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林改拓宽林下经济发展之路

    嘉宾:本溪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本溪满族自治县县委书记 史凤友
    时间:2010年10月14日星期四17:30
    简介:过去,林区的传统生产方式就是砍树卖木头;如今,森林的生态效益更重要了,林区再也不能光砍树了,那么林区农民的经济收入从哪里来?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走出了一条发展林下经济的康庄大道,被媒体誉为“本溪模式”。本溪的林改模式都有哪些特色和经验,今天请本溪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本溪满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史凤友来跟广大网友作一个介绍。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本溪:林改拓宽林下经济发展之路

活动描述

  • 嘉宾:本溪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本溪满族自治县县委书记 史凤友
    时间:2010年10月14日星期四18:00
    简介:过去,林区的传统生产方式就是砍树卖木头;如今,森林的生态效益更重要了,林区再也不能光砍树了,那么林区农民的经济收入从哪里来?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走出了一条发展林下经济的光明大道,被媒体誉为“本溪模式”。本溪的林改都有哪些经验,林下经济获得了怎样的发展规模,今天请本溪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本溪满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史凤友来跟广大网友作一个介绍。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我们都知道,林区的传统生产方式就是砍树卖木头,不过现在人们早就转变了这种“要想富先砍树”的观念。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植树造林,重新重视起了森林的生态效益。不过对于那些住在林区的林农们来说,如果不让他们砍树了,他们要从哪里获得经济来源呢?目前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走出了一条发展林下经济的特色道路。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本溪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本溪满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史凤友来和我们谈谈当地的发展情况。您好!欢迎您来到中国网做客!

    2010-10-14 17:34:47

  • 史凤友:

    主持人好!

    2010-10-14 17:35:05

  • 中国网:

    本溪县在林改的过程中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林下经济的道路,我们的林下经济包含哪些内容?

    2010-10-14 17:35:18

  • 史凤友:

    我们从2005年开始了第四次林业改革,通过五年来的改革,我们探索了一条发展林下经济的道路,已经初步形成了林下五大产业。

    第一方面,林下中药材发展,主要是人参和刺五加等中药材,达到了38万亩(音),其中林下参达到了27万亩。第二方面,我们发展林下山野菜,达到了10万亩。第三方面,我们发展了果材兼用林,面积达到了95万亩以上。第四方面,我们林下蓄养林蛙,蓄养面积达到120多万亩,每年产4000多万只商品蛙。第五方面,我们开发了林业旅游,现在四A级景区关门山每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带动了老百姓致富。现在全县林地这些项目的储藏价值超过300多亿,其中仅林下经济一项,全县20万林农人均产值超过15万元以上,成为全县林农致富的第一大产业。

    应当说,经过五年的林业改革和发展,全县林业经济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到2009年,全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660元,涉林收入46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随着这些林地产业项目的逐渐见效,再过三五年,全县农民人均涉林纯收入要突破1万元。

    2010-10-14 17:35:28

  • 中国网:

    据说本溪县当时走林下经济的发展道路,是受到了两个农民的启发,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

    2010-10-14 17:35:51

  • 史凤友:

    那是1998年在全县进行第二次林业改革的时候,当时林业改革只是搞一些管护承包,在租赁经营和林木流转这些问题上,还没有涉及到产权等核心问题。通过这些方式,老百姓觉得林子和林地还是集体的,怕政策变,所以不敢向林业上投入,大多数林农都处在观望状态,有少数像谢廷库、李宝库这些典型的、有远见卓识的林农,在承包的林地下发展了林下参中药项目。但是因为林地是集体的,林下放牧和人为破坏等许多原因使林农在林下的投入都受到了破坏,只有少数管护到位的才保留了下来,成为了我们今天总结林改率先致富的典型。

    2010-10-14 17:36:01

  • 中国网:

    当时县委县政府在这些少数农民积极分子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总结了哪些经验,对今后发展有哪些借鉴作用?

    2010-10-14 17:36:24

  • 史凤友:

    我们多次到南方学习林业改革经验,我们在学习借鉴过程中感觉到,南方的竹子三年一采,茶叶一年一收,应当说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我们学习了回来以后,看了看北方的情况,应该说林木生长周期长,见效慢,老百姓对于发展林业、植树造林积极性不高。我们觉得南北方的差距太大,许多领导干部觉得北方的改革没有什么文章可做,许多人放弃了改革。本溪县20多年来,始终坚持不懈在这方面进行探索,总结了李宝库、谢廷库发展林下经济的经验,通过总结典型经验,理清了思路,找出了改革的出路。这次改革的主要的目的是推广这些典型经验,发展林地经济,把具有我们地方优势的林下经济项目变成了群众致富的优势,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林改道路。

    2010-10-14 17:36:41

  • 中国网:

    回顾一下本溪林改发展历程,从1983年到现在为止经历了四次林改,前面几次没有成功,您觉得当时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2010-10-14 17:36:50

  • 史凤友:

    应该说四次林业改革的推进和国家大政策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前三次林改没有改成,流于形式,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改革不彻底。林业改革胆小,不敢向前深入推进,主要是停留在村保管护、租赁经营和林木流转上,没有涉及到产权核心上。老百姓也觉得林业是集体的,不敢投入。第四次我们是在进一步明晰产权,把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交给了农民,70年不变,老百姓感觉山上的林子和林地都是自己的,敢于投入了。

    2010-10-14 17:37:02

  • 史凤友:

    第二,过去我们传统的林业改革,老百姓的眼睛只是盯在树上,分林到户以后,老百姓找政府问什么时候砍树,结果没有砍伐指标,林业管控比较严,老百姓看不到效应,纷纷弃管,流于形式。

    我们这次改革,把森林中林业条件比较好的,能够发展林业产业的林地分给老百姓,让百姓向这些率先富裕的典型学习。林农看到通过保护森林,利用良好的森林环境,发展林地产业的效益和潜力更大,应当说把群众的兴趣和群众靠山吃山的思想观念理顺到了发展林地产业、实现不砍树也致富的新的形态上来。

    2010-10-14 17:37:11

  • 中国网:

    本溪县现在推进林下经济发展道路,为农民切切实实解决了哪些难题?

    2010-10-14 17:37:22

  • 史凤友:

    应该说林业改革分林到户以后,并不等于老百姓拥有了财富,林地不开发和不改革是一样的。这次林业改革产权明晰到户以后,我们作为县委和政府,主要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林地经济,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主要遇到三方面的难题。

    2010-10-14 17:37:31

  • 史凤友:

    第一,缺乏资金,信息不畅,缺乏实用技术。县委县政府根据林改的实际形势,积极帮助农民破解这方面的难题。首先我们帮助林农破解资金投入难的问题,我们鼓励3900多名机关干部和全县2.5万农民结成致富对子,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5亿多,发展林业产业。县委县政府积极协调银行部门,为农民解决发展项目资金8000多万。政府把涉农资金进行了整合,用于发展林业产业项目的补贴,每年都超过1200多万。由于采取这些扶持政策,调动了广大林农的积极性,全县的林地产业蓬勃发展。

    2010-10-14 17:37:42

  • 史凤友:

    第二,解决老百姓信息不畅的问题。群众都住在深山里,回头来看,想致富但是缺乏致富的信息。县委、县政府及时在县林业局投资800多万,成立了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主要为林农提供致富信息,以及林权交易、林木转让和林农发展林地产业的技术指导方面的服务。2007年中心成立以后,我们为老百姓办理产权证2万多份,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3200多条,解决、回答群众关于法律和林业技术方面的咨询9000多条,办理林木产权交易320多件,应该说服务中心成立以后搭建了林农致富的平台,受到了林农的普遍欢迎。

    2010-10-14 17:37:46

  • 史凤友:

    第三,解决广大林农缺乏技术的问题。在这块我们积极适应林改以后的新形势,强化林业站的服务体系建设,把林业站由乡镇管,改为把人财物都垂直归县林业局管,充分集成林业站的技术队伍,把林农林地产业的发展和指导服务工作交给了基层林业站。应当说基层林业站强化以后,在林改以后指导林农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为了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我们成立了经营合作组织140多个、专业合作社44个,同时培养了农村经纪人1200多人,利用群众的农闲时间搞好实用技术培训,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广大的林农获得了服务,都掌握了一门实用技术。为林改以后林农发家致富,搞好林地开发,在技术方面我们服务到位。

    2010-10-14 17:37:54

  • 史凤友:

    应当说,作为县委、县政府,我们未雨绸缪。林地经济发展以后,产业项目生产出的产品将来如何走向市场,这也是农民向党委、政府提出的主要问题。我们利用一些优惠政策,比其他工业项目更优惠,引进了像汇源果汁集团、龙宝集团、森秀药业、森澳山葡萄酒等多家企业进入我们的林地,这些企业的加工材料主要是我们林地的产品。农民林地产业生产的产品通过这些企业的加工走向市场,解决了农民闯市场难的问题。应该说,通过县委、县政府理顺产业链条,把农民在发展产业当中的“四难”问题有效解决好了。

    2010-10-14 17:38:05

  • 中国网:

    本溪县的林改经验,对全国林业改革有哪些可借鉴的地方?

    2010-10-14 17:38:16

  • 史凤友:

    应该说这次林业改革主要目的是实现“林青民富”,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溪县20多年的林业改革,我们觉得林业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地方党委和政府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第二方面,我们从过去盲目学习南方的经验当中解脱出来,总结了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林地经济。我们把这种优势变成了群众致富的优势,在林改中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林改之路。全国各地虽然条件不一样,但是都有自身的优势,如果我们在林改的过程中,能够把这些优势彰显出来,变成群众自身的优势,走出一条符合地区特色的林改新路子,林改一定会受到群众的拥护和欢迎,这就是本溪县林改经验对全国的一点启示。

    2010-10-14 17:38:25

  • 中国网:

    感谢您来到中国网做客,也感谢大家的收看,下期节目再见!

    2010-10-14 17:38:51

  • 中国网:

    (责编/文字:韩琳;主持:张翼;图片:张琳;导播:李哲;摄像:李异涛、高聪)

    2010-10-20 15:14:48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ft/olderDatazfgy/2010-10-8-lingai.wmv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史凤友书记做客中国访谈直播间。

    中国网 张琳

  • 史凤友书记表示,通过五年的改革,本溪县探索出一条发展林下经济的道路,已经初步形成了五大林下经济产业。

    中国网 张琳

  • 史凤友书记说,通过林改,林区农民认识到发展林下产业,不砍树也可致富。

    中国网 韩琳

  • 史凤友书记说,本溪县成立了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主要为林农提供致富信息。

    中国网 张琳

  • 史凤友书记说,林改主要目的是实现“林青民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网 张琳

  • 史凤友书记说,林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地方党委和政府必须有持之以恒的决心。

    中国网 张琳

  • 史凤友书记说,本溪县委、县政府筹集社会资金5亿多,用于发展林业产业。

    中国网 张琳

  • 史凤友书记说,本溪县林业经济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

    中国网 张琳