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生态脆弱区林改之路

中国网 | 时间: 2010-12-14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泾川县地处甘肃东部,陕甘交界处,全县辖14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34.89万人,总面积1409.3平方公里,有林业用地122.1万亩,集体林地117.86万亩,占96.2%,其中公益林104.6万亩,占88.7%。

2008年10月,我县被确定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我们正确把握方向,明确目标定位,坚持走群众路线,积极探索,扎实推进,明晰产权改革基本完成,深化改革起步实施。截至目前,完成勘界确权108.24万亩,占应改面积的100%;颁发林权证5.43万户、82.1万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从统一思想入手,解决“能不能改”的问题

我县集体林地的近90%是人工公益林,是历届县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几十年如一日一棵一棵栽植、一片一片抚育起来的,凝结着几代人的汗水和心血,因此也获得了许许多多的荣誉,是泾川最响亮的一大品牌。林改初期,县里领导最担忧的是,林地分到一家一户,怕出现乱砍滥伐,使来之不易的生态成果遭受损失,怕背罪名;一些乡村干部认为,把林地分了,集体收入来源减少了,公益事业更难办了,推进林改积极性不高;一些群众认为,公益林没多少利益可图,承包到户后还有了管护责任,分不分无所谓。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多次召开林改领导小组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中央10号文件和省委41号文件,准确把握精神实质,统一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坚定推进改革的信心,确定了山、川、塬不同类型的3个乡镇、13个村先行试点,探索路子,积累经验。由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队组成调研组,深入到群众中去,把政策交给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寻找推进改革的“金钥匙”。正如玉都镇太阳墩70多岁的老党员刘兴华说的,“我们从年轻时就响应政府的号召,栽了几十年树,看着秃山荒沟变绿了,但那是集体的。现在搞林改,把地分给我们了,林子是我们自己的财产了,真是打心底里高兴”。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使群众真正认识到,通过五十多年的生态建设,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林权改革,使农民真正分到了林地,拥有了林权,可以抵押贷款、可以有偿流转、可以栽植经济林木、可以发展林下经济,帮助群众致富,还可以留给子孙。群众对政策了解了,对林改的好处知晓了,参与林改的热情被激发起来。

栽植经济林,种植中药材。

    二、确立改革主体,解决“靠谁来改”的问题

农民是林改的主体,我们始终把由农民参与、由农民作主、让农民满意贯穿于林改的全过程。从县直部门抽调了180名得力干部,通过专题培训,下派到重点乡村服务群众、服务林改、指导林改,与乡村干部一道进村入户开会动员,促膝座谈,使群众不断熟悉政策、掌握程序,让群众广泛参与林改,充分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由群众自主讨论改革办法,自主确定分配方案,做到群众对情况不清楚不实施,意见不一致不票决,公示有异议不确权,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真正把群众的事交给群众办,保障了群众的决策权和监督权。同时,由群众推选熟悉情况、办事公道、责任心强、在群众中有威信的代表,组成林改理事会、林改分配小组、勘界小组和评估小组,代表群众评估分配、勘界确权。高平镇袁家城村东庄组群众全员参与林改,白天在山头地块搞评估,晚上聚在一块定方案,村民何锁林说:“给我们分山分林,这么好的事,大家都愿去,怎么分、怎么改,群众自己说了算。”



1   2   3   下一页  


关于中国访谈

  智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国际友人做客中国访谈,解读政策法规,阐释新闻热点,讲述世界风云,倾诉人生故事。秉承权威、人文、开放、深入的原则,为网友展现不同人生的精彩历程。
中国网地址:
中国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
邮编:100089

访谈热线

如果您想做客中国访谈,嘉宾请联系:
电话: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传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网友可进入论坛直接参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