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 城镇化建设的国家战略需有配套政策
CUBN记者李正强 北京报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城镇化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过程中,要尊重小城镇自身发展的规律。日前,记者就我国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面对战略问题采访了国家重点项目负责人,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于今。
记者:当前,我国“准城市化”现象泛滥,不利于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城乡二元结构,但不利于彻底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在城镇化建设中如何合理规划?
于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城镇化的基本前提。我国幅员广阔,城镇化发展模式切忌一刀切。科学规划是整个城镇化建设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各地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发展小城镇作为促进城镇化和带动区域及县级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作为发展农村市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的一项长期带动战略。
从效益来看,发展规划应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兼顾经济功能和其他社会服务功能的协调。同时,小城镇建设规划还需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反对遍地开花、平衡推进的做法。
记者:城镇化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有哪些关联性?
于今:加速发展县域经济是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发展经济是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完善县域市场经济体制、调整城镇产业结构、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实现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坚持城镇化建设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城镇化建设要依据区位条件,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和经济服务的建设,积极发挥城镇化对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的积聚功能,带动当地产业结构向二、三产业转移。
坚持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改革相结合。乡镇企业要继续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完善机制,创新技术,解决影响乡镇企业运行的体制问题,保持乡镇企业持续增长和就业容量的不断提高,为进城务工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坚持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确定特色产业。以农、工、商以及服务业兴镇,避免盲目模仿、千篇一律、一哄而上。
坚持城镇化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在小城镇中要积极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市场、中介组织等多种类型的产业化龙头,完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配套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小城镇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中枢作用,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中心。
记者:乡镇企业在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中有何重要作用?
于今:乡镇企业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源。乡镇企业的发展在大大推进农村工业化的同时,也大大推进了农村的城镇化,成为城镇化建设的基本依托。实践证明,乡镇企业发达的地方,城镇化发展也快。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呈现提速态势,体现了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展现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战略成就。小城镇的发展有利的促进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乡镇企业在带动小城镇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记者:当前,我国新的城镇群不断涌现,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打造城镇群对城镇化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于今:打造城镇群是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引擎。在新一轮区域发展增长点选择上,应重点培育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3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成熟城镇群;加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带和增长极选择,着力发展已初露端倪的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成渝和关中等城镇群,成为东中西区域互动、优势互补的新增长极;积极扶持推动丹东、二连浩特、满洲里、东兴等边境口岸国际城镇群发展,使其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增长极。
记者:综合配套改革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政策体制方面需要做哪些顶层设计?
于今: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是一个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进行体制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城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从以往国内外小城镇的发展规律来看,生态型城镇的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高级阶段。而生态型城镇的重要支撑就是生态基础设施。城镇化建设的国家战略需有配套政策。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过程中,先后提出了.东部率先、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全国国土的全覆盖整体发展战略,这样的全覆盖是没有重点的重点政策,对经济的发展没有产生短期效应。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提出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开发战略之后,九十年代又提出以浦东为代表的长三角的开发开放战略,进入新世纪,以天津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发展战略又走入台前。而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又一个国家战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又一次把成渝地区推向了区域重点发展的国家战略。这样的点状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却用事实证明了这种有重点的重点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短期效应。
众多国家战略所覆盖的地区,特别是点状开发的国家战略,造成我国各地政府部门都认为自己是在中央战略政策光环照耀下的重要地区,需要抓住机遇实现超常规发展。这自然造成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是处在一种紧运行的状态下,资金紧、土地资源紧、生产资料紧、项目紧、人才紧,还有时间紧。这种紧运行对促成人才成本上升、土地成本上升、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和房地产价格上升则是可以预料的必然结果。回顾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战略,不难发现凡是有重点和针对性的国家政策,在带动经济效果明显的同时,房地产价格在飞快增长。但是必须明确的是GDP增长与百姓的幸福指数和收入增长并不成比例。百姓的有效需求,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有效需求在逐年下降。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国家战略出台的前期保护性措施考虑不周全,前期谋划不足;其次是出台后对地区概念的炒作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因此,给我们的反思是国家战略在制定出台前,必须综合考虑国家战略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战略实施前必须提前安排好各项前期准备。
国家战略在推进的同时,必须把“软性环境”做好,并且软环境的出台必须先于国家战略的确定。国家战略的推进应该加强正确舆论导向。国家战略的制定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国家战略出台的目的和着力点还仅仅停留在中央政府,“特区”内人民根本不知道国家战略的目的和对普通老百姓的利益所在。缺乏正确的政府层面的舆论告知,那么很容易就受市场其它方面的利益集团左右。因此,国家战略在制定的同时必须加强舆论宣传,防止利益集团扭曲国家战略而掠夺百姓。相关配套政策必须先于国家战略的确立。在国家战略出台前,必须在战略地区在人才政策、政绩考核、经济环境、投资政策、市场监管以及干部任用等方面做好准备,考虑好法治建设、文遗保护、利益结构、规划设计、生态基础等诸多顶层设计,防止政策的突发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