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强基固本 对话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上)

中国网 | 时间: 2012-05-14  | 文章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三年,我们走过来了。很不容易,也很有意义。”谈及三年来的医改征程,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流露出一闪而过的感慨之情。

孙志刚是新医改的亲历者。他在担任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期间,组织实施了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孙志刚的主导下,仅在基本药物制度领域,安徽就引发了两场革命:一是推动基层综合改革,二是创新了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安徽打出的这套“组合拳”,通过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推动基层综合改革,建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形成了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基层医改“安徽模式”。

2010年底,孙志刚调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并担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2011年,他的足迹遍及全国28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到一地,都要深入县、乡(镇)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基层医务人员、患者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

经过艰苦的“攻坚战”,中国医改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特别是基层医改取得了“四提高、一降低”的成效。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覆盖率达到95%,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从2010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11年的200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50%左右提高到70%左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保障标准大幅提升。从2009年全国人均15元提高到2011年的25元。2009-2011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395亿元。投入的标准城乡统一、逐年提高,实现质的飞跃。服务项目不断增多,受惠人群持续扩大。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硬件设施得到显著改善,人员编制普遍增加、素质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基层医务人员队伍结构优化,待遇增加,活力增强。基本药物价格明显下降,基层药品价格平均下降了30%左右,破除了基层医疗机构几十年“以药补医”历史。

这“四提高、一降低”使“看病难、看病贵”的痼疾已经从基层开始“消融”。

《财经国家周刊》:这一轮医改提出了“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你如何看待这一原则?

孙志刚:“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在推进医疗改革,但各国国情不同,改革的路子也千差万别,没有完全可以照搬的模式。”孙志刚告诉《财经国家周刊》,我国最大的国情是,人口众多,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薄弱,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没有得到较好的保障,这些就决定了我们只能根据中国的国情逐步趟出适合自身的改革路子。

出于上述考虑,新一轮医改提出了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强调从保基本起步,优先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等需求;从强基层入手,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从建机制着眼,为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这体现了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创新,符合国情、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规律,沿着这条道路探索下去,医改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财经国家周刊》: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数量多,全国有五万多家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在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医改三年来,在基层医疗投入和改革的总体情况怎样?在基层是如何构筑“底网”,又如何保证“底网”不破?

孙志刚:基层是近三年财政着力投入的重点,对基层医疗的投入,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之举。经过三年的建设,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软硬件”都得到明显加强,在国家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软肋”状况已初步改变,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和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基层的“网底”功能开始显现,人民群众就医方便、可及程度得到明显改善。

这三年改革,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条件改善最明显的时期。

在农村,三年来,中央投资430亿元,支持了2233所县级医院、6200多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5万多所村卫生室的建设,投入160多亿元用于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购置,并且重点投向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农村。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基本实现村村都有卫生室、乡乡都有卫生院、每个县都有达标县级医院的目标。在城市,中央投入41.5亿元,支持了238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可及性不断提高。

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本次医改在全国层面推行的一项全新制度,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意义十分重大。

2011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全科医生制度框架和主要任务,要求到2012年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制度实施以来,启动了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专项规划,首批支持127个基地建设,安排3.6万多名基层机构在岗人员进行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招收定向免费医学生1万多名,主要进行全科医学教育。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探索得到推广,目前已有41.5%的城市在辖区内推行社区全科医生团队服务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

根据基层医改的实际,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会同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的意见》,及时下拨乡村医生和基层化债补助资金,既稳定了乡村医生队伍,筑牢了网底,也卸掉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包袱,确保了综合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经过三年的强基固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也开始转变,开始从“重治轻防”向“预防为主、防治并重”转变,从提供专科服务为主转变到专科和全科诊疗并重,从与大医院无序竞争转变到分级诊疗、分工协作、有序就医,从坐堂行医转变到主动上门服务。为促进上述转变,政府在财政资金上给予充分保障,在人员编制上充实队伍特别是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得到明显加强,由原来每个机构1-2人增加到4-5人。许多村医有一半的时间从事公共卫生服务。服务模式的转变,将有效促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到应有的功能定位,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财经国家周刊》:有人担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果“只能输血,不能造血”,改革的成效将很难持续。因此,打破了原来“以药补医”的利益链条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机制的建立情况如何?孙志刚:新医改不仅仅是加大了投入,更主要的是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保障百姓基本医疗卫生公共产品的供给。同时始终注重把增加投入与建立机制、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投入促改革,以投入换机制,而不是固化旧有机制的利益格局。

“以药补医”机制运行了几十年,错综复杂,根深蒂固,破除这个旧机制要选好突破口,设计科学的转换路径,使新旧机制实现平稳对接。

目前,基本药物在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使得基层医疗卫生部门不能靠卖药赚钱,一下切掉了以药补医的链条。切断这个利益链以后,乡镇卫生院若要想运行,必须进行综合改革,建立起新的运行机制,才能够使得基本药物制度落实。

2011年2月,李克强副总理在全国医改会议上明确要求,要以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为抓手,把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作为改革的主攻方向之一。2011年5月,国务院医改办会同卫生部召开加快推进基层医改动员大会,要求各地力争在同年9月底前完成改革任务,吹响了基层医改总攻的号角。

找到了突破口,改革迅速推进。2011年7月底,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在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覆盖;2011年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并主要建立了五大运行新机制。

公益性的管理体制,基本实现每个乡镇都有一所政府办的卫生院,政府在投入和监管方面的责任得到落实,医务人员编制比改革前增加了60多万。竞争性的用人机制,实施“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岗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的用人新机制。激励性的分配机制,建立了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以及居民满意度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机制,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形成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竞争机制。改革前后相比,基层医务人员人均工资水平普遍得到提高。规范性的药品采购机制,推出了招生产企业、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集中支付、全程监控等六方面创新举措,规范药品招标采购秩序,大幅降低了基层药价。长效性的补偿机制,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明确为依靠财政投入和医疗服务收入两个渠道,保障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

《财经国家周刊》:您认为,新机制的建立对整个医改有哪方面的影响?孙志刚:经过三年的建设和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和软件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功能定位发生很大变化,服务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基层医改凝聚了共识、坚定了信心、锻炼了队伍。

尤其是2012年春节以后,一些省的负责同志都告诉我,说省里的许多干部过节回来之后,普遍说医改搞得很好,特别是卫生部门的同志,对医改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我追问了一下他们看法变化的原因。原来很多人的老家在农村,春节回家,听到了基层百姓的评价。事实上,在中国,农民都说好的事情还不是很多,这个改革获得了农民的口碑,是非常不易的。

可以这么说,经过三年改革,我国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脱胎换骨,面貌一新, 各项改革措施能量相互作用,相互释放,再造了新的体系,并且新体系符合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新体系产生的效果会越来越显现,百姓也会越来越支持。(记者 李其谚)

基层医改深意 对话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中)

船进“深水区”对话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下)



关于中国访谈

  智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国际友人做客中国访谈,解读政策法规,阐释新闻热点,讲述世界风云,倾诉人生故事。秉承权威、人文、开放、深入的原则,为网友展现不同人生的精彩历程。
中国网地址:
中国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
邮编:100089

访谈热线

如果您想做客中国访谈,嘉宾请联系:
电话: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传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网友可进入论坛直接参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