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1年3月5日 9:00
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赵锡军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团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 毛寿龙
简介: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网邀请三位专家进行现场实时解读。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权威解读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活动描述

  • 时间:2011年3月5日 9:00 嘉宾: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赵锡军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 毛寿龙    简介: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网邀请三位专家进行现场实时解读。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各位网友早上好!欢迎大家收看《中国网 易健特约》两会访谈。3月5日上午9时,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可以说,每年的这一天,“看两会、听报告”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人们希望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听到中国决策层对于当下局势的判断,也希望听到我们将来的生活将得到怎样的改善。今天,中国网两会报道特别邀请三位资深专家与网友们共同听取,并为网友解读2011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2011-03-05 09:00:39

  • 中国网:

    来到演播室的依然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嘉宾,他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研究员。

    2011-03-05 09:01:58

  • 杨团:

    大家好。

    2011-03-05 09:02:23

  • 中国网: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教授。

    2011-03-05 09:02:31

  • 毛寿龙:

    大家好。

    2011-03-05 09:02:53

  • 中国网: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教授。

    2011-03-05 09:03:04

  • 赵锡军:

    大家好。

    2011-03-05 09:03:19

  • 中国网:

    欢迎三位的到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倾听《政府工作报告》,并就大家关切的问题做出解读。今天与三位共同相聚中国网演播室,共同分析解读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与往年《政府工作报告》不同的一点,今年是“十一五”收关之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回顾“十一五”,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再加上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以及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可以说是我国国家面貌焕然一新。在过去五年中,三位嘉宾如何评价这五年的工作,印象最深的是哪些方面?

    2011-03-05 09:03:29

  • 毛寿龙:

    我对过去的“十一五”感受最深的还是经济发展的成就,不只是我们自己体会到,更是全世界体会到的。除了一些数字之外,还有很多现实的生活标志。比如去年卖的车是全世界第一,留学生规模也是迅速扩张。我们到美国看到一个学校一年在中国招生两三千人,我记得我们上大学时,一个系才几个学生。

    另外一点,政府能力也迅速提高,组织效率、政府运作,包括法制化水平,尤其是政府信息公开水平,比过去要好得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方面我们是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政府的治理结构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2011-03-05 09:04:54

  • 赵锡军:

    我非常同意毛教授的观点,感受最深的就是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升。我记得在2006年时,我们的经济总规模大概在20万亿人民币左右,到了“十一五”末,2010年已经到了40万亿左右;GDP规模排名也是跃居全球第二位。这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讲,这是比较显著的感受。

    2011-03-05 09:06:31

  • 赵锡军:

    第二个感受,国际地位的提升。应该说在五年前,中国的国际地位虽然也在不断提升,但是与现在相比还是有差距的。特别是在“十一五”最后三年,2008年全球出现金融危机时,明显感受到中国在金融危机期间国际地位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以前出现全球性的经济事务时,中国发言权没有那么大,(发言权)更多地是掌握在西方七国集团等手里。但是金融危机过程中,我们明显感受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地位的提升,这与经济实力的提升是有关系的。

    2011-03-05 09:07:14

  • 赵锡军:

    还有一点,整个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变化。刚才毛教授也讲到,我们举办了很多在全球引人注目的大型活动,像奥运会、世博会等等,这也是非常提振人心的事情。还有政府各方面工作的能力和治理架构也在不断完善和提升,这是润物细无声的,这是慢慢感受到的。还有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都在发生变化。

    2011-03-05 09:08:53

  • 中国网:

    政府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比如国家形象宣传片。

    2011-03-05 09:08:56

  • 杨团:

    我是研究社会政策的,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第一,在“十一五”时期,我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二,公民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现在在养老、医疗、住房、工伤等方面都比过去完整、系统得多。特别是是针对农民,在“十一五”时期,农村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有了新型农民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已经全覆盖,养老覆盖面也不低,达到20%多,而且按照五年规划推行下去很快会实现。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了相当水平,而且比较稳定的时候才有可能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所以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也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阶段,社会保障必须跟上来。其实这也有因和果的关系。

    2011-03-05 09:09:19

  • 杨团:

    第二是公民社会的发展,这点是大家亲身感受到的。尤其是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实际上是大灾难促进了全民的大团结,促进了公民意识的弘扬,大家都到那个地方去救灾,光是2008年老百姓的捐款就达到1000亿。而在后面,有人说后面很可能掉下来很多,但实际上2009年的捐款比2007、2008年也高出很多。2010年具体数据还没有出来,我的判断也是会有很大的增长,2009年大概是350亿到360亿,2010年应该会超过400亿。灾害总是会有,再加上公民日常的捐款,光从捐款来讲,老百姓的捐款大概就会稳定在500亿左右。

    除了捐款之外,很重要的就是公民亲身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社会组织也在广泛增加。在登记注册问题上,大家的呼声越来越高,希望政府尽快放开——登记注册必须找婆婆,必须要有政府主管单位。深圳率先在三年前放开,然后上海部分放,然后北京也开始放。特别有意思的是中关村高新技术开发区明确说,只要你到我这个区就不用找婆婆,就可以登记。也就是说,大家知道这个方向是对的,各个方面纷纷在突破。这些都导致公民社会发展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这方面我是非常看好它未来的发展前景。

    2011-03-05 09:12:13

  • 中国网:

    数字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您刚才引用的数字非常振奋人心。三位教授都讲到了自己感触最深的方面,在“十一五”时期,国内、国外的形势非常复杂,尤其是经济形势。我国在这样复杂的形势下还保持了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三位对于这五年期间政府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一系列宏观措施是怎样评价的?请各位给我们举一些经济成就的例子。

    2011-03-05 09:15:29

  • 赵锡军:

    应该说这五年的经济发展就像你说的,国内、国际的形势一样很复杂,2008年经济危机以前,在“十一五”前两年半是政策紧缩的过程,在后两年半的时间是应对危机的过程。从2008年9月份开始,全球出现了金融危机,这影响到了我国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在这中间政策出现了很大的调整,我们国家在应对危机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过程中,我感到是在全球所有国家中做得最好的,而且效果也是最明显的。

    举个例子。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在2008年第四季度,我们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到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到了6点多,这是属于下降的比较多的速度。但是在2008年年底就开始采取措施,在2009年形成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政策方案,包括政府的四万亿投资方案。可以说,方方面面都采取了应对危机的措施,很快经济增长速度就回升了,应该说2009年金融危机全球影响最重的一年,我们保持了经济稳定增长。进入2010年,我们在全球所有国家中是最早恢复经济增长的国家,保持了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从应对危机角度来讲,我们顺利地度过了危机的冲击,不仅是我们自己度过了冲击,而且我们还与全球其他国家共同应对危机,参与了国际合作应对危机的过程,应该说很多国家对于我们参与国际合作应对危机也是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包括受危机冲击最大的美国,他们的政府领导人、国家领导人多次感谢中国。

    2011-03-05 09:17:13

  • 中国网:

    对于全球经济危机的缓解,许多国家也认为中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关于“十一五”期间的经济问题,我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二位专家怎么看?

    2011-03-05 09:22:01

  • 毛寿龙:

    我们看宏观经济调控最核心的政策就是财政政策。从财政政策的角度来讲,最近五年应该说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从两万多亿增加到八万多亿,还有未列入税收收入的部分,我估计差不多会有同样的规模,加在一起十多万亿。从这个角度来讲,实施财政政策时,财政工具的力量是很足的。从这个意义来讲,使得我们最开始时财政紧缩,但是后来全世界发生金融危机,我们的财政工具一旦出去劲儿非常大,这是我们很重要的基础。

    货币政策也是非常成功的。前几年是货币紧缩,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货币扩张,最近又开始货币紧缩。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际上货币出去是要有实力的,也是与我们货币的很好的基础有关。一个是实体经济的发展,还有一个是外向型经济,使得货币政策以整个世界市场为基础。我们有生产的实力,有世界上很好的市场,我计算了一下,去年有三万多亿美元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这相当于一半的国民生产总值(GDP)是由外贸实现的,这是不得了的。我们说宏观调控,实际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以我们自己掌握的力量来推动宏观调控。

    为什么我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有力量?为什么欧洲搞财政政策就会出现财政危机,美国搞货币政策就出现货币危机?我们在财政危机的范围之外,也在货币危机的范围之外。最近五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推行时是以我们的实力为基础的,更重要的也是有很好的微观经济环境为基础。我们的老百姓还是主力,消费还是理性消费的,并没有要求国家做这做那,也没有像法国那样,要退休年龄延后几年。我们的工人去年才涨点工资,他们非常努力。

    2011-03-05 09:22:18

  • 杨团:

    中国老百姓好。

    2011-03-05 09:25:48

  • 毛寿龙:

    微观基础好,所以宏观才有劲。你看看我们的政府官员也一样,我看印度官员说,“中国肯定不得了,村长都天天想着发展,我们的很多官员想都不想”。

    2011-03-05 09:25:54

  • 杨团:

    我有一个问题特别想问二位专家,我们一直在讲这四万亿,对于经济的拉动是不是起到了非常稳定的作用?

    2011-03-05 09:26:29

  • 毛寿龙:

    四万亿实际上是我们服务型财政拿出一笔钱来投资,按道理是公共服务型财政,但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怕投资不足,所以我们启动了大工程、大项目,包括铁路。

    2011-03-05 09:27:17

  • 赵锡军:

    我们一是可以看自己的经济增长速度,从2008年底危机在美国正式产生,我们的GDP从2007年最高点11.9%一下子跌到了6.9%,这是按照每个季度来算,如果再往下跌就会引起比较大的麻烦。这四万亿实际上是一揽子方案,以四万亿的投入为核心的一揽子方案,它包括了中央政府的投资1.18万亿,也包括地方政府的投资、银行的资金,但实际上这两年中真正投进去的资金远远超过四万亿。

    从财政资金来讲,两年开的大项目很多。从银行的资金来讲,2009年一年就增加10万亿贷款,2010年又增加8万亿。所以真正投入下去的远远超过四万亿。这个效果一是可以看到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连续四个季度下跌,马上又升上去,到2009年年底恢复到正常水平。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讲,走了比较快的V字变化。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较,他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恢复过来,包括欧洲、美国,还在苦苦挣扎在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而且欧洲政府的债务危机也没有完全摆脱掉。

    就像刚才毛教授所讲到的,所有的政策后边是需要实力的。欧洲国家也是扩大财政支出,放开货币政策,但是结果是欧洲经济没有恢复过来,反而财政出现了问题,核心的问题就是后边没有很强的政策支持能力。

    2011-03-05 09:27:41

  • 杨团:

    中国政府的能力全世界都承认,但是有人讲到四万亿的政策下去之后,数据是上去了,漂亮了,但是效率并不高,还引出了一堆问题。这一点您能不能做点解释?

    2011-03-05 09:29:41

  • 赵锡军:

    应该说四万亿中新开展的项目有很多,并不是说财政部门或者真正掏钱的部门去监督这个项目,去做这个项目,每个项目分散到各个地方,甚至是各个经济主体。每个经济主体都有自己的考虑,在做这些项目时,有的可能从政绩的角度考虑问题,有的可能从挣钱的角度考虑问题。当然,这个项目总的来讲都会拉动经济,但是拉动的效果可能有的比较好,有的不一定那么好,有的在落实过程中前期论证时间不足、不够,可能还会出现后遗症。因为有几万个项目,分散到不同的人手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的鸟叫得好,有的鸟叫得不好。

    2011-03-05 09:30:15

  • 毛寿龙:

    四万亿投资有投资失败的问题,也有投资成功的问题,这是正常的。很多质疑是质疑治理结构,比如说项目怎么给出去的,怎么认证的,信息公开不公开,老百姓监督到位不到位。总理就是说老百姓也要参与,而且政府的招标怎么样,里面的确有腐败,现在有高官被抓起来,涉及到资金问题。

    2011-03-05 09:31:18

  • 赵锡军:

    政府投资项目也好,也包括所有投资项目,怎么样规范走程序来保证投资论证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特别是像有些涉及到纳税人的钱,政府财政支出有一个怎么样更好的使用和监督的问题。

    2011-03-05 09:32:00

  • 杨团:

    政府的钱要比企业家的钱用得更加精心才行。

    2011-03-05 09:32:32

  • 毛寿龙:

    财政就是给你钱不用还,是零成本。

    2011-03-05 09:32:44

  • 杨团:

    有些人也讲这句话:这是零成本,你给我一百万,我挣十万,九十万都贿赂给你。

    2011-03-05 09:33:04

  • 中国网:

    无论怎么说,这四万亿投资对我国经济起到了很大的刺激作用。但是反过来看,五年间我们既遭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也面临了玉树、汶川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在这样不利的环境下,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的任务和目标的完成情况是怎样的?请三位解读一下。

    2011-03-05 09:34:16

  • 赵锡军:

    应该说总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我看到都是比较好地完成了。比如说宏观经济增长的速度方面,“十一五”一直提的是8%的增长速度,这几年每一年,包括金融危机冲击最高的一年都超过了9%,所以说经济增长的目标是超额完成了。

    还有价格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在“十一五”期间,我们提的是每年保持3%的消费价格指数增长,这个目标平均下来五年也都完成了,除了2010年以外都基本完成了。

    这两个大的经济目标都基本上顺利完成了。当然还有一些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目标可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像服务业的比重,节能减排方面的要求等等,可能受到了金融危机影响的干扰,不一定很顺利地完成,当然是比较小的。

    2011-03-05 09:35:21

  • 毛寿龙:

    我看了“十一五”规划的基本目标,不是完成,而是超额完成。经济发展目标过去讲是8%,但实际上是11.2%,而且还是在面对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这一点上是很不容易的。而且农业也是在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因为他的工资水平提高了,过去是免税的,现在在城里面要纳税,不提高个税起征点水平,很多农民没准就成了纳税主体了,所以要马上提高个税起征点。所以说“十一五”规划是很成功的。

    再比如说外贸、国家地位、服务业、制造业都是有目共睹的。在“十五”时期是节能减排目标没有完成,“十一五”以后基本上快完成了,还差一点点缺口,也采取了很严厉的措施,所以导致了一些地方的拉闸限电。结果总理着急了,说我让你节能减排,没让你骚扰老百姓。但是地方官员也没有办法,谁都不愿意去扰民。从这个意义来讲,完成这个指标,或者接近完成这个指标是来之不易的。

    我们在快速发展时期,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头号碳排放国,比美国还厉害。过去我们是想着超英国赶美国,没想到现在超美国了。我们很多产量不仅是赶英超美,把全世界加在一起我们都比他们多。现在利比亚的事件一发生,全世界人都没想到有这么多的中国人在利比亚,原来都以为是美国人多,而且在世界热点地区我们都有很多人。这对于我们的外交政策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包括我们的军队。

    2011-03-05 09:37:19

  • 赵锡军:

    国家的核心利益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国土范围之内。由于改革开放,对外投资和居民旅游、创业,你的核心利益可能就会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保护你的核心利益和保护侨民的责任就会慢慢地超越国境,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事情。

    2011-03-05 09:42:34

  • 毛寿龙:

    很多定义都发生了变化,包括国土定义、国民定义。

    2011-03-05 09:43:00

  • 杨团:

    在金融危机以后,我们有很多东西发生了变化,真的是在成为世界级的大国。以前好像是区域性的,但是在这之后国民意识都发生了改变,大家都知道美国在走下坡路,百年以来第一次走到看不到未来前景的下坡路,也同时都知道中国在走上坡路。毛教授讲得很对,有几个重要定义在发生变化。

    还要说明,在“十一五”时期正是因为我们不仅在国内遇到重大灾难,而且在国际上有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越是大灾难,越是能够考验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正是在大灾难的推动下我们站起来了,后面的工作我们会越办越好,无论我们完成指标也好,包括没有想到的工作,都推动得不错。比如说全体农民的新型养老保险,原来并没有想到会推得这么快,而且在制度上一直在犹豫,不知道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推还是不推,有很多争论。但是最后大家统一了,而且一定要走这条路,要走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推动得很快。新型合作医疗的整个推动也是非常好的,能够在这样一个农民占领国家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实现这样的社会保障,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得到。这也确实体现了政府的能力。

    2011-03-05 09:43:18

  • 毛寿龙:

    实际上这方面我们在世界上都走在前面。美国奥巴马要推动一点基本医疗保险都很难,实际上美国人做医保也难,我们的农民低收入者十块钱就保一年。

    2011-03-05 09:47:13

  • 杨团:

    开始的思路是共保,农民要出钱,政府也出钱,对于低收入群体采取的是这样的方式,这种总思路是对的。

    2011-03-05 09:48:03

  • 毛寿龙:

    我们只要花三四百块钱就能把全民医保了,现在花五六十块钱把大病都保了。这也说明我们老百姓的素质提高了。

    2011-03-05 09:48:21

  • 赵锡军:

    这也是“十一五”很重要的变化。“十一五”期间,关于民生的投资、支出和政策出台,比以前都加强了。

    2011-03-05 09:48:38

  • 中国网:

    这些惠民政策马上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2011-03-05 09:48:57

  • 毛寿龙:

    “十一五”时期从某个意义上讲是转型的开始,从国家型发展走向社会型发展,以提高个人生活质量为基础的发展。

    2011-03-05 09:49:07

  • 杨团:

    民生为本在“十一五”时期确实做到了。

    2011-03-05 09:49:45

  • 毛寿龙:

    而且不是口头上的,二十年前是口头上讲的。

    2011-03-05 09:49:54

  • 中国网:

    节能减排这样的举措,中央对地方也需要加强支持。我们希望中央作出的更好的政策在地方得到很好的落实。我们一起回顾了“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十二五”将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针对国内、国外的形势,有这样一个说法:我国仍然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既面临很多机遇,也要面对很多挑战。三位专家如何解读发展战略机遇期这个词?

    2011-03-05 09:50:02

  • 毛寿龙:

    我觉得是国内、国际形势,大的判断,政治上来讲不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们的军队不会扩张军费开支,我们可以安心搞建设、搞发展。这是很重要的方面。另外,国际资源、宏观经济都是经济发展范围内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国际上需要我们。除了他们的国家命脉、核心的东西不让我们参与,基本上什么都让我们参与,他们的财政——特别希望我们参与,他们的货币——希望我们的人民币国际化,而且是高估人民币好给他们一点支持。包括他们的人民生活水平——也需要我们大量出口来支持他们。有人分析说,甚至在埃及出现一件事,中国劳工太勤劳,把埃及物价抬高了,把他们的工作机会给抢了。当然我们是积极的因素,埃及人民的生活水平因为我们而提高了。

    拉美以前我们是进不去的,现在都是中国人,包括非洲也是一样,甚至是在阿富汗我们都有投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十二五”我们的国际机会、政治机会特别多。整体来讲,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我们的机会,机会太多,满大街都有钱。这是一个战略发展机遇期。

    对于国内来讲,我们这代人还在辛苦努力,吃过苦的人还是勤俭节约,下一代人就不知道了,他们都是提前消费,都是透支借钱。

    2011-03-05 09:52:03

  • 杨团:

    我们有庞大的农村人口,他们都是勤俭节约的。

    2011-03-05 09:55:38

  • 毛寿龙:

    我们的利益矛盾冲突基本上还是局限于可以协商的范围、可以调解的范围内。

    2011-03-05 09:55:48

  • 杨团:

    因为他们需要我们。

    2011-03-05 09:56:03

  • 毛寿龙:

    双方都互相需要。

    2011-03-05 09:56:12

  • 杨团:

    他们需要我们比我们需要他们还多,所以我们就主动了。现在国际在向我们招手,国际战略机遇比以往时期是非常明显地增大。

    2011-03-05 09:56:23

  • 毛寿龙:

    社会发展、服务业发展很重要,从比例角度来讲,投资推动型经济还是处于非常有力的时期,以消费来拉动经济实现发展还是比较难。如果已经到靠消费支持经济增长,那就是纨绔子弟了。你要靠很好的金融服务业,靠高强度劳动,然后你搭便车。但是我们自己还有一批人在劳动。

    2011-03-05 09:56:46

  • 赵锡军:

    战略机遇期一个是国际上和平发展还是主旋律,大家不愿意打仗,不愿意挑起紧张局势,除了个别国家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不衰落,可能会挑起一些矛盾,大部分国家还是说需要和平发展,避免冲突。大的形势没有变化。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国内已经积累起了发展的基础,通过30几年的改革开放,物质的积累,基础条件的积累都已经有相当好的基础,这个基础可能比很多的发展中国家都要充分。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我们的制造业力量在全球最突出,很多产品在全球的生产能力都是最高的,这些都是我们建立起来的基础,与别的国家竞争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还有庞大的劳动力基数在那里,杨老师讲到我们有很多的农村劳动力,他们能够给我们提供很好的支持。尽管我们说人口红利会越来越小,但是基数在那里,这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再加上中国传统是重视教育,培养下一代,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居民的素质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方面再加上政府处理经济事务、国际事务的能力越来越强,总体来讲,发展的机遇就会能够比较好地把握住,对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也可以比较顺利地化解,这样有利于我们的发展。

    2011-03-05 09:59:38

  • 中国网:

    您刚才提到我国制造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实制造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很多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并没有掌握在手中,总理也提到产业结构调整,“十二五”还会有更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出台,三位如何解读?

    2011-03-05 10:01:55

  • 赵锡军:

    应该说“十一五”期间我们做了一些工作,我们提出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模式,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对于我国经济在“十二五”期间走什么样的路指出了很好的方向。从改革开放以后一直到“十一五”,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前期,包括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一直讲到的话就是“赶英超美”,或者是加速经济发展,这些理念在那个时期都是非常的鲜明、有特点的,那就是规模扩张,要达到一定规模,没有规模就很难谈到基础,很难谈到质量。所以我们需要把经济规模搞上去。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经济规模已经达到了相对大的基础。去年我们的GDP总量已经达到全球第二,接下来怎么办?我们就要从经济发展的素质、质量、能耗减少、生活水平提升等素质方面来要求,那么就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制造业中的一些技术、产品质量、品牌建设,还包括制造业以外的行业,创新性的产业也好,在这些方面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与世界最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还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在这些方面,我们在“十二五”期间可能要作为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进行突破,这样的话,“十二五”就成为延续“十一五”提出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关键时期,为下一步形成更合理的产业结构,使得经济发展质量能够有跃进。

    2011-03-05 10:02:55

  • 中国网:

    这次有一个说法与过去有很大的区别:希望GDP增长慢下来,更多地注重质量。

    2011-03-05 10:05:46

  • 毛寿龙:

    这一点在今年比较突出。过去我们说是8%,实际上心里想的是10%。我想“十二五”时期,我们现在已经成为胖子,胖子有一个好处就是人家看你富态,如果你不健康的话会得病,富贵病都会出现。我们个子大了以后也不太灵活,很多问题也出来了,尤其要排毒了,所以要提高教育、提高环境水平,让每个组织有充分的活力,这提上了“十二五”的议程。但是我们说自己是大块头,与美国相比还是小,我们不能老是自大,还是要看到人均GDP是少的。奥运会金牌总量第一,平均金牌还不知道世界第几。

    2011-03-05 10:06:17

  • 杨团:

    我们说大块头就是按总量说的,因为我们全世界人口第一,这样的比法不行。

    2011-03-05 10:07:38

  • 毛寿龙: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是世界大国,是世界大国但不强。个子大没有劲也没用,所以“十二五”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2011-03-05 10:08:03

  • 中国网:

    尤其是在发展战略机遇期要武装自己。

    2011-03-05 10:08:52

  • 毛寿龙:

    发展是第一位的。

    2011-03-05 10:09:05

  • 杨团:

    但是靠什么发展,提高效率,提高劳动生产力,提高质量,提高节能减排,把虚胖的水份去掉。

    2011-03-05 10:09:08

  • 毛寿龙:

    GDP大家估计7%难说,没准又是9%以上。随着改革的深入,很多财产在凸显。把农村的房子商品化,你想GDP会增加多少。美国最贵的房子在农村,蓝天、白云现在都是无价的,一下子把房子变成钱,市场可以买卖,很多人都进去,公共服务也提高了,农村贵族学校也有,大城市都搬到山沟里。等到那个时候,那里的房子可能是一个亿、十个亿美元级别的都有。

    2011-03-05 10:09:31

  • 杨团:

    这和战略机遇期有关,我们有广大的农村、广大的农村人口,我们有广大的发展机遇在这里,这里将来发展起来,潜力是不得了的。现在农民的人均收入2010年是5千多元,其中工资性收入是2100多元,属于第一产业的不到2000元,还有其他收入。但是这个收入要和城里人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农村未来的发展,是农村走一条怎样就地现代化的道路,有一部分农民在城里安居乐业,有一部分农民在城里打工,但还是会回到农村,他把农村建设好。

    2011-03-05 10:10:15

  • 毛寿龙:

    这里要靠投资商。

    2011-03-05 10:11:34

  • 杨团:

    这里重要的是要靠非常好的组织制度和政府的立法、政策支持。日韩及台的经验,从一百年前就开始做,基层的综合农协,一个乡镇一个农协。综合农协包括金融、供销、加工、社会保障、核心产权,而且法律最重要的是保护产权,保护财产,百年积累成为现在最大的大户。

    2011-03-05 10:11:42

  • 毛寿龙:

    财富背后的钢筋水泥是产权。

    2011-03-05 10:12:58

  • 杨团:

    真正从战略机遇期来看,中国农村还有非常大的发展。怎么把这条路走出来,我们现在在湖北做的就是综合农协的试点,是当地省委、州委、县委支持的新农村综合发展协会,需要日韩及台的经验,但是主要是从本地实践出发。我们想探索这样一条路,而且要有农业技术武装农民组织。

    这里面的发展很可能成为下一个五年,甚至下下一个五年重要的战略。这里面的价值大得很。

    2011-03-05 10:13:06

  • 毛寿龙:

    一个是汽车产业推动经济发展,这已经差不多了。还有一个是房地产。

    2011-03-05 10:14:17

  • 杨团:

    现在我们是虚胖,看看美国是怎么出现问题的,看看日本。

    2011-03-05 10:14:27

  • 毛寿龙:

    这两个领域也是确定了产权。

    2011-03-05 10:14:38

  • 杨团:

    但是农村不一样,它有自己天然的资源,也有后天的资产,让它变成一个组织的财产政策,然后是党的政策平台。它还可以遏制公权腐败。我们现在的政府权力是政府直接给市场,它通过政府的官找一个工程队承包然后直接给市场。现在实际上是政府的资源给农民的组织,但是政府支持、保护、发展立法支持的组织,这个组织我们就要求它公开、透明,你必须要廉洁,不廉洁的话农民就管你。这个协会首先规定在立法上是村民选举、民事监督,还有社会监督。这样等于把从政府权力直接进入市场的渠道让它再走一下,使得遏制公权腐败,这个趋势未来有很大的发展基础。

    2011-03-05 10:14:43

  • 赵锡军: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更多地是依靠国际市场,依靠国际引进的技术、管理,来发展自己。可能“十一五”以后,“十二五”开始,我们要在继续保持和开拓国际市场、国际资源的同时,要更多地利用国内的资源和国内的市场,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广大的农村地区就是一个很大的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这个里面我们要做很多工作,比如明确产权的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说你要把它作为市场来做,产权不明确是做不好的。另外,产权明确以后,你的产权的权利是需要有市场进行交易的,如果没有交易也不会产生价值。所以说市场要运作,要明确产权,还要明确各种各样的交易规则。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在交易的过程中需要有各种各样的人来监督,保持公平、公正。这里面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如果让农村发展起来,但是农民被赶出了农村,城市又不接收,在半空中,这就麻烦了。

    2011-03-05 10:17:04

  • 杨团:

    这些人不能再增加了。

    2011-03-05 10:18:46

  • 赵锡军:

    所以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我们真正依靠国内的市场和资源把农村发展起来,真正让农民能够成为农村发展的主力,而不是其它人来享受农村发展的成果,把当地的土地、资源弄走,然后把农民赶走。这个事情要避免。

    2011-03-05 10:18:57

  • 毛寿龙:

    很重要的一点,从“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来看,我们原来是依靠世界市场,比如说通用汽车在美国赔本,在中国挣钱。还有美国的保险在美国赔本,在中国赚钱。

    2011-03-05 10:19:26

  • 杨团:

    他们大的资本在中国。

    2011-03-05 10:19:44

  • 中国网:

    这样造成国内市场有很多诱惑,在诱惑着政府机构,如何选择这些机遇,如何把好的机遇选进来,而且利用他们,来发展自己。这个选择在“十二五”规划当中还要加大力度,如何更好地选择这些机遇,才能促使我国的产业结构达到一个更好的优化。

    2011-03-05 10:19:57

  • 毛寿龙:

    产业结构的问题一直是很头疼的问题,这和我们有的时候过于偏颇的产业政策有关系。一只手是调,一只手是推,所以每次你要调产业,制造业、重工业都再往前推,这边是节能减排,高污染、高排放、房地产价格涨的时候这边还在推动和控制。这边是想抓住不让推,可是已经晚了,但是政府的力量太大。

    2011-03-05 10:20:58

  • 杨团:

    还有中小企业的问题,我们已经说了多少年了,在调整产业结构的时候一定要重视中小企业,政府要大力推动中小企业。

    2011-03-05 10:22:27

  • 毛寿龙:

    财政拨款永远不会给中小企业。

    2011-03-05 10:22:42

  • 杨团:

    所以我们现在没有完成的,比如服务业都是这样,而且这个政策为什么起不来,就要认真深究一下原因。

    2011-03-05 10:22:56

  • 毛寿龙:

    比如你是大企业,银行给你贷款,但是小企业贷不出来。

    2011-03-05 10:23:13

  • 赵锡军:

    这里面有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我们在“十二五”期间重要的问题是垄断型企业和产业的开放问题,这也是产业开放中很重要的一点。一旦形成了垄断,有几个大企业控制了整个行业,那么门槛很高,别的企业进不去,一方面会削弱产业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会造成成本的加大,会导致不公平。这一点在“十二五”规划当中也提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从一个国家持续能力的发展方面来讲,创新能力很重要。很多不是说产业做大以后才创新,都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创新,应该考虑给中小企业和创业型企业怎么样来营造一个比较好的政策环境和竞争环境,能够让这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从而一步一步形成越来越好的新的产业,而不是总是靠旧的产业垄断以后再改革。比如说汽车产业就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产业,你不能总是靠它,说我保持着这个地位,但是别人也在竞争。

    2011-03-05 10:23:22

  • 杨团:

    但是我们有一些国企,而且是公共工程的,它一直是垄断的,有些是需要的,但是有一些是绝对不需要的。

    2011-03-05 10:24:38

  • 毛寿龙:

    我觉得所有的都不应该垄断。老百姓都可以当兵,像过去老子当兵,儿子也当兵。

    2011-03-05 10:25:01

  • 杨团:

    比如说服务业都应该是中小企业,但有一些是大中小都有,各个行业不一样。

    2011-03-05 10:25:18

  • 毛寿龙:

    行业不一样,军队都不垄断。

    2011-03-05 10:25:29

  • 杨团:

    你不能自己有军队。

    2011-03-05 10:25:35

  • 毛寿龙:

    但是你可以有保安,都是提供安全产品的。

    2011-03-05 10:25:41

  • 杨团:

    这对我们来讲是需要从观念和制度、体制和改革考虑。在西方社会,通过70年代的公共治理,这些垄断大量地改掉了,比如说铁路、航运,包括工程等、供水等方面。我们现在这方面好像还不行。

    2011-03-05 10:27:19

  • 毛寿龙:

    还在改革,比如说电力。

    2011-03-05 10:28:13

  • 杨团:

    我们这条路走得比较慢,真正做的效果不高。

    2011-03-05 10:28:22

  • 毛寿龙:

    “十一五”规划也不是说没有亮点,我觉得这种改革的确走了很重要的一步。大部制改革以后铁路就走不进去。目前来讲,这个步子很好。

    2011-03-05 10:28:44

  • 杨团:

    还有航空就快了一些。

    2011-03-05 10:29:06

  • 中国网:

    我们一起回顾了过去五年的成绩和可喜的变化,现在进入了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对于2011年的政府工作,总理首先提出了一定要更加注重稳定物价总水平,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在最近出现了几个关于物价的比较有意思的词,“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这说明物价关乎着民生和全局。三位对我国目前的物价情况怎么看?

    2011-03-05 10:29:14

  • 赵锡军:

    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我们应对金融危机比较顺利地过来了,各方面的热情开始高涨,包括投资的热情、消费的热情不断高涨。再加上国内和国际上的形势,比如说美国、欧洲的一些政策主要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发行了大量的货币,导致国际价格的油料、粮食、大宗商品飞速上涨,国内各项成本也在不断上升,比如说工资的提升、福利、保障、工作条件的改善,都使得产业的生产成本在上升。

    再加上前两年我们应对金融危机的时候,也是大量的投资和货币的投放,积累了很多的流动性(资金),实际上可以形成购买力的钱在市场上面。种种的因素,再加上某些产品受气候影响和资源的变化而出现了异常,生产、供应出现问题,再加上某些投机炒作,就是你刚才说的“豆你玩”、“蒜你狠”等。这里面的恶意炒作加剧了物价上涨,使得整个价格出现了不断往上升的过程,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已经是4.9%,这是接近5%的通货膨胀的情况,应该说是比较厉害的。这个情况是综合的原因造成的。

    2011-03-05 10:30:05

  • 赵锡军:

    我个人的理解是,这些原因有些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化解的,而有些是可以把它真正消灭掉的,但是有些很难说是国际的因素。我们现在做的是通过政策调整,通过法律,也包括一定的行政手段来进行治理。

    从政策的角度讲,从去年的11月份开始,政策就开始做了调整。我记得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确定今年的政策和应对金融危机期间的政策不一样,在应对金融危机期间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去年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加上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从货币政策角度说,然后是减少流动性,减少对价格上升的推动力。这是很重要的政策变化。

    对于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比如说投机、炒作因素,也有很多打击和进行治理的措施,甚至有的地方下达到每个城市,或者是各个部门和部分省的领导人,要维持价格稳定,价格要变化和提高必须要报到国务院,否则你要承担责任。这是政策性很强的措施。

    还有大家反映强烈的食品、房价的问题。应该说房价的调控从去年4月份开始,一轮一轮做,比如国几条在不断推进。因为经济中间出现这些问题不是说一下子突然出现,是有很多积累的问题。而治理这些问题,因为我们以前没有很多经验,因为经济发展非常快,所以要不断摸索、积累。从处理这些问题、处理价格上升的工作讲,一步一步在稳步地推进。我们觉得2011年这方面的工作还是持续推进应对价格变化的因素。我估计今年的货币政策可能还会持续出台一些工具来进一步控制、调节流动性,特别是稳定老百姓对价格和未来变化的预期,让老百姓能够比较放心,认为政府是有能力控制价格的,政府控制价格的决心是很大的。

    2011-03-05 10:33:57

  • 毛寿龙:

    这个问题从数量角度讲,经济学的指标是3%的通货膨胀,5%是严重的通货膨胀,但是很多新兴国家已经达到10%多了,是严峻的通货膨胀。经济学家也在调整自己的观点,因为他们的问题不大。

    从宏观上说,实际上调控的空间有效。目前微观面的力量“十二五”会继续起作用。第一,你会发现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到一定水平以后,很多东西的价格肯定上去,因为这是你的消费层次升级的问题。比如说现在的油肯定比吃的要贵,每年我们是1000多万辆车的新增用油,粮食也是用油。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微观推动是非常大的。我们的消费在升级,在吃的方面,肉蛋奶也在升级,原来是吃咸菜,现在是鲜菜。CPI不止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社会、政府问题。从这几个角度讲,CPI在“十二五”是居高不下的。

    2011-03-05 10:36:58

  • 杨团:

    所以说对它的了解和控制是必然的。

    2011-03-05 10:38:54

  • 毛寿龙:

    咸菜不会通货膨胀,但是鲜菜很容易通货膨胀。而且你去看,现有的技术都是高能耗的,能耗是怎么来的,太阳能比煤、油的成本还高。所以说从微观推动力角度讲,它是升级的。

    2011-03-05 10:38:59

  • 杨团:

    本来有一些价格是吃进去的。

    2011-03-05 10:39:47

  • 毛寿龙:

    “十一五”已经调整了一部分,但是还有一个大家必须要想到,我们所谓的“豆你玩”和“蒜你狠”,豆和蒜这两个市场是不充分的,这里面有市场的环节问题。

    2011-03-05 10:40:02

  • 中国网:

    是投机、炒作。

    2011-03-05 10:40:25

  • 毛寿龙:

    一定是有投机和炒作的地方。乔布斯的苹果产品是很充分的,我们的火车票都是随便倒卖,但是苹果的倒卖空间有限。从个意义上讲,就是说苹果产品现在是垄断了,但是苹果的自我控制很好,自我限价,苹果的市场是自我节制的市场。“豆你玩”和“蒜你狠”是有几个玩家,所以说在调节的时候,行政手段和针对性是有必要的,但是要完善市场机制。这次总理和网友见面就说这个事情,市场不完善,还容易损失更大。鲜菜从早上到晚上就不好卖了。

    2011-03-05 10:40:34

  • 中国网:

    总理和网友交流时说到,“每天关注物价行情的人都不会允许物价上涨过快而得不到遏制”,这是政府的决心。

    2011-03-05 10:42:41

  • 杨团:

    合理增长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家的工资水平也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增长,起码和物价平齐,所以为什么政府要调退休金。

    2011-03-05 10:43:10

  • 中国网: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制定了很多关于产业结构的政策,今天总理报告当中依然提到了优化产业结构,尤其是对于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还有三网融合、发展宽带信息网、环保、新材料的产业发展。三位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请给我们做一个解读?

    2011-03-05 10:43:37

  • 赵锡军: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和提供好的环境的问题。我们现在初步确定有七个领域的新兴产业,这里面有高新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尽管现在不是我们产业的主体部分,但是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间,为以后经济的发展会提供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特别是有些产业会成为五年、十年以后的产业的核心主体部分。所以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来发展新兴产业,是为我们以后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很重要的基础。

    要看到特别是在很多新兴产业领域里面,与一些传统产业相比,我国还有更多的优势。因为有些传统产业很多的技术掌握在别的国家和别的企业手里,有一些新兴产业可能我国和别的国家是同一个起跑线,这个时候你可以花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推动它发展,以后就会比别的国家和企业有更多的竞争优势。这也是为以后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奠定一个基础。

    2011-03-05 10:45:01

  • 中国网:

    举个实际的例子就是在以电供能的新能源研究方面,我国新能源技术有了很大的起步。

    2011-03-05 10:47:06

  • 毛寿龙:

    现在以电力为能源的汽车更有市场,一是技术上“十二五”有很大的规划,我估计新能源会更好一些,相比一下价格能不能上来。另外,这个政策推动要小心,新能源到底是不是新能源,有很多是忽悠的。比如说太阳能是高能耗的,节约了还不如不节约。政策有很好的利好空间,尤其是“十二五”期间日程已经提上了。

    还有就是利好不一定是利好的,因为毕竟是行政力量来干预经济、房地产、高铁等,高铁我们未来多少年都是处于亏损的。政府的拳头有力量,但是一碰可能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推得太重你刹车的时候它就已经出去了。

    2011-03-05 10:47:41

  • 赵锡军:

    无论产业结构怎么调整、怎么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还对现有的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总的就是把市场机制作为一个调配资源的基础性的机制,这个不能变化。发展新兴产业,进行资源调配,还是要以市场来做基础,来配置这些各方面的资源,包括政府方面的资源等等,这都是一个基础。总理在几次与网友交流和工作报告当中都强调了这一点。

    2011-03-05 10:49:18

  • 毛寿龙:

    产业的发展不能从道德方面做,你想让企业家做慈善,那么新兴产业成了慈善。

    2011-03-05 10:49:38

  • 赵锡军:

    从产业发展、政府支持的角度讲,只是在某一个方面给他营造一个相对好的环境,真正产业自己能不能发展起来,必须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成长起来,才能是真正形成的市场竞争力,而不是把它在温室里面培育起来就能够形成竞争力。

    2011-03-05 10:50:08

  • 中国网:

    去年国家对西藏和新疆实施了很多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两个地区的发展。三位觉得2011年我国如何加快区域协调发展?

    2011-03-05 10:50:50

  • 毛寿龙:

    这是一个大层次。一个是国家层次的协调发展,更重要的是财政的转移支付。低于全国水平的都可以得到财政转移支付,西藏和新疆得到的更多一些。比如我老家浙江奉化县是全国百强县,我觉得需要发挥企业的力量,当地要发挥力量。财政转移支付可能有一个消极的后果,就是他总是拿财政补贴习惯了,自己没有积极性去创造。另外,国家拿了财政零成本,外地企业家去那里套取财政资金。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治理结构不好,很容易形成财政转移支付的再回流。

    我想一下,有的时候辅助的力量更好一些。国际上也是这样,比如有一些国家钱很多,有一千多亿美元,但是那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风险基金,一方面财政转移支付,直接可以,但是间接就是企业家推动当地企业家创业,这样更有造血功能。

    2011-03-05 10:51:09

  • 杨团:

    现在有一些政策,比如说在新疆,政府要求各个地方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支持,比如说北京支持一个地区,他不仅是带一批青年干部,还要带企业家,让北京的企业家去那里投资。

    2011-03-05 10:53:01

  • 中国网:

    中国有句古话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派一些专门的专家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培植属于他们当地的发展。

    2011-03-05 10:53:20

  • 赵锡军:

    因为每个地方的经济禀赋、资源禀赋不一样。刚才两位教授都讲到,这不是钱的问题,钱是可以发挥作用的,但不一定是钱发挥作用,它还是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中欠缺哪些要素来看。如果说当地有资金,但是没有人才管理,那就需要给他提供盘活的机制。我们要做比之前更细致的工作,做得更加扎实一些,这样才能真正把当地的资源盘活起来,让当地从自己输血变成自己造血的结果。

    2011-03-05 10:53:41

  • 毛寿龙:

    我有几个数字,你去看越富裕的县和乡镇都是欠款的,实际上财政越紧缺的越是财政的盈余,这就是没有盘活。还有地方居民的储蓄和投资率,富裕的地方是投资多、储蓄少,所以往那边投,银行往外吸,资本和人才外流。我们说人才市场要有,但是要有机制,让本地有人才,不要变成我们大量的钱进行培养、教育,教育完的孩子都出去了,没有一个回去的。包括资金出来以后,又流出来,所以钱往低处流。从这个意义上讲,完善本地的投资机制,搞好政府服务、投资服务、造血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2011-03-05 10:54:34

  • 杨团:

    在湖北有一个州,我就不说它的名字了,它是国家级贫困地区,但是它的银行存款大概有70多亿,他说有多少没有放出来,是40亿。但是这些钱在里面,政府的钱又出不去。所以现在就是一个盘活的问题。

    2011-03-05 10:55:33

  • 中国网:

    盘活以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要造成昙花一现的局面,要形成一个长期的经济增长。我们也希望新疆和西藏充分利用国家的支持,形成一个战略机遇。

    2011-03-05 10:57:19

  • 赵锡军:

    西藏和新疆的自然资源禀赋很有特色,这是我们战略储备的资源非常充足的地区,这些地区怎么来配置,既能推动国家经济的增长,又为自己当地的经济增长产生动力,这是很重要的。

    2011-03-05 10:57:34

  • 毛寿龙:

    我们很多财政政策的钱投下去以后,和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没有关联。

    2011-03-05 10:57:52

  • 赵锡军:

    老百姓转手花掉了,或者说我给你几头羊你可以养,老百姓转手又杀了。

    2011-03-05 10:58:06

  • 杨团:

    在农村非常重要的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公司起不到作用,综合农协在县镇是党和政府支持,他可以借钱和整合资源。在农村的发展,特别注重的应该是农村的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2011-03-05 10:58:20

  • 毛寿龙:

    农村的钱发不出去,个人没有能力担保,但是农协可以担保。

    2011-03-05 10:59:01

  • 杨团:

    而且农协有了政府支持以后,他可以争取政府的资源通过农协进入市场。

    2011-03-05 10:59:14

  • 毛寿龙:

    我们的利息10%、20%,很高,都是农村的。

    2011-03-05 10:59:30

  • 杨团:

    在比较贫困的农村已经努力尝试新的组织形式。

    2011-03-05 10:59:53

  • 中国网: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城镇化。在过去的几年中,城镇化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但是也相应地带来一些问题。不知道三位有没有感受?

    2011-03-05 11:00:28

  • 毛寿龙:

    这个问题比较多,我们的宏观调整也不是没有副作用,我们的财政货币,包括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在一定意义上破坏了微观的机制,使得受推动的在发展,受拉动的都在受到影响,让人感觉到人生没有希望。

    2011-03-05 11:00:53

  • 中国网:

    就是我们刚才提到在夹层当中生活的人。

    2011-03-05 11:02:00

  • 毛寿龙:

    比如说没有户口,还要回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2011-03-05 11:02:13

  • 中国网:

    去年农民工子女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政策解决。

    2011-03-05 11:02:25

  • 杨团:

    教育部有了一个新的规定,就是从今年开始,农民工子女在哪里就在哪里高考,这个政策很好,早就应该出台了。现在因为它还在酝酿过程当中,要看今年的情况。

    2011-03-05 11:02:36

  • 中国网:

    城镇化的问题要因地制宜解决,政府的政策要做一个很好的引导。

    2011-03-05 11:03:55

  • 杨团:

    城市和农村两个方面要一起实行,在农村如果就地现代化做得好,农村的公共服务做得好,农村的新农协组织做得好,他就会吸引一部分劳动力回到农村,农村不能总是留守。

    2011-03-05 11:04:11

  • 毛寿龙:

    现在农村也回流了。

    2011-03-05 11:04:52

  • 中国网:

    现在春运已经发现,很多农民工在返乡以后没有再回来。

    2011-03-05 11:05:13

  • 杨团:

    现在通过比较以后,他们发现其实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是亏的,又买不起房子,又瞧不起他们,工资不稳定。所以相对的如果他们在乡镇,或者在县城,在这些地方打工,回家比较方便,所以说这一类的城乡一体化应该努力探索,给大城市减少压力。在农村可以建一些没有污染的加工业,比如说粮食、水果都是可以的。日韩及台的经验是每一个农协都有自己巨大的加工资产、供销资产,每一个农协都是大企业,这样农村的市场自己起来以后,就会形成和城市市场的对接。

    2011-03-05 11:05:36

  • 赵锡军:

    这是财政支出做的一个事情。

    2011-03-05 11:06:31

  • 杨团:

    2007年我带的课题组在湖北做这个试点,从2008年9月份做了新农协组织,得到了几级政府的支持。

    2011-03-05 11:06:45

  • 中国网:

    现在东南沿海的很多企业在往中西部迁移,他们发现那里的劳动力资源更丰富。

    2011-03-05 11:07:14

  • 毛寿龙:

    市场的力量非常强。

    2011-03-05 11:07:30

  • 赵锡军:

    我们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时,也是国外的企业投资慢慢进来,进入到沿海地区,把这些地区的经济推动起来,到一定程度以后,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要素各方面整合得差不多,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要进一步提升,这个产业就会逐步地梯度向内地,或者向成本更低,或者更适合于它发展的地方发展。但是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千万不要把一开始的高耗能,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的产业也作为内地发展的主要产业。

    2011-03-05 11:07:39

  • 杨团:

    有些地方污染的确很严重,像这种问题非常严峻。污染绝对是危害到国计民生,危害到人民健康,危害到中华民族生存的大问题。

    2011-03-05 11:08:57

  • 毛寿龙:

    土地污染了只能改成制造业了。

    2011-03-05 11:10:21

  • 杨团:

    这个问题要决断才行。

    2011-03-05 11:10:29

  • 中国网:

    咱们说了发展机遇期,地方政府面对的机遇太多了,千万不要再走东部发展的旧路了。

    2011-03-05 11:10:46

  • 赵锡军:

    刚才杨老师讲到农村如果是当地有些相对好的创新型的机构组织,能够认清这一点,能够知道当地的资源在什么地方,什么方式的发展、什么产业的发展更适合当地,这样就更好了,他们就能够有选择的能力。

    2011-03-05 11:10:57

  • 毛寿龙:

    当地政府权力结构要完善,要让当地公民有序参与。污染首先损害的是当地公民的利益。

    2011-03-05 11:11:49

  • 杨团:

    新农协的组织和乡村治理结构是一个问题的两面。要知道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三农”问题,中国几亿农民,只要解决不好,差距三倍多,如果还是这样,再过五年怎么办,现在差距每年都在拉大,“三农”绝对不是小问题。

    2011-03-05 11:12:37

  • 中国网:

    刚才您提到的新农合、新医疗都是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一部分,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情况吗?

    2011-03-05 11:13:30

  • 杨团:

    新农合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从2003年开始,其实是2002年10月份政府出台文件,2003年6月,在非典之后进行试点,推行的速度非常快,到了2008年是全覆盖。新农合最大的好处是中国农民从来没有得过来自政府的社会保障支持,而新农合是第一次全覆盖的,农民交10块钱,有的地方是20块钱,政府补30块钱,经过几年,政府补的钱不断提高,有的地方达到了120块钱。这样的模式实际上是政府和农民的钱放在一起,主要解决大病问题。

    经过2009年医改方案,其中特别提出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我们要关注农村基层的初级卫生服务。初级卫生服务或者基本卫生服务得到重视以后,在社区政府就加大投资,而且也考虑新农合部分资金中是不是有一部分要支持门诊服务,所以新农合资金架构就做了调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第一个好处是全覆盖,让农民得到从来没有得到过的来自政府对于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障支持,第二个好处是标准在不断提升,就是农民也提一点,政府提得更多,用这样的方式逐步提高缴费标准和政府拨款标准,农民就可以得的更多。第三个好处是结构也有变化,原来是以大病为主,现在考虑到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性,除了新农合给钱以外,财政又进行另拨款。这个方面总的来讲是很好的,但是也有问题。

    2011-03-05 11:13:50

  • 杨团:

    如果农民光是靠政府、医院、卫生院给他们,而农民自己没有一种组织意识和监督意识,这里面一定会出现很多问题。你经常会看到很多农民告状,说应该给这些钱,他给我压价,还是药养医。这样的问题层出不穷,说明农民没有组织,没有参与,农民没有办法集体发声。农民结构基层要改变,这些非常必要,不光是经济上的效益。现在最重要的是缺乏农民的参与,所以农民没有主人翁意识,就是知道政府给我。城里人工资涨那么高,城里人给的福利都比农村好,他就觉得这是政府应该给我的。

    2011-03-05 11:15:46

  • 毛寿龙:

    农村也有公共汽车,但是很贵。

    2011-03-05 11:17:33

  • 杨团:

    而且还很少,很多地方还到不了。还有新型养老保险,原来有非常大的争论,认为农民有地,这不就是养老了吗,全世界农民都没有养老。养老就是吃饭、穿衣的钱,种地就够了,城里人没有地,农民拿土地就养老了。所以这个问题学界一直在争论。后来这个问题解决了,大家认为农民需要给养老保险,那么用什么方式呢?又争论得一塌糊涂。

    最后采取的方式是迄今为止比职工养老保险还合理的。它的概念是国家给农民基础养老金,60岁以后人人有份,是55块钱,当然这个标准还可以提高。剩下的属于在基础上面的养老金,属于个人养老金是要由个人投到养老账户,这是个人账户。有的地方考虑到他们家有老人、有孩子,如果老人、孩子不投个人养老金,老人要得55块钱就有困难。实际上就是用这种方式激励年轻人投,按照国家政策,将来的钱都是你的。这和国家现在的职工养老保险不一样,职工养老保险是个人扣8%,企业交10%几,加起来的钱放到政府的大锅里,这个大锅是政府来解决更老的人的退休金问题。个人的钱变成名义账户,所以学界争论得一塌糊涂,认为这件事不对,一定要个人账户做实,因为这是个人产权。要保护个人产权,否则个人怎么有积极性。

    所以对于农民的养老保险,这一两年才做,2009年才推行,这件事就做得比较完善。制度设计比较完善,这样农民就愿意做,推得比较顺利。第一年是14%,第二年是24%,按照现在的推动力度来看,在2011年应该能达到40%。快的话,2013年上半年就会全部推开,这对农民是有很大好处的。

    2011-03-05 11:17:51

  • 中国网:

    咱们再探讨一下“住”,刚才总理报告提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问题。一方面近几年居民居住条件在改善,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投机投资的出现,造成部分地区房价过度上涨。前不久国务院组织各地与中央签订关于保障性住房的责任书,温总理透露在今后五年要建设保障性住房数量达到3600万套。三位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使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先说一下大家觉得现在的房价是不是太高了?

    2011-03-05 11:19:51

  • 杨团:

    当然,太高了。

    2011-03-05 11:20:48

  • 赵锡军:

    这已经超越了现代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发展的现状。

    2011-03-05 11:20:54

  • 杨团:

    我们都超过了日本。

    2011-03-05 11:21:10

  • 毛寿龙:

    都已经赶上了东京,而且还有上涨的势头。人民币还没有升值,升值之后比全世界最贵的房子还贵。

    2011-03-05 11:21:36

  • 杨团:

    所以说我们要小心,说他们的房地产泡沫灭了以后,几十年到现在都翻不上来,千万不要重蹈覆辙。

    2011-03-05 11:22:02

  • 毛寿龙:

    你们说太贵了。我说的太贵的意思是,很多年轻人对买房绝望时,就出现问题了。只要你说房子有人花钱,就不觉得太高。这是收入分配问题,不是价格买卖的问题。

    2011-03-05 11:22:38

  • 杨团:

    我不赞成这个观点。

    2011-03-05 11:23:13

  • 毛寿龙:

    实际他是拿钱说话的。

    2011-03-05 11:23:26

  • 中国网:

    其实这和中国传统观念也有关系。

    2011-03-05 11:23:36

  • 毛寿龙:

    我说的绝望是商品的价格高了,而且让人绝望,而且与他的生活息息相关。我说的是社会问题。

    2011-03-05 11:23:53

  • 杨团:

    我说经济和社会都有大问题。

    2011-03-05 11:24:14

  • 毛寿龙:

    为什么拿保障房?这是社会办法、行政办法。

    2011-03-05 11:24:23

  • 赵锡军:

    在土地资源比较紧缺的情况下,这就不完全是靠经济手段能够解决的了,更何况这里确实有除了居住需求之外,还有很多非居住性的需求,有些可能是利益驱动非常强烈的,这些东西是与目前住房的目的不一样的。目前住房主要是满足现阶段的居住问题,而不是投资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保障性住房制度如果能够推出,能够很好地落实,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011-03-05 11:24:45

  • 毛寿龙:

    行政是有办法的,你要让他有希望。另一方面,你控制投资也不好,你有钱,我们俩没钱,有钱人进行投资,我们俩租房都租不起。而且你现有的5套房很贵,我们俩只能租房,以后连买房子的钱都没有了。

    2011-03-05 11:27:16

  • 杨团:

    比如保障性住房,但是不要危害市场本身的有序、健康发展。

    2011-03-05 11:27:47

  • 毛寿龙:

    保障性住房要限购,商品房没有必要限购。

    2011-03-05 11:28:52

  • 杨团:

    保障性住房由于分配成问题,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需要保障的人进入了保障性住房。政府的目的也没达到,这边又限制了市场。

    2011-03-05 11:29:04

  • 赵锡军:

    制度的限制和政府管理方面的细化和改进很重要。

    2011-03-05 11:29:24

  • 杨团:

    其实最大的挑战就在这里,政府面对这种局面,要解决经济问题,同时带出很多社会问题,你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式让他得到协调解决,还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你要达到社会目标,你的社会手段最后没达到目标。

    2011-03-05 11:29:34

  • 毛寿龙:

    经济方面完全用市场手段来解决。

    2011-03-05 11:29:55

  • 杨团:

    在国际上也有这样的问题,曾经有过所谓保障性住房,价格低点,最后不行。新加坡做得好是因为首先保障每个人的需要,它的方式是已经把底层老百姓的最基本需求满足,上面又给一定空间,又有限制,这套设置是很妙的。“十二五”时期对住房问题要特别注重。

    2011-03-05 11:30:06

  • 赵锡军:

    尽管新加坡是小的国家,我们是大的国家,但是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制度设计很关键,怎么样把保障性住房制度落到实处,能够真正体现解决住房的居住问题,而不是投资的问题。这是非常关键的。

    还有一点,如果不这么做,住房解决不好,很多资源都集中在房地产领域,就会导致将来的泡沫。这就会变成美国的问题,市场泡沫破裂,资金很难撤出来,就会影响整个经济其他方面的正常运行和健康的成长。

    2011-03-05 11:30:37

  • 中国网:

    关键的就是3600万套如何在地方政府得到贯彻落实,如何执行。

    2011-03-05 11:31:35

  • 毛寿龙:

    尤其是如何分配的问题。

    2011-03-05 11:31:49

  • 杨团:

    如何分配是很严峻的考验。住房问题值得各个方面的专家一起讨论。比如我在英国的时候他们和我说,以前政府建的保障性住房,是比较穷的人住。后来房子很破旧,穷人都聚集在一起,也不对。

    2011-03-05 11:32:13

  • 毛寿龙:

    新加坡的房子刚开始建的时候是薄如纸,台风一来一刮就倒,但是新加坡没有台风和地震。

    2011-03-05 11:33:24

  • 杨团:

    他们提出我们的房子才不过三四十年,我必须推倒,算下来还是很浪费,你们要建房子千万别建特别差的。保障性住房的思想和建房的标准基本是朝着最低标准靠拢,这样的思路从长远来看是有问题的。

    还有重要的一点,你要给房地产商一定的利润才能保障房地产市场,如果说房价太高,政府出台了政策以后,让房地产这边出点血,这是一种人格分裂的思路,这对房地产商是不合适的。其他国家在这方面也有经验,不是这样做的,都可以讨论。

    2011-03-05 11:33:55

  • 毛寿龙:

    严格来说是我们的特色。

    2011-03-05 11:35:10

  • 中国网:

    近几年出现了很多住房质量保障问题。

    2011-03-05 11:35:48

  • 杨团:

    刚刚盖好就出了问题,人家还是过了三四十年,这是需要经过历史检验的。

    2011-03-05 11:35:57

  • 中国网:

    住房问题之所以这么争得这么厉害,是因为中国的传统家庭观念,很多年轻人的观念中是我要有一套房子。国外的人是讲究租房。现在造成年轻人的压力很大。

    2011-03-05 11:36:10

  • 毛寿龙:

    中国为什么房价高,因为丈母娘的观念没改变。

    2011-03-05 11:36:43

  • 杨团:

    也还有其他的情况,中国一直是人口不流动的,改革开放30年才刚刚开始人口流动。但是现在人口流动速率,一些年轻的农民工出来,北京、上海、深圳都跑一跑,看哪个地方适合再住下来。但是绝大部分的人是不流动的,我们有社会保障、单位制。当人口流动已经成为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时,就会考虑租房。所以我们现在租房率比较低和整个社会的活力、流动性有关,还不够。

    2011-03-05 11:36:58

  • 毛寿龙:

    社会安全还是有问题,租房不敢随便租给人。

    2011-03-05 11:37:36

  • 杨团:

    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是超常规的向前发展,但是社会发展是比较慢的,包括人的观念(变化)也是慢的。这两者当中是有差距的,廉租房的问题是兼顾经济和社会,这样的问题需要认真讨论,用什么方式要好好研究。

    2011-03-05 11:37:54

  • 中国网:

    大家买不起房政府也看到了,想方设法使大家的钱包鼓起来。现在的个税改革政府做出了第一步,3000元起征点。大家认为实际意义在哪里?

    2011-03-05 11:38:27

  • 毛寿龙:

    最核心的利益就是农民工兄弟,原来是800元,后来到2000元又要交钱,现在到3000元不用交税,农民工的收入就扎扎实实提高了。

    2011-03-05 11:38:54

  • 杨团:

    大学生刚出来拿的钱也不多。

    2011-03-05 11:39:28

  • 赵锡军:

    有些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比如有些国家是叫综合申报和综合缴纳。你自己一年到头有一个截止日前交上一年的税,你要综合判断这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包括工资、奖金、劳务以及其他的投资等等都合在一起统一交。我们国家因为个税制度设计问题一开始不是针对本国居民的,而是针对外国人,是800元。

    2011-03-05 11:39:41

  • 杨团:

    刚开始是针对作家,因为作家有稿费,作家刚开始最生气,说为什么我们要交税。

    2011-03-05 11:40:14

  • 赵锡军:

    这样的话,工资收入一直没有考虑在缴纳的范围之内,所以各项缴税是分开做的。看到作家收入多了,稿费多了,稿费就要交费。有的人存款多了,就搞一个利息税。这样的话每一种收入都分成各个不同的税种来计算、缴纳,没有综合在一起,管理起来可能相对困难。

    还有一点,我们的收入水平在提高,生活成本也在提高,几年前确定的纳税的费用扣除额可能就显得过低,因为生活成本高了,相对来讲就要进行调整。这一点也是要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水平生活成本提高在不断变化。我觉得3000元也好,2000元、800元也好,都是动态的,不应该是静态的东西。

    2011-03-05 11:40:28

  • 杨团:

    未来还会再调整。

    2011-03-05 11:41:24

  • 赵锡军:

    提高扣除额,解决中低收入纳税负担问题,这是一点。除了税收收入以外,还有调节收入人群差距问题,尽管我们现在是九级税率,但是每个档次的差异非常小。可能我是5000元的月收入和6000元或者更高的收入之间交的税差不多,但是我个人实际收入差距会继续保持很大,这不利于社会公平,可能调整方面还要使得越高收入的人纳的税越多,使得税率的级差拉得比较大。

    2011-03-05 11:41:32

  • 中国网:

    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结束了,请各位就《政府工作报告》选出几个关键词为大家解读一下。

    2011-03-05 11:42:30

  • 毛寿龙:

    我想第一个关键词还是发展,“十一五”、“十二五”的主旋律还是没有变。第二个关键词是社会公共服务,这也是“十一五”的重点,“十二五”也是沿着“十一五”规划向前走。第三个关键词是发展机会难得,战略机遇期,还是要珍惜这个机会。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史,能够有这样的发展机会真是非常难找,非常难得,要珍惜这个机会。

    2011-03-05 11:43:21

  • 赵锡军:

    我的理解第一个关键词是物价稳定。这是报告中大家很关注的事情,物价包括生活必需品,也包括房价。第二个关键词是收入提高,收入分配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第三个关键词是科学发展,发展问题、机遇问题,也包括发展的方式,可能在报告中更强调的是科学发展,怎么样让我们的发展具有持续性,能有更好的竞争力。这方面是很重要的。

    2011-03-05 11:43:58

  • 杨团:

    我想第一个关键词是民生,“十一五”时期我们是以民生为本,在“十二五”时期以及2011年,在民生问题上要咬住不放,坚持下去,而且要提高标准、提高水平。第二个关键词是治理,政府的治理能力、治理水平、治理结构应该说在战略机遇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如果在这方面不加以非常大的努力进行推动,我们很难能够再过五年时做出像“十一五”这么辉煌的成绩。“十二五”是我们面临的困难、问题、复杂性比“十一五”增大很多的时期。第三个关键词还是改革。改革包括改革自己不适合发展的思想,也包括我们的体制和机制,包括在农村不仅推进新农保、新农合,特别是要推动新农协的组织,这种社会基础结构的变革,这方面在“十二五”时期要特别关注。

    2011-03-05 11:44:33

  • 中国网:

    今天非常感谢三位嘉宾在演播室位跟网友们分析和解读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对“十二五”规划以及2011年的中国发展趋势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代表委员们将会审议和讨论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网也会持续关注这个进程,在这里要再次感谢各位网友关注今天的“中国网·易健特约两会访谈”,也要感谢中粮集团长城酒业对本次节目的大力支持。再会!

    2011-03-05 11:46:02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ft/olderDatazjxz/2011-3-5_1299296056.wmv

图片大图:

  • 三位专家将对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权威解读

    中国网 胡迪

  •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教授

    中国网 胡迪

  •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教授

    中国网 胡迪

  •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研究员

    中国网 胡迪

  • 镜头中的访谈

    中国网 胡迪

  • 我对过去的“十一五”感受最深的还是经济发展的成就,不只是我们自己体会到,更是全世界体会到的

    中国网 胡迪

  • 感受最深的就是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升

    中国网 胡迪

  •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了相当水平,而且比较稳定的时候才有可能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网 胡迪

  • 访谈进行中

    中国网 胡迪

  • 赵锡军与杨团共同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网 胡迪

  • 毛寿龙与杨团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网 胡迪

  • 三位专家共同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网 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