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经济新路径

时间:2013年12月16日15:00
嘉宾: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及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李雪松
简介: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工作。即将到来的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三中全会勾勒出的改革蓝图如何落实,未来宏观政策将会有怎样的取向?本期节目邀请嘉宾重点解读政策重点,对经济大势解疑释惑。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经济新路径

活动描述

  • 时间:2013年12月16日15:00 嘉宾: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及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李雪松  简介: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工作。即将到来的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三中全会勾勒出的改革蓝图如何落实,未来宏观政策将会有怎样的取向?本期节目邀请嘉宾重点解读政策重点,对经济大势解疑释惑。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中国访谈 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下一步的改革工作。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三中全会勾勒出的改革蓝图如何落实?未来宏观政策将会有怎样的取向?本期节目重点剖析政策重点,对经济大势解疑释惑,做客中国访谈的嘉宾是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及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

    李所长您好!欢迎您作客《中国访谈》。

    2013-12-16 15:09:16

  • 李雪松:

    各位网友大家好!

    2013-12-16 15:12:57

  • 中国网:

    这次会议创下10多年来会期最长的纪录,显示出这次会议的重要性,内容也相当丰富。四天会议给明年的经济工作布置了哪些主要任务?这些任务中哪一项给您印象最深刻?

    2013-12-16 15:13:30

  • 李雪松: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了四天。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大家印象比较深的是,用全面深化改革来贯穿整个经济工作各个环节,贯穿到宏观调控整个过程之中,有些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比如粮食安全问题,地方债务问题,给予一些特别的关注,同时会议中关于城镇化也专门提出了几大任务,这些方面对于指导2014年经济走向和具体政策制定都具有纲领性的意义。

    2013-12-16 15:18:22

  • 中国网:

    这些任务和以往相比,完成难度如何呢?

    2013-12-16 15:20:19

  • 李雪松:

    这些任务可以说是非常重要,任务完成也非常艰巨,因为它要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相互交叉,同时要维持经济平稳增长,因为经济还是面临着下行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既要稳住经济增长,同时要使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实质性的突破。

    2013-12-16 15:20:33

  • 中国网:

    今年的会议沿用了以往的说法是“稳中求进”,这个“稳”的内涵和去年相比有没有什么变化呢?

    2013-12-16 15:21:23

  • 李雪松:

    “稳中求进”这个“稳”主要还是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增长水平、物价水平,保持社会大局的稳定。

    2013-12-16 15:21:38

  • 中国网:

    这几个“稳”能不能做到呢?比如稳定物价的问题?

    2013-12-16 15:22:09

  • 李雪松:

    稳定物价在2014年应该是可以做到的。目前来看,2014年物价上涨水平有可能略高于2013年,2013年因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并没有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属于高位震荡情况,而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在2013年还是个下降的走势,到2014年预计工业品出厂价格会由2013年下降情况转化为上升情况,所以,2014年整个消费品价格会比2013年略高一点。

    2013-12-16 15:22:29

  • 李雪松: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一个决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有60多项300条具体的改革措施,其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这些措施是要求到2020年之前取得突破性进展。2014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年,一定要在大家普遍关注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明显的突破和推进,把全面深化改革有一个好开局。具体来说,比如在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这样一些方面都要有明显的推进。

    细化来讲,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实际上国务院已经推出要把营改增扩大行业范围,从2014年1月1日起营改增的结构性服务措施扩大到交通运输业和邮政服务业。

    2013-12-16 15:23:04

  • 李雪松:

    同时在金融领域要提出,2014年有可能推动的,民间资本可以成立中小银行机构、金融机构,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土地制度改革方面,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也提到,包括三中全会《决定》中也谈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特别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抵押、转让方面的改革进行推进。

    同时对于农村宅基地转让和使用,作为土地制度改革中要选取一些试点,农村宅基地的流转改革要试点先行,来进行一些推进,得到城镇化建设的一些经验。

    2013-12-16 15:25:32

  • 李雪松:

    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投融资体制、成立一些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支持城镇化资金需求,在2014年在原有政策性金融机构方面进行一些深化,研究探索成立新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支持它的发展。

    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因为城镇化中提到,我们要加快中小城镇户籍在2014年放开,这些方面可以突破。

    2013-12-16 15:26:08

  • 中国网:

    这次会议也强调说国家的经济增长要提质增效,您认为会出现哪些新的经济增长呢?

    2013-12-16 15:26:32

  • 李雪松:

    2014年可以说我们要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为了塑造中国经济新动力,一方面要加快服务业的发展。现在服务业还是短板,一是要对服务业的一些领域进一步开放市场,使民间资本能够更多地进入,对于服务业中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这些一些领域可以成为一些热点领域,其他在节能环保、产业方面也有促进,节能环保将来有很大的发展机遇,可以成为经济新增长点。信息化方面的消费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这些产业都是将来可以大有可为的领域。

    2013-12-16 15:27:03

  • 中国网:

    有人开玩笑,雾霾也成为增长力了。

    2013-12-16 15:28:46

  • 李雪松:

    雾霾还要治理,还需要投入很多,雾霾的形成,也是因为过去很多年粗放式发展对土地、水、大气污染之后的综合体现,所以,治理大气的雾霾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2014年也要加大力度。

    2013-12-16 15:29:53

  • 中国网:

    经济发展更强调增长质量,是不是会淡化GDP指标,也淡化经济增长速度?

    2013-12-16 15:30:21

  • 李雪松:

    经济增长速度过去是地方政府互相竞争的,追求GDP增长是首要目标,主要原因是它可以带来一些财政收入,促进地方发展,解决就业问题。过去财税体制下,粗放式发展中片面追求GDP也导致一些问题,导致地方债增多,环境污染加剧,造成产能过剩,造成地方片面地追求GDP的倾向。中央现在提出确实要淡化它,中央对地方进行考核时,GDP增长只是一个指标,还要增加一些其他指标的考核来综合考核,把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债务水平,食品药品安全一系列这样一些重要的民生问题和GDP组合成一个指标体系进行考核,转变片面只认GDP的倾向。

    2013-12-16 15:30:41

  • 中国网:

    如果取消GDP的排名,地方政府的压力会不会觉得小一点?

    2013-12-16 15:32:15

  • 李雪松:

    地方政府对于追求GDP增长方面压力肯定是小的,单这只是单方面的,其他一些考核指标对它还是有压力的。比如在防控地方债务风险方面。在过去的几年中地方债务水平上升得比较快。现在进一步扩大,需要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因为从全国来说,地方债水平有几个特点,和前几年比,地方债上升得太快,但和全世界相比,我们的债务水平和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我们还不算太严重的,是比较可控的水平。问题是我们不同地区不一样,上次对36个城市审计的时候,有16个城市地方债占GDP的比重超过百分之百,也就是说局部性的地方债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这种情况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地方债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进行关注,对地方债严重的地方要采取措施逐步化解。

    2013-12-16 15:33:31

  • 中国网:

    地方债会造成能源、土地和资金的成本上涨,会不会地方经济发展也有所延缓呢?

    2013-12-16 15:36:32

  • 李雪松:

    如果推出资源税、环境税,使成本是有所上升的,这是肯定的。但这个成本上升要这么看,因为过去没有资源税、环境税,我们的资源和环境价格实际是扭曲的,导致过度消耗和利用,不符合市场经济资源配置自由规律,现在要把它理顺,它是会导致成本上升,价格上涨,但这个过程是必要的,要找准一个时机,使它能够减少对社会的冲击。还有一些改革可以使我们经济释放出潜力,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我们的改革措施简单地分成两类,有一类肯定能促进经济增长,另外一类肯定对经济增长率短期还会拉低经济增长率,但有利于长期经济各种关系的利润,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的发挥,虽然短期看不利于经济增长。这是一部分改革。还有一部分改革,短期有利于经济增长,比如一些减税措施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但有一些增税措施,包括资源税这些方面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

    我们一个总体的要求是,使宏观总税负保持基本稳定,在基本稳定情况下有结构性减税,结构性憎水,有减有增,使总税收结构是保持稳定的,这样有利于调配资源要素扭曲的问题。

    2013-12-16 15:37:36

  • 中国网:

    破除垄断是目前关注的一个热点,您觉得可能在哪些方面会有大的动作呢?

    2013-12-16 15:52:18

  • 李雪松:

    垄断涉及到国有企业改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里有很长的论述,包括引入混合所有制,成立国有资本的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这指明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对国有企业改革应该采取分类实施。对于竞争性领域和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不同的国有企业可以进行不同的改革措施。竞争性国有企业改革可以加快、推进,对于含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自然垄断领域有一部分竞争环节,有一部分属于垄断的环节,总体具有自然垄断属性,但在竞争环节中还是可以引入市场竞争,让市场来定价。

    对于自然垄断特征部分,可以实施政府定价,但这个政府定价要提高透明度,让公众觉得这个价格是合理的,不能是因为自然垄断行业,价格就是垄断价格,让人们难以接受的价格。对于自然垄断行业,对它的价格一方面要采取分类措施,让市场竞争在竞争性环节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一些自然垄断行业需要打破垄断,引入民营资本,实际上是开放市场。像金融领域2014年有可能推出(政策),允许民间资本成立中小型银行,这样对于国有其他银行就是一种竞争,这是一种外部竞争。有助于破除行业的垄断,这方面还是会有所推进的。

    2013-12-16 15:58:43

  • 中国网:

    现在普遍认为城镇化会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因为它可以积极拉动投资和消费的需求,以新型城镇化拉动内需,重点要防止出现哪些问题呢?

    2013-12-16 16:03:06

  • 中国网:

    我们现在讲新型城镇化需要把农村转移人口,农业转移人口已经在城市很多年了,他是一个常住人口,但不享受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要把他市民化,让他和有户籍的市民一样享有相同的公共服务的待遇。但这涉及到成本的问题,因为基本公共服务是需要有投入的,有些城市可能一下负担不起这么多农业转移人口、常住人口市民化,所以中央提出分类管理,对于建制镇和小城镇可以全面放开落户籍,可以自由落户,对于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型城市(采取)次递、过渡,但对特大型城市要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对大城市要合理确定它的落户条件,比如有的地方采取打分制度等。

    2013-12-16 16:15:46

  • 中国网:

    类似社保这样的配套政策呢?

    2013-12-16 16:19:00

  • 李雪松:

    社保的配套政策必须要有一些改革,各个地方可能经验也不一样,如果对于一些中小城镇或小城市,如果农业转移人口在那个地方有工作,要想落户的话,需要一些额外支出,这些支出需要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跟着人走,这个人如果在这儿落户,这个转移支付就应该到这个地方去,所以,要改革这个转移支付的制度。因为他老家、户籍所在地在另外一个地方,但现在工作在某个小城镇,如果让他市民化以后,转移支付要跟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行转移支付,这样有利于激励建制镇和小城市转化的动力。有些中小城市户籍管理成本太高,地方政府没有这个财力,这时候也可以分步实施,先给他解决子女上学(问题),解决一部分基本公共服务,因为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在这里工作很多年之后,迫切需要子女上学问题,子女有时候带在身边,不在老家了,这样子女上学问题,让他跟着地方的市民子女是一样的。

    2013-12-16 16:21:48

  • 中国网:

    是不是这样可以减少留守儿童的问题?

    2013-12-16 16:24:41

  • 李雪松:

    对,能够减轻这个问题。首先,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不再歧视他,不让他交各种各样额外的费用,等到医疗、卫生、养老等条件成熟后,财力充实后再逐渐使他市民化,这里面就涉及到新型城市化核心是人的城市化。我们国家过去几十年中城市化算推进比较快的,推进过程中,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城市的土地面积增长得很快,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人口变成市民的增长速度,因为现在市民化里,城镇化里只有35%,而常住人口是52%,差17个百分点,但土地扩大了很多,所以,要防止在城镇化过程中,土地的粗放使用,一定要集约使用土地。

    2013-12-16 16:25:13

  • 中国网:

    克强总理也说过,城市化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成败,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城中村”、“鬼城”这样的问题,怎么避免这种发展误区呢?

    2013-12-16 16:29:02

  • 李雪松:

    城市化一定要和产业很好地结合,我们首先希望能够对县域经济,小城市特别是县城,中国除去地级市有些区,这些地级市包含这些区也属于县级的,如果扣除地级市底下的区,中国的县城大概有2000个左右,这些县城大部分都属于小城市的范畴,也有一部分属于中等城市。对于小城市,如果全面放开它的户籍限制需要它有产业,所以需要培育建制镇和中小城市的特色产业,如果他们没有产业和就业,放开户籍人家也不去,所以要培育它的特色产业,使它产业发展了,人跟着产业走,所谓城市要先有市再有城,先有这个产业,先有这个事情,然后再形成城市,这样人在那个地方是有就业的,就不会出现“鬼城”的情况。

    还有一点要防止没有产业,人为地在那里大拆大建,一旦那边没有产业了,也就形成了闲置和浪费。这是要尽力避免的,这次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提出,新型城镇化是个自然历史过程,这就是说还是要服从尊重客观规律,因地制宜,不要人为地搞大拆大建的活动,要尽量减少。

    2013-12-16 16:30:51

  • 中国网:

    房地产的调控会不会加大力度呢?

    2013-12-16 16:35:15

  • 李雪松:

    房地产也是和城镇化相关的,过去十年中房地产有多次调控,从实施效果来看,房地产价格总体是持续上涨的趋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明确提房地产调控,包括新政府过去一年中对房地产调控提的次数不多,这体现出我们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就是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房地产市场也是这样,也要坚持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所以,因为房屋特性和其他市场不一样,房地产市场对于商品住房由市场决定价格,而对于中低收入者政府要提供一些,北京搞自住型商品住房,就是价格低一些的保障房;而对于更困难的群众要实施搞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给更困难的群体,这样就使得我们政府管住了困难群众和低收入者,有一个基本保障。而对于其他部分,尽可能由市场来解决。

    现在大家都说是一种双轨的体制,政府管保障房,市场管商品住宅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对房地产市场,比如一线城市现在价格涨幅今年比较大,对于价格涨幅大,要从供给进行解决,增加土地供应,增加商品房开发,增加供给,从这个角度使房屋供应比较充分。一线城市、涨幅比较大的城市这个问题比较突出,而很多三四线城市土地供应量还是比较大的,价格涨幅也不像一线城市。相较一线城市稍微低一点,不是那么突出。所以,对于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涨幅要一起关注。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建立住房统一登记制度,这也有利于促进存量房上市供应。

    2013-12-16 16:43:08

  • 中国网:

    房产税方面会不会有所推进呢?

    2013-12-16 16:48:04

  • 李雪松: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房地产税的立法,除了房产税还有与房地产相关的其他税种,包括交易环节的土地增值税,对这种税收体系,全国人大要加紧研究和修改立法,使房产税作为一种财产税也是直接税,有利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同时房产税也有利于健全地方税收体系。现在营改增以后,将来地方税收来源受到一些削弱,需要增加房产税、资源税、消费税这样的税种来充实地方税体系,来缓解地方债的问题。

    2013-12-16 16:50:02

  • 中国网:

    在这些改革方略具体实施中,怎样保证平稳过渡呢?

    2013-12-16 16:50:58

  • 李雪松:

    因为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的比面比较广,对于比较明显的、一个部门能够推进的改革会加快推进,但很多改革不是这样的,都是相互交叉,相互交织,对于这样一些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确实要考虑周全,使得它平稳推进,防止改革试点没有成功就冒然推进,一方面比较透彻,比较准确地加快推进;另一方面不太有把握的还不能急躁冒进,因为急躁冒进的改革也是容易出问题的。

    2013-12-16 16:51:33

  • 中国网:

    所以要把握好尺度和力度?

    2013-12-16 16:52:21

  • 李雪松:

    是的。

    2013-12-16 16:53:06

  • 中国网:

    这次跨区域、次区域规划发展的思路,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2013-12-16 16:54:13

  • 李雪松:

    整个中国城镇化的布局是两横三纵的布局,在这个布局中,将来还要进一步细化次区域的布局,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要打造一些特色的城市群,来推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发展,现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这些城市群已经有很好的基础了,可以优先发展。但中国要想真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必须要立足于各个地方的普遍发展。所以,现在西北和东北城市化发展方面相对薄弱一些,需要有更多的关注,对于次区域的发展、薄弱环节的地方都能够有带动,因为要全国人民都往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来也不现实,因为这几个地方城市已经规模太大,像上海、北京城市规模已经太大了,已经过大了,也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交通问题。

    2013-12-16 16:54:30

  • 中国网:

    有时候超过城市承受范围之内。

    2013-12-16 16:55:41

  • 李雪松:

    是的,所以要在其他地区发展城市群,就地解决一些城市化的问题。而对于这个区域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是针对西北的一些省区和西部地区相连的其他中东欧、西欧国家,连过去;同时提出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加强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联系。我们现在和东盟经济相互依存度很高,所以要加强和东盟的联络,对于我们整个外贸多元化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是非常有价值的,中国的发展也会为这些国家带来很大的机遇。

    2013-12-16 16:56:16

  • 中国网: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到要把“引进来”、“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这对周边国家和全球经济意味着什么呢?

    2013-12-16 17:01:05

  • 李雪松:

    一方面,中国要放宽对外资进入的一些限制,我们对外资的进入将来要实施负面清单的管理,就是对外资进入中国,提供更大的市场,现在外资到中国来,是看到中国具有蓬勃发展的大市场,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机会,如果没有中国市场,全球任何企业在竞争中都是不可想象的。这是一种机遇。

    另外,中国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会主动进口一些先进的装备,先进的技术,对于这些先进的装备进口和设备的进口,会拉动其他国家的产品出口。当然,中国将来要更多地走出去,我们说走出去,对于国外一些资源型企业,和他们进行互利共赢的合作,促进他们当地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是需要的,这个机遇、机会是很多的。

    2013-12-16 17:01:51

  • 中国网: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作客《中国访谈》为我们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重点。

    2013-12-16 17:02:32

  • 李雪松:

    不客气。

    2013-12-16 17:02:54

  • 中国网:

    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责编、文字:王瑞芳 \主持人:李虹霖 \导播:李哲 李双江 \摄像:宗超 高聪 \图片:董宁)

    2013-12-16 17:03:04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ft/olderDatazjxz/2013-12-16-lixs_1387182956.mp4

图片大图:

  •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及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国网 董宁

  •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及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国网 董宁

  •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及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国网 董宁

  •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及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国网 董宁

  •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及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国网 董宁

  •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及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国网 董宁

  •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及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国网 董宁

  •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及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国网 董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