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立体农业的弄拉模式

时间:2012年3月21日
简介:让家园更美丽,实现生态的力量。弄拉,一个仅有1.7平方公里和25户人家的广西小屯,却通过封山育林、调结构、兴产业,逐步探索出一条“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低洼桑”的新型立体农业模式。一举摘掉了“地无三尺平,山无三寸泥”的穷帽子。[视频下载] [访谈实录] [返回视频]

视频点播

访谈实录

旁白:让家园更美丽,实现生态的力量。弄拉,一个仅有1.7平方公里和25户人家的广西小屯,却通过封山育林、调结构、兴产业,逐步探索出一条“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低洼桑”的新型立体农业模式。一举摘掉了“地无三尺平,山无三寸泥”的穷帽子。

2010年4月,“弄拉模式”经新华社报道之后,得到了中央和自治区领导的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于5月14日来到了马山县,要求总结推广“弄拉模式”,而中宣部也把它作为正面典型,组织《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集中报道,向全国推广。

 

 
 


“弄拉模式”之所以值得推广,是因为它的建设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要求,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符合“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顺应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潮流。

中国网:是这样,我们都知道农业的发展跟当地的一些水平要因地制宜,包括科技创新等等都是分不开的。然后我们也知道您是不光自己致富了,而且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共同来致富,而且还创了一个“弄拉模式”,是不是?我不知道具体的这个“弄拉模式”是怎么样一个状态,一会儿您可以简单地跟我们大家来介绍一下。

郭生昆:“弄拉模式”,我们弄拉创了这个模式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后来也是在政府和媒体总结出来的,说我们弄拉做的是一个模式。我们这个模式是怎么来的?刚才你说了,是因地制宜。

  



中国网:对。

李荣光:因为我们住在山里头,这个地方是在我们这边来说呢是大石山区吧,比较边缘。

中国网:您在这个地方已经生活多少年了?

李荣光:我在这个地方生活不久,20多年。

中国网:20多年。所以对当地的各种情况都是比较了解的,是吧?

李荣光:对。

中国网:那包括后来您开始带领大家一起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等等,都是根据当地的这些情况,像您刚才说的住在山里等等,可能就是跟山是息息相关的。

李荣光:是,其实我们弄拉搞旅游,是利用我们山上的这些个资源,就是生态资源,因为我们绿化的比较好。是从二、三十年前就开始做了。但是当时做的时候也不清楚怎么做,后来也是得到了政府的引导,我们就因地制宜,老人说的见缝插针,就是因地制宜,用我们的话说,你为什么叫见缝插针?因为山上没有成块的土地,有一点土,反正发现有一点土,在这个石头里面就在这里种一棵树,就是因地制宜。

中国网:就在石缝中都种棵树。

李荣光:所以这个是我们弄拉的做法。弄拉见缝插针的意思是这样,我们就在把山上高的部分,行走不方便的那一部分,人、牛都走不上的地方,就是要爬上去的那一部分,把它封死,自然生长。

中国网:封死?让它自然生长?

李荣光:自然生长,封死,不给砍,也不给放苗,也不给什么。这样在下面山脚,山腰的那部分比较平滑的那部分,人能够走动的那部分就种上竹子,因为那一部分的泥巴比较浅,泥巴少,浅。

中国网:是比较适合种竹子。

李荣光:竹子的根比较浅,它不深,所以说把那一部分种竹子,山腰上种竹子。下面再低一点的土多一点就种上药材,种些水果,枇杷、干果、柿子这些东西,我们都种在底下山脚下。

中国网:这样种起来比较方便?

李荣光:对,比较方便。就是比较深一点。再到下面稍微平一点的地方,就种粮食,多种些粮食。我们就说它是一个弄拉生产模式,生产的模式就是刚才也讲了,见缝插针,就是山顶,林。山腰,竹,山脚,果、药,这种就是药材了。地面上就种上粮食,这是我们生产发展的模式。

中国网:那其实这样的一种模式已经保证了咱们自给自足的一种生活,然后再引进外面的人进来旅游参观,把旅游业再大力发展起来,那就是您未来这样的一种长远的规划吗?

李荣光:对。为什么这样做?它发展是固定的,因为我们的地盘才这么大,弄拉的底盘就这么大,再大了也就没有了,人口也就这么多。那么你就单单依靠这样做,就是刚才说,地上种上点粮食,山上不能砍,要封山,要打造生态,你就不能再破坏、再动。那这个生活水平要提高,那怎么办,农民怎么做?全靠打工也不是好办法,后来我们找的就是,利用生态来搞利用,保护好生态,目的是把生态保护好,那么我们的旅游就做得上,是这样来做搞旅游。那我们在生产是这么一个做法,见缝插针。还有这个经营,就采取合作社这个办法来做。所以后来也是你们媒体,政府帮我们总结,就得出一个“弄拉模式”。

1   2    


网友互动

0
用户名
密码

栏目组联系方式:

访谈热线:
010-8882 8219  010-8882 8056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权声明:

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