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活动标题
活动描述
文字内容:
王福生:中国人民解放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全军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重点实验室主任,302医院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著名传染病学专家。长期致力于军队和国家重大传染病救治、各种疑难危重肝病临床诊治和科研工作。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7-2011),先后荣获解放军四总部“全军杰出专业人才奖”;总后院士后备人选。2013年作为首位中国专家获得国际消化病大会唯一的奥田学者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
2014-08-29 10:15:46
赵 敏: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主任,著名疫情防疫专家,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30余年,成功处置了多起军地群体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参与了抗击“非典”、抗击“甲流”、汶川抗震救灾等重大疫情的防治,成为享誉军内外的疫情防疫女专家。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首都十大健康卫士、中国医师奖、军队保健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二次、三等功二次。
2014-08-29 10:16:53
“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解放军第302医院是全国最大、全军唯一的传染病医院,这里被人称为“病毒窝子”。然而,就在这样一个不见硝烟的特殊战场,活跃着一群为人民健康事业竭诚奉献的防疫卫士。近日,党和国家领导人陆续在解放军第302医院破解重大传染病防治难题的先进事迹上作出了重要的批示,要求媒体宣传好、介绍好为人民健康事业奉献的好医院好医生。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医院,这又是一群什么样的医务人员能够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并在全国掀起一股“好医院、好医生”的宣传热潮。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解放军第302医院“好医生”群体中的两位代表——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赵敏。
2014-08-29 10:17:18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你们好!
2014-08-29 10:17:43
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
2014-08-29 10:17:57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朋友下午好!
2014-08-29 10:18:08
请他们带我们一起走进神秘又特殊的“传染世界”之旅。 二位嘉宾好,感谢你们做客我们的演播室。
众所周知,解放军第302医院是全国最大、全军唯一的传染病医院,在抗击“非典”、防控“甲流”等非同寻常的时期,都能看到302医院专家医疗队的身影。哪里有病毒,他们在哪里冲锋陷阵,哪里有细菌,他们在哪里竖起屏障。那么节目的开始,我们就先通过一段短片了解这支医疗战线上的特种部队和这群守护人民健康的防疫卫士。
2014-08-29 10:18:21
解放军第302医院是全国最大、全军唯一的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医院担负战时机动卫勤保障,平时反恐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任务,承担军委、总部、驻京部队传染病诊治和全军疑难重症传染病会诊、转诊工作,是全军传染病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信息中心,是军队传染病军队专科医院,是国内整体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收治病人最多的传染病、肝病专科医院。
近年来,医院成功处置军内外20多起突发传染病疫情。302医院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军地科研项目,产出包括四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高等级成果27项,获得专利50余项,科研成果数量在全国传染病医院中遥遥领先。
医院拥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6人,研究生导师55人,军委保健会诊专家16人;拥有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等人才;5人当选全军科技领先人才和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2人参加两院院士培训,17人次被评为总后“三星人才”,“一代名师伯乐奖”和优秀中青年技术保障专家;3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作为全国最大、全军唯一的传染病医院,工作在这里的人长年累月与可怕的病毒、细菌打交道,每天面对无数的传染病患者,每天接触大量的传染性物品,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感染。然而这里却活跃着一群为人民健康事业竭诚奉献的传染病专家,他们中既有我军传染病事业的奠基者、老一辈著名传染病专家黄玉兰、尤大栋、陈菊梅、皇甫玉珊等人,又有我军传染病事业的开拓者、新一代著名传染病专家王福生、肖小河、赵景民、赵敏、赵平等人,他们深爱着“传染”工作,溶进了“传染世界”,。他们用牺牲奉献、拼搏创新、仁心医术尽情抒写着人生篇章。
2014-08-29 10:18:37
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赵敏是一位出生在西子湖畔的江南女子,柔情似水、温婉而雅,可谁又能想到,一到突发疫情现场她利马就变成一个视死如归,指挥若定的疫情处置“女汉子”。赵敏领导的科室在医院收治病种最杂,收容患者最多,病情变化最快,被称作防控病毒的核心阵地。就在这样极度危险的环境中,赵敏一干就是31年,成功处置过甲流、禽流感、腺病毒等20多起传染病突发疫情。2003年“非典”疫魔横行肆虐。赵敏在抢救北京第一批输入性非典患者时不幸感染SARS病毒,医院多次下达了病危通知书。身体刚好转,她又主动请战,要求重返抗击非典第一线,与非典疫魔激战了106个日夜,赵敏挽救了30多位濒临死亡的非典患者。
全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肝病生物治疗与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深知有些慢性乙肝患者虽然花费了昂贵医药费,但治疗效果很不理想。于是他向解决人类乙肝终极目标发起了冲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王福生以免疫细胞治疗为切入点,发现了3种免疫细胞及相关分子变化可以预测乙肝的转归,率先提出了我国乙肝人群T细胞和DC亚群参考值范围,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抗病毒治疗的“爬坡假说”,极大优化了治疗方案,完成了世界首例免疫细胞临床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实验。免疫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治疗手段,目前治疗肝病患者上千例,有效率达90%以上。
60年英雄辈出,60载群星闪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意气风发的302人怀揣着伟大的“中国梦”、“强军梦”,在真诚热爱传染病专业,长期安心传染病工作,优质服务传染病患者,勇于献身传染病事业的精神鼓舞激励下,为国家和军队传染病防治事业再创辉煌,为保障打赢、服务军民再立新功!
2014-08-29 10:19:01
坐在我身边的这位赵主任,就是刚才在短片中看到的那位一到突发疫情现场就立马变成“女汉子”的传染病防治专家。赵老师,据我们所知,您当时也被感染上SARS,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形能给我们讲述一下吗?
2014-08-29 10:19:16
这段回忆还是非常深刻,难以忘怀的。我们是2003年3月5日先接收的第一批SARS患者,当时接收了一个后来所说的“毒王”。他是山西的一个珠宝商,到广东去进货被感染,感染以后就发病。他先到301医院治疗,301医院怀疑是SARS患者,就跟我打电话说可能有这样一个病人,我说那你就转过来,因为肯定是我们来收治。病人来了以后病情很重。第二还是第三天我记不太清楚了,他父母也被感染了,其实他把他们家人感染了有20多人,当时我们院的意思是非典不能死人,于是我们就抢救,心外按压,可能就抢救了至少有半个多小时以上,又插管。所以,这个病人很重,病毒含量很高,一按压,分泌物全喷出来了,喷到我们医生眼睛里面都是。所以屋子里病毒浓度是相当得高。3月5号来了以后,没想到这么快来了,防护用具基本上没有,那时候口罩就找不着,就一般特别薄的那种外科口罩。所以,一个是没有好的防护措施,第二是很累,没休息好。所以,3月5号收治的病人,3月11号我就病了。
2014-08-29 10:19:47
这么快!您当时害怕吗?
2014-08-29 10:19:55
其实害怕还真是没有,人家好多人都问我,你当时害怕吗?我说没有。
病了以后一个是发烧,体温高,还有一个是心慌、胸闷、呼吸困难。最重要的是肺部,包括前胸后背疼得很厉害。我除了呼吸道症状以外,消化道症状特别明显,吐得一塌糊涂,就不能吃东西,恶心、呕吐、腹泻,就跟水管子开了一样,哗哗的水样便,特别痛苦。我当时是主任,我病了以后就没有主任了,当时我们医务部副主任就代理主任,他来了以后,第一次来查房我就特别委屈,特别痛苦,觉得见到亲人了,就流泪了。那种流泪是见到亲人的一种感觉,但并不是说害怕,害怕还真是没有。
2014-08-29 10:20:03
记得您是当时一康复又立马重返到治疗现场,是什么原因让您做出这样一种举动?
2014-08-29 10:20:13
当时我住院以后治了一段时间,确实也基本上恢复了,我出院是5月份。5月初其实正是病人批量最大,最多的时候。我自己觉得我得过了,体内已经产生了抗体,不会再得第二遍。第二,我觉得确实需要医生,而且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我前期在病房,尤其我又干了这么多年的医生,这方面很有经验。所以我是义不容辞的,而且我真是觉得需要我,而且不光我,我们还有其他医生护士,我们同样第二次进入病房。
2014-08-29 10:20:26
那您现在身体状况还好吗,我们也特别想送上我们的祝福和关心。
2014-08-29 10:20:35
现在没问题,后来恢复以后,有的人有股骨头坏死,或者肺部的问题,有肺纤维化什么的。我还真是挺好的,恢复得非常好。
2014-08-29 10:20:44
您在302医院工作,作为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的疾控工作者,您也是每天和各种各样的病毒打着交道。我们了解到赵主任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还参与救治了中国大陆第一例艾滋病患者。能给我们讲述一下当时的治疗情景吗?在当时的认知环境和治疗环境下是不是会有一定的担忧?
2014-08-29 10:20:56
应该说现在艾滋病并不是特别可怕的,其实是一种慢性病,可以很好控制的。现在吃了药以后,就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是慢性病,不影响寿命,但是依然有好多人害怕,对它还是有一定的心理恐惧。1991年的时候,我们医院收治的是中国大陆居民第一例艾滋病患者。连现在很多人都害怕,那个时候可想而知,对这个病的认识还不那么充分,包括我们也一样,确实害怕。当时病人就住在医院,一个人一间,工作人员穿两层隔离衣,除了工作服以外外面还套两层隔离衣,戴两层手套,口罩、帽子也是捂得严严实实,戴两层。病房装个摄像头,护士在办公室里对着监视屏,就对着病人问“你有什么事儿啊?”,能不到病房就不去。当时就是这种状况。还有,我们接触了病人以后,大家都觉得不得了了,看到我们好像都觉得我们都是艾滋病了。外人看,就害怕到这种程度。
2014-08-29 10:21:07
主要是当时认知环境也有限。
2014-08-29 10:21:21
但是我们身在其中,而且随着对这个病的认识,就认识到这个病就是通过性、血液途径的传播、母婴传播,传播途径和丙肝、乙肝都是一样的,其实没有什么可害怕的。慢慢随着时间,随着对它的认知的提高,我们的医生护士一点也没有这种恐惧感,没有害怕,都对病人进行很平常的一种诊疗护理。
2014-08-29 10:21:30
王所长,我们知道302医院的建院目标是要建设成为一所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研究型传染病医院。我想问一下您作为全军传染病研究所的所长,在未来我们研究所的规划和发展重点上有没有一些新的思路?
2014-08-29 10:21:58
要建设研究型的传染病医院实际上我们需要建立研究型的临床科室和培养研究型的医生。我们在这方面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什么是研究型的科室呢?研究型的科室要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第一,看好病,要完成临床问题。第二,要做好科研,要实现技术创新,为临床服务。第三,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临床、科研的人才培养。
在我们中心成立之初,为了建设好研究型的科室,包括培养研究型的医生,我也提出来了七个字的要求,七个字主要是针对医德、医术和能力培养方面的,比如说我们医生的医德我讲“三心”,对病人要有同情心,对工作要有责任心,对事业要有进取心。对医术是“两艺”,我们的医生要具备很好的临床实践技能,同时要具备很好的医学理论的知识这两个方面。培养能力方面,研究型的医生培养要有很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第二要有很好的管理能力,要把自己临床的事物管理好;第三科研能力,第四是团结协作能力。
赵主任刚才说的,这么多病人,在医疗上面取得这么大的成绩,由赵主任带领团队一起共同把这个事情做好。作为一个研究型医院里的临床科室,病人来了首先我们要看好病,为了实现看好病这个目标,我们的医生在临床诊治方面,有好的临床实践技能要拿得起,放得下,同时要知道理论上的新进展,新知识,特别是传染病防治方面的新知识,像最近的埃博拉病毒在非洲流行,我们医院包括医生很快就把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进行了培训,也准备为这样的病人来做好诊治工作。这块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救治了很多难治的病人,经过过去几年的努力,我们的医生也有很高的水平,的确在这一方面具备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传染病方面的诊治水平。
2014-08-29 10:22:23
第二方面,要做好科研。我们的医生要不要做好科研,其实这一点是很需要的,临床上诊断和治疗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新发、突发传染病,针对老的传染病,比如慢性乙肝、慢性丙肝、艾滋病治疗上还有许多难题需要突破,这样就要结合临床的难题进行研究。正是这样,我们的医生一方面做好临床工作,一方面和我们研究室的同志密切合作。同时,我们还和国际上一流的传染病研究机构和大学进行合作,这样开拓我们的思维,培养我们在临床疾病诊治方面的攻关水平。
第三方面,人才的培养。一个单位,一个中心要有后发优势,必须要培养年轻人,实际上一个成果的取得也是一个团队智慧,在一块儿团结攻关的结果,在这方面,我们中心里实现课题负责人责任制,这样打破条条框框,不论资排辈,只要有这个水平,有这个能力,哪怕在读的博士生也能承担大的课题。像我们中心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懂科研,懂临床的骨干,像张政、福军亮、吕飒、张纪元、王立峰和徐若男这些博士他们现在都成了我们中心的骨干。当然,在这方面我们应该说还面临着很多挑战,最大的挑战就是要看好病。
现在慢性乙肝、慢性丙肝,刚才赵主任提到的艾滋病,这三大慢性病毒性感染疾病在治疗方面还需要有不断的突破,我们的目标使更多的病人得到治愈,更多的病人促进康复。另外一个很大的挑战,在新发、突发传染病方面,这个我们也面临很大的挑战,新的传染病来了我们要具备这个能力,医生要及时地把它诊断出来,及时地开展有效的治疗,使更多的病人康复。在这个过程中间,有效的治疗还需要我们做一些创新,把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新的技术应用相结合,促进病人康复。
2014-08-29 10:22:39
感谢您分享我们这么多关于发展、科研、人才建设方面的一些经验,我想这也是其他传染病医院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
2014-08-29 10:22:47
谢谢!
2014-08-29 10:22:57
刚才您也提到了乙肝,我国为了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302医院的许多专家也一直在不懈地努力。我们知道,您的团队在乙肝治疗上提出了一个“爬坡假说”,能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
2014-08-29 10:23:03
因为大家知道,我们国家是肝病大国,其中慢性乙肝占人群非常大的比例,慢性乙肝目前在治疗方面有很多进展,药物抗病毒治疗可以控制疾病进展,但是我们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病人还需要长期服药,这一方面有很多难题。针对慢性乙肝的问题,尤其慢性乙肝还有个很大的危害,如果它不经过科学地或者有效的治疗它可以发展成为肝硬化,它可能发展成为肝癌。所以,在过去十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做一个系统全面的研究,尤其是对疾病进展的两个方面做了研究,一是病毒方面,二是免疫方面。通过这个研究发现,其中慢性乙肝病人的临床发病过程中的免疫学发病机制阐明了一些规律性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首次提出了“爬坡假说”,这个“爬坡假说”的核心简单地说就是八个字“建立斜坡”和“克服鸿沟”。
“爬坡假说”主要针对临床三个问题来说明:
第一,慢性乙肝病人体内有病毒复制,有病毒本身的存在。
第二,慢性乙肝体内有肝脏的病理改变。
第三,慢性乙肝病人抗病毒能力比较低下,就是免疫紊乱。
所以,这个“爬坡假说”的核心是“建立斜坡”。现在药物抗病毒治疗它可以使病毒复制得到控制,甚至病毒测不到,肝功能就恢复正常了,这是第一步我们临床治疗可以达到的。第二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临床学大三阳的病人,就是异抗原阳性的病人转为阴性,这也可以达到,就像我们抗病毒治疗可以实现(抑制)病毒复制,肝功能恢复正常,肝脏病理变化没有了。后面“克服鸿沟”主要是慢性乙肝病人他表面抗原的转阴或降低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克服这个鸿沟,这些病人要进行一些免疫调节治疗,把免疫紊乱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这时候可以加强一些像细胞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我们提出“爬坡假说”这个创新性的理论主要是揭示了乙肝在治疗过程中的一些主要特点,而且在这个特点和基础之上我们提出了联合抗病毒治疗的方法,就是药物治疗加上免疫调节治疗,这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2014-08-29 10:23:12
在科学对待乙肝病上,您有哪些建议或指点给大家分享的?
2014-08-29 10:23:24
平时我接触的病人最多的是乙肝病人,在这里面我感觉乙肝离我们老百姓的生活特别近,因为在我们周围可能有慢性乙肝病人。乙肝病人应该有个科学的态度,要重视它,不要把这个病认为治不好就不去治了,往往把病情耽误掉了。在门诊的时候通常我也感到很震惊,我们有些病人就是没有认真地对待和重视,他来了以后,慢性乙肝已经发展到肝硬化或者肝衰竭,延误了治疗。还有慢性乙肝、肝硬化来了已经发展成肝癌了。当然,我们经过治疗,实际治疗费用高,有的病人治疗的效果也不是太理想,主要是延误了治疗的时间。所以,我就感觉到我们的病人应该要有这么一个常识,我总结有六个字“三心”:
第一,对慢性乙肝要有信心,慢性乙肝是可以治疗的,通过现在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控制疾病的进展,而且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控制得很好,甚至于能够达到停药以后不复发,所以乙肝是可以控制的,要有信心能治得好。
第二,乙肝的治疗实际是长期的治疗,我们的病人也不要太着急,不要希望乙肝几个月或半年就治好了,他可能是三年五年,有的病人可能更长的时间,这样我们要有耐心。
第三,我们还是要小心。小心是什么意思呢?我是指有些不规范的诊所或不规范的宣传,或者不规范的看病,它往往把病人耽误了,我觉得到正规的诊所,正规的医院找正规的医生去看,这样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但在治疗的过程中间,一旦进行抗病毒治疗,还有“三要”:要定期随访;要彻底禁酒,不能喝酒,喝酒会加强肝脏的损伤;要规范地治疗。
这里我愿意多讲两句,针对我们年轻的女同志或年轻的男同志,有的准备结婚,准备要孩子,我觉得不要背上太重的包袱,因为我看到这样的病人来了思想负担挺重,有的还挺痛苦的。像这样的病人,通过我们科学的治疗方案,结婚不受影响,检测需要打疫苗也不传染给家里人。另外,这些年轻的夫妇经过医生的指导,结婚之后也可以生一个健康的小宝宝,都没有问题。这都还是有希望的,希望这部分年轻人要有信心,不要让乙肝对自己的生活负担太重,影响太大。
2014-08-29 10:23:32
非常感谢王主任对我们这样一个分享,相信对现在很多患者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消息,就是让他们一定要有耐心,要有信心,找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合理规范的治疗。我们知道,您作为全军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重点实验室的主任,也长期致力于艾滋病的研究和科研工作,您在艾滋病治疗方面有哪些创新性的进展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2014-08-29 10:23:44
艾滋病现在治疗已经可以达到功能性治愈,刚才赵主任讲的非常好,在这方面我们也跟赵主任一起开展了合作的研究,比如艾滋病病人经过抗病毒治疗以后可以达到病毒完全的抑制,但是在长期抗病毒过程中间我们就发现有20%甚至接近25%的病人,尽管他的病毒(抑制得)一直非常好,他的免疫还是高不起来,还是20%—25%的病人,他免疫高不起来,CDC细胞上不来,免疫功能不好,有容易发生并发症,像机会性感染或肿瘤可能性,不仅影响他的生存质量还可能影响到生命,对生命有威胁。这是我们治疗艾滋病很难的问题,国际上很多专家以及研究机构都希望找到新的治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前面也接近10年的研究,发现与人脐带间质干细胞对这部分病人的治疗可以使他体内的免疫炎症得到抑制,受伤的免疫组织,不管是淋巴结或新鲜组织得到修复,同时免疫功能紊乱得到正常的恢复。同时,我们进行前期的临床实验研究,我们有13个病人,通过把人体脐间质干细胞回输以后,有三个疗效的回输,最后我们随访一年,发现有一半的病人他的免疫功能得到非常好的改善,CDC细胞上来了,黏膜免疫病变改善了,我们利用间质干细胞抑制体内异常的免疫反应,减轻炎症,促进修复原理,在这些病人里达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这个研究论文也在国际上艾滋病的顶级杂志《AIDS》杂志发表以后,国际上三个专家专门给我们这篇文章写了一个非常好的评论。所以,这个工作是原创性的临床发现,而且给免疫重建失败的病人,难治性的艾滋病病人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个工作也是我们和赵主任合作研究的临床治疗艾滋病的创新性成果。
2014-08-29 10:23:58
所以我们研究中心还是取得了在学术上比较关键性的一些进展,赵敏主任您也是我们大陆第一批艾滋病治疗的工作者,您这么多年对艾滋病在临床治疗方面有什么样的感受吗?
2014-08-29 10:24:33
艾滋病是个慢性病,如果很好地早期发现,及时地治疗,现在用抗病毒治疗,联合抗病毒治疗,能够很好地控制病情。其实我们每天要面对艾滋病,我们中心的医生护士大家都觉得很平常,也没有什么害怕。除了我们之外,其他的医疗工作者或医生护士可能还有恐惧心理,别说普通的民众,所以,对这个病的歧视还是存在的。对艾滋病病人我觉得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关爱还是挺重要的。
2014-08-29 10:24:43
我们知道,最近现在全国、全世界都在关注一个病毒就是埃博拉,我们知道研究所也在对埃博拉进行研究,能否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
2014-08-29 10:24:54
我们还没有病人。
2014-08-29 10:25:02
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病人,主要是在西非四国,确实现在还是比较严重的病,病例数不断增加,现在有2000多例,死亡率1000多例,病死率挺高的,确实它是致病性很强的病毒。但和非典、甲流比起来,非典SARS它是通过呼吸道空气传播,防起来更难。埃博拉出血热是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他的体液,病人的分泌物,甚至于被感染动物的分泌物或污染物来感染的,这样防起来就更容易,肯定比呼吸道传播的容易。呼吸道传播,甚至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对面说句话就被传到了。埃博拉病人目前为止在潜伏期的时候,比如我接触这个病毒,被感染了,还没有发病,就是从感染到发病这一段叫潜伏期,在没发病的时候目前来看是没有什么传染性的,它一旦发病而且病情越重传染性越强。所以,我们可能容易采取一些防控的措施,这个形势回过头来想,确实非洲现在病例数不断增加,我们也确实在做好准备,我们国家也是,包括防控的指南,诊疗的指南,怎么在口岸、海关来筛查病人等方面做好了一系列的准备,包括医护人员在相关的医疗机构、传染病医院都进行各方面的,物质方面、技术方面的准备,都准备好了,我们随时可以有效诊疗、诊治这些病人。当然,我觉得也不会一下有很多病人,从传播途径来看不会一下传染那么多人。
2014-08-29 10:25:09
我们已经做好一切准备?
2014-08-29 10:25:17
对。
2014-08-29 10:25:26
你的问题问得非常好,刚才赵主任回答了临床诊治方面的问题,实际在这方面,我们作为临床医生同时作为研究人员也做了相关的准备,比如要做到有效的诊治防,要开展一些研究,比如在治疗上面我们怎么进行早期有效的诊断,在这一块应该值得我们研究,尤其是对埃博拉病毒在临床上流行病的特点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有利于早期诊断,为早期有效治疗做一准备。要有效的治疗,应该说我们现在有一些对诊,包括相应的处理办法。我们怎么用新的技术,新的方法进行更有效的治疗,提高病人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面可能还要进行埃博拉病人本身临床发病机制或机理的研究,选择有效治疗方法更好对应它,这点应该更好研究。
2014-08-29 10:25:40
以后我们要在早期的诊疗和诊断方面多下一些工夫,就像刚才两位所讲的那样,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很多的病毒,在这样易感染病毒的环境中工作了这么多年,是什么支撑着你们一路走来毫不畏惧的呢?
2014-08-29 10:25:48
我们作为传染病医生同时作为研究工作者,要科学地防护这一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有一句话说的好,“进门用脚踹,递上钱没人爱,对象去得快”,这是对我们医院在传染病防治战线上这种特殊状态的一种描述,而科学防治我觉得非常重要。更重要的,像我们临床专家,医护人员都有一个非常好的专业技术和水平,这些知识和水平也有助于我们防治。不光是我们医生护士、医护人员防治,实际我们全社会对传染病应该有防护的基本知识,这样新的传染病来了以后,我们不至于害怕,也不至于手忙脚乱,影响到疾病的诊治这些方面。当然,我们还有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作为传染科的医生,在这方面还担负着做一些相关的研究的责任,而研究的目的,我们说传染科的医生做研究怎么做,像转化医学,要针对临床的问题诊断治疗,包括疾病发生发展愈后等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为临床服务,指导临床,对临床有所帮助,我觉得这使我们工作做得更好。作为我们中心来说,希望在两个方面做好工作:第一,为病人服务,有临床的品牌;第二,在为病人服务的过程中,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一些新的问题我们要通过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
2014-08-29 10:25:56
赵主任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2014-08-29 10:26:04
其实作为从事传染病临床治疗的一名医生,也是这么多年了,你说害怕确实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就觉得,一是使命感,二是责任感,三是成就感,我就身在其中了,病人把他的健康,把他的生命交到我手上,我就是面对病人不由自主就得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我要给他治病,我要给他看好病,治好病。在看好病,治好病的过程中我也有一个很大的成就感,所以日积月累的,逐渐的,病人来了我全身心地投入,我没什么可害怕的。作为我们专科医生,本身就比别的医生,别的医院在这方面更要注意,包括消毒隔离,我们传染病医院有特殊的三区两线,这都是为了很好地保护病人和更好地不要在院内感染,也是使得我们自己能够很好地保护。所以,我就觉得,这么多年来,我也是做医生这么多年,就觉得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就是责任感、使命感、成就感支撑着。
2014-08-29 10:26:15
其实作为传染病医院的医生这样特殊的群体,你们面对风险的无畏确实让我们非常敬佩。最后一个问题,对于全国传染病医院这么多年轻的工作者们,如果让你们对他们说一句话,您会想说什么呢?
2014-08-29 10:26:26
在面对病人的时候,病人到你面前了,有使命感了,有责任感了,但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体会到一个很大的成就感,你要有责任心,要有爱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当中,之后病人他恢复了,这就是对你最大的回报。
2014-08-29 10:26:35
非常好,王所长?
2014-08-29 10:26:42
还是要做到前面我刚才说的那七个字“两艺”、“三心”、“四个能力”,尤其是在医术上要拿得起,放得下,解决临床问题,同时在理论上要丰富自己,在医德上面还是要坚持“三心”,刚才和赵主任说的一样,我们对病人要有同情心,对工作要有责任心,对事业要有进取心。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全面培养我们的能力,把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好,救治更多的病人。
2014-08-29 10:26:52
感谢二位精彩的分享,再次感谢你们作客《中国访谈》的演播室。
2014-08-29 10:27:00
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
2014-08-29 10:27:11
感谢两位嘉宾做客我们的节目。通过今天的谈话,我们真正走进了这个坚持发扬优良传统、积极创新诊疗技术、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为人民的生命护航、为国家和军队防疫事业拼搏的好医院,也了解了这些大医精诚、淡泊名利、忠诚奉献、勇于担当的好医生。相信,在这样先进典型的感召下,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人民的“好医院、好医生”,我们国家和军队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将取得更大、更辉煌的成就。那么今天的节目就要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下期节目再会。
2014-08-29 10:27:24
责编 裴希婷/主持人 佟静/配音 宗超/摄像 李哲 宗超/图片 张琳/导播 庞睿
2014-08-29 10:27:32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图片大图:
中国网 张琳
中国网 张琳
中国网 张琳
中国网 张琳
中国网 张琳
中国网 张琳
中国网 张琳
中国网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