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东亮研究员:寻梦探海 求真务实

中国网 | 时间: 2014-05-07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文/王林强 唐华

 

2001年,联合国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了“21世纪是海洋世纪”。预示着此后10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

我国是海洋大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挖掘海洋的财富,揭示海洋的奥秘,让海洋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进步,这其中海洋科学家是国家的中坚力量和前沿探觅者。

袁东亮,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他长期从事海洋环流动力学以及赤道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气耦和的气候动力学研究,领域涉及太平洋和印度洋环流、中国近海环流、墨西哥湾环流、西佛罗里达陆架环流,美国东南陆架环流以及赤道太平洋和印度洋气候变化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在西边界流非线性动力学和罗斯贝波在赤道西边界的非线性反射及其气候效应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成果。

日前,中国网对袁东亮研究员进行了采访,了解到其当前致力的科研重点、对科研精神的解读以及在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内容,窥探到一位科学家勇挑重担、寻梦探海的抱负与追求。

 

博弈在西太平洋科研“战场”

 

中国网:近期您关注和致力的工作重点是什么?请介绍一下2014年您主持开展的重点科研项目。

袁东亮研究员:近期,我正在组织开展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也是中国科学院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西太平洋海洋调查与研究项目的物理海洋学方面的科学考察和理论研究,题目是“主流系与西太平洋暖池变异机制及其气候效应”,我是项目负责人之一。我还承担了全球变化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全球变暖下的海洋响应及其对东亚季风和近海储碳的影响”的研究,是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除此之外,我还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西太平洋开放共享航次的首席科学家,负责设计和制定航次科学目标,协调航次需求和数据共享等任务,等等。

与美国Knorr号科考船合影

 

第一个研究项目的重点是西太平洋海洋环流的结构、变异、动力过程及其影响暖池变异的过程和机理。第二个项目更加关心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环流的长期变化,及其通过暖池和西边界流效应影响我国季风气候和近海储碳的过程和机理。第三个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为了满足全国各种不同的涉海基金项目的海上科学考察需求,委托中科院海洋所执行的开放共享航次任务,每年一次。除了第一个航次以外,从2011年以来,我一直担任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为了完成以上科学目标,2014年我们要组织两个航次的大规模西太平洋的科学考察活动,布放20多个深海潜标系统和其它大大小小的各种不同的科学仪器,以测量和记录西太平洋海流的流量及其变化规律,为提高我国季风气候的年际和更长期预报和预测提供海洋学数据。

中国网: 请介绍一下近年来您取得的相关项目研究成果?2011年夏季西太科考是当时的热点新闻,也是我国科学界的一件盛事,您作为共享航次首席科学家,从中收获了什么?又得到哪些启示?

袁东亮研究员: 2011年夏季的西太科考是在国际大规模西太平洋科学考察研究停滞了近二十年后的背景下,由中国科学家率先开展的新一轮西太平洋大规模大洋环流科学考察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成为当时的热点新闻。之后,日本、韩国和美国海洋学家积极跟进,已经形成了新一轮西太平洋海洋调查和研究的高潮。目前,我们的先手效应十分明显,这是我们非常愿意看到的。

与美国科学院院士Joseph Pedlosky合影

 

这个航次,我作为首席科学家带领科考队开展这么大规模的海上科学考察活动,要感谢中科院海洋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领导的信任,同时也要感谢全体科考队员和“科学一号”考察船船长、船员的共同努力。通过这个航次,我个人收获了信心。2012年冬季航次,我再次带队,担任首席科学家,也顺利地完成了各项科学考察任务。这两个航次中,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尤其是,我们在菲律宾棉兰老岛东岸外海多次成功布放和回收了6100 m深的大洋潜水浮标,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了西边界潜流的观测证据,令世界瞩目。



1   2   3   下一页  


关于中国访谈

  智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国际友人做客中国访谈,解读政策法规,阐释新闻热点,讲述世界风云,倾诉人生故事。秉承权威、人文、开放、深入的原则,为网友展现不同人生的精彩历程。
中国网地址:
中国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
邮编:100089

访谈热线

如果您想做客中国访谈,嘉宾请联系:
电话: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传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网友可进入论坛直接参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