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娟谈江苏如皋新发展

    时间:2011年3月3日 10:00
    嘉宾: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如皋市委书记 陈惠娟
    简介:如皋位于长江和黄海的交汇处,与张家港市隔江相望,它有着长江明珠、长绿之都、长寿福地的美誉。今天的如皋,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城市和江苏沿海沿江开发重点县市。未来的如皋有怎样的发展规划?我们一起走近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如皋市委书记陈惠娟的访谈。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陈惠娟谈江苏如皋新发展

活动描述

  • 时间:2011年3月3日 10:00 嘉宾:中共江苏省委候补委员、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如皋市委书记 陈惠娟简介:如皋位于长江和黄海的交汇处,与张家港市隔江相望,它有着长江明珠、长绿之都、长寿福地的美誉,今天的如皋,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城市和江苏沿海沿江开发重点县市,未来的如皋有怎样的发展规划呢,我们一起走近中共江苏省委候补委员、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如皋市委书记陈惠娟的访谈。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说到江苏如皋,我想很多朋友都知道,它是我国的长寿之乡,在全市145万人当中超过80岁的老年人已经有4万人,位居全国之首;从地理位置来看,如皋位于长江和黄海的交汇处,与张家港市隔江相望;从历史上看,如皋建城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长三角地区最早进入史册的古城。自古以来,如皋市就有着长江明珠、长绿之都、长寿福地的美誉。

    今天的如皋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益进步,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是长三角地区最具投资价值的城市,是江苏省沿海沿江开发重点城市,它更是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城市。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如皋市委书记陈惠娟女士,给大家说一下在这一年当中如皋又取得了怎样的成就。陈书记您好!

    2011-03-03 09:29:36

  • 陈惠娟:

    首先非常感谢中国网给我提供这样一个与网民交流的机会。应该说我们和中国网是多少年来合作的好朋友。近年来如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市上下始终围绕经济、社会的持续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求,如皋的经济、社会克服了各种困难,持续实现了跨越发展。可以这样说,如皋的发展速度持续领先,我们的总量位次不断前移,我们的综合实力进驻百强,我们的发展成果应该是惠及百姓。

    2011-03-03 09:56:58

  • 陈惠娟:

    去年是“十一五”的收关之年,如皋全市上下围绕转型升级调结构,奋力跨进八强的目标。去年我们顺利实现了这样的目标,大体上有几个方面的基本特点:一、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去年GDP到了435亿,整个“十一五”期间持续增长20%以上,增幅始终在江苏前列。我们的财政总收入去年到了78.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3.7亿元,增幅分别增长了54.5%和50.7%。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已经跨进全省第八位。全面跨过长江。财政收入的税收占比达到87.2,位列全省第三位,跨长江南京、镇江的县域经济。我们的工业应税销售达到580亿,总量持续保持南通第一位。

    2011-03-03 09:58:07

  • 陈惠娟:

    二、对外开放成绩斐然。累计到帐外资超过33.83亿美金,持续保持江苏前列。外贸进出口也持续保持了30%以上的增幅,服务外包引进项目66个。基本实现四位联动,达到江苏前列。去年是口岸开放一周年,我们为国家提供的海关税收也接近25亿,人均创造的海关税收是江苏之最,新开的海关也走在江苏的最前列,超越了很多大市海关的总收入。整个开放的主体功能区也迅速发展,主体功能区利用外资达到全市的85%,也就是说开放能力在不断加强。

    2011-03-03 10:00:08

  • 陈惠娟:

    三、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去年在城市化、工业化迅速扩张的前提下,我们还被全国评为粮食的先进县市。工业装备重大产业占75%,改变了传统产业一统天下的模式。高新技术产业占全部工业的32%,而我们的三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一产、二产和三产达到了9.3:56.7:34。我们的现代服务业持续增加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现代服务业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港口物流产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我们的财政收入占GDP收入达到17.8%,表明这个结构在不断优化。

    2011-03-03 10:03:09

  • 陈惠娟:

    四、统筹城乡也实现了新的突破。一是基础设施城乡齐头并进,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供水、数字电视、城乡公共交通,包括道路设施建设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城乡的生态环境也是同步发展,我们以生态市创建为抓手,城市化率达到50%,秸秆利用率、河道、水利设施建设,农村改厕等等基本上也实现了全覆盖。我们的卫生镇和全国生态文明镇的创建也实现了全覆盖。三是公共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教育、城乡、优质资源综合发展,全面推进公共服务,城乡健康发展。我们的文化事业、体育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基本上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四是城乡社会保障基本上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民保障、新农合、新农保、城乡低保等各项保障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

    2011-03-03 10:05:08

  • 陈惠娟:

    五、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在“十一五”城乡居民平均增幅15%的基础上,去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695元,城市人均收入达到19800元,增幅都是在15%以上,基本上是五年倍增。城市化率突破50%,一年农民进城突破6万。我们的农民向城市集中,产业向社区集中,城乡整个环境高度一体化。去年我们被评为法治如皋全国首批先进城市,公众安全持续保持在98%以上。去年也成功地打造了国家生态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面达标,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已经成功创建,还有江苏省文明城市等等城市的创建,也为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创业环境的改善和提升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2011-03-03 10:07:39

  • 中国网:

    陈书记是我们的老朋友,每次陈书记来到中国网,我们都能够感觉到如皋日新月异的变化,您也给我们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惊喜。通过您对过去一年做的总结,我们看到如皋在医药、卫生、教育、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要回顾“十一五”期间,让您选取几个关键词来描述如皋取得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您会怎么描述?

    2011-03-03 10:09:22

  • 陈惠娟:

    应该说“十一五”期间,我们的经济持续跨越发展,社会不断和谐,转型升级不断取得成效,对外开放成绩斐然,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人民生活持续得到改善。

    2011-03-03 10:09:59

  • 中国网:

    从2003年以来,如皋经济一路发展、突飞猛进,这一直与我们把沿江开发开放作为战略重点政策的实施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在沿江开发开放方面究竟采取了哪些成效?

    2011-03-03 10:10:30

  • 陈惠娟:

    沿江开放当时提出一年大变,三年突变、五年巨变,八年再造一个如皋经济规模总量。在开发过程当中坚持科学开发、绿色环保开发、可持续开发。我们始终以规划引领开发开放,高起点的编制规划。规划功能板块去年为打造长三角最具竞争力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打造长江中下游最具有活力的现代物流基地之一;打造上海经济区最具有魅力的生态养生基地;打造江苏沿江最宜居的滨江新城市。这是我们规划的目标。

    2011-03-03 10:11:10

  • 陈惠娟:

    第二,规划一经确定,就开始大力度、高标准推动建设。首先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打通了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的各种道路,我们打造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络全面对接。我们全面为引进的一些大项目提供服务,建立了十万吨污水处理设施,长江饮用水设施,输变电,三个十一万伏,两个二十二万伏,一批3.5万伏的电力设施全面建设到位。还有天然气、工业气体,还有蒸汽等各种配套设施全面建设到位,确保绿色开发。

    2011-03-03 10:12:15

  • 陈惠娟:

    第三,一些重要功能配套。比如开放功能配套,一类开放口岸是经过国务院审批的,从如皋港口出发可以与全球250个国家和地区无障碍、零距离对接,口岸开放功能非常重要。二是港口码头的建设,“十一五”期间我们成功建成了20个5万吨级码头,其中有两个15万吨级的码头。三是所有海关、商检功能全部建设到位。四是公共服务功能,学校、医院、职业教育培训、人力资源、人才市场、各类行政服务功能为投资者创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公共服务。

    大力进行开放,全力组织对外招商引资,着重在港口的一区三园,主要有物流园、临港产业园、生态园。在物流园我们着重开辟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和各类物流经济以及中介服务,现在已经招引100多家企业。临港产业园着重形成船舶、海洋工程,以及相关配套。“十一五”期间我们成功打造国家级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基地。

    2011-03-03 10:15:09

  • 中国网:

    据我所知,熔盛重工一年的销售就能达到一百多亿。

    2011-03-03 10:17:08

  • 陈惠娟:

    应该说五年打造了国家级的造船基地。我们的新材料工业,也就是石油化工材料,还有医用化工材料、日用化工材料。我们的高新技术着重是新型重大装备产业,一是与海洋工程相配套的,还有德雷斯和瑞典合作的亚洲最大的舱口盖基地在我们那里成功落户。现在中铁也是五百强,大型桥梁钢结构也在我们那里成功落户。应该说一批龙头型企业在我们这里成功落户。

    2011-03-03 10:19:05

  • 中国网:

    如皋所辖20个镇之外还有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我们还有两个,一是省级开发经济区,还有省级软件产业园区。在这两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2011-03-03 10:20:28

  • 陈惠娟:

    按照这一轮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十二五”规划建设非常明确,突出科学发展主题,突出转变发展方式,我们对新一轮经济发展形势下怎么样创造性地赢得发展机遇,持续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所以我们提出打造形成三足鼎立、四级拉动的新格局。一是港口型经济,二是都市型经济,二是镇域经济。我们讲的都市型经济是讲全球现在看好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的一体化规划,这是被中央政府确定的规划,我们的都市型经济就是以上海为龙头的国际大都市的经济核心圈。我们距离上海130公里,也就是1.5小时的交通时间。“十二五”期间要打造高铁时代,而高铁是半小时的经济圈,我们打造的都市型经济强调的是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经济,我们主要打造30平方公里的科技孵化、软件园区、服务外包的科技城。我们着重招引国内外大专院校、科技单位在我们的科技城进行产业孵化,不断形成产业化基地。

    2011-03-03 10:21:04

  • 陈惠娟:

    第二,通过软件研发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路子。第三,我们倡导将工业企业的服务外包剥离,发展我们的服务外包,来提升整体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可以说,人脑加电脑加网络就可以创造我们的GDP,基本上不用消耗多少土地,一个人十个平方米就能够每年产生50万的GDP。这就是我们由传统资源依赖型转为依靠科技、依靠人才来发展经济,由传统的、粗放的、分散的转化为集约发展,由城乡二元结构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

    都市型经济的第二部分是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型装备、新医药四大新兴产业。我们提出每年按照倍增计划力求新兴产业在全部工业的占比达到40%以上。通过都市型经济板块的打造,来优化整个区域经济结构,来持续提升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使我们的经济在新一轮的发展能够持续地抢占制高点,步入快车道。

    2011-03-03 10:23:23

  • 中国网:

    在过去的五年时间中,无论在经济方面、文化方面,包括人民生活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我们送别了“十一五”,现在又迎来了“十二五”,“十二五”如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迈进基本现代化,实现美好新如皋”这样的目标。我们现在要从哪些方面努力来实现这样的目标?

    2011-03-03 10:25:31

  • 陈惠娟:

    “十二五”对于如皋来讲是一个持续跨越发展的环境期,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也是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期,更是建设更高水平小康,进而迈进基本现代化的决战期。所以“十二五”我们会抢抓中央在东部地区的沿海开发战略、长三角发展战略两大战略覆盖如皋的机遇。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围绕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始终更加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改革开放,更加注重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经济的发展,也更加注重关注民生,在“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十二五”期间着力打造世界级的船舶海洋工程基地,打造全国新兴港口城市,打造江苏沿江沿海的经济发展高地,努力跻身江苏经济第一方阵。

    2011-03-03 10:25:52

  • 陈惠娟:

    针对这样的总体目标我们提出了四大战略:经济国际化战略、新兴工业化战略、城乡一体化战略、生态文明化战略。实施四大战略,着重是五大举措。

    第一大举措,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二产作为支撑,三产作为主导,一产作为基础的现代化产业格局。二产的产业着重是二三四,发展两大主导产业,船舶以及海洋工程,还有相关的高端配套。第二大主导产业是新能源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相关零部件的配套。两大主导产业着重朝着高端化的配套,三大传统产业着重改善提升,一是长寿食品。二是钢铁冶炼、机械,三是纺织服装着重向品牌化方向发展。三是新兴产业,着重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型重大装备、软件服务外包。

    2011-03-03 10:28:53

  • 陈惠娟:

    第三产业服务业着重在现代服务业上,一是多种业态的商贸服务,着重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在规模化经营上下功夫。为生产提供各类服务的现代物流服务板块,我们打造100万标准集装箱,一亿吨吞吐能力港口,打造200亿产出的科技孵化、软件、服务外包的科技城,打造千亿级的现代物流企业,国际家居采购中心。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我们力求能够占GDP的5%,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一产着重发展三个板块,蚕桑产业、长寿食品等。

    2011-03-03 10:30:59

  • 中国网:

    “十二五”规划提出这样一个口号,打造两大主导产业,三大传统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您刚才介绍了两大主导产业和三大传统产业,那么这四大新兴产业究竟是什么?

    2011-03-03 10:32:56

  • 陈惠娟:

    两大主导产业一是船舶、海工以及配套,还有新能源汽车以及零部件。三大传统产业是特钢冶炼和机械制造、长寿食品和纺织服装。四大新兴产业新兴重大装备、软件服务外包。刚才讲了对外开放持续为转型升级作为动力,也就是通过开放促转变,通过开放来调结构,通过开放来提升整个产业的层次。

    2011-03-03 10:33:24

  • 陈惠娟:

    第二是进一步扩大开放,为转型升级做好工作。

    第三是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培育一批重大项目,为可持续发展持续增添后劲。我们着重打造千亿级企业,17个百亿级企业,打造17个新兴产业的特色园区。“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形成一个千亿级的企业为龙头、若干个百亿级企业为支撑、40-50个十亿级以上的企业为依托、1500家规模企业为基础的规模群体格局。

    第四是持续打造城乡环境,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十二五”期间按照70%的城市化率,持续通过农民集聚区的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以及商务休闲区板块的打造,更重要的按照低碳城市的要求,按照现代城市的要求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公共文化功能,包括我们为现代创业创新型人才提供的现代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来提高整个城市的品质,把城市打造成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的高地。

    2011-03-03 10:33:49

  • 陈惠娟:

    第五是持续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在这方面我们持续通过一些工作:1、围绕城乡居民五年倍增计划,通过农业、就业、创业、物业四业路径来提供城乡居民的生活收入水平,确保每年实现倍增计划。2、按照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高度一体化,也就是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要求来推进城乡一体化。3、“十二五”要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努力实现城乡高度一体化。4、持续打造“十二五”通过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最佳优秀旅游城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健康城市的创建,通过六大城市的创建抓手来持续地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整个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让我们的城市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011-03-03 10:36:00

  • 中国网:

    城乡发展方面实现城乡统筹兼顾也是“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内容,也希望如皋在这方面的工作取得更大进步。如皋“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令人非常振奋,我想五年之后一个完美的、崭新的、美好的新如皋将展现在大家面前。“十二五”开局之年对于今后工作尤为重要,我们提出三个确保实现,三个快速增长,三个严格控制,这三个理念究竟是什么样的概念?这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011-03-03 10:37:40

  • 陈惠娟:

    三个确保我们提出利用外资,要持续保持到帐外资突破10亿美金,工商注册外资突破15亿美金,民营资本突破100亿,财政收入确保突破100亿,一般预算突破42亿。三个快速增长,一是GDP增长,持续保持20%的速度。工业应税销售保证40%以上的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保证15%以上的增长。三个控制,一是城乡居民的失业登记率控制在3.4%以下,二是单位GDP的能耗控制在3%以上,确保中央下达给我们的目标能够实现,三是人口政策确保控制在零增长。这样的关系体现了经济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第二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体现了这两个要求。

    2011-03-03 10:38:25

  • 中国网:

    非常感谢您来到中国网做客,对于过去一年如皋的发展作出了全面总结,同时我们也展望了在未来五年当中如皋新的发展目标。我们希望如皋能够在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再创辉煌,我们也希望如皋的明天更加美好。感谢您来到中国网做客,也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2011-03-03 10:40:28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ft/olderDatazfgy/2011-03-03_1299206623.mp4

图片大图:

  • 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如皋市委书记 陈惠娟

    中国网 胡迪

  • 访谈开始前陈惠娟与主持人交流

    中国网 胡迪

  • 访谈开始

    中国网 胡迪

  • 我们的工业应税销售达到580亿,总量持续保持南通第一位

    中国网 胡迪

  • 去年在城市化、工业化迅速扩张的前提下,我们还被全国评为粮食的先进县市

    中国网 胡迪

  • 沿江开放当时提出一年大变,三年突变、五年巨变,八年再造一个如皋经济规模总量

    中国网 胡迪

  • 镜头中的访谈

    中国网 胡迪

  • “十二五”对于如皋来讲是一个持续跨越发展的环境期,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中国网 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