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详解《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

中国网 | 时间: 2012-04-23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摘要:《规划》把陕甘宁革命老区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试点区。十分重视新农村建设,提出要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原则,大力改善老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要让老区人民共享发展改革的成果。

中国网:我们知道,这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是在今年32日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复。这份规划出台以后,您预计一下,会给老区的老百姓带来哪些实惠?您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数据或者是例子和我们分享一下?

秦玉才:当地老百姓对革命老区规划很关注。因为规划把陕甘宁革命老区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试点区。规划提出,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力争早日达到或超过西部的平均水平和全国的平均水平,让老区人民共享发展改革的成果。

再有就是,老区要建成国家的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如何通过资源开发促进人民群众增收致富,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过去资源开发中出现了一些现象,例如企业赚了钱,当地老百姓还是那么穷,企业开发了煤炭和矿产,可是给当地留下了污染,有些地方老百姓水也喝不成了,地方税收也没有得到明显提高。所以要把资源开发与当地老百姓的增收致富、提高收入水平结合起来。

榆林市通过在资源开发中增加了地区的经济实力。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以工补农,企业扶贫等多种渠道,引导工矿企业和社会结对帮扶建设新农村,形成了企业帮带新农村建设的榆林“府谷现象”。榆林先对老百姓实行免费医疗,实行12年的免费义务教育,这些对老百姓都带来了一些实惠。根据榆林市“十二五”规划,2010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6800元,比“十五”末增长了2.7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20元,也是“十五”末的2.6倍。“十二五”期间,规划城乡人民收入要实现倍增,也就是到2015年分别达到33600元和11200元,大大超过了西部的平均水平。

中国网:您认为这份规划对于老区的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推进新农村建设有什么积极的举措?

秦玉才:规划十分重视新农村建设,提出要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原则,大力改善老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有:一是积极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结合老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地理位置条件,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二是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科技等服务。三是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统筹老区内的水、电、路、气、房、优美环境的建设。四是加大扶贫力度,因为老区的贫困面还是比较大的,有些贫困程度比较深,要把老区作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争取在短时期取得突破。

中国网: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国家在促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老区社会事业的建设上有没有一些新的举动?比如说您刚刚提到的基本公共均等化?

秦玉才:老区的发展包括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能源的开发等,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个《规划》在民生方面提出几个重点:

一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因为发展教育是老区发展的根本,也是真正脱贫致富的一个根本,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也包括高等教育和很重要的职业教育;

二是加快医疗体制的改革,完善县、乡、村三级和城市社区的医疗卫生网络的建设,提高老区的公共医疗卫生水平;

三是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实施一大批文化惠民工程;

四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要重点做好高中毕业生、大学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城市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再就是加快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完善城乡低保,能够率先在老区实行的,都可以在老区先行先试。

 

摘要:《规划》明确提出国家将给予陕甘宁革命老区一些特殊的政策支持,最主要的是加大投入,特别是在金融和人才、环境保护等方面,如通过财政贴息、费用补贴等方式,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老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

中国网:陕甘宁革命老区相比国家东部沿海的这些发达地区,其实还是经济上比较落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一个地区。《规划》出台之后,政府有没有一些政策上的扶持?

秦玉才:老区地位特殊,贡献卓越,但是发展相对滞后,也面临一些特殊的困难和问题。国家应该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在《规划》里面也体现了这点。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加大投入。这是中央支持老区政策的一个重点,也是大家十分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规划》在投入方面,明确提出了几个“加大”,像通过财政贴息、费用补贴等方式,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老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中央和地方财政投资优先向老区的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倾斜。中央安排的水利建设投资,包括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生态建设等,这些公益性建设投资,《规划》里规定要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另外还要提高中央公路建设资金对老区公路建设的补助标准等等。

二是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和土地政策。产业政策里面明确提出要实行资源转化战略。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规划布局和项目核准方面尽量给予老区优惠。能够在老区落地加工的,有市场、有潜力的就尽可能布局建设在老区。

三是加大生态环境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中央要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提高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系数,还要加大对老区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像对六盘山区生态补偿的力度,国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重点向老区倾斜。

四是鼓励央企支持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另外,政策鼓励东部地区,包括一些发达的县市开展自愿帮扶,特别是在产业发展方面,通过东西共建产业园等方式,促进老区的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中国网:其实您刚才在回答政策上扶持的同时,也提到了国家对于老区资金上的帮扶,您刚才也说到了,鼓励央企等一系列企业去投资老区,会不会还考虑一些其它的方式?比如说引进民间资本这样的方式呢?

秦玉才:资金方面应该说是老区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老区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这些资金从哪里来?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也包括中央财政加大对老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另一方面,所有竞争性领域的投资,应该按照市场的规则,从国内外两个市场获得。现在没有哪个地方不缺投资的,但是资金的流向不是取决于我们渴望的热情,而是哪些地方资金效益高、效率高,投资安全,资金流向应该朝向哪里。因此,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大力改善投资软环境上,在改善投资硬环境的同时,切实努力改善投资软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改善投资软环境比硬环境建设更为迫切,应该要抓住这个机遇,用好、用足政策,创造有利条件,吸引东中部,包括国外的企业到老区去投资兴业,特别是应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化的格局,提高老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中国网:陕甘宁革命老区地处西北内陆,同时经济发展又不是那么发达,我想并不是一个可以吸引人才的好地方。基于这样的条件,国家会不会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来吸引人才呢?

秦玉才:过去有句话叫做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老区振兴发展,人才也是关键,《规划》提出,要创建人才引进机制,实行“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引进项目与引人相结合,重要的是引进东部一些优秀人才。改革开放需要有胆识的人,西部为什么落后?我觉得有些顶尖人才流失了。所以说《规划》里面特别强调要积极培养当地人才,发挥当地人才的积极性。

另外,要引进各类急需人才,特别是各领域的领军人物,着力培养重点领域优秀人才,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领域的紧缺人才,建设一支高层次、高技能的专门人才队伍。国家层面上,中央机关要选派一批干部,或者实行交流挂职,东中部干部也与革命老区互派干部,互相交流和挂职,这样从人才方面来保证老区的发展。

中国网:陕甘宁革命老区其实不仅仅是一块资源丰富的宝地,同时它其实也是一个生态环境很脆弱的老区。现在国家提出要振兴老区,可能一个新的问题就会出来了,怎么样才能在开发和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的同时,能够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呢?

秦玉才:这个问题也是很重要的。从发达国家和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经历看,在工业化过程中,可能也存在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应该说付出的代价很大,教训很深刻,我刚才也说过,防止老区“大开发”变成“大开挖”。因为老区大部分是属于典型的黄土沟壑区,另外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任务是非常重的,要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只有保护好环境,老区经济才能持续发展,而经济发展上去了,才能更有效地保护环境。因此,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个根本,力争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支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这也是老区规划一个重要的特点。

首先,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注重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这里面就包括实施一批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要工程,还要针对环境保护,强化工业污染的治理,加强城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的建设。

第二,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资源的集约开发,加强保护和综合利用,特别是把水资源的节约放在重要的位置。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对优势矿产资源也要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不能光开好的,留下不好的。

第三,要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规范矿山的开采秩序,提高资源的回采率,包括废渣、废矿、尾矿,还有一些工业废弃物的处理,都要很好地注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于中国访谈

  智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国际友人做客中国访谈,解读政策法规,阐释新闻热点,讲述世界风云,倾诉人生故事。秉承权威、人文、开放、深入的原则,为网友展现不同人生的精彩历程。
中国网地址:
中国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
邮编:100089

访谈热线

如果您想做客中国访谈,嘉宾请联系:
电话: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传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网友可进入论坛直接参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