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展示中国海军60年

   嘉宾:《沧海》总导演 赵浚凯
   时间:2009年4月14日15:00
   简介:这是一部海军60年发展历程的全景记录;这一部真炮、真弹、真舰、真艇、真实历史故事改编的献礼片;这是记录中国海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机械化到信息化发展历程的力作。《沧海》总导演赵浚凯14日做客中国访谈,讲述《沧海》诞生的台前幕后。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沧海》全景展示中国海军60年

活动描述

  • 嘉宾:《沧海》总导演赵浚凯
            时间:4月14日15:00
            简介:这是一部海军60年发展历程的全景记录;这一部真炮、真弹、真舰、真艇、真实历史故事改编的献礼片;这是记录中国海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机械化到信息化发展历程的力作。《沧海》总导演赵浚凯14日做客中国访谈,讲述《沧海》诞生的台前幕后。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网,这里是正在直播的中国访谈·世界对话。今天我们中国访谈将带大家走进一部即将播映的电视,电视剧的名字叫《沧海》。这是一部全景展示中国海军60周年的献礼片。它记录了中国海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机械化到信息化发展的历程,非常让人期待。今天做客中国访谈的嘉宾就是这部戏的导演赵浚凯先生。赵导您好。

    2009-04-14 14:46:06

  • 赵浚凯:

    你好,大家好。

    2009-04-14 14:50:46

  • 中国网:

    非常欢迎您到来我们节目做客。在采访您之前我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这部电视剧,关于您的介绍。我看到赵导说过这样的话,“拍一部海军题材的作品是多年来的愿望”。您为什么对海军题材的作品一直情有独钟?

    2009-04-14 14:51:07

  • 赵浚凯:

    这个要从远处来讲,一个是公司本身对于革命历史题材比较感兴趣。我们前期方面的代表作品就是《亮剑》。《亮剑》位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于这样的题材,我们一直比较关注。后来做完《亮剑》以后,大家重新选择下一个能够和它有同等位置的作品时,一度陷入了困惑。后来一部小说《红海洋》,大家看了以后都萌生了新的希望,或者是渴望。

    新中国海军的发展史是一部特别曲折的、粘稠的发展史,我在说这部作品的时候,尤其在刚开始确定它的剧本方向,它的拍摄意味的时候曾经用了几个词,到今天的拍摄过程中一直在贯彻执行它。第一,它有特别厚重的东西,特别绵长的意韵和特别粘稠的伟大。这几个词用最通俗的话讲,中国海军发展史是愈挫愈勇、屡败屡战的,不能说屈辱史,但是也差不多。

    2009-04-14 14:51:38

  • 中国网:

    这是从公司的角度和投资的价值有这个考虑。从您个人来讲,是不是也对海军题材的作品很有感情和想法?

    2009-04-14 14:57:47

  • 赵浚凯:

    对。因为中国近代史都是从海上接受外来文明的挑战和从海上来的外来侵略,屡次如此。这次反思之后,我们查了大清北洋水师,一直到民国海军,一直到近中国海军。海军的发展史尤其到今天,中国有了自己的经济实力,中国人有自己的话语权的时候,海军的位置变得尤其重要。由现在看以前,确实有必要给观众阐述一下现在海军的重要,之前海军仍然很重要,以及之后海军仍然很重要的基本道理。

    2009-04-14 14:58:14

  • 中国网:

    真正要开始做的时候,作为导演,您脑海中是不是有大概的印象和感觉,我要把一个什么样的海军的形象呈现在所有的世人面前?

    2009-04-14 15:00:09

  • 赵浚凯:

    肯定是有的,但是在整个的采访,包括参观,和海军将士座谈的过程中,我的印象和概念在一直不停的变化。

    2009-04-14 15:00:37

  • 中国网:

    最初是什么,后来是什么?

    2009-04-14 15:01:01

  • 赵浚凯:

    曾经一度感到自豪,中国海军经过这么短的时间能够发展到现在的样子,非常壮观,我看了一些数据。后来实际采访过程中又出现一些困惑,比如我们现在真正的实力,我们的力量对比,包括有一些常规武器和世界强国的差距,也有过一些困惑和迷惑。到后来的时候,有些细节打动了我。我去大连舰院的时候看到一些士官正在接受训练,是非常密闭的训练,他们的训练方式超过我们普通人所想象的。因为涉及到一些内容,我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一种精神。他们是特别年轻的人,我大概问了他们的年龄,年纪小的21岁,年纪大的不到25岁。他们在执行海军杀手锏的任务,但是他们身上忘我的牺牲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给我带来很大的震动。我觉得只要有这批军人在,有我们的海军将士在,我们的海上长城是不会倒的。

    2009-04-14 15:01:12

  • 中国网:

    赵导带着很深的个人感受投入到影片的拍摄中。《沧海》被大家称为讲述海军发展历史的史诗。这么一部大的作品拍摄起来一定很难,您当时怎么样确定拍摄的主线,有哪些故事可以融入到《沧海》当中?

    2009-04-14 15:03:20

  • 赵浚凯:

    这个首先要感谢海军军旅作家翟晓光,他有一部非常基础的小说《红海洋》。那部小说完成得比较早,是1996年。在那部小说里他基本上已经完成了电视剧目前的主体部分,包括事件的选择、人物走向和基本的人物状况。后来真正要在拍之前,实际上重点弥补了从1996年到2009年新一代军人发展的基本状况。

    但是从小说到电视剧毕竟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小说很多时候采取倒叙的手法,它选材的角度可能有很多个人化的感受,这些在剧本改变以及在拍摄过程中做了相应的调整。现在呈现给观众的,我们是借助于四个家庭、两代军人,把中国海军发展史上的大事记尽可能的按照它的历史先后顺序和对海军发展所做的贡献来罗列,加以筛选,最后把事件和人物按照我刚才所说的六个字的气质统一起来。尤其是在80年代前期,涉及了海军重要的历史,比如剧中说的是金马岛,实际上取材于金马海战,我们的战士虽然英勇奋战,但是结果几乎是全军覆没,那个时候给当时的新中国的领导人很大的影响和震动,与大力发展海军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2009-04-14 15:03:52

  • 赵浚凯:

    第二个,我们取材于当年的86海战。86海战俗称小艇打大艇,我们的主人公刚开始起步的时候,特别侧重于在这方面展示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实行截弹防御的时候所采取的不可缺少的措施。

    第三个阶段原本是直接想写核潜艇的建设。从今天来看,当时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毅然决然、下定决心研制核潜艇,今天看来是非常明智的举措。本来想把这个内容呈现出来,但是里面有涉秘的内容,我们选择了它这个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长波台”。实际上它是潜艇入海的通讯方式的概称,这是长波台建设。然后把文革中间掏空,到80年代的时候,当举国上下全力发展经济的时候,海军人确实做了很大的牺牲。到90年代,从96年开始,我们造舰,大量的考察和选购、研制一些先进的武器装备。一直到2002年,我们大力发展海军,一直到最近提出的“走向深蓝”,整个是这样的过程。

    2009-04-14 15:07:01

  • 中国网:

    您刚才为我们介绍了,这个戏的核心有一个字就是“真”,您刚才讲述了很多都是根据真实历史进行改编和再创造。还有一些“真”,比如这部戏用了真炮、真弹、真舰、真艇,真实的海景场面拍摄。收看我们节目的有很多军事迷,他们想通过赵导了解一下,在这部戏中他们能看到哪些先进的武器、先进的装备?请您介绍一下。

    2009-04-14 15:09:58

  • 赵浚凯:

    这一点来讲,可能会使我们的观众稍微有些遗憾,这也是我们在拍摄时的遗憾。因为这部戏重点讲述的是60年的发展史,其中老一代人身上所秉承的精进、奋斗、忠勇的精神是激励后一代的。我们在写这一段的时候,当年的炮艇很多已经找不到了,我们只是节选了一些和它类似功能的,现在还在服役的炮艇来完成拍摄,这是没有办法完全复原的历史概念。

    拍到90年代以后的舰,如果这里涉及到159舰,它现在仍在服役,是我们主力的导弹驱逐舰。但是为了拍摄,我们把导弹辐射架屏蔽掉了,后来又恢复,这是在拍摄手段上解决的,但它毕竟是80年代末、90年代服役的,不是最先进的。可能有两点可以让观众有点期待,或者说可以告慰他们的,就是一个是实景拍摄,而且和官兵的拍摄非常好就是我们的169舰,我们首批参加索马里护航的那艘舰。当时看新闻联播,很多人是我们当时拍摄的演员,感觉非常亲切。

    还有一个,我们拍摄了国内相对来说比较先进的核潜艇。这是首次的展示,虽然镜头不多,但是如果从武器装备的角度来讲,从中可以略见一斑,看到我们的发展水准。但可以负责任地说,它肯定不是最先进的。

    2009-04-14 15:10:45

  • 中国网:

    但是已经尽可能的在还原这段历史,能拍的,可以展示的在剧里面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刚才我们讲到有真炮、真艇的拍摄,也有很多大的海上场景的拍摄。这么多场戏当中,赵导对哪一场觉得印象深刻,觉得拍得有困难,有挑战,最后是怎么完成的?讲讲拍摄的经历。

    2009-04-14 15:12:04

  • 赵浚凯:

    说实在话,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拍海上的哪场戏都不容易,因为有生理问题要克服,就是晕船。

    2009-04-14 15:13:15

  • 中国网:

    是不是第一场是最难的?

    2009-04-14 15:13:33

  • 赵浚凯:

    从头到尾都在晕,相对来说拍大舰的时候还能够忍受。大军舰出海相对平稳,场面最大的是在南海,为了完成本剧当中的最后一组镜头。当时南海舰艇调动了连主力战舰、补给舰、直升飞机,前后有6艘舰,包括一艘潜艇,来完成所有的编队、航拍和实战演戏。但是头一天去的时候因为下雨,直升飞机起不来,所有人都特别焦急的等待。我们带队的副支队长说今天看天气预报够呛,我们看明天吧。第二天,又是如此,出去以后还是阴天,所有人的心里都很阴霾,我心里觉得如果没有这组镜头,海军60年的发展到最后是终结不了的,没有办法向观众交代今天到底发展生什么样。老天爷真的很给面子,到中午12点的时候天上突然开了一道缝,然后就晴天,直升飞机飞起来,我们完成了拍摄。

    在北海舰队拍摄的时候,主要是完成海军发展的前半部分,所以使用的都是炮艇、拖船,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晕船。我几乎是一出老虎尾口岸就开始吐,到最后完全拍不了。那天风浪太大,我们就返航。我上岸以后临时决定下次拍的时候在岸上,把所有的戏走完,第二次再拍的时候看演成什么样,我们回来再慢慢挑。那个印象很深。

    2009-04-14 15:13:47

  • 中国网:

    这个困难摆在前面,其他的困难显得不是那么不能克服了。

    2009-04-14 15:15:31

  • 赵浚凯:

    其他的就是技术问题,这是实拍的时候解决不了的。比如我们的两艘舰从摄影机的有效控制范围来讲,在没有直升机配合的时候,按照它的数据讲,它最好能拉到五链以内,但那是危险距离。前面两次拍的时候没有拍到编队,距离太远。后来海军战士们真的是非常的配合,也想讲述他们的故事。他们最后拉了比较近的距离,还是比较满意的,完成了拍摄。

    在我们外人看来,好象感觉不到有太大的难度,后来我深入了了解,那样的操作作为带我们出去舰队的指挥和每一艘舰长,以及舰长下面的每个操作者都是很严峻的考验,因为在海上有风浪的话,船的距离非常不好控制,容易发生碰撞。

    2009-04-14 15:15:45

  • 中国网:

    对于这种考验,您在拍摄大场景时是不是经常遇到?

    2009-04-14 15:19:04

  • 赵浚凯:

    从理论上是这样的,后来没办法我调了4台机器,从各个角度不停的拍,尽可能的抓取我想要的东西,尽可能减少有这些危险的机会。

    2009-04-14 15:19:28

  • 中国网:

    您说的场景,包括拍摄的成果我们拭目以待,不久以后就能够看到这部戏了。除了场景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剧中的人物,也有网友发来提问:早年的《甲午风云》是一段让中国人感到耻辱的历史,但是作品中的人物和海战场面又让人难忘。《沧海》怎么样塑造出像邓世昌、王国成让人有深刻的印象,又和他们不同?

    2009-04-14 15:20:10

  • 赵浚凯:

    我们单独谈人物可能有几个方面,一个是人物与生俱来的个性,第二是他所面临的情景,第三个是他在大背景下所做的带有鲜明色彩的选择。这三点综合来看,肯定是我们笔下的王山魁、卢信泉、马建成,包括后一代的王海军的这一代军人和邓世昌那个年代所面临的情景和历史背景是截然不同的,但是他们身上有共通的地方。因为海军和陆军有最大不一样的地方,在我自己比较粗浅的理解来说,我觉得可能有两点。

    第一,海军真的是一个现代化的战略型兵种。一个是它自己与科技的密切结合,还有它自己与经济的密切结合是其他军种无法比拟的。

    第二,我们经常说一个词“同舟共济”。我上船才知道在茫茫的大海上只有一个可以安身的地方,而在这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你的亲人。而我们要真正开动一艘船,使这艘船具备作战能力,它的每一个战位上的战士都要各尽其职,其中有一个人稍有忽视,会导致全船人都跟着受损失,甚至是舰毁人亡。

    因为这两点的特性,所以海军和其他军种有不一样的地方。因为这一点,我觉得在塑造整个的人物过程中我们特别突出海军发展中与经济的不停博弈。第二个就是每个人都有背靠背的依赖关系。这在所有的海军题材里大家都会意识到这个问题。如果就个例来说,说邓世昌一代的中国海军和现在笔下说的新中国海军人,他们身上共通的精神可能是我们这个民族所赋予的精神灵魂,比如他们忍辱负重、精忠报国、忠勇奋进。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邓世昌是民族主义者,他是为民族而生存、奋战的。相比较,我们笔下的新一代军人有更高的信仰,就是新的中国,当然这个中国的背后也是我们的民族。所以我觉得可能相通的地方多,不通的地方就因为它的历史背景、个人选择做得不一样。

    2009-04-14 15:21:42

  • 中国网:

    您介绍了电视剧讲述了两代海军四个家庭之间的故事。这两代海军之间,我们所想象当中的老一辈可能比较保守,但是忠诚。新一辈很创新,但是有的时候有一些多元,有一些不切实际。不知道在您的镜头下展现的两代海军人有什么特质,有什么不同或相同的地方?

    2009-04-14 15:25:50

  • 赵浚凯:

    您概括得很准确,因为那是一个共性,但还是有区别。首先,要探讨两个概念,第一保守,保守指什么?因为我们的老一代军人最让我敬佩的地方,是他们从一穷二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们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他们知道在当年的国力下,在那样的经济背景下,在那样的国际形势下,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能够使我们的海军得以最适当的、最大限度的发展,这个他们非常清楚,而他们也这么做了。我在剧中特别详细地展示了那个年代因为我们的国力非常贫弱,对他们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制控,在这个基础下,他们仍然没有放弃一丝的希望,仍然在努力。

    这样来讲,他们在那个年代的忠勇奋进的东西都有。保守可能是指在他们进入暮年以后,就是80年代以后,有些老军人陆陆续续进入了要交替的阶段,可能是他们当年的一些指导思想不完全适合于当下的形势,才让人认为他是保守的。实际上不尽然,这个要辩证的来理解,就是一个正确的决策必须要依据于当下的准确形势判断和你自己的境遇判断,这两个判断缺一不可。老人家在判断这些东西的时候可能存在经验主义的倾向。比如我们当年是怎么来应对这种情况的,但是当下的形势不一样,可能会遭到年轻人心里暗暗的不满,可能会有这样的对撞。

    2009-04-14 15:26:30

  • 赵浚凯:

    你刚才说得对,年轻人现在是多元的选择,我在采访的时候也采访了三代舰长,给我的感觉非常深。第一代舰长基本上都是从实际操作当中,比如由副部门长到部门长,到副舰长到舰长,这么升上来,他们开船的水准非常高,但实际上他们对于海军的理论和未来的科技发展接受能力有限,这也是实话。第一代海军人说他们更像“船老大”,这个船上的所有人都是他的兄弟,大家以“船老大”为马首,他说怎么做别人就怎么做,没人想对不对。

    第二代相对于有了先进的武器装备、先进的操船装备。有了这些设备就势必要把之前完全靠经验、头脑运算适当的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所以里面出了一些大学生、学生兵,没有经过太基础的训练,就由部门长直接到副舰长,到舰长。但我看了最近的一些舰长,我觉得他们真的很帅,这个帅指两层意思,一个是内在的,基本上都是硕士,有的是博士,他们的谈吐,对于国际、国内的形势了解得非常多。我见过一个舰长,他自己精通6门外语,气质也很好。这就是咱们培养海军舰长的时候已经注重到了国际形象的问题,而且我也看了他们的仪仗兵,我也拍了,他们的军姿确实让你看到了新中国海军的希望。

    从这一点来讲我只是举了简单的例子,大家现在考察和选拔一个舰长的时候和看他的眼光同以往不一样了。

    2009-04-14 15:28:46

  • 中国网:

    不同的职业会赋予每个人不同的气质,作为军人也是。拍陆军和海军不同,海军有高科技是必须具备的含量,和经济也挂钩。具体到个人的时候,您觉得有什么特质是这么多代海军人身上都具备的?

    2009-04-14 15:32:34

  • 赵浚凯:

    海军和技术的兵种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们对于集体归属感的感觉。同舟共济,无论两个人有多深的矛盾,一旦驾船出海就是兄弟。你在舰上的时候可能会听到两个人之间或者有一些团体之间的不和,但是没有根本上的矛盾。因为每个人都清楚,到了茫茫的海上,你的生存是取决于别人的,这是很残酷的现实,这是别的军种所不具备的。我和他们聊天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对于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是其他军种不具备的。

    2009-04-14 15:33:54

  • 中国网:

    作为导演,您会不会把这个感受和理解讲给所有的演员听?

    2009-04-14 15:35:19

  • 赵浚凯:

    一个是我说给演员听,再一个我的演员们很多都是在大连舰院、舰队都有实际的生活,我们在这部戏没有开拍之前安排了年轻演员,和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演员,他们实际上已经是军人了,让他们去大连舰院深入生活。

    2009-04-14 15:35:39

  • 中国网:

    我听说有的演员为了等您这个戏等了好几年,为我们介绍一下这部戏里面的演员构成,还有您选择演员的考虑?

    2009-04-14 15:39:06

  • 赵浚凯:

    您刚才说的是尤勇,尤勇是一个非常好的演员,他之前的一些作品我看过,所以当时我看到《红海洋》小说的时候,第一印象就想到了他。当时和他不是特别的熟悉,是通过别的人把小说先给他,他看完以后也非常兴奋。他觉得这是非常难得的题材,从演员本身的创造来讲,既有历史跨度的挑战,同时还有着人物自己发挥的空间。由一个普通的陆军士兵最后发展成海军司令,这个跨度已经超越了一个普通人性的跨越。里面含有很多可说的东西,所以他觉得对自己是巨大的挑战。为此他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

    所谓等三年,这是我们一拍即合之后,他也参与了剧本意见,包括人物的设定。我和他之间在磨合的过程中还有过其他的合作机会,就是我们拍农村题材《大地》,通过那次,对彼此的工作习惯和性格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际上我们都是为这个戏做精心的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曾经有过一次准备要开拍,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包括那个时候觉得海军发展没有完全打点的时候停下来,停下来以后他一直在做着准备,我也在做着准备,大家都共同努力。

    现在呈现的对象从我的角度来讲我是非常满意,我觉得观众看完以后应该会看到一个不同于他以往所塑造的所有角色的一个全新的角色,我觉得应该会带给观众惊喜,应该会让大家满意。这个我是非常满意的。

    2009-04-14 15:40:01

  • 赵浚凯:

    第二,当时确定演政委的杜志国。这个人物我在挑选的时候,如果说大家想到尤勇的形象和之前所演戏的气质没有太大的异议,但是对于杜志国演政委大家捏了一把汗。按照我们一般的理解政委是儒将,文质彬彬。但是杜志国老师以往的形象从最早的年羹尧,到《突出重围》的师长给人的感觉都是特别标准的、彪悍的军官形象,换句话说,在部队里他应该是军事主官,让他演政委让人觉得是太硬了一些,实际上不是。

    2009-04-14 15:42:15

  • 中国网:

    您的考虑是什么?

    2009-04-14 15:45:11

  • 赵浚凯:

    第一,从创作的独创性来讲,我们也不妨试用一下这样的硬汉出演常规意义上的政委,期望为一些角色和演员个人形象带来的突破。实际这一点是有的。我的理论依据在于,1949年之前,长达20多年的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发展史当中,有无数次和无数人都是既做政委,也做军事主官,换句话说他既能做政委,也能做军事主官。而不是像现在,从政治学院毕业的去当政委,在军事学院毕业的是去主官,没有这个区分。而且那个年代,比如邓小平之前也是做政委,但他一样不妨碍指挥淮海大战。还有很多我们能够耳熟能详的将领早年间都做高级政委。从这个意义来讲,他是从那个战争年代草莽英雄发展起来的,只不过因为他个人有文化,因为革命的需要他就做了政委,这一点从理论依据和历史依据是可以找到的。

    2009-04-14 15:45:25

  • 赵浚凯:

    第二,我之前也和杜志国合作拍了一部警察戏,叫《夜奔》,我对他的了解是他不仅仅能够完成钢铁的硬汉形象,实际上他身上有特别浓重的柔情和人文情怀。这次能够把这两点结合起来,而且他的形象和尤勇两个人粗看的时候觉得有点靠,实际上性格和个性差异极大。而且我也走访了几个政委,那个年代出来的政委和现在不一样,他有时候发起火,说话的口气有时候比军事主官还要硬气。这个我也想突破。

    2009-04-14 15:47:04

  • 赵浚凯:

    第三个是何政军。我们在《亮剑》的时候就有密切的合作,他是非常棒的演员。不能说他适合所有的角色,但是他能够比较出色的完成看起来好象和他不太靠的角色。这次他演的是一个科学家,这和《亮剑》里的赵刚有极大的差异,而且我们给他身上加了一些色彩的东西,比如他的抠门、斤斤计较、直言不讳等等,他完成得非常好,我觉得也是出乎意料的。我相信观众看了这部戏之后,对他所塑造的马建成第一会有敬佩,我们那个年代的科学家在那样的一个艰苦环境中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全都是由这样的平凡而倔强的人完成的,这点他阐释得非常好。第二,对那个人身上的那种小人物的色彩肯定会认同。

    除了他之外,还有我们的老朋友李幼斌老师。他这次很独特,一反我们在《亮剑》里的义薄云天的李云龙,来出演在战争年代的无畏战士。但是在后期因为个人的遭遇有些委屈,但一直希望以自己和自己的后代来报效国家,完成自己的夙愿,一个可歌可泣的老军人形象。他一开始穿军装,后来就没有穿了,但是他的军人情怀和情结我相信也会让观众感动。

    2009-04-14 15:47:48

  • 中国网:

    听得出来,赵导对电视剧的情节、人物和整个场景都充满信心。但是不可避免的大家一定会把它和《亮剑》进行比较。作为您个人来讲,会不会介意这种比较?虽然您一直说这两个是不同题材的作品,但是观众还是会有比较,您怎么样来看待?会成为您的一种压力吗?

    2009-04-14 15:50:00

  • 赵浚凯:

    肯定是。这个是在做完《亮剑》以后,我一开始就说公司也在寻找新的突破。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讲,在《亮剑》之前,我们的军旅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在电视剧的种类当中一直存在,但是没有占到很大的份额。从《亮剑》以后,才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形成巨大的片种。在这样一个风起云涌的形势面前,怎么保持《亮剑》的高度?

    后来我们仔细考察,包括我自己本身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觉得几乎不太可能。因为《亮剑》中李云龙的人物形象突破了以往革命历史题材中对于英雄主人公的基本定位,它采取了四面开花、全面突破的方式给观众一个全新的定位。既然已经全面开花了,我觉得好象没有多大的空间可以做人物。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后来放弃了在军事题材里面,特别是在年代军事题材里面重新做人物,做他那样一个人物的梦想或妄想,很难突破。

    2009-04-14 15:51:03

  • 赵浚凯:

    部队分很多层次,上到一个将军,下到一个士兵,中间就像李云龙这样的中级指挥官,下面是不是有可以探底的东西。我们后来准备做的时候就出了别的题材,做的人物也很机智,就是康洪雷导演的《士兵突击》,他已经把底层挖掘得很透彻。我觉得现在军旅题材单靠做人物已经很难有突破口,我们放弃这一点之后,开始考虑别的问题。我刚才说到,《红海洋》进来之后,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它可能会和《亮剑》有一拼?就是因为它自己本身的角度,没有一部电视剧能够说把一个军种的历史阐述清楚,我不知道这部戏能不能阐述清楚,但一直有这样的期待。

    2009-04-14 15:53:13

  • 赵浚凯:

    第二,海军和陆军有很大的不同,由军种赋予军人的特质,由军人的特质赋予我们角色的特质。如果这两部戏横向比较,我当然期望观众能够像喜爱《亮剑》一样喜爱《沧海》。但是它里面的人物,他个性的鲜明程度可能不像《亮剑》做得那么极致,但是它有别的东西来弥补。所以如果综合评比,两者应该是不相上下的。

    2009-04-14 15:54:12

  • 中国网:

    赵导很实在,我以为您一定会说这部戏肯定会超越另外一部,但是您分析之后,让我们看到这部戏的特质在哪里,角度新颖,兵种不同,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接下来我想知道从您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看,什么样的军事题材的作品能够称得上是成功?

    2009-04-14 15:55:03

  • 赵浚凯:

    这个评价标准不太一样。

    2009-04-14 15:55:35

  • 中国网:

    谈谈您的看法。

    2009-04-14 15:55:47

  • 赵浚凯:

    从我的角度来讲,我觉得电视剧本身无非就是三个方面。第一,你有没有鲜明的人物。第二,你有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第三,你有没有浓重的人文情怀。如果这三者都具备,它肯定就会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这是评定所有题材都应该共同具备的标准。

    相比较,《亮剑》可能三者都具备了,我觉得《沧海》也具备了。它的人文情怀谈到了海军发展史,我说了六个字,厚重、绵长和粘稠,这是《亮剑》所不具备的。因为《亮剑》是特别明快的,两者故事同样跌宕起伏,不过《亮剑》走的是传奇的路子,《沧海》更写实,更把人物还原到真实的历史背景中,共和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段悲壮的历史,在这段悲壮历史中主人公完成了他悲壮的使命。这两者是一样的。

    第三,人物的鲜明度一样,只不过李云龙在当时的背景下,别的军事题材还没有完全出来的时候,大家还不知道怎么突破的时候《亮剑》出来了,所以它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是《沧海》是在另外一方面,就是陆军的士兵经过了长达40年的学习、成长和发展,最后成长为一个海军司令,这里面有太多的事情可以说。这既是跨军种,也是跨年代的,而且对个人也是极大的挑战。

    从人物的鲜明度也可以和《亮剑》相媲美。

    2009-04-14 15:56:03

  • 中国网:

    作为导演,现在大戏即将播映,您最期待的是什么?最期待听到观众什么样的反馈?

    2009-04-14 15:57:43

  • 赵浚凯:

    直白一点讲,我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部作品,能够对这部作品感到满意。当然我更希望听到的是每个人看完这部戏之后,他能够明白或能够理解我们通过这部戏所传给他的含义,就是今天的中国。我们要想有自己的和平,有自己的稳定,有自己的和谐,我们必须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过去是这样,今天是这样,将来仍然是这样。

    2009-04-14 15:57:54

  • 中国网:

    最后我要代广大网友问一下,接下来赵导下一步的工作重心是什么?又要投拍哪一类的大戏?

    2009-04-14 15:58:14

  • 赵浚凯:

    公司也在和我说这个事情,能不能再拍一部空军的。

    2009-04-14 15:58:36

  • 中国网:

    有这个考虑吗?

    2009-04-14 15:58:48

  • 赵浚凯:

    有这个考虑,也在组本。现在不敢断定怎么样,但是如果从海陆空的角度来讲,它的考核标准应该是一样的。就是一样要选取非常鲜明的人物,一样要有跌宕起伏的故事,一样要有厚重的人文情怀,才能够真正的推出来,要不然大家就看别的好了。

    2009-04-14 15:58:59

  • 中国网:

    让我们共同期待。今天非常感谢赵导到我们的节目中做客,为我们讲述了《沧海》的台前幕后,我们在去看这部戏的时候肯定会有更多的感触,带着您给我们讲述的故事。最后送上我们的一点祝愿,祝愿《沧海》这部电视剧能够收视长红。谢谢赵导。

    2009-04-14 15:59:33

  • 赵浚凯:

    谢谢主持人。

    2009-04-14 15:59:50

  • 中国网:

    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下期再会!

    2009-04-14 15:59:58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mms://wmv5.china.com.cn/btamedia/wms_content/fangtan/2009/538_090414b.wmv

图片大图:

  • 《沧海》总导演赵浚凯

    中国网 胡迪

  • 访谈开始

    中国网 胡迪

  • 我们前期方面的代表作品就是《亮剑》

    中国网 胡迪

  • 我觉得只要有这批军人在,有我们的海军将士在,我们的海上长城是不会倒的。

    中国网 胡迪

  • 镜头中的访谈

    中国网 胡迪

  • 觉得拍海上的哪场戏都不容易,因为有生理问题要克服,就是晕船

    中国网 胡迪

  • 我们拍摄了国内相对来说比较先进的核潜艇

    中国网 胡迪

  • 与主持人交流中

    中国网 胡迪

  • 访谈现场

    中国网 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