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于今(来源:新华网)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这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全面把握国际经济格局调整和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体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坚定决心。我们必须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扎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
城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农村与城市之间联系的纽带,城镇的发展状况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推进城镇化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要大力发展城镇经济,提高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城镇居住、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功能,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污染综合治理,改善城镇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实践证明,加快城镇化建设是保证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而科学的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避免拉美式和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
一、加快城镇化建设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
城镇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商业和贸易中心,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建设是“三位一体”的整体,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忽视城镇化的建设,势必影响到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要求加快农业和农村的工业化进程,转移更多的农村人口,加快城镇化建设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1.加快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
制定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确定分配格局和研究重大政策的重要指导思想。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城市是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扩大就业是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既要适应自身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要为农村劳力进城创造就业条件。要把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发展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相结合;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这是就业岗位、产业发展、城市运行成本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要求。大城市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上需要与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互补,而且必须以广阔的农村为腹地,才能满足它正常的生活和生产需求。因此,城市具有增长极核效应,城市繁荣自然带动农村发展和繁荣。城市的增长极核效应,具体讲就是每一个城市对其周边中小城市、镇和农村的带动能力,也就是通常讲的辐射能力和吸引能力,这种能力是由政治地位如首都和省会城市和经济、科技实力、文化如上海、香港等所决定。不同规模的城市,也包括镇,客观上都存在增长极核效应。城市不同的综合功能,不同的经济、科技和文化水平,这种效应的发挥程度和增长极核的影响范围是不同的。甚至影响到省域、区域或国际的城市即构成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
2.加快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乡镇企业和大中城市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呈现下降趋势。从客观实践来看,仅仅依靠乡镇企业和大中城市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有限的。一方面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我国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使得我国农村的人地矛盾不断激化,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城镇化建设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城镇通过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民开始逐步从事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工作,减轻了农村的土地压力,有效缓解农村人地矛盾。同时土地的合理流转,为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条件。城镇农村工业的发展,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资金,促进农业采用先进的机械化设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城镇化的发展,增加了对农产品,特别是商业性农产品和深加工农产品的需求,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市场空间,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3.加快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村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引起农民的消费需求不足,使得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仅消费40%的商品,农村市场未得到有效的开发。据资料统计,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以带动2.5万元投资,每建设一平方公里的市政设施可以带动1.5亿元的投资,每销售100元的住房可以带动130-150元相关产品的销售。
加快城镇化建设可以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民对住宅、农产品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的需求,创造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吸纳大中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减轻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农民进入小城镇,减少了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也会相应地提高,有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提高农民收入,有效地改变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断扩大农村市场容量,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4.加快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
农村工业化建设主要是依靠发展乡镇企业来进行的。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布局分散等制约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乡镇企业大多都聚集在小区域内,难以实现相应的聚集效应。发展小城镇可以加强对土地、通信、电力、供水、环境等资源的规划管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营,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越的条件。
加快城镇化建设,打破目前乡镇小社区的局限,通过城镇软、硬环境的建设,吸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实现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为乡镇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和技术含量提高创造条件,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走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
5.加快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秩序等方面的内容。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统计显示,农民收入与城镇化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高,农民收入水平相应较高,反之农民收入较低。2000年,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省市有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天津、江苏、福建等,其城市化水平分别为88%、78%、49%、55%、72%、42%和42%,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地区其城镇化水平均在35%以下,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23979元,农村人均收入为9833元,约占城镇居民收入的4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15161元,农村人均5211元,约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34%;可见,通过城镇化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收入。
此外,城镇化建设通过集中科技、教育、卫生、信息和服务事业,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城镇化建设,不仅可以通过促进工业化、商业化,为农村实现小康社会提供物质基础,而且也会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
二、城镇化建设和管理出现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城镇化建设和管理也存在着十分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
1.“准城市化”现象泛滥,不利于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城乡二元结构,但不利于彻底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因为这种城市化模式本身隐含着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限制农民进入大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在不彻底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不彻底政策。其实践结果可能使中国的社会结构演变成“农村——小城镇——大城市”这种三元结构,使部分小城镇既不像城市、又不像农村;生活在小城镇的居民既不像市民、又区别于农民,从而使人们担心的“准城市化”现象泛滥。
2.整体规划不强,布局不合理。规划在先,建设发展在后,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小城镇,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存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造成城镇布局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上级政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城镇干部大多来自农村基层,对城镇化建设的规律不是很熟悉;城镇干部更换频繁,由此带来的短期行为使规划执行丧失了连续性,一方面使得小城镇数量盲目扩张,布局分散,乡乡有镇,另一方面又使得小城镇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
3.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水、电、路、公厕、绿化、农贸市场、学校、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必须配套建设,而各种配套性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资金紧缺,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很多小城镇以马路作市场,人车拥挤交通阻塞严重;有的小城镇尚未安装自来水,人们吃水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些小城镇电力不足,供应不正常,不能满足乡镇企业和居民的用电需要;小城镇普遍缺少文化、娱乐、社交场所;还有不少小城镇缺少公共厕所,垃圾堆放场,乱扔垃圾现象比较普遍。
4.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不利于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土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因而节约土地应该成为城市化道路选择的基本前提。而点多面广的小城镇往往占用大量土地,造成土地的低效率利用。据有的学者估算,这种城市化道路比起正常的城市化道路要付出8倍多的土地代价,乡镇企业职工人均用地比城市职工多3倍以上。从另一方面看,乡镇企业污染严重,且治理能力远不及城市中企业,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镇化建设的国家战略需有配套政策
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过程中,先后提出了东部率先、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全国国土的全覆盖整体发展战略,这样的全覆盖是没有重点的重点政策,对经济的发展没有产生短期效应。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提出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开发战略之后,九十年代又提出以浦东为代表的长三角的开发开放战略,进入新世纪,以天津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发展战略又走入台前。而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又一个国家战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又一次把成渝地区推向了区域重点发展的国家战略。这样的点状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却用事实证明了这种有重点的重点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短期效应。
众多国家战略所覆盖的地区,特别是点状开发的国家战略(如前说述的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以天津滨海区为代表的环渤海湾地区,以重庆为代表的成渝地区等等),造成我国各地政府部门都认为自己是在中央战略政策光环照耀下的重要地区,需要抓住机遇实现超常规发展。这自然造成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是处在一种紧运行的状态下,资金紧、土地资源紧、生产资料紧、项目紧、人才紧,还有时间紧。这种紧运行对促成人才成本上升、土地成本上升、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和房地产价格上升则是可以预料的必然结果。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国家战略出台的前期保护性措施考虑不周全,前期谋划不足;其次是出台后对地区概念的炒作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因此,给我们的反思是国家战略在制定出台前,必须综合考虑国家战略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战略实施前必须提前安排好各项前期准备。
国家战略在推进的同时,必须把“软性环境”做好,并且软环境的出台必须先于国家战略的确定。
1.国家战略的推进应该加强正确舆论导向。
国家战略的制定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国家战略出台的目的和着力点还仅仅停留在中央政府,“特区”内人民根本不知道国家战略的目的和对普通老百姓的利益所在。缺乏正确的政府层面的舆论告知,那么很容易就受市场其它方面的利益集团左右。因此,国家战略在制定的同时必须加强舆论宣传,防止利益集团扭曲国家战略而掠夺百姓。
2.相关配套政策必须先于国家战略的确立。
在国家战略出台前,必须在战略地区在人才政策、政绩考核、经济环境、投资政策、市场监管以及干部任用等方面做好准备,考虑好法治建设、文遗保护、利益结构、规划设计、生态基础等诸多顶层设计,防止政策的突发性的效果。人才政策是针对国家战略的核心内容开展人才储备,为地区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应该大力发展智库产业,将中央的各项发展政策与各地的独特性优势资源充分结合,形成区域的人才高地,促进地区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通过聚合高端人才、聚集高端要素、聚焦高端产业而助推新经济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
四、科学规划,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几项对策
城镇化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过程中,要尊重小城镇自身发展的规律,以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基本方针为指导,遵循“十二五”计划制定的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适度发展、逐步到位”的原则,从规划上把农村和城市放在一起统筹考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城镇化的基本前提
我国幅员广阔,城镇化发展模式切忌一刀切。平原平坝地区土地肥沃,是基本农田集中区,人多地少,不宜把历史上形成的村镇都建成小城镇,而应借统筹城乡规划空间布局之机,修正历史错误(例如,成都人均耕地仅0.7亩,但小城镇密度达到165个/万平方公里,是全国小城镇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调整过去不合理的空间发展格局,走集中城市化道路。而小城镇密度过高强化了区域空间的低质均衡性,公共设施严重不足且配置和利用效率低,辐射、带动周边乡村的作用不大,且比大中城市浪费土地。因此,应该对那些需要发展小城镇的地区进行规划建设的分类指导,区别大城市周边、县城镇和中心镇,区别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区别工业、农业、旅游业等不同产业支撑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和规划,建设资源节约型城镇,从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抓紧编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科学规划是整个城镇化建设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应该是区位条件好、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大、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小城镇,使之功能尽快完善,成为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根据不同的地域范围,发展小城镇的重点各不相同。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重点是完善中心小城镇的功能,提高建设和发展水平,对发展比较好、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辐射能力较强的小城镇,可以发展成为中心城市;在中西部地区,应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建设县(市)人民政府驻地镇,即部分区位条件较好、发展潜力大的小城镇。同时,小城镇建设规划还需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反对遍地开花、平衡推进的做法。
2、打造城镇群是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引擎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这是中央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随着十八大精神和“十二五”区域发展战略逐步落实,城市建设方针的改变,抑制大城市发展的诸多因素将不复存在,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将大大加快。中等城市最有发展潜力,且多是区域经济的中心,随着户籍制度的根本变革和市场化的推进,许多中等城市将迅速成长为大城市。到2020年,我国100万人以上的城市将超过100座,50万人以上的城市将超过200座,绝大多数地区级城市将跻身于大城市行列。各省都将形成多个经济中心,各省的经济中心有可能与行政中心出现偏离,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各省区会逐步改变省内单一经济中心的格局,发展起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城镇化将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发展战略。
在此趋势下,新的城镇群将不断涌现,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在新一轮区域发展增长点选择上,应重点培育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3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成熟城镇群;加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带和增长极选择,着力发展已初露端倪的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成渝和关中等城镇群,成为东中西区域互动、优势互补的新增长极;积极扶持推动丹东、二连浩特、满洲里、东兴等边境口岸国际城镇群发展,使其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增长极,即有利于在促进国际交流、保障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等方面定会发挥出更大更独特的作用,又有利于中国多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格局,加速对外开放进程。30年的发展经验表明,在一定时期确立几个发展重点区域,集中政策资源和物质资源尽快形成经济增长极,进而带动和辐射区域经济发展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对战略地区以外的广泛地区,应当在通过统一市场建设、统一环境政策的基础上,促进各地发挥各自优势,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3.加速发展县域经济是城镇化建设的重点
发展经济是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完善县域市场经济体制、调整城镇产业结构、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实现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坚持城镇化建设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城镇化建设要依据区位条件,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和经济服务的建设,积极发挥城镇化对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的积聚功能,带动当地产业结构向二、三产业转移,鼓励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种植中分离出来,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
坚持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确定特色产业。小城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从本地的资源、人才和传统优势条件出发,在塑造城镇特色上下功夫,培育自身发展的主导型产业,形成拳头产品,以农、工、商以及服务业兴镇,避免盲目模仿、千篇一律、一哄而上。
坚持城镇化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在小城镇中要积极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市场、中介组织等多种类型的产业化龙头,完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配套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小城镇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中枢作用,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中心。
4.加强村镇体系规划是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方向
要在重视城市规划、镇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的同时,更重视城镇布局的城镇体系规划。对于村镇建设要分类指导,城镇密集地区的村镇规划建设要融入城市—镇—村镇发展体系。制订城镇体系规划要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资源可利用的限度和环境可承受的程度来确定发展速度,避免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
作为城市的另一构成部分——小城镇,不仅是大城市功能的自然延伸,而且往往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而是联结大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因此,小城镇不仅要发展成为吸纳和接收大城市功能辐射的地区,同时也要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要探索小城镇发展和建设的规律,不能用大城市的理念建设小城镇。小城镇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应该从经济、人文、自然和环境几方面统筹考虑。适应创造富裕农民进厂办企业的条件,反哺农村、农业的机会。
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的城镇建设决策机制,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工作要立足长远、始于脚下,关键是抓好经济结构调整,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建设,在城镇建设中讲求资源配置合理、节约,不仅要重视目标,更要重视过程,让人们在城镇建设过程中看到实惠,看到成效。
一般性地区要把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村镇规划,重点抓好农村环境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包括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等,同时改善农民住房条件。风景名胜区与小城镇在空间上应当统一考虑,安排好资源保护和各项建设活动。对于风景名胜资源丰富的地区,要通过做好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确定核心景区,严格保护,永续利用,与周边地区小城镇的统一协调发展,来解决风景资源保扩与当地居民致富的矛盾,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综合配套改革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是一个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进行体制创新。消除不利于小城镇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确保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妥善解决城镇化建设用地的问题。城镇化建设要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处理好进城农民的承包地和宅基地,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消除农民主动进城入镇的心理障碍。要按照“明确所有权、确保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采取协议出让或转让、公开拍卖或租用等方式进行流转;允许农民将承包地逐步向种田大户集中,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同时,要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建设用地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政策,根据征用土地的用途采取不同的用地政策,在国家法律范围内,有效控制总量,开放存量,保持农村土地总量平衡,合理开发利用土地。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我国城乡隔离政策造成了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降低了我国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阻碍了城乡之间合理的人口流动,延缓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对户籍制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应该是渐进式的。可以先放开小城镇户口的户籍管理,对凡是进入城镇的农民,只要有合法固定的住所、有稳定的收入、即可办理城市居民落户登记手续,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积极为城乡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创造有力条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要创新城镇化建设资金筹集的渠道和机制,摆脱对财政的依赖思想,盘活城市公共资产,走资本运营的路子,在城镇土地转化和升值、房地产增值中筹集建设资金,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城镇公用事业、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培育资本市场,最广泛地吸引社会投资,理顺财政关系,完善小城镇财政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小城镇建设的稳定的资金来源。
6.乡镇企业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源
乡镇企业的发展在大大推进农村工业化的同时,也大大推进了农村的城镇化,成为城镇化建设的基本依托。在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一是有的乡镇企业在依托原有乡镇集中发展起来后,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农业转向工业,并且出现了为工业生产和职工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于是大量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并不断聚居,形成了小城镇。二是在很多地方,出现了许多同一行业的乡镇企业,于是开始出现专业市场,随着专业市场商品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带动了人口集中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城镇化建设。实践证明,乡镇企业发达的地方,城镇化发展也快。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呈现提速态势,体现了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展现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战略成就。小城镇的发展有利的促进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乡镇企业在带动小城镇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城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
城市化除了在经济因素方面要对旧城及城市的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而且还必须在社会因素(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发扬、社区人文结构的维持与完善)与生态因素(人们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等方面起积极作用。当前,城镇化建设必须要把资源友好型城市转型和棚户区改造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坚持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正确处理好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城镇化的各项建设行为强度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以有利于小城镇的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只有这样,城镇化建设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成功,才能使城镇化发展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总之,发展生态基础设施不仅是城市发展规律、人们消费需求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选择。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建立在资源开发导向基础之上的传统现代化战略,已经不是城镇化走向现代化的最佳选择。新时期,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镇综合现代化发展战略,既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能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继续推向前进,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在充分认识和把握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家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丛书》首席主持人,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 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