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热评:通胀压力下的政策选择

    嘉宾:财经热评特约评论员 马岩博士
    时间:2010年11月26日 10:00  
    简介: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4%。这不仅是今年来首次突破4%的大关,更创下了25个月以来的新高。目前,中国在通货膨胀这个问题上也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本期财经热评节目邀请到中国访谈财经热评特约评论员马岩博士,点评本月最热门的词语:通胀。
                         嘉宾简介>>>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财经热评:通胀压力下的政策选择

活动描述

  • 嘉宾:统计局国际研究中心 马岩时间:2010年11月25日 10:00   简介: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4%。这不仅是今年来首次突破4%的大关,更是创下了25个月以来的新高。目前,在通货膨胀这个问题上中国也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今天的财经热评节目邀请到财经热评特约评论员马岩来点评本月最热门的词语:通胀。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CPI,同比上涨4.4%。这不仅是今年来首次突破4%的大关,更是创下了25个月以来的新高。目前,我们国家在通货膨胀这个问题上也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今天的财经热评节目邀请到财经热评的特约评论员、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研究员马岩来点评本月最热门的词语:通胀。首先欢迎您到中国网作客!

    2010-11-24 10:46:33

  • 马岩: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2010-11-24 10:47:29

  • 中国网:

    本来通货膨胀是一个经济领域的专业术语,但是现在大家坐在一起,不管是从事哪个行业,都会不约而同说到物价上涨、CPI上涨、面临的通胀压力等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我想这样一个词语被广泛的说到,说明通货膨胀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感觉到物价上涨所带来的生活成本的提高。您认为物价上涨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2010-11-24 10:47:46

  • 马岩:

    我感觉这次物价上涨是短期的因素,长期来说对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是缓慢上升的压力,这次幅度4.4%,可能是短期因素或结构性因素比较多一点,这是一个总体的判断和看法。

    2010-11-24 10:47:59

  • 中国网:

    现在的统计数字是4.4%,但有很多朋友觉得实际的物价上涨肯定要远远超过4.4%,可能大家的切身感受和统计数据之间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您觉得现在这个数字还能不能够如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2010-11-24 10:52:22

  • 马岩:

    从这么几个方面讲,第一,这个4.4%的数据是综合的数据。综合来看,我们国家东西南北中地理面积很大,不同的地区发展程度不一样,价格水平自然也不一样,不同的地区对这个感受是不同的。

    第二,这个数据是个平均价格,每个不同的人很难说今年的数据是多少,他不大可能说4.4%。程度上会有高有低。

    第三,人们对物价的上升和下降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下降,大家可能觉得比较容易接受,也觉得很自然,物价上涨会影响到它的购买力,他的压力感觉就比较明显,会感觉更强烈一点。

    2010-11-24 10:52:32

  • 马岩:

    第四,不同的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他们对物价上涨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我本人基本上没有什么消费,或者不亲自去消费的话,就会对这个基本没什么感觉。像80后、90后他们会去购买一些时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价格是在下降的,他的感受可能会下降,比如开车的人,油价上涨了他能感受到。

    综合起来看,有一个集中的情况,不同收入阶层对这个价格感觉也是不一样的,低收入群体对价格上涨比较明确,感觉压力比较大;高收入群体就不会感觉那么明显;还有一种是有收入,自己不亲自进行消费或者基本上很少消费的人就没有什么感受,只是听别人讲。总体是这么一个情况。

    2010-11-24 10:52:41

  • 中国网:

    我们购物的时候确实能够感觉到物价是在上涨的,您觉得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物价不断上涨,CPI不断上升?

    2010-11-24 10:52:48

  • 马岩:

    从原因来看,我觉得这轮物价上涨有国际的因素,有国内的因素,还有一些国内外的投机因素,这些都有。我想这里面可能有几个主要的因素:

    第一,从经济增速来看,根据10月份最新国际组织在内的200多家机构综合预测来看,今年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会是3.8%,发达国家平均在2.5%左右,美国是2.7%,欧盟是3.0%,日本是1.6%。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是在6.5%左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的差别就非常明显。

    发展中国家里,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比如“金砖四国”的印度、巴西、中国、俄罗斯,他们的增速要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不但超过发达国家还超过世界水平,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速。比如印度今年预测可能会达到9.7%,巴西会达到7.5%,俄罗斯低一点也可以达到4.0%左右,中国到目前为止的预测是10.1%。在这么快速增长的经济体情况下,物价上涨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因为它是相伴而生的。我认为这个长期的经济拉动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经济增长快,各种需求就会上升。这是需求面来讲,是第一个主要因素。

    2010-11-24 10:52:58

  • 马岩:

    第二,从货币角度来看,因为物价的问题如果用货币主义学派的角度来看,物价的上涨是个货币问题,从我们国家来看,货币发行量M1、M2今年10月份的增量都分别超过了22%和19%,这个速度和平常保持17%的增长速度要高一些。从货币总量来看,形成物价上行压力。

    第三,从国内信贷来看,2009年我国信贷是最高的,接近10万亿,达到9.59万亿。到今年三季度,放贷量应该是6.3万亿,央行今年的目标是7.5万亿,10月份已经过去了,这个放贷量5800亿,接近6000亿,剩下两个月会剩3000多亿左右。总体来看,前10个月的放贷量肯定快了一些。

    另外外汇占款,今年9月份,外汇占款放量达到了17个月以来的新高,是4086亿人民币,这个量是非常大的。10月份有所回落,变成了2286亿。从全年情况来看,平均在1000—2000亿的外汇占款。从这三指标看,货币放量是比较大的,这是对物价上涨的推动力。

    2010-11-24 11:00:04

  • 马岩:

    第四,今年灾害比较多,比如海南的灾害,自然天气的影响对农产品产生减产的影响比较大,再加上投资的游资、热钱也会对需求产生超过它平均供量的需求。

    这么四个因素综合在一起,构成这轮价格短期上涨的一个主要因素。

    2010-11-24 11:00:33

  • 中国网:

    CPI的上涨,市场放的总量多了一点,从前几个月的情况来看,再一个是自然灾害,包括市场上的游资等等几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CPI的上涨。CPI包含的八大类当中食品的价格涨幅最明显,同比上涨了10.1%1。11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其中采取了16项措施来做好价值控制,稳定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我们在通知里看到由16味组成的“药方”当中,主要还是针对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降低农产品在各个流通环节的成本,针对这个来解决问题。您认为国家出台这个政策能不能改变物价持续上涨的态势?

    2010-11-24 11:00:40

  • 马岩:

    我认为这十多项措施出台得非常及时,并且我认为它会产生一个非常积极的效果,对平抑物价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从政策上来讲,也体现了政府对物价上涨水平的关注,并且并显示了政府对重视物价、平抑物价的决心和力度,这是我们对民生关注比较多,我想这个做法是很正确的。

    从它的效果来看,在2008年的时候,由于猪蓝耳病突然爆发,使当年前几个月农产品、食品价格也是突然上涨,当时我们也采取了积极的行动措施,使价格明显回落,我想这次效果也会非常得明显。这种政策是其它发达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我们既有市场的手段,也有行政指导的手段,多管齐下的方式,我想对平抑物价会起到决定的作用。

    2010-11-24 11:00:49

  • 中国网:

    在市场经济失灵的情况下政府适度调控宏观经济走向,我想对稳定我们全国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2010-11-24 11:00:58

  • 马岩:

    是的。

    2010-11-24 11:01:07

  • 中国网:

    现在有一种说法:我们国家现在之所以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国外的热钱。您认为物价上涨和国外热钱有多大的关系?

    2010-11-24 11:01:13

  • 马岩:

    关于热钱是否对CPI产生影响,我是这样认为的。从目前数量级来看,说热钱有多少的都有,有说有5000亿的,有说1万亿的,有说1.7、1.8万亿的,说法不一而足,大概级别是在这个数量水平上。对国外的热钱应该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和界定,什么才算热钱?我认为投机的钱才算是热钱,比如说我们现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我们国家现在存款利率提高以后是2.50%,原来是2.25%,美国的利率是0.0%—0.25%,日本是0.0%到0.1%,欧盟是1%,我们明显比其它国家低,这种利差使国际游资,就是所谓的热钱流进来进行套利。

    第二,19日第二轮人民币升值过程中,会有很多游资去赌人民币升值,我刚才讲的这两种情况是纯粹的投机行为,就是为了暴利而暴利的行为。

    2010-11-24 11:01:21

  • 马岩:

    在这种情况中,我们还要区分,游资是通过各种虚假方式,比如虚假贸易,虚假投资进来的。这个过程中也不排除有正常的资金进来之后,他看到我们有的市场有利可图,会变成投机的资本,也存在这种可能性。原来游资目的并不是非常善意地进来,但是有可能他会发现成长非常好的机会,之后变成正统地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游资不是固定的,会互相转换,有的可能是弃恶从善,变成正常的资本。另外一种可能也抽空子去投机,这很难说非常准确地界定。

    您刚才说的这个问题,游资对这次CPI的上涨有一定的作用,但它不是绝对的作用,而且游资炒作的特点往往是短期的,很难超过两三个月,都是短期效应,它对于CPI长期的上涨不起到决定因素。

    2010-11-24 11:01:30

  • 中国网:

    有的专家学者说美联储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也导致更多的游资进入到中国市场来流通,有这样的说法,您觉得这对中国和世界的经济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您怎么样评价量化宽松政策?

    2010-11-24 11:01:39

  • 马岩:

    关于量化宽松政策的问题,实际上美国的第二次量化宽松,它在金融危机2008—2009年的时候已经实行过这样的政策,所谓量化宽松政策是非传统的货币政策,通俗来讲就是通过靠大量印发纸币的行为。整体来看,这是一种救急的方式。2008年危机的时候,各个国家都开始使用财政刺激政策,财政刺激政策是有国际警戒线的,比如各国国债在大量刺激下比较稳健的标准应该是60%,在接连超过70%、90%甚至100%,日本都几乎快到200%,这样的背景下,他这种政策是不能为继的。尤其是这种时候,欧债危机爆发了,给全世界敲响一个警钟。其实大家为了救市,为了挽救经济下滑,推出大量的财政政策时,我们已经感觉到可能会产生物价上涨,最后发达国家的上涨没有形成,反而通过国际各种各样的渠道,资金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量化宽松从目前来看,短期可能会对美国经济刺激有个作用。长期来看,如果大家竞相贬值的话,发生“货币战”,最后的结果是全球的通胀上涨。全球的通胀上涨意味着全世界的劳苦大众和老百姓来共同承担美国的经济下滑以及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最后是这么一个结局。

    2010-11-24 11:05:28

  • 中国网:

    最后的结局是除了美国之外的其它国家全部因为美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相应提高汇率,而使自己国家出现通货膨胀?

    2010-11-24 11:05:35

  • 马岩:

    是的,相当于大家一起来救它,是这么一个逻辑思路。而且这种汇率贬值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美国各种各样的政策里,从历史可以看出,是各种政策穷尽之后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有一个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军事干预,与经济没有关系了。通过对汇率的高估和低估,他进行全球的扩张和获益的行为。这次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国内各种法案出台之后,他国内的经济没有出现好转甚至下滑的迹象,这时候他抛出了量化宽松政策,这是他整个一套政策的一部分。

    2010-11-24 11:06:12

  • 中国网:

    我们也想知道,美国怎么样通过量化宽松政策,通过对美元的贬值来实现对其它国家造成通货膨胀的过程?请您给大家解释一下。

    2010-11-24 11:06:21

  • 马岩:

    美元汇率的变化使得其它国家相对升值,首先从进出口的角度来看,以我们国家为例,如果我们货币升值,美元贬值的话,我国的出口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我们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就会受到削弱,对我们出口企业的增长会形成阻碍作用,“三驾马车”当中出口对我们的影响比较大。对出口企业的就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出口受到阻碍,增长停滞的话,很多人失去就业岗位。再有就是资金的渠道,从资金上来讲,美元贬值的同时人民币升值,会有很多美元进来,无论是直接投资还是间接投资的方式,对我们的物价形成一定的压力,因为人民币会对他产生一个对冲的效应,会增发,扩大国内的货币量。

    2010-11-24 11:07:44

  • 马岩: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过程是这样的,但是影响也不一定都是负面的。比如我们现在在“十二五”的经济结构转型,对外加工的企业,“中国制造”的方式被迫地转型或者主动转型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反向的激励作用,也是有好处的,就是让我们的外贸企业更加强大。从这点来看是有好处的。

    从资金角度来看,比如美国货币贬值会造成全球甚至很多发达国家的反对,因为他只为了自己,不管别人的政策。这就会督促全球包括IMF在内的货币体系的改革,这种货币体系的改革是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根本途径。

    2010-11-24 11:07:53

  • 中国网:

    我也想问这个问题,因为世界货币都与美元相挂钩,世界金融组织,比如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会不会对美国货币政策采取干预措施?

    2010-11-24 11:08:00

  • 马岩:

    你说的储备货币涉及到这样的问题,作为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没有权力对他们有约束,也就是说没有超国家的政府,自然也就没有超国家的中央银行,所以这个难度很大,未来发展方向也不是很明朗,这个问题会比较困难。

    2010-11-24 11:08:10

  • 中国网:

    您觉得美国通过货币宽松政策涌入的这部分热钱,对于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方面,所占的比重是多少?中国的物价上涨和美国量化货币宽松政策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010-11-24 11:08:18

  • 马岩:

    是的,这个问题我有与市场流行的观点有不同的解读。可能很多人认为这是量化宽松导致我们国内的物价大量上涨,其实我刚才部分解释了这个问题,就是量化宽松不是物价上涨的决定因素,但也有一定的影响。

    现在的物价上涨,很大程度上与第一次货币宽松政策有关系,是那次政策的延续和滞后。很多人在讲,可能10月30日美联储二次货币宽松政策对我们有影响,我们CPI上涨是10月份的事情了,对10月份CPI的上涨真正影响的是,8月份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先放出话来:美联储不排除采取大力支持国内经济增长的措施。美国一季度增长3.7%,二季度是2.7%,三季度2.0%,稍微回来一点,他这种讲话给市场预期带来一定增长,这是一个主要的因素。

    那么二次QE2会不会对未来产生影响,要看这个政策具体执行的力度。从目前的分析来看,它会对全球有一个冲击和影响,因为它的最终目标是要提升美国经济,让其它国家为美国经济做贡献。

    2010-11-24 11:08:37

  • 中国网:

    对于现在社会上广泛讨论的“热钱”问题,央行行长周小川也在“2010财新峰会”上提到了“池子”理论,说把热钱放在一个固定的“池子”里,不让这些热钱流到其它实体经济当中的理论。您认为这个“池子”是指股市还是楼市?具体是指什么呢?

    2010-11-24 11:08:45

  • 马岩:

    我个人理解,这个“池子”既不是楼市也不是股市,是一套综合的货币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央行行长周小川曾经提到建立超主权国家货币的情况。从大的方面来看,“池子”是国际大池子,就是国家货币基金体系。二战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成了,还有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是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后来又演化为有浮动的汇率制,现在很多人认为现在的体系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二版,就是准布雷顿森林体系。

    相当于是一种演化,它的演化什么时候能促进经济增长,这个货币体系就是有益的,如果它阻碍了世界经济增长就必须要改革和变化。目前以美元储备货币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全球经济的增长。

    2010-11-24 11:08:59

  • 马岩:

    这是现在主要面临的三个困难。目前来看,美国经济只占全球经济的24%,目前大部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统统以美元结算,这就面临着一个问题,美国经济后盾虽然总量很大,但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已经不是那么大了。如果还是以它为经济主导的话,这是不能持久的。

    第二,这种货币体系就造成了很多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去拼命大量储备美元以备不时之需。其实这种做法是一种浪费,也会造成经济的大量浪费,最后它会导致债务危机。

    第三,储备美元的现象会导致世界热钱流动比较大。像发展中国家一会儿繁荣,一会儿流走,感觉发展中国家经济忽冷忽热,对他们的经济长期发展是没有益处的。从长期来讲,他已经不适应这样的发展了。这是“大池子”的问题。

    2010-11-24 11:09:14

  • 马岩:

    从我们国家来看,比如综合的货币政策,实行的准备金率的政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以及其它贴现政策,这种政策在“大池子”建好的情况下,也会对热钱起到规范和防范的作用。这是第一道“池子”。

    再往下细讲,从国际监管角度来讲,我们要建好一个“池子”,现在国际监管有很多,比如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协议3的标准,虽然没有最后落定,虽然应该早就落定了,但又出现了新的分歧,本来说G20首尔峰会上落定,但还有分歧。三大支柱之一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明显提高了,从2%提高到7%。从监管角度来讲,可以避免金融机构产生非法的或者不安全的对市场的扰乱,对这个进行规范也是对资金正确运用的一个很好的“池子”效应。

    2010-11-24 11:09:26

  • 马岩:

    再从我们国家具体来看,我们有迫切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要求,这无论对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是有好处的。金融的“池子”相当于水和船的关系,金融搞的再好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是判断金融行业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它发展好了,对“大池子”里套“小池子”,“小池子”里还有“小池子”的情况会有一定的疏导作用。

    2010-11-24 11:09:36

  • 中国网:

    当前我们国家对于楼市方面也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大力调控楼市价格,对于市场上出现的游资或热钱总要有一个去处,去吸纳它。您认为当前市场的哪个部分是最能吸引热钱的地方?

    2010-11-24 11:09:43

  • 马岩:

    我这么看待这个问题,第一,房地产。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楼市调控过程中不会有特别大量资金的投入,房地产市场会进入缓慢、正常的增长。过去二十年房地产市场对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贡献。

    房地产价格形成有内在稳定的机制,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如果由房地产拼命拉动经济增长就是一种低级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最重要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共同推动。

    之所以从这几个角度来讲,第一,房地产价格上升太快,这几年平均上升20%多,我们在世界上上升不是最高的,但增速也处于前列。第二,从投资收益角度来讲,房价和租金比数据也涨了20%多,这个增长速度在全球也算比较快的。就是大家买房再卖房比租房收益高,所以大家就拼命炒房了,这个方法是不正确的。第三,从购买能力来看,与我们老百姓息息相关,就是房价和收入比在十年间上升了60%,等于房价比工资涨得快。

    2010-11-24 11:10:23

  • 马岩:

    再结合中国经济大形势来看,房地产转型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从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到以保障人民生活和住宅保障方向上来。不是它没有贡献,它还会继续贡献,它将来的贡献是自然的、稳定的、可持续的增长方式。鉴于这种发展情况,我想大量的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去炒作是不大可能的,并且现在有严格的调控政策,政府正在限制房价,但房价也不会降。

    2010-11-24 11:10:38

  • 马岩:

    第二,股市。会不会进入股市?股市有它自己的特征,现在的股市要比以前更加稳定和稳健,比如我们从6000点一下降到1600多点的时候,全国人民经历过一次洗礼,投资风险意识非常强。前两天有一个“存款搬家”的说法,7000多亿存款流出,去到哪里了呢?这两年开户的人数非常多,还是流到股市里。但我认为股市不会因为大量资金进入而产生大的波动,不是说它不波动,只是相对于2006年相比,它的波动频率比较快,但大起大落的频率不大可能。前段时间我们又出台了严格控制股票市场的投机行为,又加大了打击力度。同时我们会不断推出适合市场的品种,从技术和市场角度平抑价格。所以,从股票价格角度讲,它会吸引一部分资金,但这部分资金是更理性,是投资的,长期的角度会吸引一部分投资者。

    第三,大宗商品市场。从最近我们监测的全球初级产品市场来看,到今年11月中比去年同期的全球大宗商品上涨4%,工业品上涨了30%多,金属和食品分别上涨了16.8%和16.3%,流到这里面炒作是很大的一部分因素。

    2010-11-24 11:10:45

  • 中国网:

    比如说“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

    2010-11-24 11:10:52

  • 马岩:

    没错,资本的属性是要运动,一定要找个途径,没有什么利可图就炒这个,我们打下来之后,大量疏以民间资本推导的潜能运动,这是我们要考虑的严肃的问题。

    2010-11-24 11:11:01

  • 中国网:

    您刚才说到楼市、股市都是聚集资本的重要市场,但也有这样一个有意思的说法按:富人炒楼,穷人炒股。现在随着国家政策不断出台,对楼市的控制不断严格,很多人就退出了楼市的炒作。对普通人来讲,觉得股市也并不是那么稳定,处于平稳的时期,也是退出了股市的市场。对于量大的民族资本应该怎么样发展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仅仅用于炒作呢?

    2010-11-24 11:11:07

  • 马岩:

    民营资本或者民间资本目前的量很大,因为现在我国民营企业、民营资本增长非常迅速,这里有一大部分资金需要找到正规的渠道,发挥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我们之前出台的老三十六条和今年出台的新三十六条,以及今年7月份细化的新三十六条规划措施,允许民间资本大量进入垄断性行业,比如公路、铁路、机场建设以及石油的开采、采掘,这些从政策上没有什么问题,实际操作上还有一些环节没有完全开通。

    这些民营资本有两个领域比较关注,这两个领域都是以低碳经济为发展特点的,一是环境,二是能源。跟这两个相关的,比如说环保汽车、环保的能源、风能等,就是未来以低碳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为特征的。再过若干年回过头来看,如果低碳经济算一次产业革命的话,这里面的增长潜力是非常大的。民营资本可以以这两个角度进行考虑,这也是我们国家会积极支持和扶持的。

    2010-11-24 11:11:16

  • 马岩:

    从技术上来说,民营资本力量比较小,有这么几种渠道和途径可以实现这种作为,一是民营资本之间联合起来形成大规模的资本,更有力量。二是可以考虑与国家资本或国营资本进行合作。三是也可以考虑与外资合作,但我们要掌握好发展方向和控制好股权。这是从大方面讲。

    从第二个方面讲,立足于现有的三产,就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从农业上来讲,我们国家民营资本可以加强农业的精耕细作,包括扩大产业的生物基因工程,加强裁培和培育。第二是工业上来讲的第二产业,把“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结合起来,不能因为“中国创造”而丢掉了“中国制造”。用一句著名企业家的话来讲,我们在“中国制造”上还有很大的空间要发展,因为在工艺、流程上不是轻易能进步得非常快的。现在很大的竞争方式是这方面来竞争,要个性化和差异化,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加大“中国创造”,中国品牌的发展,抢占高端的品牌市场。这块不能丢,这是有深刻教训的。

    比如现在的美国和英国在危机之后,美国的奥巴马和英国卡莫伦以国家的名义表示,重新回归制造业,因为这种发达国家发展之后自己留了服务业,把这些都转给其它国家,当发生危机的时候,这些东西才是根本。

    2010-11-24 11:11:25

  • 中国网:

    重要的是经济实体。

    2010-11-24 11:11:46

  • 马岩:

    是的,就是不能玩虚的,这个我们要抓住,必须制造和创造齐头并进。

    第三,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从美国可以看出,就算从第三产业本身来看,因为美国的中小企业也是以民营资本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就业占GDP都达到了80%。如果看的再远一点,这次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会逐步开放,无论从国际市场还是从国内市场,中国的服务业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因为我们人多,这种的优势是不可阻挡的。这是从三四产业上来看,也要大力加强。

    我想从这么几个方面,正确疏导民营资本还是大有可为的。

    2010-11-24 11:12:03

  • 中国网:

    也为我们民营资本的投资指明了一个很好的方向,能源业、环境业、低碳产业,包括现在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都是未来可以获得很大的市场的地方。大多数人没有那么多钱去投资,我们只能去做个人理财,很很多人觉得把钱存进银行是比较保值、升值的方法。最近银行也处于负利率的状态,您觉得把钱存入银行、获取利息,长远角度来看能不能保值,能不能得到财富的增加?

    2010-11-24 11:12:09

  • 马岩: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的银行业也发展得非常快,大量的理财产品纷纷地出台,这段时间各个银行针对这种情况推出了大量的针对个人的理财产品,包括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里面就包括私募基金、风险投资,这些实际上都是我们可以考虑的情况。还有刚才讲到的“存款搬家”,就是资金进入了股市。中国经济还是要成长,我们为什么选择股市呢?我们现在选择股市的思路要变化,不是让它去炒作,是它为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做出贡献。

    2010-11-24 11:12:18

  • 马岩:

    因为中国的增长空间是非常大的,你可以和美国做一个对比,美国去年的GDP数据是14.2万亿左右,我们国家是4.98万亿美元。人均来看我们差距更大,去年我们是3774美元,美国是4.6436万美元,相差十多倍。如果我们发展到美国这个水平,并且我们一定会发展到美国这个水平,那就意味这现在的经济发展到40倍,从空间上,这是空间是非常巨大的。这么大的成长空间一定会随着基本面来涨的,所以长期投资来讲,股市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当然这是一个长期选择,并且流动性很好的,还是应该首选的。但这个思路是不能炒作。

    再有,银行有大量的私人理财产品,这个收益也不做,包括银行的基金也很好,像成长型的基金已经推出,我国金融创新、品种扩大和种类增加现在也非常快,因为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人民也有这种需要,这都是非常好的选择。我们可能不乏投资的渠道,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2010-11-24 11:12:28

  • 中国网:

    您给我们介绍了很多个人理财的方式,您认为股票市场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长期投资会获得很好的收益,除此之外还有基金等理财产品都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收益。

    2010-11-24 11:12:35

  • 马岩:

    是的,还有私募等等,只不过这些投资风险相对大一点。就算我们不考虑理财产品,作为最普通的老百姓把钱存在银行也不会有很大的问题,虽然是负利率,我们收益少一点,但比较安全。

    2010-11-24 11:12:45

  • 中国网:

    不过我们更希望通过银行加息使我们的财富一天天增加。我们也注意到这么一个信息,从11月19日央行宣布从11月29日起,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这也是央行今年第四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且距离上次上调仅仅相隔9天。您认为这会不会是未来加息的信号呢?

    2010-11-24 11:12:50

  • 马岩:

    我认为未来加不加息要看11月份、12月份CPI的走势。根据我现在的分析,11月份、12月份的CPI要看这次调控的结果是什么样的情况。从11月中来看,这16条措施出台的话,蔬菜价格可能回落,物价开始平抑,但是回落到什么程度我个人非常有信心。它加不加息取决于这两个月的CPI走势,如果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可能就不加息。如果还在增加,增加的幅度不是很大的话,可能会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或者再调一次存款利率。

    2010-11-24 11:12:59

  • 中国网:

    我们在加息问题上现在似乎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我们为了改变负利率的状态可能需要加息,但一旦加息之后可能会吸引更大的热钱和游资进入中国市场,从而导致中国通货膨胀的现象加剧,这就面临着的两难选择。您觉得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2010-11-24 11:13:07

  • 马岩:

    这还是应该保国内,加息是对的,但不是一味的加息。我们已经出台了16项措施,单纯一味加息是有限度的,加息会对金融市场产生紧缩作用,现在的货币政策不仅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它也受到国际的影响,所以为什么这次加完息之后马上出台行政措施来平抑物价。并且这种物价的平抑不仅仅是通过加息解决的,加息不能完全解决物价问题,它是从总量上控制。

    我们这次CPI上涨是一种短期、结构性的,非常时期要用的非常方法,加不加息现在谁都不知道,你问谁谁都说不出来,但我们可以从趋势来看,就是看CPI走势。从今年全年看,CPI控制在3%,如果调控得好,调控力度非常大的话,控制在3%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如果超过3%,也不会比3%高出非常多,也就超过0.1%、0.2%就差不多,不会超过0.4%、0.5%,这是说的比较激进一些。

    2010-11-24 11:13:15

  • 马岩:

    长期来看,价格的调整和控制物价的压力还是不小的,长期来讲我们的经济增长非常快,而且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都会对长期物价走势有一个压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长期的任务,我想对长期的任务我们应该有一个大的战略去解决它,对于短期和结构性因素的CPI上涨,我们可以采取短期的政策和方法把它平抑掉。从历史历次来看,它都是一个短期的过程,所以,大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对于这个事情我们要相信党和政府。

    2010-11-24 11:14:37

  • 中国网:

    也有相关的专家学者说,因为当前中国CPI涨幅有点快,而且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能不能提高我们通货膨胀的容忍度,从3%提高到4%甚至更高,您觉得这种方法可行吗?

    2010-11-24 11:14:51

  • 马岩:

    这种方法国际上早已有之,最后大家选来选去还是认为确定用明确的通胀目标更为合适。还有什么其它的方法,比如控制通货膨胀率的问题,我觉得这不可行,提高一次可以,以后再提高呢?这涉及到央行的货币信誉问题。因为央行最主要的政策是控制物价,国际央行都是这样的,比如美联储也是这样。如果随便改变这个目标,不光老百姓不信它,其它国家也不信它了,那就没有谱了。

    美联储最近也在讨论这个问题,当然这是一个比较深的问题,就是是否不用定期的通货膨胀目标方式,而是采取价格水平监控方式,比如原来每年控制在2%,如果今年是1%的话,第二年可以控制在3%,让它的总量不超过2%,这是一种价格水平控制。但这种操作也有一定难度,它会对人们通胀预期和一次性油价和物价上涨产生一定的不稳定性,总量能控制,但长期来说对物价控制是不利的。比如今年设定在1%—3%,这里面也有浮动的问题,如果每年都是1%或者3%的话,监管力度也是完全不同的。

    2010-11-24 11:15:04

  • 马岩:

    这个问题,大家比较来比较去,不光我们国家,其它国家比完之后最后发现设定一个通胀目标最实际,最可行。现在我们设计在3%,美联储最开始设计为2.5%,这是央行目标,欧盟区设定为2%。最新的数据,10月份欧盟的CPI已经接近2.9%,快接近他们设定的上限了。这是根据他本国的经济增长情况和经济增长速度来决定控制力度,这是不应该随意去动的,否则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2010-11-24 11:15:15

  • 中国网:

    有的专家说要提高CPI的上涨比例,也有的专家说可以通过调整CPI权重的问题使很多问题得到解决,比如居住的价格偏低,导致统计的数字和实际出现偏差,您认为存在这样的问题吗?

    2010-11-24 11:15:24

  • 马岩:

    原则上来看,我国也包括其他国家也是这样,选取和确定权重的时候,我们考虑的是能够综合反映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一揽子比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一个最大的区别是,发展中国家食品类所占的权重比较大,这是与发展中国家相适应的,发达国家可能所选取的服务产品多一些,而不是食品。

    2010-11-24 11:15:36

  • 中国网:

    这可能是恩格尔系数,发展中国家花在生活必需品上的钱多一些,而发达国家会更多用在享受型的领域。

    2010-11-24 11:15:43

  • 马岩:

    这不是一定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每年都会去调整,因为我们经济结构,国家产业结构,包括消费结构数据都是不断变化的,包括我们的消费结构在高度国际化过程中,它的比例要随着消费结构的调整要反映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水平,是这样的目标。当然调它不是没有原则地去调,而是要看到整个经济结构发展去调的,比如把居住类加进去的话,现在与我们的国情不是特别相适应的。还是从宏观上考虑,就是各种情况都要考虑到,最后才确定加权的比例,这是动态的,会变化的。

    2010-11-24 11:15:53

  • 中国网:

    就是根据自身的实际国情考虑权重的问题?

    2010-11-24 11:16:01

  • 马岩:

    是的,不能盲目学别人。

    2010-11-24 11:16:12

  • 中国网:

    您对第四季度的CPI持什么样的态度?给大家预计一下。

    2010-11-24 11:16:19

  • 马岩:

    10月份CPI已经是4.4%了,通过调控效果非常明显,达到3%不是完全不可能,按照这个情况来讲,现在很多机构预测可能11月份、12月份会比4.4%还要高,但我不完全同意这个看法。我想这次积极有效的干预一定会阻止物价进一步上升,效果会非常明显。具体的数据,我想在12月十几号左右就可以看到调控的影响。现在已经有迹象和苗头,就是控制它的产量,比如南方蔬菜基地统统改种绿叶蔬菜了,大大加强了供给,相应的市场价格也会向下走。当然,上冲的时候它还会有一个惯性,但我想不会太大了。

    2010-11-24 11:16:28

  • 中国网:

    您觉得现在还处于CPI的上升期,这段时间里,它对于明年和后年的经济走势以及对我们“十二五”规划会不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010-11-24 11:16:35

  • 马岩:

    长期来看,我们的成本上升压力还是挺大的,保持稳定上涨,“十二五”规划里也提到会密切关注这个问题。CPI是四大经济目标之一,控制好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我们对这个问题绝对不会放松。从这次你就可以看的非常清楚,一旦它产生4.4%的上涨情况,我们会采取多层次的手段和多层次的市场方法、非市场方法统统保障价格的迅速上涨,这也是我们的既定目标,这也与老百姓的民生密切相关。所以,这一点上大家不用太多担心,至少我本人有这个信心。

    2010-11-24 11:16:44

  • 中国网:

    感谢您今天来到中国网作客,为我们当前国内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做出的准确分析,同时也对明年CPI走势做出的前瞻性预计。本次节目就到这儿,我们下期节目再见!各位网友再见!

    (责编:王瑞芳 \主持:张翼 \图片:杨爱博 \导播:李哲 \摄像:周珊珊 曾志)

    2010-11-24 11:16:51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ft/olderDatazjxz/2010-11-24-my.wmv

图片大图:

  • 马岩做客中国访谈·财经热评节目

    中国网 杨爱博

  • 马岩与中国网主持人在节目中交流

    中国网 杨爱博

  • 现在的物价上涨,很大程度上与第一次货币宽松政策有关系。

    中国网 杨爱博

  • 金融的“池子”相当于水和船的关系,最终目的是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中国网 杨爱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