的午餐。因此如果哪天我没饭吃,我也不能责备她,因为她是完成任务出去的。因此她回顾父母怎么忙,也是为了说我除了当大使,也是当丈夫的。因此如果有时候中午我没饭可吃,我当大使的就非常满意,因为有外交官完成任务了。

    2009-01-19 10:49:08

  • 中国网:

    我们能听出来夫人不仅是一个贤内助,也是一个好搭档。

    2009-01-19 10:50:51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是一个很好的搭档,我的老搭档。

    2009-01-19 10:53:20

  • 中国网:

    外交官的工作这么忙,我们都非常羡慕外交官的生活,觉得非常精彩,但实际背后要付出很多辛勤的劳动。你们在工作和生活之余是怎么样维持这种平衡呢,有什么共同爱好?像夫人对中国历史感兴趣,也喜欢喝茶,你们是怎么安排娱乐和休闲活动的?

    2009-01-19 10:53:33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我们尽量喜欢在一起出去,尽管有的时候时间非常紧张,也尽可能周末一起出去,在一个中国餐厅里面吃饭。两个人特别爱吃,当然说到大家比较熟悉的北京烤鸭,我们也很喜欢。除了和代表团的人吃,我们两个人也一起出去吃。因为陪同代表团的时候,我来不及吃,就总是在说话,和来访的罗马尼亚人,在吃饭的时候尽可能的介绍北京烤鸭店的历史和特征,以及一些相关的中国历史、北京这几年怎么规划等等。罗马尼亚来访的人员自己也提很多问题。比如大家关心的交通,在北京的管理方面有什么有效的方式。所以和他们一起吃饭不是很安静,我们要做解释。但是一有空,我们就一起去吃。

    2009-01-19 10:53:51

  • 达迪阿娜·伊斯蒂奇瓦亚:

    记得从85年到90年的时候,我们在这里当年轻的外交官,作为年轻的外交官不懂汉语是非常糟糕的。那个时候只有我们两个懂汉语,还有一批老的外交官,但是他们不再从事日程上的活动,他们有自己的安排。所以我的老公陪同大使,我陪同夫人,让他们买东西,看病。在宴会上也是不怎么吃饭,因为双边都要翻译。星期天也没有多少时间,因为当时的网络还没有,电视都是中国的节目,所以使馆的同事们觉得很寂寞,我们就想办法,从电影局那里借一些电影,一些武打片,罗马尼亚人喜欢武打片,把这些电影在使馆放。

    2009-01-19 11:09:10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还记得第一部是《少林寺》。我们的使馆朋友喜欢这个电影,因为在电影院没有人给他们当翻译,他们也不懂。我们和当时的电影局的人是朋友,他们免费借给我们看,而且我们还要现场当翻译。

    2009-01-19 11:10:29

  • 达迪阿娜·伊斯蒂奇瓦亚:

    一部电影没有安静的看,要注意他们说什么,我们马上要翻译。

    2009-01-19 11:10:53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不仅要翻译电影上的话,还要给同事解释电影上的人是什么,历史背景是什么。所以不仅是翻译,马上要说一两句,给他们解释这是什么历史人物。过了两、三个钟头以后,我说我回去睡觉要睡很久,很疲劳。

    2009-01-19 11:11:38

  • 中国网:

    这比同声传译还难,不仅要翻译,还要解释。

    2009-01-19 11:12:10

  • 达迪阿娜·伊斯蒂奇瓦亚:

    所以外交生活不是百分之百都是招待会和酒会,不是那么让人羡慕的生活。

    2009-01-19 11:12:21

  • 中国网:

    其实还是很辛苦的。您当时有了翻译电影的经历,后来还专门翻译了茅盾先生的一部名著《子夜》,您当时怎么想到翻译这部小说的?

    2009-01-19 11:13:16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当时我们老师谈到我们将要准备毕业论文。我们觉得毕业论文应该是证明我们学习汉语的水平。但同时,我觉得这么一个事情也要尽可能对大家有一定的好处,有一些毕业论文非常有意思。比如夫人也写了关于秦始皇的年代,因为当时兵马俑刚刚被挖掘出来,她写的毕业论文大家都非常注意。

    因为我当时学语言,我觉得写理论性的东西大家是否会喜欢。老师和我们一起商量以后,就决定向罗马尼亚留学生建议,把一些文学作品翻译成罗马尼亚文,我觉得这个主意太好了。在70年代末,市场上没有多少新的作品,老师替我们选择了茅盾的作品。我看了以后觉得这个作品不仅写的很成功,而且如果要翻译成罗语,会使罗马尼亚很好的了解30年代的中国。

    内容有几部分,一个是介绍当时上海作为一个大城市,那里的社会是错综复杂的。第二,另一部分是介绍中国当时的农村非常简单的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介绍当时中国老百姓当中的革命精神。我觉得这部小说非常好,对我们国内的人非常用,但是有一点是我非常担心的,就是翻译一本文学作品和翻译一篇文章,就是报纸上的文章,不太一样。文章的概念、词汇非常简单,东西比较清楚,但是茅盾先生写的作品是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语言方面有特别的要求。当时如果没有老师的鼓励和支持,我这方面的胆子比较小,我不敢来翻译这本小说。

    2009-01-19 11:13:37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最后因为年轻的时候还是有一些勇气,我花了几个月初步的翻了一下。那个时候夫人对我的帮助很大。因为我这个人比较喜欢开夜车,那个时候比较平静,大学白天大家都很热闹,经常出门,不是很平静的人,所以我在夜里做,夜里比较平静,便于我的思考。一边翻译,一边考虑这个作家在写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他想给读者什么样的想法和感情。在夜里做这些很不错,尽管我本人不是作家,但是我比较爱看文学作品,最后初步的翻译了这本小说。

    在1984年,这期间我又修改了几次,84年在罗马尼亚的世界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这个翻译本,我觉得读者很喜欢。很多人碰到我就说,我们看了这本小说,对我们学中国的历史,了解中国社会非常有用。还有一段,我大概去年才知道,令我感到最满意的是,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就是首都大学汉语专业的教授去年6月份参加了我们在北外举办的文学翻译研讨会,在这个研讨会上他随便说了令人我感觉非常幸福的话。他说“现在罗马尼亚的学生学中文,学中国的语言和词汇,有时候用一些已经翻译成罗语的中国文学作品,其中一本叫做《子夜》,是作为他们如何准确的把中文翻译成罗语的一个教科本。”

    2009-01-19 11:14:50

  • 达迪阿娜·伊斯蒂奇瓦亚:

    这是有一定的背景。因为在罗马尼亚有很多翻译成罗文的中国作品,但是到他那个时候,大部分的作品是通过第二个语言翻译成罗文的,就是从中文到俄文,或者是法文,然后再翻译成罗文,所以很多词汇,正确的意思都失去了,或者有的片断因为不理解就被删除了。所以布加勒斯特中文的主任给他说这句话,那是因为这是一个直接从中文翻译到罗文的,翻的非常认真,每一个词汇都查了好多次,就是为了懂得它正确的意思。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翻译工作。

    2009-01-19 11:15:42

  • 中国网:

    刚才夫人也说,80年代的时候在使馆工作很少有人会说中文,但是我的同事给我讲,他们去罗马尼亚使馆参加一些活动的时候,使馆的很多工作人员都会讲中文,而且会用很流利的中文与他们交流。现在在罗马尼亚是不是学中文的人很多呢?

    2009-01-19 11:16:27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多一些。我们选择将会被派到北京,在使馆工作的人,首先我们要注意到他们的语言水平,尽量找一些懂汉语的,不是很多,但是至少当前在使馆有三四年时间。大部分人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首都大学学了汉语专业,然后在北京进行进修。

    我总是觉得他们的语言水平比我们老一代的更高,当前在这里学语言的条件比过去好很多,有各种各样音响设备,有各种各样新的教材,这对每一个语言系,比如说拉丁语系等等和中文有什么区别,在词汇上面的区别,都是专门教外国留学生。所以中国的经验是非常丰富的。我注意到,从我们来到这里上任以来,好多在这里毕业的罗马尼亚毕业生,或者是其他留学生,他们说的语言非常的流利。这是一点。

    2009-01-19 11:17:04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第二点,无论是大学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有助于他们更好的学习,更好的掌握对整个社会的了解。从这个角度讲,现在在这里工作,我们会好好的利用在北京培养的人才。在其他的外国的使馆当中,大部分都非常重视这一点,让他们的工作者,或者是外交官和行政人员有可能雇佣一些懂汉语的人,这样他们对自己的工作会做的很好。

    现在在北京生活的外国朋友越来越多,至少在朝阳区,就是在使馆区周围有几万个外国朋友。到了一个餐厅和商店,会发现有很多外国朋友会说一口非常流利的中文,这说明在外语当中,汉语有了一定的地位。大家都知道,到中国无论办什么事,都有必要说汉语。

    我敢说,现在在北京的外国朋友当中,汉语非常的普遍,很流行,可能比英语更流行。尽管汉语不容易学,但是大家都知道汉语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语言。

    2009-01-19 11:17:36

  • 中国网:

    我也感觉到,以前和外国朋友打招呼可能用英文,现在都不用了,一张口就让你很惊讶,完全可以用汉语来交流了。其实近年来,罗中两国的经贸往来非常频繁,贸易额在逐年递增。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了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不知道这次的金融危机会不会对两国的合作造成影响?或者两国在这方面有没有共同的举措?

    2009-01-19 11:18:15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现在大家都在担心金融危机的影响,这次的危机不仅包括危机,也包括了机遇。因此,他们想和中国进一步发展金融贸易的关系,有助于他们尽可能准备好在自己的国内,在发展自己的国民经济方面能够相应的采取一些措施,应付金融危机的到来。

    罗马尼亚和中国朋友在一起做了一定的研究,也做了一定的考虑,不仅要进一步继续发展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而且要用一些新的方式,尽可能在一些大家比较敏感的领域能够有效发展我们的合作。

    2009-01-19 11:18:48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具体的有什么措施?近几年,有一些中国方面的银行,比说进出口银行、中国开发银行已经对罗马尼亚的市场做了调整,对罗马尼亚能够进一步发展我们双边关系的部门有了一定的了解,派了很多考察组、专家组,现在打下了一定基础。在个基础上,两国的金融机构、公司、工商会有可能进一步加强他们之间的交往,尽可能寻找能够进一步加深经贸和金融方面关系的主题。

    从这个角度,我是比较放心的。当然,我不是金融财政方面的专家,不好说下一段金融危机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但是我总是觉得如果我们两国能够在这个方面加强联系,加强合作,完全有可能克服这些困难。

    2009-01-19 11:19:17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近一段时间,许多政府机构和经贸部门提出一些新的建议。我可以猜测,在很短的时间内,可能在第一个季度之内,或者是上半年,许多新的举措会有助于我们在经贸、金融方面加强彼此的联系。比如说在一起举办一些外贸洽谈会,互派一些工商会的代表团。

    我觉得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在企业界和商业界之间的交往是非常有效的。这说明罗马尼亚和中国的企业界对各自的市场特征,对我们进一步发展贸易往来已经有所了解,已经初步的制定了比较有效的战略。

    从这个角度我比较放心,而且我也希望企业界和商业界的朋友尽可能寻找我们的使馆,和我们保持联系,我们也希望能够帮助他们,给他们提供一些有助于加强彼此联系的信息。

    2009-01-19 11:19:42

  • 中国网: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两国建交60周年,使馆有没有安排一些活动呢?

    2009-01-19 11:20:02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从去年年底一直到现在,我们一直在和中国朋友商量,商谈如何迎接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周年日。曾经在04年胡锦涛主席去罗马尼亚访问期间,同罗马尼亚领导人商讨将双边关系提高到新的、更高的阶层,现在已经结成了全面的、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从04年到现在已经走了一段路,很值得总结一下,很值得寻找一些新的发展合作伙伴。

    今年很重要,很多的政府机构、民间团体,一些专业组织已经做了一定的工作,我期待着他们也参与举行庆祝活动的工作。当然,首先我们会考虑到尽可能安排一些高阶层的互访,这样的互访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推动彼此的政治信任,包括外交工作方面的密切合作。

    2009-01-19 11:20:13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与此同时,我刚才说的这些民间团体、地方上的行政机构能够举行一些庆祝活动。我们有很多省和市,已经早就建立了直接的友好城市、友好省的关系,签署了合作协议。我想提醒他们,今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一起联手举办一些活动,互派友好访问团,搞一些文化活动,使得大家知道今年在节日般的气氛当中庆祝这样一个周年日。

    其他方面,两国的科学院已经达成了协议,有很丰富的纪念方式。比如举办一些科学研讨会,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即将同罗马尼亚的伙伴们举办这样的一个科学研讨会,谈到双边的贸易关系,我们某些部门之间的、学者之间的交流。

    2009-01-19 11:21:06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其他的,比如说文化方面,我们有可能举办一些大家会欣赏的活动。无论是互派民间的歌舞团,像去年罗马尼亚几次派了这样的民间音乐队、舞蹈艺术团,有的参加了10月在北京举办的活动,有的参与了去年7月份在北京举行的“罗马尼亚文化周”。

    我希望是今年也这样,不仅应中国的邀请派罗马尼亚艺术家在这里进行演出,或者画家来展出他们的作品;也希望中国也派代表团去罗马尼亚,我们希望有一些传统的京剧、民间的歌舞团去罗马尼亚进行演出,让罗马尼亚的观众也欣赏他们的艺术水平和精彩的表演。

    2009-01-19 11:21:30

  • 中国网:

    我想您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

    还有几天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我想两位已经不是第一次在中国过春节了,明年是牛年,在节目的最后,请大使先生和大使夫人用中国传统的恭祝方式恭祝网友春节愉快。

    2009-01-19 11:22:06

  •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我想借着中国传统节日的到来,向网友预祝一个幸福的春节,和亲属们团聚一堂,度过一个完美的、幸福的春节。

    2009-01-19 11:22:45

  • 达迪阿娜·伊斯蒂奇瓦亚:

    牛年吉祥、恭喜发财、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009-01-19 11:23:25

  • 中国网:

    谢谢二位,也感谢网友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2009-01-19 11:24:02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mms://wmv5.china.com.cn/btamedia/wms_content/fangtan/2009/472_090119a.wmv

图片大图:

  • 罗马尼亚大使夫妇做客中国网

    中国网 张琳

  • 讲述罗马尼亚大使夫妇的中国故事

    中国网 张琳

  • 罗马尼亚驻华大使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中国网 张琳

  • 大使夫人 达迪阿娜•伊斯蒂奇瓦亚

    中国网 张琳

  • 伊斯蒂奇瓦亚大使一家和中国有着不解之缘

    中国网 张琳

  • 罗马尼亚大使讲述着他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中国网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