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经济会更冷?

  时间:2011年11月7日9:30 
  嘉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 博导 李义平教授
  简介:现在已经是2011年最后一个季度的中旬了,这一年可以说世界经济步步惊心,同样我国经济也遭遇了一些问题。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到来,中国经济会否硬着陆也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中国访谈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导李义平教授梳理一下过去10个月的中国经济运行情况,把脉我国2011年底和2012年初的经济运行状况。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李义平:今冬经济会更冷

活动描述

  • 时间:2011年11月7日9:30嘉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 博导 李义平教授简介:现在已经是2011年最后一个季度的中旬了,这一年可以说世界经济步步惊心,同样我国经济也遭遇了一些问题,从年初就已经几乎月月喊长的CPI,存款准备金率也是节节高升,之后地方融资平台问题的出现,以及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导致跑路问题等等。尤其是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到来,中国经济会否硬着陆也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中国访谈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导李义平教授梳理一下过去10个月的中国经济运行情况,把脉我国2011年底和2012年初的经济运行状况。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访谈》。现在已经是2011年11月份了,前十个月以来,世界经济以及中国经济运行状态都处于步步惊心的状态,让我们梳理一下过去十个月的中国经济运行情况,把脉未来两个月以及明年的经济运行态势,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义平,请他给我们介绍经济运行以及最近一段时间的经济走势。李老师,非常感谢您来到我们的演播室,为大家介绍未来经济的发展状况。

    刚才我也说到,国际经济以及中国经济非常复杂、变换非常快,包括从去年年底,不断上涨的CPI以及今年下半年频频出现的地方债务问题,还有老百姓最关心的“钱袋子”问题。CPI不断往上涨,之前我采访过很多专家,他们对CPI的上涨给出了很多不同的原因。不知道您觉得我们在过去十多个月当中,包括前三个季度,CPI不断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2011-11-07 09:23:40

  • 李义平:

    CPI上涨主要是由于2008年4万亿投资,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的一种通货膨胀,更重要的是显现在农产品,农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从中央到地方,开展了很多项目,基本都是工业的项目,很少有农业的项目,而且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冲击,比如农村的土地就圈了很多。目前,18亿亩耕地红线能不能保得住,都是个严峻的问题。此外,农村精壮劳动力已经在城市化过程中,更多选择到城市发展。

    经济学家威廉曾经说过,“土地是劳动之母,劳动是经济之父”,这样的农业怎么上得去呢?农业上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经济学上讲的“穷人产品”,当经济越萧条,人们越需要购买这样的产品,因为它可以维持基本生存。我可以不旅游,可以不买房,但我要吃饭,当政府施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货币少了,我就用货币购买我基本生存需要的农产品。

    2011-11-07 09:31:15

  • 中国网:

    其实就是价格敏感度的问题。

    2011-11-07 09:38:28

  • 李义平:

    是的,另外还有一个特点,农产品的生长有个周期,不是马上就能抓过来的,通常是这一期的产量由上一期的价格决定,上一期价格高了,这个月就生产得多。

    2011-11-07 09:38:39

  • 中国网:

    农民生产的盲目性也有体现。

    2011-11-07 09:39:59

  • 李义平:

    是的,这一期价格实际由这一期的产量决定,所以世界各国对农业都采取保护的政策。现在非常明显,农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1994年就有人写过文章,讲述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1997年农产品价格也有过上涨。现在流通环节越来越复杂,把农产品运到城市的运费升高了,紧缩银根是不解决问题的,必须加强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加强农产品的供给。2010年我到山西,司机跟我说,2009年土豆0.3元就可以买到一斤,2010年0.9元一斤也买不到,没有人种了。

    2011-11-07 09:40:22

  • 中国网:

    现在呢?

    2011-11-07 09:42:22

  • 李义平:

    现在是农民有的没有土地,有的有城市户口,但没工作。

    2011-11-07 09:42:35

  • 中国网:

    生产资料没了。

    2011-11-07 09:43:42

  • 李义平:

    是的,生产资料没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的情况可能也不会太好,因为只要农民进城打工,一个月挣2000元,在农村种田挣不到2000元,他就不会回去。所以问题是“农二代”不种地了,谁来养活中国?这是个严峻的问题,依靠临时措施,可以短期内起一点作用,但这是有限的,必须从战略上重视农业,重视我们的发展思路。

    2011-11-07 09:43:55

  • 中国网:

    在年初的时候,温总理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经济目标,还制定了非常具体的数据是4%,您刚才也说到,农业CPI上涨当中是非常根源性的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4%的目标能达到吗?

    2011-11-07 09:45:24

  • 李义平:

    肯定达不到,9月是6.1%,现在已经11月了,很难达到那个目标。

    2011-11-07 09:47:07

  • 中国网:

    7月份基本是一个峰值,达到6.5%。

    2011-11-07 09:48:56

  • 李义平:

    是的。现在11月份了,4%的战略目标从目前来看肯定是达不到了。

    2011-11-07 09:49:23

  • 中国网:

    但我看统计局的数据,大概是说这个季度因为翘尾因素在不断削弱,应该会有所回落,是这样吗?

    2011-11-07 09:50:12

  • 李义平:

    回调也不会回调多少,因为回调的状况完全取决于秋季农业的产量,粮食的产量上来了,猪的产量上来了。现在很多穷人养不起猪,现在养猪的成本越来越大了。

    2011-11-07 09:50:57

  • 中国网: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媒体也在关注很多农民生产的问题,比如土豆、白菜,现在产量很多,但运不出来,没有人收,农产品滞销的问题。

    2011-11-07 09:51:47

  • 李义平:

    还有流通环节的问题,国家要加强统一调控,有关部门要发布信息给农民,加强流通环节的疏导。现在流通环节有断层,生产这边运不出来,消费者买不到,就导致价格的问题。

    2011-11-07 09:52:41

  • 中国网:

    国家又拨了36亿用于农业发展,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2011-11-07 09:54:18

  • 李义平:

    农业问题成了经济发展的短板。去年的经济会议基本是讲农业;“十二五”我也看了,编了6篇25章,开篇就是讲农业,应该说非常重视;今年还开了层次非常高的水利工作会议;包括你刚才说的60亿,这都表示政府开始重视农业。但这有一个过程,尤其是大型农田水利建设,这些可以说是百废待兴,要把它修好,需要一个过程,不是投下马上就可以见效。

    2011-11-07 09:55:00

  • 中国网:

    所以现在农业还基本上处于政府补贴的阶段?

    2011-11-07 09:57:43

  • 李义平:

    政府应当明确一点,农业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亮丽的经济增长点,美国的农业、日本的农业,我知道日本亩产量甚至是印度亩产的8倍,日本的大米卖得非常贵,所以我们国家应该给予农业政策支持,应该把农业作为经济增长点,而不是抑制农业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2011-11-07 09:58:18

  • 中国网:

    索罗斯说过,如果我晚一点出生的话我会看重农业。农业是基础。

    在过去很多年当中,房地产行业一直都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行业。我记得我初中的时候曾经学过,房地产是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它对一些地方的GDP贡献率达到20%左右,但我们出于对民生的考虑,正在房地产政策调控,也有很多外媒在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处于崩溃的边缘,会对中国经济造成“硬着陆”影响,不知道您对这种说法怎么看?

    2011-11-07 09:59:44

  • 李义平:

    首先说“硬着陆”好不好。经济周期有高潮,有萧条,有复苏,有危机。危机应该是硬着陆,硬着陆其实也有很多积极作用,比如它可以强势性地淘汰挤出泡沫,比如房地产等很多产业快速发展的时候,大家都能上,就产生很多泡沫,硬着陆能强制性地挤出泡沫。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国家为什么特别容易创新呢?他们有这么一个阶段,强制性地淘汰落后不仅是刚才讲的挤出泡沫的问题,而且能淘汰落后的产业,人们不是没有需求了,而是有更高的需求了。

    2011-11-07 10:03:57

  • 中国网:

    可以匀出一部分市场。

    2011-11-07 10:06:06

  • 李义平:

    不是说淘汰落后就可以创新,而是没有淘汰落后就没有创新。包括破产,不让破产的话等于不让市场经济工作,破产对于被破产者好象不是好事,但对全社会来说不仅是一种警示,而且是一种社会资源的重组。

    2011-11-07 10:06:17

  • 中国网:

    避免社会资源进一步浪费。

    2011-11-07 10:07:31

  • 李义平:

    假定没有这样的周期,资本主义国家是不是还能有今天如此快速的发展?绝对不会有的。

    2011-11-07 10:07:41

  • 中国网:

    这也是资本主义国家每到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一次危机的原因。

    2011-11-07 10:08:31

  • 李义平:

    21世纪一开局,美国IT泡沫破裂了,美国软着陆,格林斯潘启动房地产,造成又一轮更大的危机。我在考虑一个问题,怎么看待硬着陆,硬着陆不一定是坏事,软着陆把很多的问题积累下来了,再一次爆发的时候,危机会更加严重。

    2011-11-07 10:09:02

  • 中国网:

    如果一些企业关门了,失业率上升了,是不是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2011-11-07 10:10:24

  • 李义平:

    我们其实也不愿意出现硬着陆,我们对于硬着陆和软着陆是从感情的偏向上看待的,我刚才讲的是客观情况。

    2011-11-07 10:11:30

  • 中国网:

    对房地产的调控,现在很多专家认为已经调控到极限程度,不应该再收缩,应该放缓政策,您觉得呢?

    2011-11-07 10:12:13

  • 李义平:

    关键这个话是谁说的,我也听说过,房地产就像你开始说的,它必然是一个主打产业。应该这么看,当人们需要解决吃和穿的问题时,农业是第一产业、主打产业,当人们解决住和行,我是说广义的行,包括飞机和汽车,那工业化、住房应该成为主打产业,房地产在中国为什么如此尴尬呢?前段时间我们经济发展造成两极分化,有人买不起房,但有人能买得起大量的房。

    2011-11-07 10:13:09

  • 中国网:

    囤积的现象。

    2011-11-07 10:15:11

  • 李义平:

    是的,囤积是一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全世界采用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是走两条路、用两个轨道去解决国民住房问题。

    2011-11-07 10:15:55

  • 中国网:

    保障房?

    2011-11-07 10:17:09

  • 李义平:

    对,为什么?市场向来都是嫌贫爱富的。经济学上说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全看价格。生产什么?什么能卖钱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劳动力便宜就用劳动力生产,机器便宜就用机器生产。如果最小的房子面积300多平米,那广大的中低收入阶层就没有住房。市场经济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只能由政府来做,这也是政府社会责任的一个部分。

    我曾经参加一个房地产论坛。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忠一先生做社会调查,问出租司机怎么看待房地产市场,司机说的非常好,如果政策把公租房都解决了,就不会有这样的房地产市场。90年代政府改革,所有的住房都推向市场,这是不太适当的。现在采取了双轨制,与此同时,对房地产市场有一个调控,有人说现在调控到了边线。前些天我参加一个会议,也有人这样说,是一个搞房地产的同志,他说这个东西已经影响到上游产业、下游产业,比如建材、装修、水泥、钢筋等。

    假定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目前就是不正常的,当政府设计这种调控政策的时候,应该也已经考虑到它会影响到上游和下游产业,所以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我自己估计,这种政策眼下或者比较长的时间内是不会松动的,如果要松动的话,反弹就会和原来一样,等于前功尽弃,所以要把它调到比较适当的程度。起码在有的地方,房地产不应该是暴利,应该是平均利润,跟市场其他产业差不多。

    2011-11-07 10:17:19

  • 中国网:

    过去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存在暴利,所以很多从事实业的企业家都开始把钱转到房地产市场上,谋取更高的利润,因为回报率比较高,比投资实业更大,这和最近产生的温州中小企业信贷问题是紧密相连的。我是一个局外人,在我看来现在房地产市场处于比较冷的状态,对中小企业融资难以及温州出现的影子银行都有一定的作用,不知道您是怎么看的?

    2011-11-07 10:22:05

  • 李义平:

    如果房地产市场一枝独秀的话,经济就很不正常。经济学上有一个原理,哪里能挣钱,资金就会纷纷涌过去。市场平均,产业就成熟,资本可以自由地进入,所以当所有人都把钱拿来炒房地产的时候,当一个国家房地产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时,特别是一个城市,像鄂尔多斯除了煤就是房的时候,这是很不正常的。

    温州的问题有房地产的问题,网上说了一个老板辛辛苦苦经营了多少年的企业才挣了800万,他老婆买了10套房,三年就挣了3000万,还不用操心,在这样比较收益的情况下,傻瓜都知道把钱从一个实体企业里抽出来投到房地产,然后炒作,过度地炒作,造成房地产的泡沫。所以,在这么一种情况下,我们前段时间的房地产政策对温州现象多少有点影响。

    2011-11-07 10:23:52

  • 中国网:

    他们应该是最有钱的炒房团。

    2011-11-07 10:26:58

  • 李义平:

    不是北京,不是上海。今年4月份,我去温州讲课,接我的人说温州房一平米是5万元,送我的人说好地段要卖7万元。温州人现在有钱了,都愿意在他们家乡买房。

    2011-11-07 10:27:39

  • 中国网:

    其实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现象。

    2011-11-07 10:29:23

  • 李义平:

    对,温州的问题还有一个,我们主要讲目前温州的现象,它直接是我们前段时间,2008年启动内需刺激市场的结果,为什么这么说呢?刺激市场救市,其实我们应该以平常的心态对待经济周期,本来它有积极作用,而现在有点反应过度了。

    2011-11-07 10:29:47

  • 中国网:

    政府调控就是要逆周期的。

    2011-11-07 10:31:10

  • 李义平:

    但逆周期也有个度的问题。启动内需救市的4万亿以及相关配套的款项,投入的是我们的市场经济,但大家知道,长期以来全世界都没有我国这样的市场经济。我们有个体制内、体制外,别的国家却没有体制内、体制外。4万亿是政府分配资源,肯定是按体制内分的,分不到温州这样的民营企业。他们没有想到这4万亿分下去,某种程度上国有企业就有发财致富的机会,他可以抢到一杯羹,民营企业却抢不到,但分下去之后,因为分得太多了,药下得太猛了,直接导致了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又从过于宽松到收紧,在宽松过程中没有受到实惠的民营企业,在收紧过程中首当其冲。当年如果没有启动这种特别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就没有今天民营企业的问题。

    2011-11-07 10:31:23

  • 中国网:

    依赖影子银行过度?

    2011-11-07 10:35:57

  • 李义平:

    不光是依赖影子银行过度,还与启动内需有关。如果没有启动内需,导致通货膨胀,银根就不会收得这么紧了,还有长期的地下钱庄,他借不到钱,他就得想办法。实体经济挣不到钱,一个国家实体经济挣不到钱是不对路的,国家实体经济挣不到钱,虚拟经济却发展得还很好。德国这么多年就是因为实体经济发展好,传统产业就是装备制造业,汽车产业发展得很不错。我国在这种情况下,地下金融、高利贷就非常严重,经济在这里成了双轨制,当产品价格是双轨的时候,他可以从价格低的地方套出来卖高价,利率是资本的价格。当资本的价格,比如说在国有银行那儿比较低的时候,可以套出来到地下钱庄卖高价,这对我们正常的经济秩序是一种扰乱。

    2011-11-07 10:36:09

  • 中国网:

    而且产生寻租行为。

    2011-11-07 10:38:22

  • 李义平:

    寻租行为就是腐败。寻租行为都是有踪可循的,当双轨的时候有价可循,没有双轨的时候就无踪循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监管能力的问题。现在中央有一个政策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金融体制应当与经济体制对应,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什么样的经济成份就有什么样的金融体制和金融成份。现在我们是远远跟不上的,不仅对金融政策要有调整,很大程度上是要有一个金融结构的调整。

    2011-11-07 10:38:57

  • 中国网:

    您讲到金融结构的调整我想到一个问题,4万亿的时候,其中有一部分钱是地方政府要拨款进行投资的,这就引发地方债的问题。从今年夏天开始,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因为偿还的时间点到了,不知道这个问题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

    2011-11-07 10:39:59

  • 李义平:

    我把刚才的金融结构问题说完,金融结构是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现在这个问题没有结果。当然,温州出现这个问题也有它本身的原因,中小企业的问题,有的是因为他们去炒房地产,有的是因为产业结构没有调整好。另外中小企业也确实存在产能建设,低层次重复建设的问题,所以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应该救助,应当有选择性。

    2011-11-07 10:40:51

  • 中国网:

    10月份温总理也说过要对中小企业,尤其小微型企业以支持。

    2011-11-07 10:45:13

  • 李义平:

    我觉得财政政策可能更起作用,我认为应该划一个界限,或者干脆这些小微企业都不收税了。现在都说增值税起征点提升了,农业不收税了会怎么样。不收税了,他发展了,企业的税没有了,但个人收入有了,你可以收个人所得税,包括工人、员工,眼下都可以划一个界限。

    2011-11-07 10:45:47

  • 中国网:

    可能涉及到税制改革,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研究和讨论。

    2011-11-07 10:47:57

  • 李义平:

    税的起征点提高了,还可以探讨。现在有一个问题是说我们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增长很快,超过GDP、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这本身就不正常。

    2011-11-07 10:48:36

  • 中国网:

    回到地方债的问题。7月份CPI达到峰值的时候,在云南、上海都出现了一种部分违约的状况,当时也有媒体觉得这就是埋藏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定时炸弹”,当时有很多银行出面要辟谣,您觉得这个问题到现在还严不严重?

    2011-11-07 10:49:42

  • 李义平:

    我觉得这个问题已经是严重的,严重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地方政府到底借了多少债。统计局有一个数字。

    2011-11-07 10:50:31

  • 中国网:

    大概30万吧。

    2011-11-07 10:51:17

  • 李义平:

    地方政府用这些钱都干了什么工程,这些工程本身有没有增值能力,如果没有增值能力的话,那钱就收不回来了。

    2011-11-07 10:51:29

  • 中国网:

    有一部分钱投到基础建设工程当中,这个回收期也有点长。

    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可以试点发行地方债,您觉得这个政策施行的话能否有效缓解地方债违约风险的问题?

    2011-11-07 10:53:03

  • 李义平: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问题,模仿人家好多好多东西,但我们骨子里跟人家又不太一样。比如我们的地方政府,是相对不独立的,你可以继续发地方债,发债的收入可以还债。问题是现在有多少人去买发行的地方债,如果没人买的话就发不出去,对地方政府的信用、威信本身都是一个怀疑,假定条件是可以像抢购国债那样,原来美国那么好,现在人们都不买美债、欧债了。买地方政府的债,我看有一部分人会买,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不会买。

    2011-11-07 10:58:49

  • 中国网:

    而且当前时间节点上也不是特别好。

    2011-11-07 11:00:46

  • 李义平:

    大家看得很明白,用现在的钱还原来的钱,那就更成问题了。

    2011-11-07 11:00:56

  • 中国网:

    归根到底,我们2008年刺激政策,是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现在我们回调,政策比较紧,又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中小企业贷款比较难,一些温州企业“跑路”现象频繁发生,所以有人觉得我们的货币政策是不是到头了,是不是应该放松了。您觉得时期到了吗?

    2011-11-07 11:01:29

  • 李义平:

    货币政策是这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货币发行量取决于流通中待实现的商品中价格总额,有一个公式。如果生产这么多产品,货币作为媒介,把它卖出去,如果生产产品很多,卖不出去,没有货币就麻烦了。在这种情况下多发货币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因为是用来实现那些产品价格的。但现在全中国企业经济都需要货币,需要一定数量货币的话,那我想这个政策有针对性的松动是有可能的。

    不过我还想多说两句,刚才我讲到宏观调控,既知今日,何必当初?2008年启动内需政策,2009年稍微好一点,2010年就是一个相当从紧的政策,这是一个波动相对比较大的情况。这里就存在怎样认识市场经济,怎样认识宏观调控的问题。

    2011-11-07 11:02:42

  • 中国网:

    每一次宏观调控都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比如说4万亿的时候,如果不注入这4万亿资金,可能有更多的企业倒闭,经济处于萧条,像现在很多国家经济恢复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我们当时投资比较快,恢复比较快,现在可能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所以这个两难很难平衡。

    2011-11-07 11:05:37

  • 李义平:

    如果当年调整的力度稍微小一点,我想问题不会像今天这么复杂。

    2011-11-07 11:06:26

  • 中国网:

    但应该会有新的问题。

    2011-11-07 11:06:45

  • 李义平:

    今年的冬天会比2008年的冬天可能还冷一些,因为当时中小企业的问题没反映出来,只是东南沿海一带出口型的企业,实际上这个调控实行的是凯恩斯的政策,扩张性的政策,本来你产能就相对过剩了,靠外需拉动的,现在外需不要了,你启动内需,内需一下启动不起来。怎么办呢?就得靠政府的投资。在这个时期里,好象总需求增加了,实际上会造成更严重的产能过剩。

    2011-11-07 11:07:02

  • 中国网:

    给一些企业造成误导。

    2011-11-07 11:08:30

  • 李义平:

    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紧接着是更为严重的问题。虽然凯恩斯政策各国政府都比较喜欢,凯恩斯政策刚出来的时候,美国有一种评论,认为西方政府再也不用担心因为经济萧条而下台了,它完全可以制造一次繁荣。但我们发现,紧接着而来的就是通货膨胀。人们从经济学上总结,要实行一种稳健的政策。所以,调控政策可能相对消极、被动一点反倒好一些。特别有针对性,就像老百姓讲的一句话,头痛了今天医头,脚疼了今天医脚,头医好了脚又疼了,剧烈的摇摆,给人一种非常短暂的预期。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贡献是,当所有人有预期的时候,宏观政策将是无效的,预期你涨价我也涨价,你紧缩我也紧缩。等于价格涨到一块儿,名义价格涨了,总体经济没有实质的发展。

    中国应当热衷于建立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让它真正起作用,因为宏观调控还是人调控出来的,你说市场有缺陷,人的缺陷可能比市场经济机制的缺陷更大,我们所以选择了市场经济,就是证明这个市场虽然有缺陷、有毛病,但相对小一点,我们之所以放弃了计划经济,因为那是人调控的。市场经济有缺陷,但相对人的缺陷更大一点,人的知识、能力本身受到了局限。所以,中国人经过这么一段过程,我想更应当相信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包括怎样面对危机。

    2011-11-07 11:08:44

  • 中国网:

    再明确一点,刚刚说的货币政策调整,您觉得其实是会出现调整的对吧?

    2011-11-07 11:12:56

  • 李义平:

    我觉得应当会出现调整。

    2011-11-07 11:13:11

  • 中国网:

    现在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

    2011-11-07 11:13:18

  • 李义平:

    已经比较严重了。另外,一个国家实行从紧的政策应当比实行宽松的政策更为谨慎,因为太紧了的话,把产业链都紧断了,下次再恢复的时候就很难。现在通货膨胀,适当的压一压就可以了,如果太紧了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

    2011-11-07 11:13:27

  • 中国网:

    就像刹车刹得太紧一样。

    2011-11-07 11:13:49

  • 李义平:

    刹得太紧就会出现问题。

    2011-11-07 11:14:00

  • 中国网:

    前段时间统计局出数据,就有学者预计今年GDP可能会是什么样,我看到专家预计今年的GDP增速有可能在8.5%以上,您觉得这个数据是低了还是高了?

    2011-11-07 11:14:29

  • 李义平:

    我觉得这个数据就比较合适,两位数的发展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了,比如一个人童年时长得快是可以理解的,你已经是大人了,经济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了,成年人再长得快大家就会觉得很奇怪。所以8.5%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太关注速度型的模式。

    2011-11-07 11:15:10

  • 李义平:

    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使其能够健康发展。

    2011-11-07 11:17:04

  • 中国网:

    这个如何衡量?

    2011-11-07 11:17:47

  • 李义平:

    一公斤的重量是多少GDP。越低的话说明产业结构的层次越低,越高的话产业层次越高,这里面能反映出产业结构,还能够反映出经济增长质量问题。

    2011-11-07 11:17:58

  • 中国网:

    这个观点比较新颖。

    2011-11-07 11:18:32

  • 李义平:

    是的,就是说你不要光去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我们学政治经济学不仅要看价值总量,还要看支撑这个价值总量的使用价值是什么东西,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我们正处在调整结构、加强重心、转变经济增长的时期,所以适当使我们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一些。太快了会造成很多东西失衡,内需失衡、产业结构失衡,容易造成经济增长的短板。很多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也跟不上,因为所有的钱都用去发展了。所以中国人对经济发展适当慢一点是可以理解的,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追求美好的环境、追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2011-11-07 11:19:03

  • 中国网:

    这些问题我们已经意识到了,但做的过程当中会有一些难度。

    2011-11-07 11:20:45

  • 李义平:

    这里面涉及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很重要的问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支撑我们三十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是一开始就错了,一开始你要承接外来的加工贸易,你是劳动密集型的,要两头在外,你没有钱,没有外汇。问题是这个模式用得太长了,这是什么意思?各个行业都发生了变化,现在外需也成了问题了,资源环境的压力很大,劳动力成本也上去了,但我们还处于产业链低端,几乎各种产业,航天不说,航天是高端,我们去世纪城看了一下男装,几乎没有中国品牌的专卖店,只有两家,一家是七匹狼,一家是柒牌服装,其它的中国品牌几乎没有,而外国的品牌就在中国上海、天津、广州等地加工。

    2011-11-07 11:21:08

  • 中国网:

    我们还是处于给人做低端加工的状态,很多产业都是这样。

    2011-11-07 11:23:06

  • 李义平:

    装备制造业也是这样,我在神华集团的神东一个煤矿,有很现代化的挖煤装备,一问这个装备,就不是我们生产的,是德国人生产的,原来说连维修都是德国人做,现在我们自己可以做维修了,处于产业链低端。高新技术产品,苏州工业园的电子产品核心技术是新加坡的,再比如台湾的富士康等等。

    2011-11-07 11:23:20

  • 中国网:

    但是这些问题其实都存在很多年了,我们也一直在谈,改还是需要时间的吧?

    2011-11-07 11:24:52

  • 李义平:

    如果所有东西都不变的话,再过三十年还是这样。

    2011-11-07 11:25:12

  • 中国网:

    会有一种惰性?

    2011-11-07 11:25:29

  • 李义平:

    所以你要改变条件,改变机制,改变体制。日本人原来也是模仿,日本人一开始,比如说丰田集团从英国进口纺纱机,通过改造纺纱机又出口到英国,日本原来从美国引进汽车,经过改造,把汽车卖给美国和全世界。韩国上世纪70年代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世纪80年代造船,90年代汽车,21世纪的今天造电子产品,他们都在不断改变,不断提升,不断升级换代,中国人讨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现在不转变确实也进行不下去了,挣不到钱,资源环境的压力很大,老百姓也很有意见。

    转变的核心现在也有很多误区,应该从更高、更深层次上认识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

    2011-11-07 11:25:37

  • 中国网:

    怎么个更高、更深法?

    2011-11-07 11:27:13

  • 李义平:

    就是更高思路的转变、更多发展方式的转变,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是在项目方面,不能上项目就不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在上项目肯定比昨天上的项目技术含量高,但只要不是你自己的技术,只要你没有投入和产出的比较,只要是盲目地铺摊子,依然是在更高的层次上重复粗放经营。这是一个误区。

    另外一个误区,这个产业是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底谁说了算,是企业说了算还是政府说了算?

    2011-11-07 11:27:23

  • 中国网:

    GDP说了算?

    2011-11-07 11:28:20

  • 李义平:

    GDP说了算那就成问题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有一个问题,很多地方政府非常重视高新技术产业,重视第三产业。

    2011-11-07 11:28:29

  • 中国网:

    光从名字上就挺有吸引力。

    2011-11-07 11:28:42

  • 李义平:

    我个人觉得传统产业也很重要。德国是传统产业,日本是传统产业,意大利是传统产业,尤其是德国比较好。家具我们出一个达芬奇还模仿别人的品牌,传统产业其实也有大的发展前途,用现代知识技术去改造传统产业,所以应当重视传统产业,应当重视让企业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他们说了算,因为企业家每个人因为他生活的阅历、受教育的背景,因为他所处的地位,对特殊的行业有着特殊的敏感。企业家对他的产业、行业把握得比较准。比如李书福当年买辆进口的摩托车,把摩托车不经意间摔坏了,然后装起来,发现造摩托车也不难,造摩托车不难就可以造汽车。

    2011-11-07 11:28:51

  • 中国网:

    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

    2011-11-07 11:30:29

  • 李义平:

    是的,个人的敏感是不一样的。很多东西没有条件难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条件是政府和市场边界的问题,怎么样吸引人的问题,我特别强调吸引人才,你自己培养的话得花多长时间。我举一个乔布斯的例子,大家都是创新,他则是活着就为了改变世界,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风格。再看我们,这个创新说了多少年?现在很多地方还说要培养多少个乔布斯。

    2011-11-07 11:30:47

  • 中国网:

    要制造14个乔布斯,我觉得这个量化很奇怪,成批量生产乔布斯,还是乔布斯吗?

    2011-11-07 11:33:13

  • 李义平:

    世界上什么好的我们就弄什么,硅谷能模仿吗?模仿不了,乔布斯能模仿吗?必须有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层面的东西。

    2011-11-07 12:14:13

  • 中国网:

    思想的问题。

    2011-11-07 12:15:15

  • 李义平:

    是思想的问题。文化应该包容一开始的异端,容忍它。为什么知识经济发生在美国?美国人敢于冒险,因为在历史上敢于冒险,所以特别能包容这些敢冒险的人,美国在这方面走在前面。如果我们文化层面的东西不改变的话,那也不行。

    另外还有教育问题,我们注意到比尔·盖茨大学没上完,乔布斯也是退学的,李书福是台州民营企业里文化程度最高的,高到什么程度?高中毕业考大学没考上,差3分。这里面还有一个价值取向,社会上、世界上的聪明人本身就有限,不仅是包容他们的问题,还有一个引导他干什么的问题,美国一流的人才是干自己想干的事,当总统是被排到第一位,日本一流的人才是做企业,我们一流的人才是当公务员。

    2011-11-07 12:15:38

  • 中国网:

    所以价值取向是有问题的。

    2011-11-07 12:18:21

  • 李义平:

    有价值趋向,有社会诱导,还有物质利益其他多种因素。

    2011-11-07 12:18:34

  • 中国网:

    现实考虑。

    2011-11-07 12:19:05

  • 李义平: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叫《美国智库看中国的崛起》,美国50年是怎么崛起的,我发现很多美国人是财迷,为了挣钱,需要大量创新。这个创新可能主观上是为了自己,没有发电机,今天就没有电灯;没有贝尔,今天就没有电话;没有比尔·盖茨,就没有今天的英特网。

    秘鲁经济学家索托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埃及、秘鲁的企业登记要花多长时间,结果发现一个很微小的企业都要用一年的时间,其中两个环节他不得不行贿,如果不行贿他下面的环节就进行不下去,行贿之后,寻租的机会就多了。这种条件和状况不改变的话,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意义不大的,我们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为其准备这样的条件,在一个国家如果不搞清楚要教育什么样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要一堆名牌大学都没有用。你看我国很多汽车专业的人士,开的车却是国外的牌子。鸟巢、水立方也都是外国人设计的。

    2011-11-07 12:19:15

  • 中国网:

    下个世纪或许会有中国人的设计。

    2011-11-07 12:23:14

  • 李义平:

    我们期盼着。

    2011-11-07 12:23:45

  • 中国网:

    任何事情要给它时间,让它不断发展、不断更新。刚才我们谈到CPI问题,也谈到地方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谈到了宏观经济体制,甚至包括乔布斯教育也都有涉及。所以也能看出,您对整个大经济研究得非常深刻。我们也非常感谢李老师做客演播间,给我们分析经济事件、经济现象,也给我们剖析了经济体制转型所需要的一些条件。我相信网友们和我一样,受益匪浅。

    下期节目再见。

    2011-11-07 12:23:58

  • 李义平:

    谢谢网友,谢谢主持人!

    2011-11-07 12:27:41

  • 中国网:

    (责编:王瑞芳,主持:孙红娟 文字:董安妮 导播:李哲 摄像:高聪 庞睿 图片:董德)

    2011-11-07 12:47:01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rtmp://flv.china.com.cn/live2/mp4:stream1

数据地址:

http://webcast.china.com.cn/webcast/created/10164/152_1_0101_desc.htm

图片大图:

  • 李义平:今冬经济会更冷?

    中国网 董德

  • 访谈开始

    中国网 董德

  • 农业上有个概念 经济学上讲是穷人产品

    中国网 董德

  • 必须加强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 加强农产品的供给

    中国网 董德

  • 土地是劳动之母 劳动是经济之父

    中国网 董德

  • 访谈现场

    中国网 董德

  • 国家要加强统一调控 有关部门要发布信息给农民

    中国网 董德

  • 政府应当明确一点 农业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亮丽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网 董德

关闭提示 关闭



确 认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