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巧用新媒体传播城市形象 发出政府声音

    时间:2013年8月21日 15:00
    嘉宾: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王惠
    简介:“第三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在长春举办。会上,中国网专访在区域形象及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方面做得较好的省区市外宣办负责人,从实践层面介绍和分享各地构建和传播自身形象的成功经验与有益做法。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王惠:巧用新媒体传播城市形象 发出政府声音

活动描述

  • 时间:2013年8月21日 15:00 嘉宾: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王惠简介:“第三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在长春举办。会上,中国网专访在区域形象及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方面做得较好的省区市外宣办负责人,从实践层面介绍和分享各地构建和传播自身形象的成功经验与有益做法。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第三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在长春举办。会上中国网专访在区域形象及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方面做得较好的省区市外宣办负责人,从实践层面介绍和分享各地构建和传播自身形象的成功经验与有益做法。

    2013-08-21 15:18:18

  • 中国网:

    王主任您好!感谢您接受中国网的专访。我知道您的新浪微博粉丝已经超过了302万,而且我们很多周围的同事也都是您的粉丝。很多官员其实不太敢在微博上说话和发表言论,您当时在微博安家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2013-08-21 15:18:40

  • 王惠:

    我非常感谢这些网友对我微博的关注,实际上要说有这么多的粉丝,不是我的功劳,是粉丝们的功劳,大家支持了我,我在心里面感激。

    现在我准备开其他网站的微博了,我们可能在这个月20号就要在腾讯、人民网开微博,以后还要增加其他的。大家问我为什么要开这个微博呢?实际上主要是为了扩大政府信息的传播。因为我感觉到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用传统媒体获取信息了,或者他们首先选择的是互联网,选择的是微博,很多女孩或者男孩一样,他们早上一起来就去抓手机,开始刷屏,晚上睡觉也是刷屏,刷完了以后睡觉。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一个主要的来源。我们要忠实他们。既然3.3亿人在用微博获取信息,我们为什么不能用这样的方式把我们政府需要说的告诉他们呢?所以,我是这么想的,我是政府的发言人,我认为我有责任让更多人了解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措施、政策,包括我们的一些做法,还有成效。所以,用这个方法做了以后,20个月来比较辛苦,但我觉得收获非常巨大,因为我认为我们的声音传播出去了,这是我需要的。

    2013-08-21 15:18:55

  • 中国网:

    您觉得像微博这样的新媒体在对外传播城市形象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2013-08-21 15:19:15

  • 王惠:

    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互联网包括微博客是非常廉价的,它没有太多的成本。再一个它是没有疆界的,你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你愿意,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获取信息。更主要它是碎片化的,它可以实时更新,也就是说大家不管在哪里,你关注这个信息,我先了解一下,再了解一点,再了解一点。这种方式是非常符合国际社会的人来获取信息的。所以,我认为用微博客来传播我们的城市形象,可以说一下子找到了比较好的方式。而且微博还有一点,你发出信息以后他可以回馈给你他的看法,你可以了解受众对你的看法。我们做宣传的人是最要效果的,你都不知道你说出来的话人家喜欢还是不喜欢,这种传播没有意义。现在我们知道了,不管他是骂你还是夸你,总之,他看了,他没看不可能骂。那么他骂你,夸你,我可以根据他的意见和建议调整我自己的说法,我们越来越多地可以把我们想说的和受众关切的结合在一起,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所以,时效性大大增强了,这就是用新媒体来传播城市形象的非常好的机会。

    2013-08-21 15:19:23

  • 中国网:

    现在国内和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深刻复杂的变化,您认为,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对外传播城市形象上,面临哪些新的调整和挑战呢?

    2013-08-21 15:19:34

  • 王惠:

    你说的是对的。现在我认为有两个很大的挑战在我面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或者偏见还是很深的,二是互联网的传播使我们很多的东西,政府的声音还没有出去,有很多人开始自己去诠释了。这样一些新的挑战对对外传播确实是提出了新的课题,这个课题是什么呢?我们需要更多地、不厌其烦地、大密度地把一些真相给人披露,更重要的是把我们的观点亮出。过去我们需要说一句话,今天可能需要说三到五句话,还不一定能把这件事情说清楚。这样我们对外宣传的人就要更多地说话,要及早说话,不厌其烦地解释更多的事,我们要根据他们的需要来传播我们的东西,这样他们就能接受。因此新的环境给我们提出新的要求,也给我们新的课题让我们来破解。我们这一代外宣人需要破解的课题很多,最重要的课题是我们怎样把我们的信息送到受众的心里去,先要入耳、再入脑,然后入心,逐渐地他们会信任我们,接受我们的信息,改变他们的看法,了解真实的中国。

    2013-08-21 15:19:43

  • 中国网:

    我们知道北京的文化事业是相当发达的,在对外传播时怎么做好文化这一课呢?

    2013-08-21 15:19:53

  • 王惠:

    北京确实是一个文化的宝库,我们坐在宝库上的人有的时候很是惴惴不安。因为我们觉得这么大一个宝库在我们身边,我们怎么把它传播出去呢?我们也琢磨了很多的方法,其中一个方法是我们用一些真实的人来讲他们的故事。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很多,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很多,因此北京在做外宣活动的时候,我们讲究一个立体,也就是说我们有一些图片——其实图片就是我们整个外宣活动营造氛围(的手段),同时我们还有一些真实的东西,这些真实的东西是西方社会很少见到的中国的瑰宝。但是我们不仅此而已,我们还把做瑰宝的人带去了,让他们去表现,在现场让他们看到——哦,景泰蓝是这样做出来的,风筝是这样做出来的,我们其他的东西是这样做出来的……很多人在现场表演的那些东西让西方人叹为观止,他们会觉得,原来中国文化的深厚伟大是有原因的。所以,他们会爱上中国。因为我们觉得文化交流,它是一种立体的语言,它不仅仅说是用语言表达,它实际上是非常丰厚的。这种丰厚的背后就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如果他们接受了我们一片又一片的文化,接受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实际上他们就等于把中国的大部分都接受了。如果说他们能够把我们这些文化领会了,而且了解了背后的这些原因,他们实际上对我们的历史也就认可了,因此我们的文化确实是对外宣传的一个非常好的抓手。我们应该是抓住它,尤其是北京,北京的丰厚的文化是我们一定要用好的一张牌。

    2013-08-21 15:20:01

  • 中国网:

    非常感谢您接受中国网的专访。

    2013-08-21 15:20:12

  • 王惠:

    谢谢。

    2013-08-21 15:20:21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ft/olderDatazfgy/2013_08_21_wang_1377067421.mp4

图片大图:

  • 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王惠

    中国网 张琳

  • 王惠:要说有这么多的粉丝,不是我的功劳,是粉丝们的功劳,大家支持了我,我在心里面感激。

    中国网 张琳

  • 王惠:既然3.3亿人在用微博获取信息,我们为什么不能用这样的方式把我们政府需要说的告诉他们呢?

    中国网 张琳

  • 王惠:我们做宣传的人是最要效果的,你都不知道你说出来的话人家喜欢还是不喜欢,这种传播没有意义。

    中国网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